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绕线机的改良滑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0195发布日期:2019-11-05 22:5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绕线机的改良滑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绕线机上的滑台机构,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带着飞叉进行绕线和缠角。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电气配件都有线圈,这类线圈一般是通过绕线机来完成的,简单地说,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带主轴板的滑台机构实现三轴移动,同时由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从而实现安装在主轴板上的飞叉进行绕线和缠角等功能。传统的滑台机构一般是将主轴板一前后移动机构(Y轴)上,前后移动机构安装在上下移动机构(Z轴)上,上下移动机构安装在左右移动机构(X轴)上,如此即实现主轴带着主轴等部件进行三轴移动,以实现不同位置的绕线及缠角操作。然而,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上下移动机构要承载整个主轴板及前后移动机构进行Z轴移动,导致其负载大,结构较为复杂,所需配件较多,成本更高,并且移动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位置精确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设计更合理、移动稳定性更高的用于绕线机的改良滑台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绕线机的改良滑台机构,包括有主轴驱动及支撑机构和相应的位移驱动电机及主轴驱动电机,各主轴芯由主轴板承载并分别通过传动系统与主轴驱动电机连接,主轴芯的前端伸出在主轴板前方,后端则伸出在主轴板后方,其特征在于:各主轴芯通过轴承横贯安装在主轴板上,该主轴板与一Z轴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形成可沿Z轴方向做升降运动的结构,该Z轴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上;该支撑连接机构与前后驱动机构连接,形成可带着主轴板沿Y轴方向运动的结构;

在支撑连接机构上固定有升降滑轨,主轴板与升降滑轨嵌合相接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在支撑连接机构上还固定有直立导柱,直立导柱与升降滑轨平行,在直立导柱上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上滑台连板,上滑台连板的另一端与主轴板连接固定,形成对主轴板升降运动时的稳定导向结构,可以起加固作用和稳定作用,使主轴板在升降运动时更稳定,同时移动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Z轴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有Z轴电机和Z轴丝杆,在支撑连接机构的前部固定有一Z轴立板,Z轴立板的顶部具有一电机固定板,Z轴电机安装在该电机固定板上;Z轴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上,Z轴电机通过联轴器与Z轴丝杆连接,主轴板安装在该Z轴丝杆上,且该Z轴丝杆位于主轴板的中间位置,这样对于主轴板的驱动力分配更为均匀。

进一步地,升降滑轨包括有左右两根,分别靠近主轴板的左右两端,并均与Z轴丝杆平行;所述主轴板与两升降滑轨分别嵌合的部分各设置有一朝上凸出的凸起部,用于嵌合升降滑轨的滑槽从主轴板的背面底部一直贯穿至凸起部的顶面,这样具有更长的移动导向距离,从而具有更高的导向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安装在一底座机构上,其包括有Y轴电机,Y轴电机通过其Y向传动轴与支撑连接机构连接,形成驱动支撑连接机构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机构包括有滑台底板,在滑台底板上固定有若干对整齐排列的直线轴承,每对直线轴承的排列方向均为沿Y轴方向,且每对直线轴承之间均间隔有一距离;在每对直线轴承上均设置有Y向导柱,各Y向导柱均与所述Y向传动轴平行,并设置于Y向传动轴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同时与各Y向导柱连接,形成对其沿Y轴方向运动的稳定导向结构,使整个主轴板沿Y轴方向移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如果把整个滑台底板安装在X轴(左右)驱动机构上,则同时还可实现主轴板的左右移动,此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包括有主轴滑台底板和轴支板,两者前后对齐并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左右各一下滑台连板连接成框架结构;升降滑轨的底端固定在主轴滑台底板上,直立导柱的底端则固定在轴支板上;轴支板位于每对直线轴承的前后两直线轴承之间。

进一步地,在滑台底板上设置有位移检测机构,在轴支板上设有位移检测杆,位移检测杆沿Y轴方向朝后伸出,并经过位移检测机构处,通过检测位移检测杆移动的距离以确定主轴板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主轴驱动电机通过一主轴驱动电机座安装在主轴板的背面,在主轴芯的尾部均具有主轴轮,主轴驱动电机通过主动皮带连接有至少一主轴芯的主轴轮,其余主轴芯的主轴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互联形成同步运转结构;在主轴板的正面设置有主轴盖以盖住主轴芯位于主轴板中的轴承,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在主轴板的前表面设有一道与所述Z轴立板相配的避位凹槽,Z轴立板嵌入一部分于该避位凹槽中,如此可以将Z轴立板做得更厚,提高其强度,增大其支撑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承载主轴机构主轴板直接安装在Z轴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仅需驱动主轴板移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负载,因而可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用量,进而降低成本;同时,主轴板还配备有滑轨和导柱作为升降运动时的导向和稳定机构,如此可实现移动过程中更高的稳定性和位置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角度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角度拆除Z轴立板后的结构图。

