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62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重油贮罐加热装置。
目前已有的重油贮罐加热装置多为分层加热,即罐内为二层或者三层加热结构,每层均由无缝钢管焊成多个“U”字型管道,热介质通过管道对外换热,每层管道控制其所在层面的重油加热。由于被加热重油比重减轻而浮于上方,罐底输出口处仍为冷油,高温油无法输出,需要少量用油时,也得将整罐或者最少1/3罐的油全部加热,不仅拖延了加热时间,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只需在贮罐内局部加热重油,升温较快,需要多少油就大致加热多少油、输出多少油的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换热器3通过支架固定在贮罐10底部,罐顶开口、无底的小油罐1在换热器3的上方,并通过支腿2固定于贮罐10底部,浮式升降器12通过小油罐1的顶支架11支承并与贮罐10底部连接,浮式升降器12上端有浮筒14和进油口13,下端有压动开关4控制的开口和出油口5,出油口5与输油管6接通,加热管7穿入输油管6和浮式升降器12内腔后穿出贮罐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图1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起主导换热作用的翅片换热器3通过支架固定在贮罐10的底部,换热器3的上方有局部加热小油罐1通过支腿2固定于贮罐10的底部,小油罐为罐顶开口、无底结构,浮式升降器12通过小油罐1的顶支架11支承并与贮罐10的底部连接,浮式升降器12可上下浮动,其上端有浮筒14和进油口13,其下端有压动开关4控制的开口和出油口5,出油口5与输油管6接通,输油管6在贮罐10的底侧部穿出,加热管7在贮罐10外穿入输油管6,经浮式升降器12的内腔后穿出贮罐10。小油罐1的内部装有带有小浮筒9的输送管8,输送管8穿过小油罐1和贮罐10后与输油管6接通。
在翅片换热器3和加热管7的内部通入热介质,紧靠翅片换热器3和加热管7的重油被加热后比重减轻,由于有小油罐1的约束,被加热的重油将沿加热管周围形成的高温区域通道上浮,高温油浮至浮式升降器12的进油口13后,进入浮式升降器12的内腔并经输油管6输出。随着被加热重油的排出,贮罐10内未被加热的重油不断下沉并被逐渐加热,高温油可连续不断地输出。浮式升降器12随着贮罐10内被加热重油的不断排出、贮油量不断的减少而逐渐下降,当浮式升降器12降至最低点后,其下端的压动开关4将自动打开,低于进油口13高度的高温重油,可经压力开关4所控制的位于浮式升降器12末端的开口和输送管8输入输油管6。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贮罐内设置有局部加热器和浮式出油口,加热过程中为被加热的重油提供了上行通道,使高温油浮于表面,并从表面集中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根据不同的用量确定相应的加热时间,加热并输送少量重油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器(3)通过支架固定在贮罐(10)底部,罐顶开口,无底的小油罐(1)在换热器(3)的上方,并通过支腿(2)固定于贮罐(10)底部,浮式升降器(12)通过小油罐(1)的顶支架(11)支承并与贮罐(10)底部连接,浮式升降器(12)上端有浮筒(14)和进油口(13),下端有压动开关(4)控制的开口和出油口(5),出油口(5)与输油管(6)接通,加热管(7)穿入输油管(6)和浮式升降器(12)内腔后穿出贮罐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小油罐(1)的内部装有带小浮筒(9)的输送管(8),输送管(8)与输油管(6)接通。
专利摘要油罐局部加热浮式输油装置属于大型重油贮罐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换热器3和在其上方的小油罐1都固定在贮罐10底部,浮式升降器12经支架11支承并固定于贮罐10底部,升降器12上端有浮筒14和进油口13,下端有压动开关4和出油口5,出油口5与输油管6接通,加热管7穿入输油管6和升降器12的内腔后穿出贮罐10。本实用新型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根据不同的用量确定相应的加热时间,具有加热并输送少量重油的特点,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文档编号B65D88/00GK2331621SQ98235179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0日
发明者常智 申请人:常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