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4411发布日期:2019-06-29 01:4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基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胶带,是一种带状具有黏性的人工制品,可黏附在一些物品的表面上,可用作联接两种不同的物品或是某种屏壁、保护之用;现有胶带的生产中,先将宽幅的母卷放卷,分切成需要的规格,然后收卷到安装有纸管的收卷轴上,当收卷到制定长度后,取下纸管即完成胶带的加工,现有的加工设备中,收卷轴收卷完成后人工把收卷轴从分切机上取下,放在拉管机上,操作拉管机完成卸料与上纸管的工序,例如专利“CN107840120A”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纸管排管机,包括纸管自动排序装置、胶带输送落料装配体、文具分切收卷装置和穿纸管推动拉力装置,所述纸管自动排序装置设于文具分切收卷装置上方,所述胶带输送落料装配体、文具分切收卷装置和穿纸管推动拉力装置依次连接;该设备可以实现卸料和上纸管同时作业,但是由于穿纸管推动拉力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拉力随气压和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气缸拉力不稳定,常常导致卸料速度过慢、爬行或者卸料过程卡死,严重影响卸料过程的稳定性,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设备穿纸管推动拉力装置为气缸,气缸拉力不稳定,导致卸料速度过慢、爬行或者卸料过程卡死,严重影响卸料过程的稳定性,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件、支撑部件、收卷轴部件、卸料部件、上纸管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卸料部件、上纸管部件、驱动部件与机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位于卸料部件的前端,所述上纸管部件位于卸料部件的后端,所述驱动部件位于上纸管部件的后端,所述收卷轴部件位于支撑部件的上方,所述驱动部件穿过上纸管部件、卸料部件与收卷轴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动力部件、传动部件、导向部件和拉杆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位于传动部件的一端,所述导向部件与传动部件平行设置,所述传动部件位于导向部件的内部,所述拉杆部件位于传动部件、导向部件的上方,所述拉杆部件的一端与传动部件、导向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部件的另一端与收卷轴部件连接,所述拉杆部件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收卷轴部件移动,实现对收卷轴部件的卸料。

在此基础上,所述拉杆部件包括拉头、拉杆、支撑座、底板和连接座,所述拉头位于拉杆的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边与导向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传动部件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传动部件为滚珠丝杆,所述导向部件为直线导轨,所述滚珠丝杆位于直线导轨的内部,所述滚珠丝杆与直线导轨平行。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位于上纸管部件靠近卸料部件的一端,所述拉杆穿过防震装置。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震装置包括上导轮部件和下导轮部件,所述上导轮部件和下导轮部件位于拉杆的上下两端,所述下导轮部件与机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轮部件位于下导轮部件的上方,所述上导轮部件与下导轮部件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上导轮部件、下导轮部件与拉杆滚动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上导轮部件包括上支架、芯轴和导向轮一,所述导向轮一转动安装在芯轴上,所述芯轴固定安装在上支架上,所述上支架固定安装在下导轮部件上。

在此基础上,所述下导轮部件包括下支架和导向轮二,所述导向轮二转动安装在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部件上。

在此基础上,所述导向轮一、导向轮二的外表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与拉杆的半径相同。

在此基础上,所述导向轮一、导向轮二上下水平设置,所述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的外表面组成一个圆孔,所述拉杆从圆孔中穿过,所述圆孔的直径等于拉杆的直径,从而对拉杆的运动进行导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的驱动部件采用动力部件、传动部件、导向部件和拉杆部件配合的方式,动力部件提供功力输出,传动部件和导向部件将动力传递给拉杆部件,保证了拉杆部件左右移动的可靠性,避免气缸作为驱动部件导致的动力不足引起卸料速度过慢、爬行或者卸料过程卡死,保证了卸料的速度,提高了卸料的稳定性。

2、本装置采用防震装置与导向部件配合实现对拉杆运动的限制,导向部件对拉杆一端的运动进行限制,防震装置对拉杆运动过程进行导向限制,避免拉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产生振动增大拉杆的运行阻力,保证了拉杆运动的可靠性。