图中,11为滑台底板,12为位移检测机构,21为主轴板,22为主轴驱动电机,23为主轴驱动电机座,24为主动皮带,25为传动皮带,26为主轴芯,27为主轴轮,28为主轴盖,29为凸起部,31为Z轴电机,32为Z轴立板,33为电机固定板,34为Z轴丝杆,35为联轴器,36为轴承座,37为避位凹槽,38为升降滑轨,41为主轴滑台底板,42为轴支板,43为下滑台连板,44为上滑台连板,45为直立导柱,46为直线轴承,51为Y轴电机,52为Y向传动轴,53为轴座,54为Y向导柱,55为直线轴承,56为位移检测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用于绕线机的改良滑台机构,包括有主轴驱动及支撑机构和相应的位移驱动电机及主轴驱动电机,各主轴芯26由主轴板21承载并分别通过传动系统与主轴驱动电机22连接,主轴芯26的前端伸出在主轴板21前方,后端则伸出在主轴板21后方;各主轴芯26通过轴承横贯安装在主轴板21上,该主轴板21与一Z轴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形成可沿Z轴方向做升降运动的结构,该Z轴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上;该支撑连接机构与前后驱动机构连接,形成可带着主轴板21沿Y轴方向运动的结构;

在支撑连接机构上固定有升降滑轨38,主轴板21与升降滑轨38嵌合相接形成可上下滑动结构;在支撑连接机构上还固定有直立导柱45,直立导柱45与升降滑轨38平行,在直立导柱45上通过直线轴承46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上滑台连板44,上滑台连板44的另一端与主轴板21连接固定,形成对主轴板21升降运动时的稳定导向结构,可以起加固作用和稳定作用,使主轴板21在升降运动时更稳定,同时移动精度更高。

所述Z轴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有Z轴电机31和Z轴丝杆34,在支撑连接机构的前部固定有一Z轴立板32,Z轴立板32的顶部具有一电机固定板33,Z轴电机31安装在该电机固定板33上;Z轴丝杆34的底端通过轴承座36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上,Z轴电机31通过联轴器35与Z轴丝杆34连接,主轴板21安装在该Z轴丝杆34上,且该Z轴丝杆34位于主轴板21的中间位置,这样对于主轴板的驱动力分配更为均匀,主轴板21可随Z轴丝杆34旋转而上下移动。

升降滑轨38包括有左右两根,分别靠近主轴板21的左右两端,并均与Z轴丝杆34平行;所述主轴板21与两升降滑轨38分别嵌合的部分各设置有一朝上凸出的凸起部29,用于嵌合升降滑轨38的滑槽从主轴板21的背面底部一直贯穿至凸起部29的顶面,这样具有更长的移动导向距离,从而具有更高的导向稳定性。

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安装在一底座机构上,其包括有Y轴电机51,Y轴电机51通过其Y向传动轴52与支撑连接机构连接,形成驱动支撑连接机构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的结构,Y向传动轴52通过一轴座53支撑在滑台底板11上。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有滑台底板11,在滑台底板11上固定有若干对整齐排列的直线轴承55,每对直线轴承55的排列方向均为沿Y轴方向,且每对直线轴承55之间均间隔有一距离;在每对直线轴承55上均设置有Y向导柱54,各Y向导柱54均与所述Y向传动轴52平行,并设置于Y向传动轴52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同时与各Y向导柱54连接,形成对其沿Y轴方向运动的稳定导向结构,使整个主轴板21沿Y轴方向移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如果把整个滑台底板11安装在X轴(左右)驱动机构上,则同时还可实现主轴板21的左右移动,此为现有技术。

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包括有主轴滑台底板41和轴支板42,两者前后对齐并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左右各一下滑台连板43连接成框架结构;升降滑轨38的底端固定在主轴滑台底板41上,直立导柱45的底端则固定在轴支板42上;轴支板42位于每对直线轴承的前后两直线轴承55之间。

在滑台底板11上设置有位移检测机构12,在轴支板42上设有位移检测杆46,位移检测杆46沿Y轴方向朝后伸出,并经过位移检测机构12处,通过检测位移检测杆56移动的距离以确定主轴板21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的距离。

主轴驱动电机22通过一主轴驱动电机座23安装在主轴板21的背面,在主轴芯26的尾部均具有主轴轮27,主轴驱动电机22通过主动皮带24连接有至少一主轴芯26的主轴轮27,其余主轴芯26的主轴轮27之间通过传动皮带25互联形成同步运转结构;在主轴板21的正面设置有主轴盖28以盖住主轴芯26位于主轴板21中的轴承,起保护作用。

在主轴板21的前表面设有一道与所述Z轴立板32相配的避位凹槽37,Z轴立板32嵌入一部分于该避位凹槽37中,如此可以将Z轴立板32做得更厚,提高其强度,增大其支撑能力。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