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6724发布日期:2021-01-01 13:2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桶装饮品的瓶盖上都设置封口膜,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封口膜捅破,从而进行饮水或者与其他取水设备的进水管路连接。但在捅破封口膜过程中,常常需要有合适的工具配合使用,如果使用者手头上没有合适的工具,则在捅破封口膜的过程中会费时费力,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瓶盖,可以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开膜划片,在使用时,将开膜划片取下,从而划破封口膜进行取水,进而改善使用者在没有工具时对封口膜进行破口工作的过程中造成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开膜划片,所述开膜划片与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瓶盖本体的上盖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封口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膜划片通过可断连接筋与上盖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膜划片包括刀尖和手柄,所述刀尖靠近所述手柄的下表面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上盖可拆卸式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盖体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开膜划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膜划片与所述凹槽的槽口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膜划片的手柄下表面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开膜划片的刀尖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膜与所述开口内壁的连接处设置划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膜为弹性膜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膜与所述开膜划片设置在所述封口膜上方,所述开膜划片与所述封口膜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封口膜上与所述开膜划片相对设置的表面或所述开膜划片上与所述封口膜相对设置的表面的设有防伪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瓶盖本体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撕拉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瓶盖,该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开膜划片,所述开膜划片与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瓶盖本体的上盖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封口膜;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所述开膜划片从所述瓶盖本体上拆下,然后使用者手持开膜划片将所述封口膜划开,进行取水饮用,从而改善了使用者在没有工具时对封口膜进行破口工作的过程中造成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瓶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瓶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瓶盖,如图1和2所示,包括瓶盖本体和开膜划片4,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瓶盖本体的上盖1表面开设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封口膜5。

这里,如图1所示,所述瓶盖本体包括上盖1和下盖2,其中,所述下盖2安装在饮水瓶/饮水桶的瓶口/桶口,所述上盖1安装在所述上盖1上。其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且与饮水瓶的瓶口对齐设置,这样,当所述开口上的所述封口膜5破开时,使用者可以在不打开所述上盖的情况下取到饮水瓶/饮水桶中的饮品。其中,当所述封口膜5可以为圆形封口膜5时,在将封口膜5划破后,可以得到一个圆形的取水口;当所述封口膜5可以为矩形封口膜5时,在将封口膜5划破后,可以得到一个矩形的取水口。

所述开膜划片4用于划开所述封口膜5,所述开膜划片4可以是刀片,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划破或者扎破所述封口膜5的工具,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在所述瓶盖本体上。这里,所述开膜划片4可以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下盖2上。较优地,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上表面。

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式的连接,较优地,所述开膜划片4通过可断连接筋11与上盖1连接。

这里,所述可断连接筋11为易拉断的塑料连接筋,这样方便使用者取下开膜划片4。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膜划片4包括刀尖41和手柄42,所述刀尖41靠近所述手柄42的下表面设置,所述手柄42与所述上盖1可拆卸式的连接。

所述上盖1的盖体表面设置凹槽6,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凹槽6的槽底,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在所述凹槽6的槽口处。

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凹槽6的槽口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开膜划片4的手柄42下表面位于所述凹槽6内,所述开膜划片4的刀尖41位于所述凹槽6内。

这里,所述开膜划片4由所述刀尖41和所述手柄42构成,具体地,所述手柄42为呈圆形的饼状塑料构成,所述刀尖41呈锥形,所述刀尖41安装在所述手柄42上,其中,所述刀尖41靠近所述手柄42的下表面设置,所述手柄42的上表面与所述刀尖41的尾端可以圆弧过渡连接,也可以采用平滑的斜面过渡连接,这样,能加强所述手柄42与所述刀尖41的连接强度。所述手柄42与所述上盖1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可断连接筋11连接,较优地,所述手柄42与所述上盖1之间可以通过2~5个所述可断连接筋11连接。

所述上盖1的盖体表面设置凹槽6,所述开膜划片4可以全部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凹槽6内,所述开膜划片4也可以半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凹槽6内。即所述手柄42的底板位于所述凹槽6内,所述刀尖41的底板也位于所述凹槽6内,这样能保证使用者或者搬运工在搬运饮水瓶/饮水桶时,不被所述开膜划片4划伤,同时也避免了在搬运过程中,所述开膜划片4从所述上盖1上被碰落,进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质量。

而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凹槽6的槽口之间留有的间隙能方便使用者从所述凹槽6内取下所述开膜划片4。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膜5与所述开口内壁的连接处设置划槽。

这里,为了方便将所述封口膜5从所述开口上取下,故在所述封口膜5与所述开口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划槽,这样,在取下所述封口膜5时,使用者可以手持所述开膜划片4沿着所述划槽划开从而将所述封口膜5取下。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膜5与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在所述封口膜上方,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封口膜5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封口膜5上与所述开膜划片4相对设置的表面或所述开膜划片4上与所述封口膜5相对设置的表面的设有防伪标记7。

这里,为了便于使用者方便识别该饮水瓶/饮水桶是否为正品时,可以在所述封口膜5上或者是所述开膜划片4上设置防伪标记7,由于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所述防伪标记7的正上方,这样,如果使用者不取下所述开膜划片4,那么就无法获取到防伪标记7进行验证。具体地,例如:所述封口膜5设置在所述凹槽6内,所述开膜划片4设置在所述凹槽6的槽口处,这样,当使用者取下所述开膜划片4后,可以根据防伪标记7判断该产品是否为正品,如果使用者在买下产品时,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上盖1的连接处出现破损时,则也可以认为该产品可能为伪造的产品。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瓶盖本体还包括下盖2,所述下盖2与所述上盖1之间设置撕拉环3。

所述封口膜5为弹性膜片。

这里,为了便于取下所述开膜划片4,所述封口膜5为弹性膜片,而所述下盖2与所述上盖1之间通过所述撕拉环3连接,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所述撕拉环3拉开,然后将上盖1扭下,使用者通过按压为弹性膜片的所述封口膜5将所述开膜划片4与所述上盖1之间的所述可断连接筋11拉断,进而十分方便的取下了所述开膜划片4。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