3、本装置的防震装置采用上导轮部件和下导轮部件配合方式,上导轮部件和下导轮部件位于拉杆的上下两端,与拉杆表面滚动接触,减少了上导轮部件和下导轮部件对拉杆的摩擦力,减低了拉杆的损耗,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卸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部件侧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震装置侧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部件,2、支撑部件,3、收卷轴部件,4、卸料部件,5、上纸管部件,6、驱动部件,61、动力部件,62、传动部件,63、导向部件,64、拉杆部件,641、拉头,642、拉杆,643、支撑座,644、底板,645、连接座,7、防震装置,71、上导轮部件,711、上支架,712、芯轴,713、导向轮一,72、下导轮部件,721、下支架,722、导向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收卷轴自动卸料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部件1、支撑部件2、收卷轴部件3、卸料部件4、上纸管部件5、驱动部件6和防震装置7,支撑部件2、卸料部件4、上纸管部件5、驱动部件6与机架部件1固定连接,支撑部件2位于卸料部件4的前端,上纸管部件5位于卸料部件4的后端,驱动部件6位于上纸管部件5的后端,收卷轴部件3位于支撑部件2的上方,驱动部件6穿过上纸管部件5、卸料部件4与收卷轴部件3连接,机架部件1为框架部件,用于安装各部件,支撑部件2位于机架部件1的一端,用于支撑收卷轴部件3,保证收卷轴部件3与驱动部件6同轴,收卷轴部件3包括成品胶带和收卷轴,成品胶带套在收卷轴的外表面,收卷轴的一端与驱动部件6连接,从而使驱动部件6带动收卷轴移动,成品胶带在卸料部件4的作用下从收卷轴上脱落,实现收卷轴部件3的卸料,卸料部件4为卸料挡板,其上设置有卸料孔,卸料孔的大小与收卷轴相匹配,收卷轴从卸料孔内通过,卸料孔阻挡成品胶带,从而使成品胶带从收卷轴上脱落,卸料部件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纸管部件5,上纸管部件5包括纸管和拉模,纸管在拉模内按照一定规格排列,驱动部件6带动收卷轴穿过卸料部件4后进入到上纸管部件5内,纸管按照一定的顺序套在收卷轴上,实现收卷轴外表面的上纸管,为下一个收卷周期做准备;驱动部件6包括动力部件61、传动部件62、导向部件63和拉杆部件64,如图3所示,动力部件61位于传动部件62的一端,导向部件63与传动部件62平行设置,传动部件62位于导向部件63的内部,拉杆部件64位于传动部件62、导向部件63的上方,拉杆部件64的一端与传动部件62、导向部件6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上纸管部件5与收卷轴部件3连接,拉杆部件64在动力部件61的驱动下带动收卷轴部件3移动,实现对收卷轴部件3的卸料和上纸管;动力部件61为减速电机,传动部件62为滚珠丝杆,减速电机位于滚珠丝杆的一端,驱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包括丝杆和螺母,丝杆与减速电机转动连接,螺母与拉杆部件64固定连接,从而驱动拉杆部件64左右移动;导向部件63为直线导轨,包括导轨和滑块,导轨与机架部件1固定连接,滑块与拉杆部件64固定连接,从而对拉杆部件64左右移动进行导向,滚珠丝杆位于直线导轨的内部,直线导轨与滚珠丝杆平行设置,保证拉杆部件64移动的平稳性;拉杆部件64包括拉头641、拉杆642、支撑座643、底板644和连接座645,拉头641位于拉杆642的一端,与拉杆642固定连接,拉杆642的另一端与支撑座643固定连接,支撑座643的底部与底板644固定连接,底板644与连接座645固定连接,连接座645与传动部件62固定连接,拉头641为轴套类零件,一端与拉杆6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收卷轴卡扣连接,带动收卷轴左右移动,拉杆642为轴类零件,另一端与支撑座643固定连接,支撑座643用于连接拉杆642与底板644,保证拉杆642、收卷轴与上纸管部件5同轴;底板644为平板类零件,底板644下表面的两边与导向部件63的滑块固定连接,用于对拉杆642的运动进行导向,底板644下表面的中部与连接座645固定连接,连接座645与传动部件62的螺母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拉杆642的运动,驱动部件6采用动力部件61、传动部件62、导向部件63和拉杆部件64配合的方式,保证拉杆部件64的左右移动的可靠性,避免气缸作为驱动部件导致的动力不足引起卸料速度过慢、爬行或者卸料过程卡死,保证了卸料的速度,提高了卸料的稳定性;在上纸管部件5的靠近卸料部件4的一端设置有防震装置7,拉杆642穿过防震装置7,防震装置7包括上导轮部件71和下导轮部件72,如图4所示,上导轮部件71和下导轮部件72位于拉杆642的上下两端,用于对拉杆642的运动进行限制,下导轮部件72与机架部件1固定连接,上导轮部件71位于下导轮部件72的上方,上导轮部件71与下导轮部件72固定连接,上导轮部件71包括上支架711、芯轴712和导向轮一713,导向轮一713转动安装在芯轴712上,芯轴712固定安装在上支架711上,导向轮一713的外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半径与拉杆642的半径相同,下导轮部件72包括下支架721和导向轮二722,导向轮二722转动安装在下支架721,下支架721固定安装在机架部件1上,导向轮二722的外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半径与拉杆642的半径相同,导向轮一713、导向轮二722上下平行设置,导向轮一713、导向轮二722的外表面组成一个圆孔,拉杆642从圆孔中穿过,圆孔的直径等于拉杆642的直径,导向轮一713、导向轮二722与拉杆642滚动连接,从而实现对拉杆642的运动进行导向,避免拉杆642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产生振动增大拉杆的运行阻力,保证了拉杆运动的可靠性。

工作原理:

拉杆部件64穿过上纸管部件5和卸料部件4,收卷轴部件3放置在支撑部件2上,收卷轴部件3的一端与拉杆部件64固定连接,启动动力部件61,动力部件61带动拉杆部件64动作,使收卷轴部件3的收卷轴通过卸料部件4,成品胶带被卸下,上纸管部件5内的纸管套在收卷轴的外表面,打开上纸管部件5,取出收卷轴,完成收卷轴部件3的卸料和上纸管。

本装置的驱动部件6采用动力部件61、传动部件62、导向部件63和拉杆部件64配合的方式,保证拉杆部件64左右移动的可靠性,避免气缸作为驱动部件导致的动力不足,保证了卸料的速度和稳定性;并且防震装置7与导向部件63配合实现对拉杆642运动的限制,避免拉杆642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产生振动增大拉杆642的运行阻力,保证了拉杆642运动的可靠性;同时防震装置7采用上导轮部件71和下导轮部件72配合的方式,上导轮部件71和下导轮部件72位于拉杆的上下两端,与拉杆642表面滚动接触,减少了拉杆642的摩擦力,减低了拉杆642的损耗,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