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7326发布日期:2020-12-15 08: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特别是指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厂锅炉底部除渣系统中,一般炉渣先是进入链斗输送机或埋刮板输送机,然后再接入斗式提升机把炉渣提升输送至渣仓储存,然后向外运输;但是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尾部装置链轮的磨损现象,如果磨损严重,链轮的节距会发生变化,链条与链轮啮合不好会出现爬链、噪声加剧、链条抖动等现象,严重时能卡住链条并使电机过热过流,使设备停运,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因此需要及时更换链条;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链斗输送机在更换尾部的链轮时,需要把尾部的整套装置全部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再把两端的轴承座拆卸下来,如果轴承过紧,很有可能将轴承或者轴承座损坏,将轴承座拆下来之后再将旧链轮拆下来,最后再更换链轮,最后再把整套装置重新装回,整个过程浪费人力物力,还有可能破坏原来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通过设置单独的尾轮,并通过可拆卸的螺栓安装在轮毂上,然后将链轮套装在尾轮上,当链轮发生磨损松动时,可以直接将螺栓拆下后将尾轮和链轮整体拆下,然后将新的链轮套装在尾轮上再通过螺栓将尾轮固定在轮毂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非常简单,保证了设备长期安全的进行,且在链轮更换过程中不会对链轮造成任何损坏,保证了链轮的更换是无损安装,有效保护了链轮、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包括:尾轴、轮毂、尾轮及滑座,所述尾轴安装于链斗输送机外壳上,所述尾轴两端伸出所述链斗输送机外壳,所述轮毂套装于所述尾轴上并位于所述链斗输送机外壳内部,所述尾轮安装于所述轮毂上并位于所述链斗输送机外壳内部,所述尾轮上安装链轮,所述滑座安装于所述尾轴的端部并位于所述链斗输送机外壳外侧;

所述尾轴包括依次设置的中间轴、轮毂安装轴及滑座安装轴,所述中间轴、轮毂安装轴及滑座安装轴的直径依次减小;

所述轮毂安装于所述轮毂安装轴上,所述滑座安装于所述滑座安装轴上。

进一步,所述轮毂安装轴及所述滑座安装轴均设置有两段,两段所述轮毂安装轴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轴的两端,两端所述滑座安装轴分别位于两段所述轮毂安装轴的两端;

相应的,所述轮毂、尾轮及滑座均设置有两套。

进一步,所述尾轮通过第一螺栓安装于所述轮毂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尾轮之间安装有压圈。

进一步,所述尾轴两端安装有端盖;

所述端盖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滑座上。

进一步,所述滑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尾轴上。

进一步,所述轴承内端与所述滑座之间通过油封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轮毂及所述轴承均通过轴用挡圈安装于所述尾轴上。

更进一步,所述轮毂与所述链斗输送机外壳之间安装有密封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独的尾轮,并通过可拆卸的螺栓安装在轮毂上,然后将链轮套装在尾轮上,当链轮发生磨损松动时,可以直接将螺栓拆下后将尾轮和链轮整体拆下,然后将新的链轮套装在尾轮上再通过螺栓将尾轮固定在轮毂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非常简单,保证了设备长期安全的进行,且在链轮更换过程中不会对链轮造成任何损坏,保证了链轮的更换是无损安装,有效保护了链轮、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顾客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的结构左视图或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链斗输送机张紧机构,包括尾轴7、轮毂、尾轮及滑座,尾轴安装于链斗输送机外壳4上,尾轴两端伸出链斗输送机外壳4,轮毂套装于尾轴7上并位于链斗输送机外壳4内部,尾轮安装于轮毂上并位于链斗输送机外壳4内部,尾轮上安装链轮,滑座安装于尾轴的端部并位于链斗输送机外壳4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尾轴7为对称结构且包括中间轴、轮毂安装轴及滑座安装轴,即轮毂安装轴及滑座安装轴均设置有两段,两段轮毂安装轴分别位于中间轴的两端,两端滑座安装轴分别位于两段轮毂安装轴的两端;

