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4046发布日期:2021-03-17 00: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09月0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75942、进入中国申请号为201680070316.5、发明名称为“包装袋”的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形成有使膜压合并使膜沿着纵深方向密封的压合部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由膜构成的袋中,作为撕开边缘就能够容易开封的袋,例如已知有像图11所示的包装袋100那样,能够收容箱等方形体的内容物的所谓的折边(pillow)型的袋。在该折边型(gussettype)的包装袋100中,沿着深度x方向的中央区域成为使从宽度方向的两方延伸的膜的背面贴合而成的所谓的对贴在一起的压合部101,该压合部101通过热融合被密封,其前端101a以与包装袋100的外表面接触的方式向内侧折弯。另外,沿着包装袋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102也与压合部101同样地通过热融合被密封。更详细而言,使沿着纵深方向的两侧端向内侧折叠而形成有一对折入部103,在装入内容物之后,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102,分别压合膜的背面而将折入部103和折入部103以外的部分密封。在该折边型的包装袋100中,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102的至少一方形成切口104而容易开封。但是,如果单纯地仅形成切口,则在开封时密封的区域中,有时裂痕会到达折入部而导致开封失败。作为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提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沿着纵深方向的压合部处,在接近于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区域的位置形成切口,并且从该切口形成沿进行了该一个端部区域的热融合的部分的两侧延伸的切割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与内容物的边缘部相当的位置设有微小的伤痕。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在沿着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在压合部与折入部之间设置开封起始点,在该开封起始点与在沿着接近于开封起始点的一侧(没有跨过压合部的一侧)的纵深方向的边缘之间,沿着纵深方向断续地标刻辅助开封的引导线。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使膜重叠,将其周围热融合的所谓的三封袋类型,沿着开封方向设置倾斜状的穿孔。另外,已知与上述包装袋100相比,没有折入部是大体的构成上的不同,是所谓的合掌袋类型的包装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1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3296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6194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147347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提案中,需要切口与切割线的准确的对位,并且在装入内容物时,必须进行管控,使装入的位置与切口等的位置相对应,在制造工序中会造成大的负担。本来在装入内容物时,利用制袋机,可能无法管控其位置,存在能够应用的情况受到限制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的提案中,难以控制设置伤痕的方式,即使是相同制品的袋,损伤也会变深或者变浅等,无论是否是相同制品,袋的开封性、强度都可能不同。另外,为了容易地形成裂痕,必须广范地设置伤痕,因此加工成本会增加。在专利文献3的提案中,由于仅利用断续地标刻的引导线进行开封,所以担心沿着该引导线,在纵深方向撕开包装袋需要很大的力,并且在内容物小的情况下,开封口变小,可能无法取出内容物。另外,在该提案中,在内容物大的情况下,与此相对应,假定通过使裂缝沿着在纵深方向的边缘侧的引导线移动而开封,但是这需要很大的力,可能难以撕开。即,包装袋在制造时纵深方向为膜的流动方向,构成膜的高分子在该方向上排列。然而,这里假定的开封方向是与此垂直的方向,所以撕开需要很强的力,担心难以进行顺畅的开封。此外,由于利用断续的引导线进行开封,所以开封方向可能会在各引导线之间的间隙(没有标刻引导线的部分)偏离,开封在中途结束等,难以进行直线状的顺畅的开封。结果,为了顺畅地撕开,实质上利用八字、v字这样伴随着折回的形状来扩大引导线的形成区域的宽度,且在包装袋的宽度方向需要标刻多重(参照该文献的图2等),有加工成本变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文献4的提案是三封袋类型,所以没有像折边型的袋那样,假定为在折入部会错误撕开的情况,无法将该提案中的穿孔的方式直接应用于折边型的袋中。另外,在以所谓的合掌袋类型为首的没有折入部的包装袋中,虽然不会发生折边型那样的失败开封,但是在时撕开袋而产生碎片,期望提出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案。