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3757发布日期:2020-04-24 21:1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状物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片状物料例如偏光片、偏振片,超薄的眼镜片、层状复合片等,由于厚度较薄、体积较大,而且硬度较软,在上料运输的过程中,传统常用的上料方式是通过吸嘴直接上下吸取,并输送到下一工序中,但是吸嘴的上下直接吸取往往造成片状物料的上料不当,极易造成翘曲、断裂的现象,影响后续工序的对该物料的质量处理。因此片状物料是否能稳定上料,将直接影响后续对片状物料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实现了物料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取料装置和送料装置,取料装置吸取输送装置供给的物料、并输送到送料装置中,输送装置固定于机架的相对两侧面上,机架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上料平台和用于推动上料平台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上料平台下方设置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上料平台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下方的第二输送带;两推动气缸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的相对外侧,在与两推动气缸的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同侧推动气缸的伸缩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导轨和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轨轴向与推动气缸的输出方向平行,第一导向块与第一输送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的轴向两端的下方,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电机和一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丝杠,丝杠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上料平台设置于第二固定板上,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而移动、以实现上料平台的移动;

丝杠上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第二输送带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料平台运动到位的第三传感器,推动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输送带运动到位的第四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保护桩,保护桩在靠近上料平台的端部套设有橡胶套;上料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磁吸块,多个磁吸块形成用于放置物料的第一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吸嘴和带动第一吸嘴相对于上料平台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在第一吸嘴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运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消除物料表面静电的离子风装置,所述离子风装置包括离子风嘴和固定于机架上的压缩气腔,离子风嘴与压缩气腔通过离子风管连通;

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吸嘴的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板为l形折弯件,第四固定板的一折弯面与第三固定板连接,第四固定板的另一折弯面上开设有第一腰孔,第一吸嘴通过螺栓可移动的固定于第一腰孔上;

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所吸取物料厚度的第二传感器和用于对叠片的物料进行分离的揉搓机构,第二传感器设置于在与第三固定板连接的第四固定板一折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揉搓机构包括第五固定板和固定于第三固定板上的第一气缸,第五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板连接,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腰孔,第四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腰孔固定于第三固定板上,第一气缸驱动第五固定板带动第四固定板绕第一螺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二直线模组和与第二直线模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吸嘴,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第一直线模组相互垂直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实现了物料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避免了传统上料中不能循环上料和物料出现翘曲、断裂等的缺陷;通过磁吸块固定物料,避免了第一吸嘴在对物料吸取的过程中,造成物料位置变化较大,使得第一吸嘴不易吸取物料的缺陷;第一传感器检测第一吸嘴的初始下行位置,以固定第一吸嘴之后的下行位置,通过调整下料平台的高度,以实现第一吸嘴对物料的稳定吸取,避免了传统物料上料中第一吸嘴上下运行时,对物料吸取不稳定的缺陷;第二传感器对上料的物料进行实时计数,以实现周期之间的稳定循环,避免由于周期循环出现误差所造成的第一吸嘴不能稳定吸取到物料的缺陷;当丝杠运行时,第一导柱在第二导柱中运动,对上料平台起到导向支撑作用,避免了由于丝杠运行在成上料平台倾斜、甚至脱落的缺陷,同时丝杠上设置的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使得顶升机构在一定的位置范围内转动,使得上料平台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运动,避免了上料平台被过量顶升或过量下降,造成物料难以上料的缺陷;通过一个直线模组驱动多个第一吸嘴进行运动,使得多个第一吸嘴的运行高度一致,避免了分别驱动多个第一吸嘴运动时,由于驱动误差造成第一吸嘴不能稳定吸取物料的缺陷;当发生物料叠片时,揉搓机构对物料进行揉搓,在揉搓的过程中,叠片的物料由于抖动或者振动,使得空气进入叠片的物料之间,实现叠片物料的分离,在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带两侧设置导向机构,避免了推动气缸在推动第一输送带时,造成第一输送带运动时发生结构偏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装置和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输送带与推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直线模组与第一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揉搓机构与第一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固定板与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装置,2-取料装置,3-送料装置,4-机架,5-第三输送带,11-电机组件,13-上料平台,14-第一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21-离子风嘴,22-压缩气腔,23-取料机架,25-揉搓机构,111-第二固定板,112-第一固定板,113-丝杠,114-第一电机,115-第二导柱,116-第一导柱,117-保护桩,123-推动气缸,124-第一导轨,125-第一导向块,131-磁吸块,211-第一直线模组,212-第一吸嘴,213-第三固定板,214-第四固定板,215-第一腰孔,251-第一气缸,252-第五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装置输送的物料一般为片状,易被吸嘴吸取以上料的物料,例如:偏光片、偏振片,超薄的眼镜片、层状复合片等,均可以采用该装置进行自动上料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其上料过程基本一致;以下以偏光片为例进行实施例说明。

