一种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197发布日期:2019-05-15 23:0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主要涉及粮食、水果和/或蔬菜等的运输仓储,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大宗粮食运输与仓储方式是沿用传统运输方式,即散收集运集存,由粮食产出乡镇当地进行收集,包装,再由乡镇一级相关机构运送至更高级别的粮食集运地,运输方式多为卡车加编织袋等传统方式,从收集到最终存储的过程中并无防腐防虫处理,同时多次包装拆装检查,各种损耗在我国庞大的基数下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输入保护性气体进行防腐防虫处理、提高粮食等保质期和新鲜度的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主要用于粮食、水果和/或蔬菜的运输仓储,包括集装箱本体和在设置在集装箱本体一侧的箱门,所述集装箱本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集装箱本体下部设置有保护性气体进气阀,所述保护性气体为比空气重的惰性气体,所述保护性气体进气阀上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集装箱内部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重板下方的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布置有气体传输管,所述气体传输管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保护性气体进气阀与气体传输管连接,所述保护性气体进气阀设置在集装箱本体的底部侧壁上;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侧壁高处设置有若干所述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输管上横向两侧设置有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孔径沿气体传输管的进气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输管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性状为半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上面高密度分布有所述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输管为刚性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道为铜质管道;所述气体传输管的直径为1.0~1.5cm,厚度为0.1~0.3cm。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仪表箱,所述仪表箱内用于放置用于检测集装箱本体内情况的仪表,所述仪表箱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仪表读数的可视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箱内设置有气压表和气体浓度表。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箱内安装有气压表、气体浓度表、GPS模块、NFC模块、湿度温度表和/或4G模块,其中,气压表和气体浓度表一般是必须安装的;对应的,还包括用于接收GPS模块、NFC模块、湿度温度表和/或4G模块的数据的控制中心和/或NFC读取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本体与箱门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筋;

或,所述箱门为两个,在集装箱本体上的箱门闭合端设置有可拆卸立柱,所述可拆卸立柱及集装箱本体与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筋。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重板的刚性支撑件,所述刚性支撑件的横截面性状为“工”型,“工”型刚性支撑件底部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工”型顶部用于支撑所述承重板。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支撑件为钢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本体内部的密闭空间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重板靠近箱门的一侧和集装箱本体靠近箱门的底壁上连接有斜坡板。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为承重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性气体进气阀为加压进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排气阀至少为四个,分布在可以分布在箱门两侧的侧壁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粮食、水果和/或蔬菜的运输仓储,可以通过在进气阀输入保护性气体,由于进气阀在底部,输入比空气重的保护性气体,优选为二氧化碳气体,就会从底部逐步的挤出气体,使其从单向排气阀中排出,利用率高而且保护效果好,使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全程有保护性气体,基本杜绝各类虫害鼠害等事情的发生,并达到防腐的目的,成倍的提高了粮食的保质期和新鲜度,对于粮食安全和使用质量有极大的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表和气体浓度表检测集装箱内气压和气体浓度情况,通过可视面板可以在集装箱外侧读取仪表读数,及时了解集装箱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运送过程中无需二次开箱检查,减少了各种搬运、转封等带来的损耗和时间/人力上的浪费。而且也可以通过打开仪表箱对仪器进行维护和维修。

(3)本实用新型结合现代物流理念,加装GPS模块,NFC(近场交互)模块,湿度温度表及4G模块,可以实时传递数据至控制中心或者手持NFC读取装置的巡检员。本实用新型可以支持电子化/信息化的先进的管理体系,相比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手动管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通过扫码、NFC、GPS等手段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准确性。同时在加载GPS和电子档案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的粮食可控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通过远程控制端和移动电话进行管控,甚至可以运输过程中实现实时调度。