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易的加工,能够应用于广泛类型的制袋机,抑制对于袋的强度的影响,并且不会撕开折入部而能够容易地开封的包装袋。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针对没有折入部的包装袋,能够调整为不产生由开封带来的碎片。技术方案<1>一种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在侧面或一个平面形成有将膜压合并沿着纵深方向密封的压合部,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设有开封起始点,从上述开封起始点朝向沿着纵深方向的一个侧端,沿着纵深方向标刻有引导线,所述引导线以与沿着宽度方向的上述一个边缘分离的方式形成,在上述一个侧端的附近,沿着纵深方向标刻有连接上述引导线的前端的子引导线。<2>根据<1>中记载的包装袋,形成有相对于沿着纵深方向的两侧端靠向内侧折叠的一对折入部,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中,上述折入部和上述折入部以外的部分都分别是将膜的背面压合并被密封,并且,上述压合部以在一个平面相对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中央侧延伸的膜被压合的方式,沿纵深方向被密封,在从没有接触上述压合部的位置到没有接触上述折入部的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设置有上述开封起始点。<3>根据<2>中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不穿过上述端部区域中的上述折入部。<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压合部以在一个平面相对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中央侧延伸的膜的背面被贴合的方式,沿着纵深方向被密封。<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标刻有多个上述引导线。<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被标刻在袋的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双方的相同一侧。<7>根据<4>~<6>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在袋的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平面中,以形成范围比另一个平面中的形成范围短的方式被标刻。<8>根据<2>~<6>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从比成为上述折入部的谷的位置沿着宽度方向靠近中央侧起被标刻。<9>根据<2>~<6>和<8>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在将从沿着宽度方向的上述一个边缘到膜的密封基端的距离作为密封宽度,将收容有预定收容的内容物的情况下的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间距离作为高度的情况下,标刻上述引导线的间隔相当于上述密封宽度与高度的0~50%的值之和。<10>根据<9>中记载的包装袋,标刻上述引导线的间隔相当于上述密封宽度与高度的0~40%的值之和。<11>根据<10>中记载的包装袋,标刻上述引导线的间隔相当于上述密封宽度与高度的0~30%的值之和。<12>根据<1>~<11>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在上述开封起始点形成有切口。<13>根据<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形成有作为连续的缺口的所谓的锯齿缺口,从上述开封起始点开始沿着纵深方向印刷有从上述开封起始点起的引导开封的显示。<14>根据<1>~<13>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被标刻成直线状。<15>根据<14>中记载的包装袋,将上述引导线标刻为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20°以上。<16>根据<2>~<6>和<8>~<15>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被标刻成折线状,并且上述引导线被标刻为:与从上述开封起始点到成为上述折入部的谷的位置的部分相对于宽度方向的角度相比,从成为该折入部的谷的位置到上述子引导线为止的部分相对于宽度方向的角度更平缓。<17>根据<1>~<16>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膜包含包括聚酯树脂或尼龙树脂的层。<18>根据<17>中记载的包装袋,上述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9>根据<1>~<18>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膜包含包括铝的层。<20>根据<1>~<19>中任一项记载的包装袋,上述引导线通过照射二氧化碳激光被标刻。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引导线”是指在构成袋的膜、片等的外表面设置成线状的伤痕或凹痕。对于引导线,通过从膜等的外表面削掉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从而容易在对膜等施加负荷时从该部分撕裂。另外,上述的伤痕或凹痕在形成时可以连续地标刻,也可以断续标刻,此外,还可以是这些方式的组合。