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理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871发布日期:2020-02-07 21:5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理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工件进行整理的装置,使得工件的开口端/闭口端的朝向统一。



背景技术:

很多工件,如纸筒、瓶体、柱状塞、杯体等,都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工件。要对其进行灌装、填充、组装等加工时,先要对其整理,使得其开口端/闭口端的朝向统一,顺向一致,这一过程称之为理顺。

现有技术中,如医药行业的药瓶灌装或药瓶加盖柱状塞等,多采用振动盘完成上述整理工作。振动盘料斗内的工件受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轨道的筛选,使得工件按照组装或者加工的要求呈统一状态。其不足之处是需要通过耗时较长的轨道筛选过程,而且不符合设定要求的工件会还要经历送回轨道起点重新筛选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导致理顺工作效率不高。

公开号为cn103256863a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捆筒机的方向理顺机构”。其理顺工作原理是:利用朝向纸筒端部往复运动的顶针对处于输送通道中的纸筒进行筛选,顶针如果顶到纸筒的封闭端,那么该纸筒被推出输送通道;如果顶到的是纸筒的开口端,则顶针插入开口端不会对纸筒形成推动作用,纸筒留在输送通道中,在顶针缩回复位后该纸筒继续沿输送通道进入下一工序。由上可知,该机构中不符合设定要求的工件也会要经历送回起点重新筛选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可能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与振动盘类似,该机构同样存在理顺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完成工件理顺工作的装置,工件无需反复参与筛选,而是一次性完成工件的理顺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件理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向下的a通道,工件以端部朝前的姿态沿a通道下落;a通道末端口与竖直向下的b通道交汇,b通道的宽度大于工件的轴向长度;a通道末端口对面的b通道侧壁上对应设有凸出于侧壁的阻挡件,阻挡件接触下落工件的端面,阻挡件能够探入工件的开口端内;所述阻挡件下方的b通道设有使工件调整为竖立姿态的约束机构。

所述约束机构可以是适时动作或固定不动的部件,部件以触碰、夹持、阻挡等方式调整下落工件的姿态,使之转换为竖立姿态。为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机构的简便性,优选地,所述阻挡件下方的b通道的宽度逐渐缩小。使工件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立姿态。

该工件的理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工件以端部朝前的姿态沿倾斜向下的方向下落,所述端部是开口端或闭口端;

步骤二:步骤一所述的工件下落过程中,使工件朝前的端部的端面碰到下落路径前方的阻挡件:闭口端朝前时,闭口端碰到阻挡件后工件回弹,工件以闭口端朝下的倾斜姿态竖直下落;开口端朝前时,开口端套在阻挡件上暂停,闭口端继续下落,工件以阻挡件为中枢翻转,翻转完成后开口端脱离阻挡件,工件以闭口端朝下的倾斜姿态竖直下落;

步骤三:在步骤二所述的竖直下落过程中约束工件,使得工件由闭口端朝下的倾斜姿态调整为闭口端朝下的竖立姿态。

为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阻挡件倾斜向下。提高理顺工作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工件在通道内的卡住现象。

优选地,所述a通道与b通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00~140度。如105度、110度、115度、120度、125度、130度、135度等。确保理顺工作的顺利流畅。

一般而言,工件越大,b通道的宽度大于工件轴向尺寸的数值越大。优选地,所述b通道的宽度大于工件轴向尺寸2~5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以端部朝前的姿态沿倾斜向下的a通道下落,所述端部是开口端或者闭口端,工件进入b通道后:闭口端朝前时,闭口端碰到阻挡件时略作回弹继续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沿b通道下行,在b通道的约束下转换为闭口端朝下竖直下落的姿态;开口端朝前时,开口端套在阻挡件上暂停,另一端(闭口端)继续下落,工件以阻挡件为中枢翻转,变成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沿b通道下行,在b通道的约束下转换为闭口端朝下竖直下落的姿态。故而,不论从a通道进入的工件是开口端朝前还是闭口端朝前,都会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从b通道出口落下从而完成工件的理顺工作。落下的工件以滑动、定向倾倒、推动、传送等方式离开b通道出口的下方,以便于下一个工件下落。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顺装置不是对工件的筛选,而是直接对工件姿态进行调整,工件无需反复参与筛选,一次性通过完成理顺;而且理顺过程行程短、耗时少;故而理顺效率大幅提高。

为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阻挡件上方和/或下方设置干预件。干预件通过摆动、振动或者朝向工件往复运动等方式触动工件,避免工件由a通道进入b通道时可能发生的卡住现象和/或避免工件在b通道可能发生的横盘卡住现象。

优选地,一个a通道和b通道的组合构成一个理顺单元,该装置由若干理顺单元并列组合构成。以同时工作提高效率。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储存工件的下料斗,下料斗下方由振动分料盘承接,振动分料盘上设有分料槽,分料槽的宽度对应工件的径向尺寸设置,分料槽对应连接a通道的进料口;分料槽上沿工件前进路径依序设有第一自动闸门和第二自动闸门,第一自动闸门打开时第二自动闸门关闭,第二自动闸门打开时第一自动闸门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槽上设有触及工件的旋转刷体。对振动分料盘上的工件进行拨动和安抚,提高工件进入分料槽的流畅性,并把可能堆积在分料槽的工件清除,确保工件在分料槽内逐个有序排列。

