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15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快速振动抽气单元,即可透过内部活塞形成抽气动作,并可压抽气单元达到释气动作的一体结构。
真空保鲜罐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一抽气棒,将内附有阻气阀片设计的容器瓶盖或盘盖加以抽气,使其形成真空状态,利用内外压力差使密封效果达到以往所无的效果,较传统的保鲜方式有明显改善之处,而保鲜效果乃取决于该真空抽气瓶盖或盘盖的密封效果,密封效果愈佳,则食物或乾果类食品得以乾燥保鲜的时效愈长久,而不易发霉损坏,若密封效果不佳,则形成外部气体渗入,则真空度遭到破坏,实乃消费者所不愿见到的,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符合使用需求与完美设计的产品,是相关业者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现有的真空罐瓶盖盘,如


图1真空罐瓶盖盘的侧面示意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现有瓶盖盘的设置,是包括一上窄下宽的盘状壳体100,其底部置入一软质胶片1()1,并于中央设一阀体102,利用真空抽气棒200的作用后,使容器300内部暂时形成真空状态,其原因在于软质胶片101因过度的受压而变形,易被大气压力推入罐内而立即漏气,使密封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圆盘状且代弧度的设计,更无法适用于其他形状不同尺寸的容器、瓶口(如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其密合度较差。再者,若使用者所保鲜的物品为粉末状(如奶粉、咖啡粉等),则因拉启阀体102时,所产生强大的回流气体,使粉末状物品则容易冲逸附着在101软质胶片将直接影响其密合真空效果,造成极大不便。有鉴于上述情形,发明人身为相关业者多年,针对相关缺失加以研究改良,经不断测试修正,终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利用上下振动抽气单元,使活塞往复于活塞容柱中,弹簧的回弹张力,加快抽离气体的动作,于释放气体时,则将抽气单元的握盘旋转,使其上的凸笋落入封盖环的凹口,则借弹簧扩张力量,使活塞本体底部触及按座的按柄往下,则可使压片形成一倾角,而达成释气动作,提供一符合人习惯的操作方式。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其由底部向上,嵌入一胶盘海绵体及缓气钮,除可适用各种形状开口的容器外,并有效缓冲过滤气体,可防止在释气时粉尘物附着在胶盘上可增加下次使用的密合度,使真空瓶罐内外气压差所产生的气流得以舒缓,以避免粉末状物品四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其主要包括一封盖本体及一抽气单元,其中封盖本体为一上大下小的壳体,上端为一活塞容柱,内部形成一内容座,及一释气孔座,恰可置入一压片及按座,并于其顶部外周缘设一凸缘,且形成两相对称的缺口,恰可容许封盖环上下定位凸卡扣入卡固,封盖环中央挖空并于内缘形成两凹口,壳体底部为一较大的盘体,并有一释气孔向上贯通至释气孔座,盘体外缘形成一壁缘,由底部向上,恰可嵌入一胶盘、海绵体及缓气钮,抽气单元包括一握盘、一活塞本体及弹簧,活塞本体底部形成上、下凸环,并可嵌入一胶圈,于上凸环形成若干释气缺口,顶缘同时形成两相对称的卡合缺口,并于内壁近上方处,形成一凹环,于置入弹簧后,恰可供握盘底部所形成的内座凸环与凸笋卡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封盖本体底部的平面胶盘外周有一凸环体,包覆使其更可适应多种造型及多种尺寸的瓶罐口,使密封瓶盖的功效明显提升,同时具备一海绵体过滤与缓气钮缓气的设计,有效舒缓气体的流动,及因缓气钮植入挤压的作用使胶盘的出气孔凹座与盘体释气孔座产生强大的密合度可防止大气压力的吸力而脱落的情形,再之缓气钮十字柱体于释气时可有效平均四面八方释放气体与海绵体结合可产生过滤缓冲气流,防止粉尘附着于胶盘上的功效,以确保下次真空罐的密合度,进行提升真空罐的真空保鲜功效。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图示的简单说明
图1.现有真空罐瓶盖盘的侧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胶盘局部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组合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动作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释气动作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示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1 封盖本体 11活塞容柱111 内容座112 释气孔座112a 压片 112b 按座113 凸缘 114 缺口115 封盖环115a 定位凸卡115b 凹口 12盘体121a 凸环体12’ 壁缘121 胶盘 122 海绵体123 缓气钮2 抽气单元21握盘 22活塞本体23弹簧 22a、22b 上、下凸环12’ 凹座 22c 胶圈221、222、释气缺223、224 释气缺口225 卡合缺口 226 凹环21a 内座凸环 21b 凸笋112 释气孔座 400 容器