此外,上述的伤痕或凹痕只要能够通过目视判断为大体为线状即可,不严格地规定其宽度。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包装袋沿着纵深方向标刻有引导线和子引导线,上述引导线从沿着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的开封起始点到沿着纵深方向的一个侧端,以与沿着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分离的方式形成,上述子引导线在一个侧端的附近连接引导线的前端。如果是这些引导线,对袋的一部分实施加工即可,且不需要流动方向的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容易地加工,适用的制袋机也没有限制。另外,实施加工的是袋的一部分,且容易控制实施成均匀的深度,因此能够抑制对于袋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能够沿着通过加工而标刻的引导线和子引导线来撕裂袋,所以在折边型的包装袋中,不会错误地撕裂折入部。由此,对于本发明的包装袋,第一,通过简易的加工,能够将折边型的包装袋适用于多种制袋机,抑制对于强度的影响,并且能够在不撕开折入部的情况下容易地开封。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包装袋,第二,通过上述的构成,由于能够沿着引导线和子引导线撕裂袋,所以能够以不产生开封带来的碎片的方式调整像合掌袋类型那样的没有折入部的包装袋。附图说明图1的(a)是对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包装袋相同类型的袋的一个例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图1的(b)是对沿着其宽度方向的边缘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图2的(a)和图2的(b)是对本发明的包装袋的主要部分进行简要说明的图。图3的(a)~图3的(c)表示分别改变了本发明的标刻引导线的范围的例子的图。图4是简要地说明改变了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开封起始点的形状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5是简要地说明增加了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开封起始点以外的切口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6的(a)~图6的(c)分别是改变了本发明的标刻引导线的深度的例子的图。图7的(a)和图7的(b)是说明对在包装袋的宽度窄的情况下在开封时可产生的作用的图,图7的(c)是简要地说明改变了引导线的形状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7的(d)是简要地说明改变了引导线的角度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8是简要地说明改变了引导线的形状的其他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9的(a)和(b)是对在使用合掌袋作为本发明的包装袋的情况下在开封时可产生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a)是简要地说明在图9中,在包装袋的表面背面改变了引导线的形成范围的例子的图,图10的(b)是说明其作用的图。图11是以往的与本发明的包装袋相同类型的袋的简要构成图。符号说明10、40、50:包装袋12a、12b:沿着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12c:沿着长度(纵深)方向的侧端13:折入部13a、13b:折入部的谷14:切口15、25、55:引导线16:子引导线17:引导开封的显示18:第二切口(辅助切口)25a、25b:(引导线的)线段30:膜层3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32:第一聚乙烯(pe)层33:铝(al)层34:第二聚乙烯(pe)层55a:正面侧引导线55b:背面侧引导线56a:正面侧子引导线56b:背面侧子引导线l:长度(纵深)w:宽度h:高度bw:折入宽度sw:密封(seal)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予说明,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原则上标注相同的名称或符号,尽可能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图1的(a)是对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包装袋同一类型的袋的一个例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图1的(b)是对沿着其宽度方向的边缘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图2的(a)和图2的(b)是简要地说明本发明的包装袋的主要部分的图。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基本构成与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的照片的折边型的包装袋10相同。该包装袋10与上文叙述的现有的包装袋100(参照图11)同样地具有通过热融合而密封(seal)的压合部(在图1中未示出)和沿着宽度w的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12a、12b、折入部13和作为开封起始点的切口14。