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5152发布日期:2022-06-22 03:5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收纳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收纳装置时往往会使用布袋或塑料胶袋等柔性袋体套装在其内部,避免收纳装置内的物品掉落,而对于收纳装置尤其是垃圾桶的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用垃圾袋套在垃圾桶内,垃圾桶的开口大小往往是固定无法调节的,而垃圾袋的规格大小不一,当现有的垃圾袋开口尺寸与垃圾桶开口尺寸不匹配时,垃圾袋容易与垃圾桶开口端的侧壁分离,抛丢垃圾时容易使得垃圾掉落至袋子之外,给生活带来不变,同时也使得清洁工作增加。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桶等容纳装置的开口大小无法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开口大小的效果。
5.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包括侧壁和托盘,所述侧壁与所述托盘连接呈开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托盘形成所述容纳槽槽底,所述容纳槽内可套设柔性收纳袋;
7.所述侧壁包括结构匹配对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在靠近所述托盘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相对滑动时,所述容纳槽槽口变大或变小。
8.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边框设有依次连接呈匚型的第一侧板、第一板体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边框设有依次连接呈匚型的第三侧板、第二板体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在靠近所述托盘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在靠近所述托盘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滑动连接。
9.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各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弧形且同心设置,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的铰接节点处,所述第四侧板固定有若干与各所述第一导向槽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块,各所述第一滑块在各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时,所述容纳槽槽口变大或变小;
10.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其中一个设有若干第二导向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结构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同步滑动。
11.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
向槽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块,各所述第一导向槽呈弧形且同心设置,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圆心位于所述铰接节点处,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导向槽、各所述第一滑块一一匹配的第四滑块、第四导向槽,各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各所述第四导向槽同心设置;
12.各所述第一滑块和各所述第四滑块在各所述第四导向槽、各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时,所述容纳槽槽口变大或变小;
13.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其中一个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滑块,另一个设有与各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滑块一一对应的第三导向槽和第三滑块,第一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滑动时,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同步滑动。
14.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互相远离。
15.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16.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弯折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结构匹配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两所述弯折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
17.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开口朝向斜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杆向下弯曲时,所述容纳槽槽口变小。
18.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开口朝向斜下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杆向上弯曲时,所述容纳槽槽口变小。
19.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槽口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方向。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1.本装置的侧壁包括结构匹配对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第二边框横截面均呈近似匚型,两边框匹配对接后横截面呈近似口字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在靠近托盘的一端铰接,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在靠近容纳槽槽口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相对滑动时,此时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上远离铰接节点的部位相互远离或靠近,故而容纳槽槽口变大或变小,通过滑动的方式调节容纳槽槽口大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通过调节容纳槽槽口的大小而撑开不同规格的柔性收纳带,避免出现柔性收纳袋与侧壁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因抛丢垃圾或其他物品时将其丢至收纳袋之外而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避免清洁工作增加。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爆炸图;
25.图3是容纳槽槽口最小时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第一边框的剖面图;
27.图5是侧壁的剖面图;
28.图6是弹性件与第一卡槽连接时的剖面图;
29.图7是托盘的侧视图。
30.附图标记:
31.1-托盘;11-收集槽槽口;
32.2-第一边框;21-第一侧板;211-第一导向槽;2111-限位部;212-第一滑块;213-第一卡槽;214-第一通孔;22-第一板体;23-第二侧板;231-第二滑块;
33.3-第二边框;31-第三侧板;32-第二板体;33-第四侧板;331-第四导向槽;332-第四滑块;333-第二卡槽;334-第二通孔;
34.4-第一铰接节点;
35.5-容纳槽槽口;
36.6-弹性件;61-弯折部;
37.7-第二铰接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39.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40.参照图1至图7,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包括侧壁和托盘1,所述侧壁与所述托盘1连接呈开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托盘1形成所述容纳槽槽底,所述容纳槽内可套设柔性收纳袋,侧壁为中空结构的通槽结构,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大小可调节的范围较大,在一开口可调节的一定范围内可容托盘1通过,其中第一开口形成容纳槽槽口5,容纳槽槽口即为本方案的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的开口,托盘1位于第二开口处并遮挡此第二开口,且托盘1的结构尺寸可略小于此第二开口结构尺寸,使得托盘1可从第二开口处通过,以便于从容纳槽槽口5处将托盘1取出,从而便于清洗托盘1,托盘1上朝向容纳槽槽口5的一侧形成容纳槽槽底,当物品未落柔性收纳袋内而落入容纳槽内时,托盘1的设置可避免掉入容纳槽内的物品直接落至底面。