参照图1至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片状物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取料装置2和送料装置3,取料装置2吸取输送装置1供给的物料、并输送到送料装置3中,输送装置1固定于机架4的相对两侧面上,机架4上还设置有调整两输送装置1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123,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上料平台13和用于推动上料平台13上下运动的电机组件11,上料平台13下方设置有固定于机架4上的第一固定板112,第一固定板1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柱116,上料平台13下方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柱116嵌套连接的第二导柱115;

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上料平台13,上料平台13通过输送装置1而运动,实现上料平台13的循环上料,当载有片状物料的上料平台13运动到上料处时,推动气缸123工作,增大两输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电机组件11运转,将上料平台13顶起,以实现上料,当上料平台13中载有的片状物料被处理完后,电机组件11反转,使得上料平台13降到输送装置1上,通过输送装置1被输送出该装置、以进行再次装料操作。下一个载有片状物料的上料平台13被另一电机组件11顶起,取料装置2向上料平台13运动,吸取上料平台13上的物料后向远离上料平台13的方向进行移动,并将该吸取的物料通过送料装置3输送到下一工序中,实现了片状物料的机械化循环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避免了传统上料中不能循环上料和物料出现翘曲、断裂等的缺陷。

如图8和9所示,上料平台13放置于第二固定板111上表面,第二固定板111上的下表面与电机组件11的输出端连接,上料平台13在通过电机组件11驱动运动时,有可能会因为运动的不稳定造成上料平台13出现倾斜、甚至掉落的危险,因此在第二固定板111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导柱115,同时在第一固定板112上设置中空的第一导柱116,第二导柱115可以嵌套设置于第一导柱116中,在上料平台13在通过电机组件11上下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二导柱115在第一导柱116中运动,一方面通过第一导柱116的运动,避免了上料平台13出现倾斜、掉落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两导柱的相对嵌套运动,实现上料平台13的运动运行,避免上料平台13由于运动异常,造成与其他结构的结构干涉缺陷。

如图3、4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4、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4下方的第二输送带15;第一输送带14与第二输送带15上下放置,上料平台13上设置有多个磁吸块131,多个磁吸块131形成用于放置偏光片的第一空腔,磁吸块131所形成的第一空腔可以将偏光片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便于第一吸嘴对偏光片的吸取运输,避免了第一吸嘴在对偏光片吸取的过程中,造成偏光片位置变化较大,使得第一吸嘴不易吸取偏光片的缺陷。

机架4上还设置有调整两第一输送带14之间距离的推动气缸123,两推动气缸123分别设置于两第一输送带14的相对外侧,在与两推动气缸123的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向与同侧推动气缸123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4上的第一导轨124和与第一导轨124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块125,第一导轨124轴向与推动气缸123的输出方向平行,第一导向块125与第一输送带14固定连接。当推动气缸123工作时,推动两第一输送带14移动,因此与第一输送带14连接的第一导向块125沿着第一导轨124运动,第一导向块125在运动的过程中,避免了推动气缸123在推动第一输送带14时,造成第一输送带14运动时的结构偏差。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导向块125,以适应调整不同长度下的第一输送带14移动情况。

如图9所示,所述电机组件1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带15的轴向两端的下方,所述电机组件11包括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12上的第一电机114和一端与第一电机114输出端连接的丝杠113,丝杠113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11,上料平台13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11上,第二固定板111通过第一电机114带动丝杠113转动而移动、以实现上料平台13的移动;丝杠113上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第二输送带15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料平台13运动到位的第三传感器,推动气缸12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输送带14运动到位的第四传感器。

丝杠113的上下运动距离通过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检测,避免丝杠113伸长过量或者收缩过量,造成上料平台13不能稳定运行的缺陷。同时上料平台13在第一输送带14和第二输送带15上之间循环时,为了避免上料平台13运动过量,所造成上料平台13脱落的缺陷,在第二传送带和第一传送带的轴向两端均设置位置传感器,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上料平台13时,相应的传送带停止运动,电机组件11中的丝杠113推动上料平台13上升或降落,以实现上料平台13的稳定循环。在两推动气缸123伸缩使得第一输送带14运动时,当两推动气缸123上设置的第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输送带14运动到位时,两推动气缸123停止工作。

为避免电机组件11异常工作,造成上料平台13因发生突然下降造成结构损坏的缺陷,在第一固定板112上还设置有保护桩117,保护桩117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保护桩117在靠近上料平台13的端部套设有橡胶套,当运行异常时,保护桩117上的橡胶套可以缓停上料平台13,避免了上料平台13的损坏。