在本发明中,如图2的(a)所示,在包装袋10的外表面,从切口14朝向沿着长度(纵深)方向的一个侧端12c(在图2的(a)中为右端),以与成为开封侧的一个端部区域12a的边(边缘)分离的方式延伸且隔开间隔地标刻有斜线(直线)状的引导线15。另外,在沿着长度方向的侧端12c的附近,即各引导线15的前端,沿着长度方向标刻有连接这些引导线的直线状的子引导线16。应予说明,子引导线16通常如图所示为直线状,但是也可以在例如平缓的波浪线状等不大幅偏离直线状的范围的形状内根据目的进行适当改变。切口14形成在比形成压合部(参照图11)的范围更靠近沿着长度方向的侧端12c的位置,且形成在比折入部13的谷13a,即折入部13的折叠的位置更靠近压合部的位置(但也可以是谷13a的位置)。即,切口14形成在压合部与折入部13之间,且不与压合部和折入部13接触的位置。如果切口14形成在比压合部的前端更靠近与侧端12c相反侧的侧端的位置,则可能袋的撕裂被引导到没有标刻引导线15的一侧而导致开封失败。另一方面,如果切口14形成在比折入部13的谷13a更靠近侧端12c的位置,则容易避开一个端部区域12a的密封部分的折入部13而导致难以开封。应予说明,在图2的(a)的例子中,最靠近一个端部区域12a的引导线15被标刻为与作为开封起始点的切口14接触,但不限于此,如图2的(b)所示,可以标刻为与切口14分离。即,如果以开封起始点为基准朝向沿着长度方向的侧端12c标刻,则引导线15可以不必与开封起始点接触。在此,参照图3的(a)~图3的(c)对引导线15与折入部13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3的(a)~图3的(c)是分别表示改变了本发明的标刻引导线的范围的例子的图。具体而言,在图3的(a)中从宽度w(参照图1的(a))的25%的位置标刻有引导线15,在图3的(b)中从宽度w的33%的位置标刻有引导线15,在图3的(c)中从宽度w的50%的位置标刻有引导线15。应予说明,图3的(a)~图3的(c)是将没有填充内容物的袋放平时的投影图,出于说明折入部13与引导线15之间的关系的目的省略了开封起始点、子引导线的图示。在图3的(a)~图3的(c)所示的例子中,对于包装袋10而言,在如图1的(b)所示,将折入部13的折入量记为折入宽度bw的情况下,折入宽度bw形成为宽度w的1/3的长度。即,折入宽度bw的长度在图3的(a)~图3的(c)的例子中成为相等的长度。在以成为这样的折入宽度bw的方式形成折入部13的情况下,在图3的(a)中,从比折入部13更靠近外侧(沿着长度方向的侧端12c一侧)的位置开始标刻有引导线15,在图3的(b)中,从与折入部13几乎相同的位置开始标刻有引导线15,在图3的(c)中,从比折入部13更靠近内侧(沿着宽度方向靠近中央侧)的位置开始标刻有引导线15。在为图3的例子的情况下,标刻引导线15的范围优选从宽度w的33%以上的位置开始。如果该范围小于宽度w的33%,则有时难以进行包装袋10的开封。另外,为了更容易地进行包装袋10的开封,在图3的例子中,更优选该范围为50%。即,从更靠近内侧来标刻引导线15,由此以不影响到一个端部区域12a的密封部分的折入部13的方式进行引导而容易地进行开封。另外,在图2的(a)和图2的(b)的例子中,虽然在开封起始点形成有切口14,但是开封起始点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图4是简要地说明改变了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开封起始点的形状的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图。图4所示的例子是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在图中仅示出端部区域12a)的边(边缘)形成有连续的缺口,即所谓的锯齿缺口的类型。此时,由于无法形成切口,或者即使形成也难以判断,所以通过印刷从开封起始点沿着长度方向标注有引导开封的显示17。应予说明,在图4的例子中,隔开间隔地在长度方向标注有箭头。此外,如图5所示,除了设置开封起始点的切口14以外,还可以设置第二切口(辅助切口)18,在开封后,更容易到达引导线15。此时,只要是能够形成,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设置更多的辅助切口来更容易地到达引导线15。另一方面,标刻于图2等所示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侧端12c附近的子引导线16是在开封被引导到引导线15的前端之后,用于沿着该子引导线16进一步进行引导的引导线,由此将袋大幅开封。即,作为开封失败的例子,认为主要为如下两种情况:(1)开封需要对密封部分的折入部13施加强力,在开封的瞬间内容物会落下;(2)开封口会变小,需要用剪刀再次开封。因此,通过以不与密封的折入部13接触的方式设定开封起始点并通过引导线15进行引导,从而防止上述(1)的不利影响,并且通过利用子引导线16进行引导而扩大开封口,从而防止上述(2)的不利影响。另外,在引导线15,由于能够以在开封时避开内容物的方式引导到子引导线16,所以开封所需要的力小就结束。具体而言,本发明人对在开封时有与内容物接触的情况进行比较,确认了使开封所需要的力降低70%左右。在此,如果仅标刻子引导线16而没有标刻引导线15,则没有以到达子引导线16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手段,所以从开封起始点起的开封方向有时会朝向与接近于子引导线16的侧端12c相反侧的侧端,而大幅避开包装袋10。在本发明的包装袋10,通过标刻引导线15作为向子引导线16的引导手段来防止这种情况。另外,由于包装袋10利用沿着长度方向连续标刻的子引导线16来最终开封,所以引导线15在宽度方向上,以倾斜地远离开封起始点的单纯的形状形成1个即可,能够在不在宽度方向上多次标刻的情况下顺利地开封。因此,标刻引导线15的加工也变得容易。