41.所述侧壁包括结构匹配对接的第一边框2和第二边框3,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横截面均呈近似匚型,两边框匹配对接后横截面呈近似口字型,所述第一边框2与所述第二边框3在靠近所述托盘1的一端铰接,两铰接节点分别为第一铰接节点4、第二铰接节点7,两铰接节点位置相对应,两铰接节点可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边框2与所述第二边框3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边框2、所述第二边框3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一端相对滑动时,此时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上远离铰接节点的部位相互远离或靠近,故而所述容纳槽槽口5变大或变小,通过滑动的方式调节容纳槽槽口5大小,结构简单,便于操
作,可通过调节容纳槽槽口5的大小而撑开不同规格的柔性收纳带,避免出现柔性收纳袋与侧壁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因抛丢垃圾或其他物品时将其丢至收纳袋之外而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避免清洁工作增加。
42.具体地,所述第一边框2设有依次连接呈匚型或近似匚型的第一侧板21、第一板体22和第二侧板23,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与第一板体22之间均具有夹角,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23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一板体22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边框3设有依次连接呈匚型或近似匚型的第三侧板31、第二板体32和第四侧板33,第三侧板31、第四侧板33与第二板体32之间均具有夹角,第三侧板31与第四侧板33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二板体32的同一侧,第一侧板21、第一板体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31、第二板体32与第四侧板33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通槽,此通槽一端开口套设在托盘1外侧与托盘1连接形成容纳槽。所述第一侧板21与所述第四侧板33在靠近所述托盘1的一端铰接,此铰接节点为第一铰接节点4,同时,第一铰接节点4位于第一侧板21、第四侧板33互相靠近的一端,第一侧边与第四侧边在第一铰接节点4处具有重合部位,可采用螺钉或螺栓依次穿过第一侧板21、第四侧板33来实现铰接连接,此第一铰接轴与螺钉或螺栓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侧板21与所述第四侧板33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侧板21与第四侧板33相对滑动时,第一板体22与第二板体32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侧板23与所述第三侧板31在靠近所述托盘1的一端铰接,此铰接节点为第二铰接节点7,同时,第二铰接节点7位于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31互相靠近的一端,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在第二铰接节点7处具有重合部位,可采用螺钉或螺栓依次穿过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31来实现铰接连接,此第二铰接轴与螺钉或螺栓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侧板23与所述第三侧板31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相对滑动时,第一板体22与第二板体32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的相对滑动和第一板体22与第四板体的相对滑动同步进行,此时容纳槽槽口5变大或变小,可通过滑动调节来改变容纳槽槽口5的大小,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操作。
43.在第一实施例中,对于各导向槽与滑块的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上,一个侧板上设有导向槽结构,另一个设有对应的滑块结构,所述第一侧板2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211,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呈弧形且同心设置,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的铰接节点处,即位于第一铰接节点4处的第一铰接轴上,所述第四侧板33固定有若干与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块212,各所述第一滑块212在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内滑动时,所述容纳槽槽口5变大或变小,所述第二侧板23、所述第三侧板31其中一个设有若干第二导向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结构匹配的第二滑块231,所述第二滑块231与所述第一滑块212同步滑动,即第一侧板21与第四侧板33相对滑动时,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与其同步滑动。
44.在第二实施例中,对于各导向槽与滑块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的是对应设置的两侧板均设有导向槽和滑块结构,所述第一侧板2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211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块212,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呈弧形且同心设置,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的圆心位于所述铰接节点处,所述第四侧板33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各所述第一滑块212一一匹配的第四滑块332、第四导向槽331,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与各所述第四导向槽331同心设置;各所述第一滑块212和各所述第四滑块332在各所述第一导向槽211、各所述第四导向槽331内滑动时,所述容纳槽槽口5变大或变小;所述第二侧板23、
所述第三侧板31其中一个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滑块,另一个设有与各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二滑块一一对应的第三导向槽和第三滑块,第一侧板21与第四侧板33相对滑动时,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同步滑动。
45.在第三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不同,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结构相同,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结构相同,第一侧板2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槽211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块212,各第一导向槽211呈弧形且同心设置,各第一导向槽211的圆心位于铰接节点处,即位于第一铰接节点4处的第一铰接轴上,第四侧板33上设有与各第一导向槽211、各第一滑块212一一匹配的第四滑块332、第四导向槽331,各第一导向槽211与各第四导向槽331同心设置,第二侧板23与第四侧板33结构相同,第三侧板31与第一侧板21结构相同,此时第一边框2与第二边框3结构相同,在针对容纳装置的侧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仅需使用同一种模具形成的两个边框即可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同一规格的侧壁主体结构,避免出现结构不同的第一边框2与第二边框3需要采用两种不同模具进行生产制造的情况,节约了模具成本,同时,当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中的其中一个损坏时,可随机取用同一规格的一个边框来进行替换,可避免出现难以替换或替换成本高的问题。各第一滑块212、各第四滑块332在相应的第一导向槽211、各第四导向槽331内滑动时,即第一侧板21与第四侧板33相对滑动时,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31同步滑动,容纳槽槽口5变大或变小。