(4)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一次运输,密封,即可直接运送至总库的目的,期间可以无需二次开箱检查,通过仪表就可以检测箱体内的情况,减少了各种搬运,转封带来的损耗和时间/人力上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箱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的刚性支撑件和气体传输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箱门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保护型运输仓储一体集装箱的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粮食、水果和/或蔬菜的运输仓储,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集装箱本体1和在设置在集装箱本体一侧的箱门2,集装箱本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集装箱本体1下部设置有保护性气体进气阀4,保护性气体为比空气重的惰性气体,保护性气体进气阀4上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集装箱内部的承重板11,承重板11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集装箱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物品(粮食、水果和/或蔬菜)通过简易包装(麻袋、编织袋等任意方式),经查验后放入集装箱内码放好后,关紧箱门,开始从背部的加压进气阀加入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保护性气体进入承重板与集装箱底壁形成的注气仓空间,使保护性气体能够充分分布在注气仓空间,从而通过承重板上的通气孔相对均匀进入箱体内部,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特性,箱体内空气会被逐步通过单向排气阀挤压出箱体外。可以通过检测单向排气阀中排出的气体情况判断是否加满。本实用新型利用率高而且保护效果好,使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全程有保护性气体,基本杜绝各类虫害鼠害等事情的发生,并达到防腐的目的,成倍的提高了粮食的保质期和新鲜度,对于粮食安全和使用质量有极大的提高。

为了进气更加均匀,也可以安装多个保护性气体进气阀。

作为一种改进,在承重板11下方的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布置有气体传输管14,气体传输管14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保护性气体进气阀4与气体传输管14连接,保护性气体进气阀4设置在集装箱本体的底部侧壁上;集装箱本体1的侧壁高处设置有若干单向排气阀3。设置气体传输管可以使保护性气体的进入更加均匀,更有利于充分排出空气。

为了更充分的排出空气,气体传输管14上横向两侧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的孔径沿气体传输管14的进气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气体运输管14垂直于集装箱本体1的箱门闭合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三根,可以在末端通过一个连管连接在一起,连管上可以选择性的设置通气孔,可以与一个进气阀连接即可,方便操作。

为了保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气体传输管14可以通过固定件140与集装箱本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固定件14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集装箱本体的底壁上。刚性支撑件13优选为钢支撑件。

为了安装和固定方便,固定件140的横截面性状可以为半环形。

为了使通气更加流畅,承重板11上面可以高密度分布有通气孔,承重板11优选为承重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气体传输管14优选为刚性管道,刚性管道优选为铜质管道。优选地,气体传输管的直径为1.0~1.5cm,厚度为0.1~0.3cm,可以在末端连接在一起,与一个进气阀连接即可。

为了方便检测集装箱体内的情况,集装箱本体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仪表箱5,仪表箱5内用于放置用于检测集装箱本体1内情况的仪表,仪表箱5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仪表读数的可视面板。可以在集装箱背部中央靠上位置设置仪表箱,仪表显示面板镶嵌在集装箱上从外侧可视表盘读数,并可以从外部打开仪表箱维护仪表。仪表箱优选靠上设置,使气压、气体浓度的检测更加具有参考性。

仪表箱内可以装入气压表、气体浓度表判断加入的气体是否达标,待气体浓度表和气压表显示的数字达标后停止加入二氧化碳并观测气压变化,如果气压能够维持正压时即可开始运输。运输至仓储区域后检查并视需要补入二氧化碳气体。

为了使管理更加智能,仪表箱5内还可以安装有GPS模块、NFC模块(近场交互)、湿度温度表和/或4G模块;可以实时传递数据至控制中心或者手持NFC读取装置,方便巡检员查看或操作。

由于现有的物流管理基本依靠传统的文本/表格形式进行管理,管理费工费时。

本实用新型支持电子化/信息化的先进的管理体系,相比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手动管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通过扫码,NFC,GPS等手段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准确性。

并在加载GPS和电子档案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的粮食可控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通过远程控制端和移动电话进行管控,甚至可以运输过程中实现实时调度。