优选地,所述工件为烟花筒或瓶体。如作为烟花部件的纸筒、塑料筒等,或者饮料、药物或食物等的瓶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完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工件的理顺工作;工作高效;工作可靠;设备构造简单,易于使用,易于维护。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结合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闭口端朝前的工件在装置中的通过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开口端朝前的工件在装置中的通过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装置与进料前端机构和出料后端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5为装置与进料前端机构和出料后端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6~18为其他实施例中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视图方向与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5,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本例将结合对理顺装置的介绍对理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的工件理顺装置包括倾斜向下的a通道1,工件3以端部朝前的姿态沿a通道1下落;a通道1的末端口与竖直向下的b通道2交汇,b通道2的宽度大于工件3的轴向长度;a通道1的末端口对面的b通道侧壁上对应设有凸出于侧壁的阻挡件4,阻挡件4的较优的设置范围如图1虚线所示,即a通道1的侧壁的延长线(即图示虚线)与b通道2的侧壁相交的区域内。

阻挡件4接触下落工件3的端面,阻挡件4能够探入工件3的开口端内;所述阻挡件4下方的b通道2设有使工件3调整为树立姿态的约束机构,本例中,阻挡件4下方的b通道2的宽度逐渐缩小。作为约束机构使工件3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立姿态。

本例中所述阻挡件4倾斜向下以提高理顺工作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工件在通道内的卡住现象。但是,如图6~18所示的十三个其他实施例,所述阻挡件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

本例中,所述a通道1与b通道2的中轴线的夹角h为120度。所述b通道2的宽度大于工件3轴向尺寸2~5毫米。a通道1的宽度大于工件3径向尺寸2~5毫米。

所述阻挡件4上方设置第一干预件5。第一干预件5通过汽缸驱动朝向工件往复运动,如果工件3由a通道1进入b通道2时发生卡住现象,第一干预件5向下运动时触动工件3予以解除。所述阻挡件4下方设有朝向工件3往复运动的第二干预件6。第二干预件6通过朝向工件3往复运动的方式触动工件3避免工件3在b通道2横盘可能发生的卡住现象。为避免对工件3的下落通道造成妨碍,第二干预件6应动作后缩回。两个干预件可以每个工件通过时动作一次,也可以根据监测元件的反馈适时动作。

图1-3所示的一个a通道1、b通道2和干预件的组合构成一个理顺单元。其理顺效率为3个/秒/单元。

如图4、5所示,十二个理顺单元并列组合以同时工作提高效率。应用于烟花筒(即工件3)的理顺和捆扎。

如图4、5所示,本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储存工件3的下料斗7,下料斗7下方由设有振动器10的分料盘9承接,分料盘10上设有分料槽,分料槽由分料盘10上的水平段和倾斜段14衔接组成。分料槽的宽度对应工件3的径向尺寸设置,恰好容纳一个工件3躺在槽中移动。分料槽对应连接a通道1的进料口15。分料槽上设有触及工件3的旋转刷体8。对振动分料盘上的工件进行拨动和安抚,提高工件进入分料槽的流畅性,并把可能堆积在分料槽的工件清除,确保工件在分料槽内逐个有序排列。

分料槽上沿工件3前进路径依序设有第一自动闸门13和第二自动闸门12,第一自动闸门13打开时第二自动闸门12关闭,倾斜段14上的最末一个工件3进入a通道1;第二自动闸门12打开时第一自动闸门13关闭补充工件3进入倾斜段14,以确保每条分料槽上每次只有一个工件3进入a通道1进行理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3以端部朝前的姿态沿倾斜向下的a通道1下落,所述端部是开口端或者闭口端,工件3进入b通道2后:闭口端朝前时,如图2所示,闭口端碰到阻挡件4时略作回弹继续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沿b通道2下行,在b通道2的径向缩小部分的约束下转换为闭口端朝下竖直下落的姿态;开口端朝前时,如图3所示,开口端套在阻挡件4上暂停,另一端(闭口端)继续下落,工件3以阻挡件4为中枢翻转,变成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沿b通道2下行,在b通道2的约束下转换为闭口端朝下竖直下落的姿态。故而,不论从a通道1进入的工件3是开口端朝前还是闭口端朝前,都会以闭口端朝前的姿态从b通道2出口16落下从而完成工件的理顺工作。落下的工件3通过溜板17离开b通道出口16的下方以便于下一个工件3下落,并进入六边形的捆扎框18捆扎成筒饼,以便下一个烟花生产工序加工。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顺装置直接对工件姿态进行调整,使之一次性通过完成理顺;而且理顺过程行程短、耗时少;故而理顺效率大幅提高。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