46.在第三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各第一导向槽211、第四导向槽331在靠近所述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32的一端设有弧形限位部2111,各限位部2111的直径大于各第一导向槽211、第四导向槽331的宽度,第一滑块212、第四滑块332可优选为具有弹性的连接钉,各第一滑块212、各第四滑块332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之间具有可调节的第一间距,挤压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使第一间距缩小时,可将各第一滑块212、第四滑块332嵌入对应的第一导向槽211、第四导向槽331,各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处横截面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横截面所形成的整体尺寸,可避免各第一滑块212、各第四滑块332从相应的第四导向槽331、第一导向槽211内脱出,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未受到挤压时,此时第一间距大于限位部2111的直径,避免各滑块从限位部2111内脱出,可在不使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时,将各第一滑块212、第四滑块332滑入各限位部2111内,由于限位部2111的半径大于各导向槽的宽度,由于弹性作用,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之间的第一间距变大,从而滑块的整体尺寸变大而被卡在限位部2111内无法自由进入尺寸更小的导向槽内,此时第一板体22与第二板体32之间的间距最小,即容纳槽槽口5也最小,本方案的收纳装置的整体结构尺寸也最小,从而在不使用时减小收纳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47.在第三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使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时,可挤压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使得第一间距变小,使得各第一滑块212、第四滑块332从限位部2111滑动至相应的第四导向槽331、第一导向槽211内,此时由于弹性件6的回弹作用,各第一滑块212、第四滑块332可被自动推至相应的第四导向槽331、第一导向槽211上远离限位部2111的一端,从而带动第一边框2和第二边框3互相远离,实现了自动弹开的效果,从而形成容纳槽槽口自动张开的效果,即收纳装置的开口自动张开。第一侧板21、第三侧板31在第一铰接节点4、第二铰接节点7处设有连接孔,第二侧板23、第四侧板33在第一铰接节点4、第二铰接节点7
处固定有与连接孔对应的连接块,连接块可优选为具有弹性的连接钉,两连接块均设有第三弹性体、第四弹性体,挤压第三弹性体、第四弹性体时,可将各连接块嵌入各连接孔内,从而实现第一边框2与第二边框3的铰接连接,各第三、第四弹性体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设置可避免各连接块从连接孔内脱出。
48.具体地,本方案的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还包括弹性件6,所述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2、所述第二边框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6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边框2与所述第二边框3在靠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一端互相远离,可在弹性件6上施加预应力,使得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容纳槽槽口5一端的第一板体22与第二板体32之间具有最大间距或趋向于最大间距,此时容纳槽槽口5具有最大开口或趋向于最大开口,在非人为干预时即可使得柔性收纳带的开口处于撑开的状态,避免出现柔性收纳袋与侧壁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抛丢垃圾或其他物品时将其丢至收纳袋之外,给生活带来不变,同时也使得清洁工作增加。当需要缩小容纳槽槽口5的开口时,可通过滑动调节使得第一板体22与第二板体32相互靠近,此时弹性件6被压缩,弹性件6的回弹作用带动第一边框2和第二边框3互相远离,实现了自动弹开的效果,从而形成收纳装置的开口自动张开的效果。
49.具体地,所述第一侧板21上设有第一卡槽213,所述第四侧板33上设有第二卡槽333,所述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卡槽213、所述第二卡槽333与所述第一侧板21、所述第二侧板23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卡槽333的设置可限制弹性件6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侧壁的移动,避免在弹性件6收压缩时,弹性件6朝向远离侧壁的方向弹起。
50.具体地,所述弹性件6为弹性杆,弹性杆可优选为弹性钢丝绳,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弯折部61,所述第一侧板21、所述第四侧板3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弯折部61结构匹配的第一通孔214、第二通孔334,两所述弯折部61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通孔214、所述第二通孔334,将弹性杆的两端弯折后插入通孔即可实现弹性杆两端的固定,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213、所述第二卡槽333开口朝向斜下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杆向上弯曲时,所述容纳槽槽口5变小。
5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与图3,所述第一卡槽213、所述第二卡槽333开口朝向斜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杆向下弯曲时,所述容纳槽槽口5变小。
53.具体地,所述托盘1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槽口11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口5的方向。收集槽结构呈广口盘状且四个角的各顶点呈圆弧状倒角结构,收集槽槽口11的尺寸可根据侧壁远离收纳槽槽口一端的开口大小而选择,柔性收纳袋破裂时,其内部收纳的物品可掉落至托盘1上,而收集槽的设置可收集一定量的物品,从而可避免掉落至托盘1上的物品落至地面致使地面物品出现脏污,进而避免清洁工作的增加。
54.具体地,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靠近托盘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各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托盘1的高度相等,与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32位于同侧的各部分支撑板与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32的外表面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小于180
°
,在收纳槽槽口变大时,支撑板所形成的横截面大于侧壁靠近托盘1处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使得收纳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本方案的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还包括底板,底板具有与各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板体,底板与侧壁边沿形成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托盘1的结构尺寸,可避免在移动或提起收纳装置的时托盘1从第三开口处脱出而与侧壁分离。
5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口可自动张开且可调节的收纳装置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