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9020发布日期:2019-09-03 20:0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包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物流运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为了防止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受到冲击或发生振动引起损坏,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塑料,纸质等缓冲包装的目的是防止产品在装卸运输等整个流通过程中遭受冲击振动而产生的机械损伤,防止产品在恶劣物流条件下不损坏。

目前,对于膜元件这种贵重物品来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运输保护,普通包装箱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发明新的贴合度高的缓冲包装,置于包装箱的内侧,并且,在成本上进行节省,也要保证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并且起到良好缓冲和保护作用的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保护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一隔离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还具有至少用以容置膜元件第一端部的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体的一端外侧,且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能够被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保护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离机构,所述第二保护机构还具有至少用以容置膜元件第二端部的第二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体的一端外侧,且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能够被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和第二隔离机构至少能够通过自旋转设定角度的方式对应嵌入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和第二容置腔体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定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度。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至少所述第一隔离机构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容置腔体的最小宽度;至少所述第二隔离机构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容置腔体的最小宽度。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隔离机构包括第一隔离主体部以及环绕第一隔离主体部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包括第一主体腔体以及环绕第一主体腔体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槽腔,所述第一主体腔体与所述第一槽腔相连通,且当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自旋转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隔离主体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腔体内,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槽腔内;第二隔离机构包括第二隔离主体部以及环绕第二隔离主体部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包括第二主体腔体以及环绕第二主体腔体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槽腔,所述第二主体腔体与所述第二槽腔相连通,且当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自旋转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二隔离主体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腔体内,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槽腔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与第一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隔离机构与第二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相同。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与第一保护机构由同一材料裁切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体是裁切第一隔离机构后形成的;所述第二隔离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由同一材料裁切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体是裁切第二隔离机构后形成的。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的外部轮廓为方形,所述第一隔离主体部和第二隔离主体部的外部轮廓为圆形。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上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二隔离机构上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并且起到良好缓冲和保护作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分别位于产品的两端,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将产品套住,在两端的第一隔离机构和第二隔离机构的同时作用下,产品与四周包装箱隔开,很好的保护了产品,当产品打包完成后,确保了产品不会窜动;其次,第一隔离机构、第二隔离机构旋转设定角度够能够分别被收容在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的容置腔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与膜元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第一缓冲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第一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第一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第二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第二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保护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一隔离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还具有至少用以容置膜元件第一端部的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体的一端外侧,且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能够被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保护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离机构,所述第二保护机构还具有至少用以容置膜元件第二端部的第二容置腔体,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体的一端外侧,且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能够被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和第二隔离机构至少能够通过自旋转设定角度的方式对应嵌入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和第二容置腔体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定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度。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至少所述第一隔离机构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容置腔体的最小宽度;至少所述第二隔离机构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容置腔体的最小宽度。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隔离机构包括第一隔离主体部以及环绕第一隔离主体部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包括第一主体腔体以及环绕第一主体腔体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槽腔,所述第一主体腔体与所述第一槽腔相连通,且当所述第一隔离机构自旋转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隔离主体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腔体内,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槽腔内;第二隔离机构包括第二隔离主体部以及环绕第二隔离主体部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包括第二主体腔体以及环绕第二主体腔体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槽腔,所述第二主体腔体与所述第二槽腔相连通,且当所述第二隔离机构自旋转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二隔离主体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腔体内,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槽腔内。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与第一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隔离机构与第二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相同。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与第一保护机构由同一材料裁切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体是裁切第一隔离机构后形成的;所述第二隔离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由同一材料裁切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体是裁切第二隔离机构后形成的。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的外部轮廓为方形,所述第一隔离主体部和第二隔离主体部的外部轮廓为圆形。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隔离机构上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二隔离机构上还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或不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主要用于吸收应力、节省材料和容纳膜元件端面多余的保护膜。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设置在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1和第二缓冲机构2,第一缓冲机构1、第二缓冲机构2分别设置在膜元件产品3的两端,第一缓冲机构1包括第一保护机构11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一隔离机构12,第二缓冲机构2包括第二保护机构21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护机构与箱体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离机构22。

具体的,请参阅图2a-图2c,第一保护机构11为方形结构,在第一保护机构11的中间区域还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容置腔体,膜元件的第一端部能够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体内,第一容置腔体包括第一主体腔体111以及环绕第一主体腔体111设置的四个第一槽腔112,第一主体腔体111与第一槽腔112相互连通,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槽腔11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第一主体腔体111为圆形结构,第一槽腔112为方形结构;第一隔离机构12包括呈圆形的第一隔离主体部121以及环绕第一隔离主体部121间隔设置的四个第一支撑部122,第一支撑部122为方形柱状结构,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支撑部12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以及,在第一隔离主体部121的中心区域还具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23,第一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当第一缓冲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隔离机构1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体一端的外侧,第一支撑部122抵在第一保护机构11的主体结构上;当第一缓冲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使第一隔离机构12自旋转设定角度(例如90°),第一隔离机构对应嵌入第一容置腔体内,其中第一隔离主体部嵌入第一主体腔体111内,第一支撑部分别嵌入第一槽腔112内;更为具体的,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一隔离机构可以是由同一材料制作形成的,例如,第一容置腔体可以是裁切第一隔离机构12后留在第一保护机构11上的腔体,因此第一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与第一隔离机构12的轮廓形状一致。

具体的,请参阅图3a-图3b,第二保护机构21为方形结构,在第二保护机构21的中间区域还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二容置腔体,膜元件的第二端部能够设置在第二容置腔体内,第二容置腔体包括第二主体腔体211以及环绕第二主体腔体111设置的四个第二槽腔212,第二主体腔体211与第二槽腔212相互连通,例如,相邻两个第二槽腔21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第二主体腔体211为圆形结构,第二槽腔212为方形结构;第二隔离机构22包括呈圆形的第二隔离主体部221以及环绕第二隔离主体部221间隔设置的四个第二支撑部222,第二支撑部222为方形柱状结构,例如,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22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以及,在第二隔离主体部221的中心区域还具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223,第二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者其它要求的形状,或者第二隔离主体部221上可以不设置第二通孔;当第二缓冲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隔离机构22设置在第二容置腔体一端的外侧,第二支撑部222抵在第二保护机构21的主体结构上;当第二缓冲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使第二隔离机构22自旋转设定角度(例如90°),第二隔离机构对应嵌入第二容置腔体内,其中第二隔离主体部嵌入第二主体腔体211内,第二支撑部分别嵌入第二槽腔212内;更为具体的,第二保护机构和第二隔离机构可以是由同一材料制作形成的,例如,第二容置腔体可以是裁切第二隔离机构22后留在第二保护机构21上的腔体,因此第二容置腔体的轮廓形状与第二隔离机构22的轮廓形状一致。第一隔离机构与第一保护机构、第二隔离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分别由同一材料裁切形成,节省材料。

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的材质可以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这些材质在质地上重量轻,减震效果优。以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的各组成机构的尺寸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但以上仅说明了与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主要结构,其他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膜元件产品包装箱内的内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并且起到良好缓冲和保护作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分别位于产品的两端,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将产品套住,在两端的第一隔离机构和第二隔离机构的同时作用下,产品与四周包装箱隔开,很好的保护了产品,当产品打包完成后,确保了产品不会窜动;其次,第一隔离机构、第二隔离机构旋转设定角度够能够分别被收容在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的容置腔体内。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