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8448发布日期:2022-03-09 12: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具有施工便捷,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人力成本低等的优点,而在墙板的搭建过程中,需用到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来对墙板进行转运提升。
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1、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稳定性一般,在工作人员使用装置对外挂墙板进行提升作业时,在装置上升过程中因风力等其他因素会导致装置产生晃动,如不处理晃动会使装置产生钟摆运动,进而对装置内部放置的墙板造成损害,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
5.2、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在工作人员使用装置对外挂墙板进行空中装卸时,因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外力干扰容易使装置发生移动,增加了人们装卸墙板时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包括控制器、轿厢和支座,所述轿厢的外部两侧焊接有两组限位扣,所述轿厢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滑件,所述轿厢的顶部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轿厢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两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的顶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轿厢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锁件,所述轿厢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四组支座,所述轿厢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四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配重板,且配重板的外部两侧与滑件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等距安装有四组警示灯,且顶板的顶部外侧焊接有四组牵引环。
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安装有水平仪,且控制器的正面安装有控制按钮。
10.优选的,所述轿厢的正面设有窗孔,所述轿厢的正面下方安装有警示标志。
11.优选的,所述锁件内安装有插栓,且插栓的一端与侧板的外部抵触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机
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四组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的通电运行可推动配重板进行水平移动,通过配重板的水平移动可改变轿厢的重心,可使轿厢在空中因风力产生较大晃动时,利用水平仪与控制器的配合,实现自动对轿厢的重心进行修正调整,使其在提升作业中保持平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两组侧板,在需要装卸墙板时,可将侧板通过合页进行展开,以搭在楼层内部的站立平面上,利用橡胶垫可增加侧板与楼层站立平面的摩擦力,使得侧板放置得更加稳定,进而使人们在装卸轿厢内部的墙板时减小轿厢的晃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板仰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顶板;101、警示灯;102、牵引环;2、控制器;201、水平仪;3、轿厢;301、窗孔;302、警示标志;303、限位扣;304、滑件;4、侧板;401、橡胶垫;5、锁件;501、插栓;6、支座;601、万向轮;7、电动伸缩杆;701、配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包括控制器2、轿厢3和支座6,轿厢3的外部两侧焊接有两组限位扣303,利用限位扣303可对侧板4的开合位置进行限制,以便于工作人员对侧板4进行展开使用,轿厢3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滑件304,利用滑件304可提供配重板701的滑动位置,可便于配重板
701进行水平滑动,轿厢3的顶部焊接有顶板1,顶板1可提供牵引环102的安装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吊装设备将轿厢3进行提升,顶板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控制器2,控制器2可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设定参数后可自动运行,可提高装置的数控性能,轿厢3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两组侧板4,侧板4外侧的顶部安装有橡胶垫401,在将装置提升到空中指定位置后,需要装卸墙板时,可将侧板4通过合页进行展开,以搭在楼层内部的站立平面上,利用限位扣303可对侧板4的展开位置进行限制,让其水平放置,利用橡胶垫401可增加侧板4与楼层站立平面的摩擦力,使得侧板4放置得更加稳定,进而使人们在装卸轿厢3内部的墙板时减小轿厢3的晃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轿厢3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锁件5,锁件5可提供插栓501的贯穿位置,可便于插栓501进行安装,轿厢3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四组支座6,利用支座6可对装置放置时进行支撑,可防止装置放置时对底部电动伸缩杆7造成挤压,轿厢3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四组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安装有配重板701,且配重板701的外部两侧与滑件304滑动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7的通电运行可推动配重板701进行水平移动,通过配重板701的水平移动可改变轿厢3的重心,利用电动伸缩杆7与控制器2以及水平仪201的配合,可使轿厢3在空中因风力产生较大晃动时,利用水平仪201的倾斜角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2进行处理,利用控制器2控制电动伸缩杆7的通电运行,从而实现自动对轿厢3的重心进行修正调整,使其在提升作业中保持平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5.进一步,顶板1的顶部两侧等距安装有四组警示灯101,且顶板1的顶部外侧焊接有四组牵引环102,利用警示灯101可对工作人员进行作业警示,利用牵引环102可提供吊绳的绑定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吊装装置对轿厢3进行提升。
26.进一步,控制器2的顶部安装有水平仪201,且控制器2的正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水平仪201可采用dxl360s型,利用水平仪201的通电运行可对轿厢3的倾斜角度进行检测,利用控制按钮可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设备的通电运行,可在装置限制时让设备待机。
27.进一步,轿厢3的正面设有窗孔301,轿厢3的正面下方安装有警示标志302,利用窗孔301可便于工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轿厢3内部放置的墙板,以观察墙板的放置状态以及是否发生倾倒,利用警示标志302可醒目的对地面作业人员进行警示,在提升过程中让其远离装置,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8.进一步,锁件5内安装有插栓501,且插栓501的一端与侧板4的外部抵触连接,利用插栓501与侧板4外部进行抵触连接可对侧板4的位置进行限制,可在吊装过程中防止侧板4展开。
29.进一步,支座6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601,且万向轮601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利用万向轮601可使装置进行移动,利用限位机构可对万向轮601的滚动进行限制,通过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墙板转运至指定位置。
30.工作原理:通过电动伸缩杆7的通电运行可推动配重板701进行水平移动,通过配重板701的水平移动可改变轿厢3的重心,利用电动伸缩杆7与控制器2以及水平仪201的配合,可使轿厢3在空中因风力产生较大晃动时,利用水平仪201的倾斜角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器2进行处理,利用控制器2控制电动伸缩杆7的通电运行,从而实现自动对轿厢3的重心进行修正调整,使其在提升作业中保持平衡,在将装置提升到空中指定位置后需要装卸墙板时,可将侧板4通过合页进行展开,以搭在楼层内部的站立平面上,利用限位扣
303可对侧板4的展开位置进行限制,让其水平放置,利用橡胶垫401可增加侧板4与楼层站立平面的摩擦力,使得侧板4放置得更加稳定,进而使人们在装卸轿厢3内部的墙板时减小轿厢3的晃动。
31.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32.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