相应的,轮毂、尾轮及滑座均设置有两套;

具体为:尾轴7为对称结构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滑座安装轴71、第一轮毂安装轴72、中间轴73、第二轮毂安装轴72’及第二滑座安装轴71’,第一滑座安装轴71、第一轮毂安装轴72、中间轴73的直径依次增大,中间轴73、第二轮毂安装轴72’及第二滑座安装轴71’的直径依次减小;

同时轮毂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轮毂6及第二轮毂6’,第一轮毂6安装于第一轮毂安装轴72上,第二轮毂6’安装于第二轮毂安装轴72’上;

相应的尾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尾轮5和第二尾轮5’,第一尾轮5安装于第一轮毂6上,第二尾轮5’安装于第二轮毂6’上;

且滑座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滑座3与第二滑座3’,第一滑座3安装于第一滑座安装轴71上,第二滑座3’安装于第二滑座安装轴7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第一尾轮5通过第一螺栓51安装于第一轮毂6上,第一螺栓51与第一尾轮5之间安装有压圈52;

第二尾轮5’通过第一螺栓51’分别安装于第二轮毂6’上,第一螺栓51’与第二尾轮5’之间安装有压圈52’;

其中一个尾轮通过多个第一螺栓固定于一个轮毂上,相应的,压圈设置有多个;

设置压圈后能够有效降低螺栓紧固时的压力对尾轮造成损坏,有效降低了对尾轮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尾轴7两端安装有端盖;端盖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滑座上;

具体为:第一滑盖安装轴71的外端上安装有第一端盖1,第一端盖1通过第二螺栓11固定在第一滑座3上;

第二滑盖安装轴71’的外端上安装有第二端盖1’,第二端盖1’通过第二螺栓11’固定在第二滑座3’上;

其中第二螺栓11及第二螺栓11’均呈圆周设置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滑座通过轴承安装于尾轴7上;

具体为第一滑座3通过第一轴承2安装于第一滑座安装轴71外端部;

第二滑座3’通过第二轴承2’安装于第二滑座安装轴71’的外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滑座内部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内安装轴承,但轴承与滑座之间具有缝隙,因此在轴承内端与滑座之间设置油封进行密封;

具体为在第一滑座3与第一轴承2之间通过第一油封31进行密封,第二滑座3’与第二轴承2’之间通过第二油封311’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轮毂及轴承均通过轴用挡圈安装于尾轴上;

因为尾轴7为阶梯轴,轮毂的内端可以被中间轴挡住以防止轮毂向中间轴向滑动,但是滑座安装轴直径小于轮毂安装轴,因此在轮毂安装轴的外端上套装挡圈将轮毂挡住以防止轮毂向滑座安装轴向滑动,轴承同理;

具体为在第一轮毂安装轴72的外端套装第一挡圈61对第一轮毂6进行定位,第二轮毂安装轴72’的外端套装第一挡圈61’对第二轮毂72’进行定位;

第一轴承2外端通过第二挡圈21进行定位,第二轴承2’外端通过第二挡圈21’进行定位;

通过上述,保证第一轮毂6、第二轮毂6’、第一轴承2及第二轴承2’的随意滑动,保证机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具体见图1,轮毂与链斗输送机外壳4之间安装有密封板;

具体为,第一轮毂6与链斗输送机外壳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板41,第二轮毂6’与链斗输送机外壳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板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本申请通过使用第一螺栓51将第一尾轮5安装在第一轮毂6上,及通过使用第一螺栓51’将第二尾轮5’安装在第二轮毂6’上,当链轮磨损后,只需要将第一螺栓51或第一螺栓51’拆下,然后将链轮更换后再使用第一螺栓51或第一螺栓51’将第一尾轮5或第二尾轮5’安装到第一轮毂6或第二轮毂6’上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非常简单,保证了设备长期安全的进行,且链轮的更换是无损安装,有效保护了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