子引导线16如果标刻在侧端12c的附近,则对于标刻的位置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为了尽可能提高加工精度,优选与侧端12c完全一致地标刻。然而,如果考虑到对袋的强度带来的影响,则更优选标刻在侧端12c的附近,即,距离侧端12c为5mm左右,或者距离侧端12c为相对于袋的宽度的距离不足10%左右的距离的位置。在将包装袋10的上表面作为正面、将底面作为背面的情况下,优选引导线15和子引导线16标刻于正面和背面的外表面的相同一侧。如果仅标刻于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外表面,则有时不会撕开折入部13而难以容易地将包装袋10开封。另外,在正面和背面中标刻于不同侧的情况下,有时也同样难以开封,并且袋的强度可能会变弱。在此,相同一侧是指在将图1所示的包装袋10的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间距离设为高度h的情况下,夹着该高度h为相同一侧。即,在以折入部13为中心展开时,标刻于被成为正面和背面的开封起始点的位置之间所夹的部分,而不是指俯视正面和背面时的相同一侧。应予说明,引导线15和子引导线16标刻于正面和背面的外表面的相同一侧即可,可以不是以在展开时隔着折入部13成为线对称的方式使位置、间隔在正面和背面一致。在将从一个端部区域12a的边缘到密封基端的距离设为密封(seal)宽度sw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引导通过标刻引导线15的加工来进行的开封,优选标刻引导线15的间隔i为高度h的50%以下的值与密封宽度sw之和。另外,更优选为高度h的40%以下的值与密封宽度sw之和,特别优选为高度h的30%以下的值与密封宽度sw之和。此外,间隔i还可以是与密封宽度sw相等的距离,即高度h的0%的值与密封宽度sw之和。如果间隔i的值超过上述的优选的范围的值,则可能难以引导开封。应予说明,密封宽度sw的值通常考虑到包装袋10的宽度w、长度l、高度h适当设定为适用的值即可。引导线15的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角度只要是远离端部区域12a的朝向就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容易开封,优选设定为20°以上。构成包装袋10的膜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但通常由含有铝等金属和/或聚酯、尼龙、聚烯烃等树脂的膜层构成。具体而言,为多层的情况下,作为最外层,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层或尼龙层,相反,最里层优选聚乙烯等聚烯烃层。另外,根据目的,如果中间包含铝层,则阻隔性提高,因此优选。另外,还优选由尼龙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形成的层。此外,从通用性的方面考虑,中间层的金属通常使用铝,但是例如也可以包含铜箔、钢箔、金箔等其他金属。作为膜的加工方法,通常只要是在制作包装袋的膜时使用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制,但膜为单层的情况下,例如可举出吹胀方式或t型模具方式的树脂熔融膜成型等。另外,在膜为多层的情况下,例如可举出挤出层压,干层压、多层的吹胀方式或多层的t型模具方式的树脂熔融膜成型等。作为这样的膜的构成,在图6的(a)~图6的(c)所示的例子中,从包装袋10的膜层30的最外层起,通过挤出层压依次层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31、第一聚乙烯(pe)层32、铝(al)层33、第二pe层34。应予说明,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进行该层叠时,可以在pet层31与第一pe层32之间、al层33与第二pe层34之间分别使用锚涂(ac)剂。在此,图6的(a)~图6的(c)分别表示改变了本发明的标刻引导线15的深度的例子,在图6的(a)中,将引导线15标刻到最外层的pet层31的一半,在图6的(b)中,将引导线15标刻到该层31的底部,在图6的(c)中,将引导线15标刻到作为下一层的第一pe层32的一半的深度。引导线15在这些中的任何深度均能够容易开封,例如,如果是图6所示的层构成,则至少标刻到最外层的一半的深度就是足够的,这对于子引导线(在图6中未示出)也是同样。引导线15和子引导线16例如可以通过市售的激光打标机,向表面照射二氧化碳激光而容易地标刻。由此,能够容易地标刻这些线。另外,标刻这些线的加工可以在包装袋10的制袋前后中的任一个进行,通常在加入内容物之前进行。应予说明,图6的例子通过挤出层压进行层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应用于通过像干式层压那样其他的方法层叠而成的层。对于这些层压方法的具体的条件,适当地合并使用通常进行的方式即可。另外,膜层30的整体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50~80μm的程度,考虑到内容物的保护、袋的强度、易于使用性等,往往是最下层最厚,除了由ac剂等粘接剂形成的层以外,铝层最薄。在本发明的包装袋10,由于从开封起始点朝向沿着长度l方向的侧端12c,以远离成为开封侧的一个边缘12a的方式标刻引导线15,并且在侧端12c的附近,沿着长度l方向标刻了连接引导线15的前端的子引导线16,所以能够沿着它们将包装袋10开封。即,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在密封宽度sw内不影响折入部13,如果超过密封宽度sw,则到达子引导线16,沿着子引导线16,沿着图2的(a)和图2的(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能够顺畅地撕开包装袋10。由此,不会发生在密封宽度sw的部分撕开折入部13而导致开封失败,能够容易地开封。