作为一种改进,如图2、图3所示,集装箱本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重板11的刚性支撑件13,刚性支撑件13的横截面性状为“工”型,“工”型刚性支撑件13底部与集装箱本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工”型刚性支撑件13顶部用于支撑承重板11。刚性支撑件的“工”型设计既可以保证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集装箱的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并使底部空间有更多的气体空间,方便排出气体。

上述实施例中,集装箱本体内部的密闭空间可以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事实上,任何比空气重的保护性气体都可以替代二氧化碳注入箱体内。

优选地,在承重板11靠近箱门2的一侧和集装箱本体1靠近箱门的底壁上连接有斜坡板12。可以方便省力地将粮食放入箱内,连接板也可以为钢结构,也可以设置通气孔。

为了增大箱门和集装箱的密封性,集装箱本体1与箱门2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密封筋,指的是:密封筋既可以均设置在集装箱本体上,也可以环箱门一周设置密封筋,也可以在集装箱本体和箱门上都设置有密封筋。

或者,箱门2为两个,在集装箱本体1上的箱门2闭合端设置有可拆卸立柱6,可拆卸立柱6及集装箱本体1与箱门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筋,指的是:密封筋既可以均设置在集装箱本体和可拆卸立柱上,也可以环箱门一周上设置密封筋,也可以在集装箱本体、可拆卸立柱和箱门上都设置有密封筋。可拆卸立柱6一般设置在两个箱门闭合端缝隙的位置,用于密封箱门闭合时的缝隙,从而阻止空气流通,维持集装箱内保持正压,并维持较长的气压差。可拆卸立柱可以在装运粮食时拆下,需要封装时再安装上。

上述实施例中,集装箱本体1顶部侧壁上可以设有至少四个单向排气阀,其中,四个单向排气阀可分别靠近在集装箱的边角处,可以使得内部空气在加入二氧化碳时得以顺利排出,但外部空气无法进入。

上述实施例中,保护性气体进气阀4可以为加压进气阀。

上述实施例中,侧壁不局限于集装箱本体箱门两侧的壁,也可以为集装箱本体箱门对应的后壁。

上述实施例中,集装箱的基础构造可以为标准集装箱,分为20GP(20英尺干货箱)和40GP(40英尺干货箱)两种,其长宽高分别为6.058×2.438×2.591和12.192×2.438×2.591,在普通标准集装箱基础上为了安装设备方便在前后面开设若干打孔。

上述实施例中,集装箱也可以为非标准集装箱或任何密闭空间都可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物品(粮食、水果和/或蔬菜)通过简易包装(麻袋、编织袋等任意方式),经查验后放入集装箱内码放好后,关紧箱门,密封条和中央可拆卸立柱可以增大箱门和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开始从背部的加压进气阀加入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气体通过箱体底部的气体传输管输入并均匀分布到注气仓空间中,并通过承重板上的通气孔进入箱体内部,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特性,箱体内空气会被逐步通过单向排气阀挤压出箱体外。可以通过气压表、气体浓度表判断加入的气体是否达标,待气体浓度表和气压表显示的数字达标后停止加入二氧化碳并观测气压变化,如果气压能够维持正压时即可开始运输。运输至仓储区域后检查并视需要补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GPS模块、NFC模块(近场交互)、湿度温度表和/或4G模块;可以实时传递数据至控制中心或者手持NFC读取装置,方便巡检员查看或操作。本实用新型支持电子化/信息化的先进的管理体系,相比传统的以人为主的手动管理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通过扫码,NFC,GPS等手段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准确性。并在加载GPS和电子档案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的粮食可控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通过远程控制端和移动电话进行管控,甚至可以运输过程中实现实时调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闭空间与二氧化碳气体对粮食进行保护,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保质期和新鲜度,对粮食安全和使用质量有极大的提高;通过密封集装箱门与单向排气阀等维持箱体内正压,并采用底部加压挤出法匀速排空箱体内的空气,方便操作,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