如图5至7所示,所述取料装置2包括多个第一吸嘴212和带动第一吸嘴212相对于上料平台13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211,在第一吸嘴212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212运行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取料装置2还包括用于消除物料表面静电的离子风装置,所述离子风装置包括离子风嘴21和固定于机架4上的压缩气腔22,离子风嘴21与压缩气腔22通过离子风管连通;

在第一吸嘴212吸取物料时,由于物料尺寸偏大,一般需要设置多个第一吸嘴212,以实现对物料的稳定吸取,如果每个第一吸嘴212与第一直线模组211一一对应设置,将设置多个第一直线模组211,不仅增加结构的复杂性,而且由于多个第一直线模组211的运行误差,容易造成物料的掉落,因此本申请设置一个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2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固定板213,第三固定板21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吸嘴212的第四固定板214,第四固定板214与第三固定板213滑动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板214为l形折弯件,第四固定板214的一折弯面与第三固定板213连接,第四固定板214的另一折弯面上开设有第一腰孔215,第一吸嘴212通过螺栓可移动的固定于第一腰孔215上,固定于第一腰孔215上的第一吸嘴212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于多个,因此第一吸嘴212通过以上固定,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吸嘴212间的距离调整,另一方面可以调整第一吸嘴212与物料之间的吸取角度,以适应不同物料的稳定吸取要求;

如图7所示,第一吸嘴212在吸取物料时,可能会出现叠片(吸取2个及以上数量的物料)的情况,因此,所述第四固定板21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吸嘴212所吸取物料厚度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于在与第三固定板213连接的第四固定板214一折弯面上,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厚度大于单个物料的厚度时,说明第一吸嘴212所吸取的物料发生了叠片,因此需要对叠片的物料进行分离操作,本申请中,在第四固定板214在与第三固定板213连接的一折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叠片的物料进行分离的揉搓机构25。所述揉搓机构25包括第五固定板252和固定于第三固定板213上的第一气缸251,第五固定板25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5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固定板214连接,第三固定板213上开设有第二腰孔,第四固定板214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腰孔固定于第三固定板213上,第一气缸251驱动第五固定板252带动第四固定板214绕第一螺栓转动。揉搓机构25分别可以设置于多个第一吸嘴212处,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于第三固定板213两端的第一吸嘴212处,以能有效完成对叠片进行分离为较佳的安装数量。通过揉搓机构25调整第四固定板214绕第三固定板213转动,以实现第一吸嘴212在物料处的左右揉搓,在揉搓的过程中,叠片的物料由于抖动或者振动,使得空气进入叠片的物料之间,实现叠片物料的分离。

所述送料装置3包括第二直线模组和与第二直线模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吸嘴,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第一直线模组211相互垂直运动。

工作过程:首先将两个或多个载有偏光片的上料平台13放置于第二输送带15上,上料平台13通过第二输送带15输送到上料处的电机组件11上方,丝杠113带动第二固定板111向上升起并顶升在上料平台13下方,两推动气缸123的活塞杆收缩,使得两第一输送带14之间的距离增加,此时第一电机114正转,通过皮带带动顶升机构转动,将载有偏光片的上料平台13顶到取料装置2的第一吸嘴212处,以通过第一吸嘴212吸取偏光片,第二吸嘴吸取第一吸嘴212所吸取的偏光片,并通过第二直线模组带动第二吸嘴运动,以将偏光片输送到第三输送带5上,以进入后续工序,实现偏光片的上料。当第一吸嘴212吸取到第一个物料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吸嘴212向下运动的位置,直线模组11向上运动,带动载有物料的第一吸嘴212向上运动,以实现物料的上料。

当第一吸嘴212再次吸取上料平台13上的物料时,直线模组11带动第一吸嘴212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吸嘴212运动到的位置即为第一传感器之前检测到的位置,如此循环一个周期,当进入下一周期时,第一吸嘴212向上料平台13的下行位置仍不变,第一电机114工作带动丝杠113伸长,使得上料平台13向上移动一定距离l1,该一定距离l1即为第一吸嘴212在一个循环周期中所吸取物料的总厚度,总厚度即为一个循环中多个物料的厚度之和。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的上料。如此反复,实现物料的稳定上料。

当上料平台13上的偏光片全部输送完成后,两推动气缸123的活塞杆伸长,使得两第一输送带14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电机114反转,通过皮带带动丝杠113转动,使得该上料平台13向下运动,随着丝杠113的转动,上料平台13落在两第一输送带14上,上料平台13随着第一输送带14的运动而向外运动,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上料平台13向外运动到位时,此时上料平台13下方的另一电机组件11中的丝杠113伸长,带动上料平台13向下运动,并最终落在第二传输带15上,此时向上料平台13中装载偏光片,再次装载有偏光片的上料平台13,完成一次物料的循环上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