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1523发布日期:2021-03-02 18:4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治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胶布、高温胶布、纸胶布等缠绕元件的缠绕治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元件的装配,为了达到隔热、绝缘、减少间隙、保护等的某项功能而需要在不同尺寸元器件上缠绕胶布、高温胶布、纸胶布等,而用纯手工缠绕工艺简单、粗糙不能达到客户的品质及效率要求,不良率过高导致报废及返工成本的损失。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缠绕治具,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缠绕治具,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纯手工缠绕作业技术的缺陷和品质不满足要求等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提供了一种缠绕治具,包括有底板、手轮转动组件和快速夹组件,底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手轮转动组件通过第一支撑板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快速夹组件通过第二支撑板安装在底板顶部另一侧,手轮转动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能够旋转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快速夹组件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和能够压紧纸胶的传动轴,第二转轴和传动轴均能够水平滑动的设置在底板的正上方,第二转轴与快速夹组件传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设置,传动轴设置在第二转轴的旁侧。
[0007]
作为一种缠绕治具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支撑板上还设有滑板,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导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转轴和传动轴均安装在滑板上。
[0008]
作为一种缠绕治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快速夹组件还包括有快速夹和传动杆,快速夹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传动杆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正上方,快速夹的输出方向与第一转轴的轴线一致,传动杆的一端与快速夹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滑板靠近快速夹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9]
作为一种缠绕治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手轮转动组件还包括有手轮,手轮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手轮与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和第一转轴同轴设置。
[0010]
作为一种缠绕治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快速夹紧组件还包括有水平设置的距离调节杆,距离调节杆的一端能够调节其安装距离的设置在滑板上,距离调节杆的另一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距离调节杆和传动轴同轴设置。
[0011]
作为一种缠绕治具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为锥形抵触端。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治具夹紧、固定产品可以实现元器件与胶纸外端平齐,安装后达到对位精度与元件平齐,不能超出边缘,间隙0.5mm以下需求,同时可以解放右手用来拿胶纸。左手转动手轮通过传动轴1带动产品平稳转动。纸胶通过传动轴压紧在元器件上有一定的张力产生,可以实现纸胶贴附后无起泡、褶皱不良等品质要求,做到产品制造过程中报废及返工成本大大降低,使用该治具后比手工缠绕效率提升50%。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7]
图中标号为:
[0018]
底板1、手轮转动组件2、快速夹组件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传动轴8、滑板9、快速夹10、传动杆11、手轮12、距离调节杆13、锥形抵触端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
参照图1-图3所示的一种缠绕治具,包括有底板1、手轮转动组件2和快速夹组件3,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手轮转动组件2通过第一支撑板4安装在底板1顶部一侧,快速夹组件3通过第二支撑板5安装在底板1顶部另一侧,手轮转动组件2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能够旋转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上,快速夹组件3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7和能够压紧纸胶的传动轴8,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均能够水平滑动的设置在底板1的正上方,第二转轴7与快速夹组件3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同轴设置,传动轴8设置在第二转轴7的旁侧。当本治具工作时,人工将产品先套在左边第一转轴6上进行定位,通过快速夹组件3推动第二转轴7向着第一转轴6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7将产品夹紧,将事先切好长度的纸胶贴在产品上,通过手轮转动组件2带动第一转轴6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位于第一转轴6上的产品跟随第一转轴6同步旋转,贴在产品上的纸胶通过传动轴8压紧在元器件上,并且具有一定的张力,从而可以实现纸胶缠绕作业,第一支撑板4用于支撑手轮转动组件2,第二支撑板5用于支撑快速夹组件3。
[0022]
第二支撑板5上还设有滑板9,滑板9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导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6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均安装在滑板9上。在人工通过快速夹组件3输出时,滑板9通过快速夹组件3的输出作用在第二支撑板5上向着第一转轴6方向滑动,进而使得安装在滑板9上的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靠近第一转轴6,通过第一转
轴6和第二转轴7实现对产品的定位和夹紧功能,滑轨对滑板9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0023]
快速夹组件3还包括有快速夹10和传动杆11,快速夹10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5上,传动杆11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5的正上方,快速夹10的输出方向与第一转轴6的轴线一致,传动杆11的一端与快速夹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杆11的另一端与滑板9靠近快速夹10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在需要对产品进行夹紧时,人工按下快速夹10,通过快速夹10的输出端推动传动杆11向左运动,进而带动与传动杆11固定连接的滑板9沿着滑轨方向运动,最终实现安装在滑板9上的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同步向左运动,实现对产品的夹紧功能。
[0024]
手轮转动组件2还包括有手轮12,手轮12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远离第一转轴6的一侧,手轮12与第一转轴6远离第二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12和第一转轴6同轴设置。当产品完成定位夹紧后,将事先切好长度的纸胶贴在产品上,左手转动手轮12,手轮12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第一转轴6上的产品同步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8将纸胶压紧在元器件上,实现纸胶缠绕的功能。
[0025]
快速夹10紧组件还包括有水平设置的距离调节杆13,距离调节杆13的一端能够调节其安装距离的设置在滑板9上,距离调节杆13的另一端与传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距离调节杆13和传动轴8同轴设置。在加工不同型号产品时,通过距离调节杆13可以调节第一转轴6和传动轴8的相对位置关系,纸胶通过传动轴8压紧在元器件上有一定的张力产生,可以实现纸胶贴附后无起泡,从而实现最佳的纸胶压紧效果。
[0026]
第二转轴7靠近第一转轴6的一端为锥形抵触端14。锥形抵触端14保证了第二转轴7对产品的最佳夹紧效果,防止产品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本治具工作时,人工将产品先套在左边第一转轴6上进行定位,通过快速夹组件3推动第二转轴7向着第一转轴6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7将产品夹紧,将事先切好长度的纸胶贴在产品上,通过手轮转动组件2带动第一转轴6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位于第一转轴6上的产品跟随第一转轴6同步旋转,贴在产品上的纸胶通过传动轴8压紧在元器件上,并且具有一定的张力,从而可以实现纸胶缠绕作业,第一支撑板4用于支撑手轮转动组件2,第二支撑板5用于支撑快速夹组件3。在人工通过快速夹组件3输出时,滑板9通过快速夹组件3的输出作用在第二支撑板5上向着第一转轴6方向滑动,进而使得安装在滑板9上的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靠近第一转轴6,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实现对产品的定位和夹紧功能,滑轨对滑板9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在需要对产品进行夹紧时,人工按下快速夹10,通过快速夹10的输出端推动传动杆11向左运动,进而带动与传动杆11固定连接的滑板9沿着滑轨方向运动,最终实现安装在滑板9上的第二转轴7和传动轴8同步向左运动,实现对产品的夹紧功能。当产品完成定位夹紧后,将事先切好长度的纸胶贴在产品上,左手转动手轮12,手轮12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第一转轴6上的产品同步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8将纸胶压紧在元器件上,实现纸胶缠绕的功能。在加工不同型号产品时,通过距离调节杆13可以调节第一转轴6和传动轴8的相对位置关系,纸胶通过传动轴8压紧在元器件上有一定的张力产生,可以实现纸胶贴附后无起泡,从而实现最佳的纸胶压紧效果。锥形抵触端14保证了第二转轴7对产品的最佳夹紧效果,防止产品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