图1为现有真空罐瓶盖盘的侧面示意图,其种种不足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及侧面组合示意图,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依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其主要结构是包括一封盖本体1及一抽气单元2;其中,封盖本体1为一上大下小的壳体,上端为一活塞容柱11,内部形成一内容座111及一释气孔座112,恰可置入一压片112a及一按座112b,并于其顶部外周缘设一凸缘113,且形成两相对称的缺114,恰可容许封盖环115上的定位凸卡115a扣入卡固,封盖环115中央抠空并于内缘形成两凹口115b,壳体底部为一较大盘体12,并有一释气孔121a向上贯通至释气孔座112,盘体12外缘形成一壁缘12’,由底部向上,恰可嵌入一胶盘121、海绵体122及缓气钮123,该胶盘121中央向上凸起形成一凹座123’外周形成一凸环体121a,抽气单元2包括一握盘21、一活塞本体22及弹簧23;其中,活塞本体22底部形成上、下凸环22a、22b,并可嵌入一胶圈22c,于上凸环并形成若干释气缺口221、222、223、224,顶缘同时形成两相对称的卡合缺口225,并于内壁近上方处形成一凹环226,置入弹簧23及封盖环115后,恰可与握盘21底部所形成的内座凸环21a(见图5)与凸笋21b卡合定位。
再请参阅图6、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为一抽气动作示意图,将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置于容器400开口处,使用者以手推持握盘21,同时快速上下振动,则经由弹簧23与活塞本体22的作用,使内部气体透过释气缺口221、222、223、224排出,而快速达到真空密封状态,而气体经由海绵体122及缓气钮123时,有效形成缓冲过滤的作用,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动作完成示意图,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压片112a受内部压力之故紧密贴合于胶盘凸座123’而完全阻绝空气,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释气动作示意图,于释放气体时,将抽气单元2的握盘21旋转,使其上的凸笋21b落入封盖环115的凹口115b借弹簧23扩张力量,使活塞本体22底部触及按座112b的按柄向下,则使压片112a形成一倾角,而顺利释放气体。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图,针对现有保鲜容器所设计,使用者可配合真空抽气棒直接使用,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容器瓶口。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提升保鲜效能与增进使用效率的功效,具适用性明显改善,为一具备实用性的发明创造,特此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其主要包括一封盖本体及一抽气单元,其特征是封盖本体为一上大下小的壳体,上端为一活塞容柱,内部形成一内容座及一释气孔座,恰可置入一压片及按座,并于其顶部外周缘设一凸缘,且形成两相对称的缺口,恰可容许封盖环上下定位凸卡扣入卡固,封盖环中央挖空并于内缘形成两凹口,壳体底部为一较大的盘体,并有一释气孔向上贯通至释气孔座,盘体外缘形成一壁缘,由底部向上,恰可嵌入一胶盘、海绵体及缓气钮,抽气单元包括一握盘、一活塞本体及弹簧,活塞本体底部形成上、下凸环,并可嵌入一胶圈,于上凸环形成若干释气缺口,顶缘同时形成两相对称的卡合缺口,并于内壁近上方处,形成一凹环,于置入弹簧后,恰可供握盘底部所形成的内座凸环与凸笋卡合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式真空罐密封盖盘,包括一封盖本体及一抽气单元,封盖本体为一壳体,上端为一活塞容柱,内部形成一内容座,及一释气孔座,恰可置入一压片及按座,壳体底部为一较大的盘体,由底部向上,恰可嵌入一胶盘、海绵体及缓气钮,抽气单元包括一握盘、一活塞本体及弹簧,缓气钮置入胶盘与释气孔座密合度好,海绵体可过滤缓冲气流,防止粉尘冲逸,确保真空罐的密合度,提高真空罐的保鲜功效。
文档编号B65D81/20GK2343110SQ9820032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5日
发明者巫茂胜 申请人:源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