另外,由于通过激光打标机来标刻引导线15和子引导线16,所以容易实施加工且容易控制深度,能够减少对包装袋10的强度造成的影响。此外,由于引导线15和子引导线16不需要在包装袋10的流动方向对准位置,所以能够适用于各种制袋机。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包装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在其范围内假定的所有技术思想。例如,在包装袋为相对窄的宽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到宽度来标刻引导线。在此,图7的(a)和图7的(b)是说明在包装袋的宽度窄的情况下在开封时可产生的作用的图,图7的(c)、图7的(d)和图8分别是简要地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图。有宽度相对窄、两方的折入部13的折入宽度bw的谷之间的距离比折入宽度bw短的包装袋。如图7的(a)所示,在为这样的包装袋40的情况下,由于除了折入宽度bw以外的部分的宽度窄,所以在开封时,即使随着引导线15进行开封,如果引导线15的倾斜角度平缓,则像×标记那样,在密封宽度sw内容易影响到折入部13。其结果,如图7的(b)所示,有时会发生撕开包装袋40而开封失败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例如可举出如图7的(c)所示,标刻曲线状的引导线45,或者如图7的(d)所示,以不影响到密封宽度sw的程度更加倾斜地标刻引导线15。由此,即使是宽度窄的包装袋40,只要在开封时沿着引导线15,就能够在密封宽度sw上不影响折入部13地进行开封。这样,如果使引导线15的角度陡峭,或者将其形状变更为曲线状,则在开封时容易到达引导线15,标刻引导线15的间隔即使是比如上所述高度h的50%以下的值与密封宽度sw之和以下的值大,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开封的引导。此外,对图7的(d)所示的引导线15的标刻方法进行了改进,更优选像图8所示的引导线25那样,利用从开封起始点14到折入部的谷13a的线段25a,使引导线25的角度以从该谷13a到子引导线16的线段25b变得平缓的方式标刻成折线状。这样,通过标刻引导线25,由于线段25a的角度相对陡峭,所以引导线25不会影响到折入部13而防止开封失败。另一方面,在线段25b,通过使引导线25的角度变得平缓,从而引导线25的加工间隔变短,能够标刻更多的条数,例如具有提高外观设计性的效果,此外,在制造时容易进行引导线25的加工。即,在引导线25,通过以使从折入部的谷13a起的线段25b比到折入部的谷13a为止的线段25a成为更缓和的倾斜的方式进行标刻,从而直到最接近于与开封开始侧相反侧的边缘的线为止,容易到达子引导线16而容易进行引导线25的加工。由于具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对于图8的折线状的引导线25而言,不仅是宽度窄的类型的包装袋,还是在开封时对折入部造成的影响少的包装袋,均可以适当地标刻。应予说明,图8所示的引导线25的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具体的角度例如是线段25a为20°以上,线段25b为小于20°。另外,折线状的引导线25只要能够通过目视判断为大体直线即可,由于制造上的制约等,可以在角度变化的部分混有曲线。〔折边型以外的形态〕以上,以折边型的例子为中心对本发明的包装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有无折入部以外,合掌袋也是同样的构成,所以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另外,还可以广泛用于被称为三封袋、四封袋的所谓的呈枕状的类型的袋。图9的(a)和图9的(b)是说明在使用合掌袋作为本发明的包装袋的情况下,在开封时可产生的作用的图,图10的(a)是简要地说明在图9中在包装袋的正面和背面改变了引导线的形成范围的例子的图,图10的(b)是说明其作用的图。在此,像图9的(a)所示的合掌袋那样,在没有折入部的类型的包装袋50中,如果在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以使宽度方向和纵深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标刻引导线55,则如图9的(b)所示,由于沿着子引导线56开封到末端,即端部区域12b侧的边缘,所以包装袋50容易被撕开而产生碎片。因此,如图10的(a)所示,优选对于包装袋50而言,在引导线55,在正面侧引导线55a和背面侧引导线55b处使形成位置偏离。在包装袋50中,任一侧的引导线(在本例中为正面侧引导线55a)相对于另一侧的引导线(在本例中为背面侧引导线55b)在内侧终止。即,正面侧子引导线56a标刻于比背面侧子引导线56b靠近内侧的位置,正面侧引导线55a的形成范围比背面侧引导线55b的形成范围短。另外,在包装袋50的例子中,在正面侧引导线55a和背面侧引导线55b以使基端位置在宽度方向和纵深方向双方一致的形式汇合。并且,以在正面侧引导线55a和背面侧引导线55b使前端的纵深方向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形成范围短的一侧的引导线(在本例中为正面侧引导线55a)与形成范围长的一侧的引导线(在本例中为背面侧引导线55b)相比,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为陡峭的角度。由此,如图10的(b)所示,由于包装袋50在与开封开始侧相反侧的端部区域12b停止开封,所以不会到达子引导线56a、56b的末端,能够防止碎片的产生。另外,由于开封的部分在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错开,所以成为翻开袋那样的状态,能够边确认内容物边打开,因此很少发生损坏该内容物的情况,并且容易取出内容物。