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4867发布日期:2021-02-18 21:0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高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将人员上下进行输送并且便于将物质向高处输送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高空作业时,最常用的一种输送方式是采用一根安全绳从高处放下,然后人员系上安全带,并在安全带上设置滑扣,将安全绳穿设过滑扣,然后人员拉紧安全绳依靠重力沿着安全绳从高处落下,当输送物质时,同样采用滑扣的方式,将物质通过滑扣设于安全绳上,然后再通过物质的自重作用通过滑扣沿着安全绳滑落,这种方式只能向下输送,却不能向上输送。
[0003]
另外有一些高空作业的爬升器,虽然能够实现将人或者物质向上输送,但是安全性不高,机器结构复杂,当出现问题故障时,作业人员很可能被困在空中的某个高度,当作业人员处于高处时,这些爬升器并不能将低处的物质及时向上输送给高处作业的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输送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一些爬升装置结构复杂,且不能将低处的物质及时输送给高处作业人员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输送装置,包括定滑轮部件、缆绳、防坠自锁器、安全带和牵引机,该缆绳绕过定滑轮部件且其两端下垂,该缆绳一端穿设过防坠自锁器并向下延伸,该缆绳另一端与防坠自锁器固接且安全带设于缆绳上并靠近缆绳的该端,牵引机穿设在缆绳上且与防坠自锁器抵接,以用于牵引缆绳的该端下降,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和安全带同步上升,并用于牵引缆绳的该端上升,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和安全带同步下降。
[0007]
工作原理:将所述定滑轮部件安装在高处的位置,此时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牵引缆绳的该端向上移动,此时释放防坠自锁器,该牵引机、所述防坠自锁器和所述安全带同步下降,直到牵引机和所述安全带下降到靠近地面。
[0008]
然后作业人员系上所述安全带,并且将需要向上运输的物质放置在所述牵引机上,之后再次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牵引缆绳的该端下降,并且同时所述牵引机推动所述防坠自锁器沿缆绳向上移动,缆绳的该端在下降的过程中,缆绳的另一端开始上升并且带动系着所述安全绳的作业人员同步上升,此过程能够将作业人员和物质同时同步向上运输,从而不仅满足能够将人和物质向上运输的需求,并且能够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人员和物质同时同步向上运输,从而达到及时运输物质的作用。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
本实用新型借助所述定滑轮部件、缆绳、防坠自锁器、安全带和牵引机,牵引机穿设在缆绳上且与防坠自锁器抵接,能够用于牵引缆绳设置防坠自锁器的一端下降,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和安全带同步上升,所述牵引机还能够牵引缆绳设置防坠自锁器的一端上
升,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和安全带同步下降,从而能够将人员和物质进行上下运输。
[0011]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将人员和物质进行高空运输,从而能够将物质及时地运输至高处,本实用新型仅仅借助定滑轮部件、缆绳、防坠自锁器、安全带和牵引机,整个加工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启动所述牵引机就能够实现对人员和物质进行同时同步运输,操作简单,运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牵引机和缆绳的装配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定滑轮部件1、缆绳2、防坠自锁器3、安全带4、安装壳5、移动部件6、环槽7、蜗杆8、转轴9、涡轮10、观察孔11、挂钩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包括定滑轮部件1、缆绳2、防坠自锁器3、安全带4和牵引机,该缆绳2绕过定滑轮部件1且其两端下垂,该缆绳2一端穿设过防坠自锁器3并向下延伸,该缆绳2另一端与防坠自锁器3固接且安全带4设于缆绳2上并靠近缆绳2的该端,牵引机穿设在缆绳2上且与防坠自锁器3抵接,以用于牵引缆绳2的该端下降,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3和安全带4同步上升,并用于牵引缆绳2的该端上升,进而带动防坠自锁器3和安全带4同步下降。
[0017]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将人员和物质进行高空运输,也能够单独将物质及时地运输至高处给作业人员,本实用新型仅仅借助定滑轮部件1、缆绳2、防坠自锁器、安全带4和牵引机,整个加工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启动所述牵引机就能够实现对人员和物质进行同时同步运输,操作简单,运输效率高,并且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成倍提高。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牵引机包括安装壳5、驱动组件和设于安装壳5上的两排移动部件6,所述驱动组件设于安装壳5上并用于驱动两排移动部件6沿缆绳2移动,缆绳2端部从两排移动部件6之间的间隙穿过且该缆绳2与每个移动部件6均抵接,以随移动部件6移动而上升或下降。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为两排相对的压紧轮,两排该移动部件6的转动方向相反,以转动而沿缆绳2移动,所述牵引机上且在安装壳5上固定有挂钩12,通过挂钩12,作业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将物质通过挂钩12挂设在所述安装壳5上,该种方式能够提高放置物质的效率,所述驱动组件设于安装壳5上并用于驱动两排移动部件6转动。