应予说明,在图10的(a)的例子中,在正面侧引导线55a和背面侧引导线55b,使其基端的宽度/纵深双方的位置与前端的纵深方向位置相对应,但是也可以标刻为各不相同。另外,使正面侧引导线55a标刻为比背面侧引导线55b陡峭的角度,但也可以标刻为相同程度的角度。即,只要通过使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方引导线和子引导线位于内侧,从而使引导线的形成范围比另一方引导线更短即可。另外,图10的(a)的例子是合掌袋,但还可以应用于例如重叠(也称为信封袋)类型的袋、称为三封袋、四封袋的形成为薄的枕状的其他类型的袋。此外,本发明只要是呈平的枕状的包装袋,就无论大小如何,均可以使用。实施例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于角度与加工范围和深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对标刻引导线时的相对于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与加工范围和深度之间的各自的关系进行验证,如下制作样品并进行评价。a)角度与加工范围之间的关系采用图6所示的膜层30的构成,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31的厚度为12μm、第一聚乙烯(pe)层32的厚度为15μm、铝(al)层33的厚度为7μm、第二pe层34的厚度为20μm的方式,通过挤出层压进行加工而制备膜。应予说明,此时,在pet层31与第一pe层32之间、al层33与第二pe层34之间使用了锚涂(ac)剂。在该膜内,正面和背面交替地重叠放入10片ptp(pressthroughpackage:泡罩包装)片作为内容物类似体,如图1所示,将制作成折边枕状的包装袋10作为样品,制作多个。应予说明,该样品制作成图1所示的宽度w×长度l×高度h=70mm×210mm×40mm,将图2的(a)所示的通过热融合进行密封(seal)的宽度sw设为19mm。对于样品,在放入上述的内容物类似体之前,以如图7的(b)所示,使引导线15成为与pet层31的厚度相等的深度的方式,利用激光打标机,以与密封(seal)宽度sw相同的长度的间隔i(参照图2的(a))标刻成斜线状。应予说明,激光打标机使用松下设备sunx制lp-430u,条件是激光输出为最大输出的80%,扫描速度为1200mm/秒。此时,各制作10袋如下的样品,即,以使引导线15在端12c侧与开封口分离的方式,分别使相对于宽度w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80°内每偏差10°,并且标刻在相对于图3的(a)所示的宽度w为25%的位置的范围、图3的(b)所示的为33%的位置的范围、图3的(c)所示的为50%的位置的范围。这里,图3的(a)是从影响到折入部13的位置标刻引导线15的例子,图3的(b)是从与折入部13的端13a几乎重叠的位置标刻引导线15的例子,图3的(c)是从比折入部13沿着宽度w的方向靠近中央标刻引导线15的例子。在样品的最靠近一个端部区域12a侧的引导线15的起点,设置作为预先开封起始点的切口14。另外,在各样品的侧端12c侧附近,以与各引导线15的前端连接的方式,按与引导线15相同的加工条件和深度标刻沿着纵深方向的子引导线16。应予说明,样品的压合部是所谓的对贴在一起的类型,切口14的形成位置与相反面的压合部(参照图11)的前端不接触。另外,切口14的形成位置与压合部的前端不接触的情况,以及以与引导线15相同的条件标刻子引导线16的情况,对于后述的各验证时的样品是同样的。对于这些样品,让10个人从开封口进行开封,将在密封宽度sw范围内能够不影响到折入部13地顺畅地开封的情况判断为开封成功,对其人数进行计数。将结果示于表1。[表1]※加工深度仅为pet,统一成正面和背面加工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在从相对于宽度为25%的位置标刻引导线的情况下,开封有时会成功,但是并不足够,为了获得容易开封的效果,优选从相对于宽度为33%以上的位置标刻引导线,而且,如果从50%的位置标刻,几乎都能够可靠地成功开封。根据该结果,要求以不影响到折入部的方式标刻引导线,更优选从比折入部更靠近中央的位置标刻引导线。另一方面,可知引导线的相对于宽度的倾斜角度为10°~80°中的任一个均能够成功开封,如果考虑到从50%的位置标刻引导线的结果,则如果为20°以上,则能够可靠地开封,因此优选。b)角度与加工深度的范围之间的关系对于以上述的层构成和大小制作出的样品,在相对于图3的(c)所示的从宽度w为50%的位置起的范围内,利用上述的激光打标机,以与密封(seal)宽度sw相同的长度的间隔i(参照图2的(a))将引导线15标刻成斜线状。此时,与调查上述的加工范围时同样地,各制作10袋如下的样品,即,使引导线15的倾斜角度分别进行偏离,并且,以成为图6的(a)所示的到最外层的pet层31的1/2的深度、成为图6的(b)所示的与该层相同的深度、成为图6的(c)所示的到下一层的第一pe层32的1/2的深度的方式进行标刻而成。这里,对于利用激光打标机进行加工时的条件而言,在为与图6的(b)的最外层相同的深度的情况下,与调查上述的加工范围时相同,但是在为图6的(a)的最外层的1/2的深度的情况下,激光输出相对于最大输出为20%,扫描速度为1200mm/秒。另外,在为到图6的(c)的最外层的下一层的1/2的深度的情况下,激光输出相对于最大输出为80%,扫描速度为200mm/秒。对于这些样品,让10个人从开封口进行开封,将在密封宽度sw范围内能够不影响折入部13地顺畅地开封的情况判断为开封成功,对其人数进行计数。将结果示于表2。[表2]※加工范围为50%,统一成正面和背面加工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如果将引导线标刻到最外层的1/2以上的深度,则能够成功开封。另一方面,可知引导线的相对于宽度的倾斜角度为10°~80°中的任一个均能够成功开封,如果考虑到在与最外层相同的深度标刻引导线的情况、以及标刻到下一层的1/2的深度的情况的结果,如果为20°以上,则能够可靠地开封,因此优选。〔对于引导线的间隔〕为了对改变标刻引导线的间隔的情况的效果进行验证,如下进行了评价。对于以上述的层构成和大小制作出的样品,在从相对于图3的(c)所示的宽度w为50%的位置起的范围内,到图6的(b)所示的最外层的pet层31的深度,利用上述的激光打标机,以与调查上述的加工范围时相同的条件,将引导线15标刻成相对于宽度w方向为30°的倾斜的斜线状。此时,各制作出10袋如下的样品,即,以使图2的(a)所示的间隔i分别为密封(seal)宽度sw与高度h的0~50%之和的方式,按各偏离0%~10%的距离标刻了引导线15。对于这些样品,让10个人从开封口进行开封,将在密封宽度sw的范围内能够不影响折入部13地顺畅地开封的情况判断为开封成功,对其人数进行计数。将结果示于表3。[表3]线的间隔开封成功个数密封宽度10密封宽度+袋的高度10%10密封宽度+袋的高度20%10密封宽度+袋的高度30%10密封宽度+袋的高度40%8密封宽度+袋的高度50%6※角度为30°,加工范围为1/2,深度仅为pet,正面和背面加工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如果引导线的间隔为密封宽度与包装袋的高度的50%以下之和以下,则大致能够成功开封,但是为了更可靠地成功开封,优选为密封宽度与该高度的40%以下之和,如果为密封宽度与高度的30%以下之和,则几乎都可靠地成功开封。〔对于在其他构成中的效果〕为了对改变了图6所示的膜层30的层构成的情况的效果进行验证,如下进行评价。作为膜层的构成,制备以下的(a)~(j)的10种的例子,分别基于它们,以上述的大小制作出样品。(a)图6所示的例子(b)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拉伸聚丙烯(opp)层20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c)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拉伸尼龙(o-ny)层20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d)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赛璐酚层300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e)从最外层开始依次为pet层12μm、聚乙烯层20μm,在两层之间使用ac剂,进行挤出层压加工的例子(f)在上述(e)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拉伸聚丙烯(opp)层20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g)在上述(e)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拉伸尼龙(o-ny)层15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h)在上述(e)的例子中,除了将pet层改变为赛璐酚层300μm以外,为同样的例子(i)从最外层开始,依次为pet层12μm、pe层35μm,在两层之间使用ac剂,进行挤出层压加工的例子(j)从最外层开始,依次为pet层12μm、al层9μm、聚丙烯腈层30μm,在各层之间涂布粘接剂,进行干式层压加工的例子对于这些制作出的样品,各制作10袋如下的样品,即,在相对于图3的(c)所示的宽度w为50%的位置的范围内,到最外层的深度,利用上述的激光打标机,以与调查上述的加工范围时相同的条件,将引导线15标刻为相对于宽度w方向倾斜为30°的斜线状。对于这些样品,让10个人从开封口进行开封,将在密封宽度sw的范围内能够不影响折入部13地顺畅地开封的情况判断为开封成功,对其人数进行计数。将结果示于表4。[表4]no.样品构成开封成功个数apet/al构成pet#12/ac/pe15/al#7/ac/pe2010bopp/al构成opp#20/ac/pe15/al#7/ac/pe2010cny/al构成o-ny#20/ac/pe15/al#7/ac/pe2010d赛璐酚/al构成赛璐酚#300/ac/pe15/al#7/ac/pe205epet/pe构成pet#12/ac/pe2010fopp/pe构成opp#20/ac/pe204gny/pe构成o-ny#15/ac/pe2010h赛璐酚/pe构成赛璐酚#300/ac/pe208ipet/pe构成pet#12/ac/pe3510j干式层压构成pet#12/粘接剂/al#09/粘接剂/pan#3010※角度为30°,加工范围为1/2,深度仅为最上层,正面和背面加工根据表4的结果,可知即使改变膜层的构成、加工方法,开封也成功,通常如果是这种包装袋中适用的膜层的构成、加工方法,就可以无论种类如何,均能够发挥容易开封这样的本发明的效果。然而,在包含al的构成中,在最外层为赛璐酚的情况下,与其他构成相比,得到了开封性差的结果。另外,在不包含al的构成中,在最外层为opp或赛璐酚的情况下,与其他构成相比,得到了开封性差的结果。认为这是因为opp、赛璐酚材料本身容易撕裂,所以有时在沿着引导线以前,材料先被撕开而开封。即,可知本发明优选应用于不易撕裂的材料,例如如果最外层为pet层、尼龙层,则能够可靠地开封,因此优选。〔对于引导线的形状〕对于以上述的层构成和大小制作出的样品,制作出80袋如下的样品,即,如图8所示,以从折入部的谷13a到子引导线16的线段25b比从开封起始点14到该谷13a的线段25a更平缓的方式标刻了引导线25。针对它们,从开封口进行了开封测试,结果任一种均能够不影响折入部13地顺畅开封。另一方面,制作80袋除了将引导线如图7所示标刻为直线状以外同样的样品并进行开封,结果以9成以上的比例成功开封,但是也有6袋(约8%)的失败例。根据其结果,确认了为了顺畅地进行开封,隔着图8所示的折入部的谷13a而将引导线25的角度标刻为折线状的例子是更优选的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