[0019]
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移动部件6的轮面上均开有与该移动部件6同轴的环槽7,所述缆绳2从两排相对的环槽7之间穿过,且该缆绳2与每个所述环槽7均抵接,将所述缆绳2从环槽7中穿过,从而能够彻底地保证缆绳2沿两排移动部件6之间的穿设位置,从而环槽7对缆绳2的竖向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彻底保证缆绳2持续从环槽7中穿过,该种方式保证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穿设在安装壳5上的蜗杆8和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设于蜗杆8和两排移动部件6之间,以随蜗杆8转动而驱动两排移动部件6转动,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两排穿设在安装壳5上的转轴9,每排转轴9上均固定套设有与蜗杆8啮合的涡
轮10,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分别与两排所述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缆绳2穿设过安装壳5并从两排移动部件6之间穿过,在所述安装壳5上设置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所述蜗杆8转动,蜗杆8转动进而带动两排所述转轴9转动,两排转轴9进而带动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以相反的方向转动,移动部件6相对所述缆绳2在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缆绳2向下或者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缆绳2的提升或降落过程,所述驱动组件的该种制作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工作过程简单,利于操作,并且当需要更换或者添加物质时,牵引机可独立沿着缆绳2上下移动,进而将低处的物质向高处输送。
[0021]
同时,当将人员输送到某个高度之后,作业人员需要在该高度位置进行作业,此时可以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沿着缆绳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挂钩12向下移动,当挂钩12移动到靠近地面时,地面上的作业人员将物质通过所述挂钩12挂设在牵引机的安装壳5上,进而再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的移动部件6沿着所述缆绳2上升,从而能够将运输的物质运输到高处作业人员的旁边,从而更加方便作业人员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高处作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均位于安装壳5外侧,所述安装壳5上且在与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对应位置开有条形的观察孔11,通过所述观察孔11能够观察安装壳5内所述涡轮10和转轴9的磨损程度,以便于及时更换所述涡轮10和转轴9。所述定滑轮部件1为往复式缓降器,往复式缓降器能够降低缆绳2上升或者下降的移动速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保证整个运输作业过程的安全。
[0023]
还包括一个控制牵引机沿缆绳2上下移动的无线遥控器,在所述牵引机内置控制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和控制器之间通过指令交互,从而能够遥控牵引机沿缆绳2上下移动
[0024]
工作原理:将所述定滑轮部件1安装在高处的位置,此时通过电机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的所述移动部件6沿着缆绳2向下移动,此时缆绳2的该端开始向上移动,此时释放防坠自锁器3,该牵引机、所述防坠自锁器3开始下降,缆绳2带有防坠自锁器3的一端向上移动将带动缆绳2另一端下降,此时靠近缆绳2端部的安全带4开始下降,直到牵引机和所述安全带4下降到靠近地面。
[0025]
然后作业人员系上所述安全带4,并且将需要向上运输的物质放置在所述安装壳5上的所述挂钩12上,之后再次通过无线遥控器启动电机,电机再次驱动蜗杆8转动,进而蜗杆8带动涡轮10转动,涡轮10进而带动两排所述移动部件6转动,两排移动部件6开始沿着缆绳2爬升,此时缆绳2的该端开始下降,并且同时向上移动的所述牵引机推动所述防坠自锁器3沿缆绳2向上移动,缆绳2的该端在下降的过程中,缆绳2的另一端开始上升并且带动系着所述安全带4的作业人员同步上升,此过程能够将作业人员和物质同时同步向上运输,从而不仅满足能够将人和物质向上运输的需求,并且能够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人员和物质同时同步向上运输,从而达到及时运输物质的作用。
[0026]
并且当将人员输送到某个高度之后,作业人员需要在该高度位置进行作业,此时防坠自锁器3能够控制缆绳2,防止缆绳2移动,此时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的所述移动部件6沿着缆绳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挂钩12向下移动,当挂钩12移动到靠近地面时,地面上的作业人员将物质通过所述挂钩12挂设在牵引机的安装壳5上,进而通过无线遥控器再启动所述牵引机,该牵引机的移动部件6沿着所述缆绳2上升,从而能够将运输的物质运输到高处作业人员的旁边,从而更加方便作业人员在一定高度范围内
进行高处作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002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