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455阅读:1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浮顶油罐的二次密封装置,这种密封装置也适用于其它浮顶储罐的浮顶密封。
目前使用的浮顶油罐,其罐壁与浮顶之间形成一个200毫米左右距离的环形空间,为避免油品的蒸发损失,在浮顶和罐壁间进行了一次密封,这种密封是在浮顶和油罐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设置一环形橡胶弹性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浮顶油罐密封装置达不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储存的油品从缝隙中浸出和蒸发,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这种浮顶油罐密封装置不能完全隔绝外界雨水和尘土的侵入,造成对储存油品或其它储存物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浮顶油罐密封形式不能完全密封的不足,在现有浮顶油罐一次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一套二次密封装置,使浮顶油罐具备完全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该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为多块密封刮板和密封板拼装而成的喇叭状环形结构。密封板采用镀锌板和耐油橡胶复合而成,断面呈抛物曲线形状,多块密封板相搭接围成一个抛物环形结构,密封板之间用密封压条密封,由聚合物制作的一整块薄膜带衬在该抛物环形结构外部,然后通过槽形压板用螺栓固定在浮顶边板上。密封刮板采用柔韧性和弹性耐油橡胶材料,断面呈L形状,多块密封刮板通过金属连接板连接起来,形成与油罐内壁紧密接触的环形结构,每几块密封刮板间隔安装一个静电导杆,最后,多块密封刮板连接成的环形结构,通过L型压板、Z型压板与密封板一一对应,用螺栓固定在密封板围成的抛物环形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解决了当前浮顶油罐一次密封达不到完全密封效果的具体问题,该密封装置安装使用后,油气与外界完全隔绝,不妨碍浮船随着液面的升降而上下浮动,完全扼制了油品的蒸发损失,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还具有挡雨挡灰的作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该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是在现有浮顶油罐一次密封的基础上增加的一套二次密封装置,为多块密封刮板2和密封板6拼装而成的喇叭状环形结构。密封板6由镀锌板和耐油橡胶复合而成,断面呈抛物曲线形状。在一次密封的螺栓上安装薄膜带8和密封板6,每块密封板6搭接在前一块密封板上,直至围成整个环状抛物结构,每块密封板6之间用密封压条密封,由聚合物制作的一整块薄膜带8衬在多块密封板6组装而成的抛物环状结构外部,最后再安装槽型压板9,用螺栓固连在浮顶边板10上。密封刮板2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耐油耐磨橡胶材料,断面呈L形状,从一块密封板6的中央开始安装密封刮板2,将其穿在螺栓5上,安装Z型压板4和L型压板3,使Z型压板4的长边插入橡胶密封刮板2,短边压在外侧密封板6的短边上,Z型压板4和L型压板3与密封板6一一对应。每几块密封刮板2间隔安装一个静电导杆1,使其与油罐内壁接触,并通过螺栓5与密封板6连通,及时把密封板6产生的静电导向油罐壁,在密封刮板2的接头处安装连接板7,所有密封刮板2的接头均位于密封板6的中央。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浮顶油罐密封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为多块密封刮板(2)和密封板(6)拼装而成的喇叭状环形结构,密封板(6)的断面呈抛物曲线形状,多块密封板(6)相搭接围成一个抛物环形结构,密封板(6)之间用密封压条密封,由聚合物制作的一整块薄膜带(8)衬在该抛物环形结构的外部,然后通过槽型压板(9),用螺栓固连在浮顶边板(10)上,密封刮板(2)的断面呈L形状,多块密封刮板(2)通过金属连接板(7)连接起来,形成与油罐内壁紧密接触的环形结构,最后,多块密封刮板(2)连接成的环形结构,通过L型压板(3)、Z型压板(4)与密封板(6)一一对应,用螺栓(5)固定在密封板(6)围成的抛物环形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中由密封刮板(6)围成的环形结构,每几块密封刮板(6)间隔安装一个静电导杆(1),与油罐内壁接触,并通过螺栓(5)与密封板(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刮板(2)采用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耐油橡胶材料制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板(6)由镀锌铁板和耐油橡胶复合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浮顶油罐的二次密封装置,同样也适用其它储罐的浮顶密封,该装置的密封刮板采用耐磨橡胶材料,断面呈L形状,密封板为镀锌板和耐油橡胶复合而成,断面呈抛物曲线状,多块密封刮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成圆环状,紧密接触油罐内壁,并与多块密封板连结成的抛物环状结构相连,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喇叭环形结构,用螺栓固定在浮顶边板上,这种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B65D90/00GK2367579SQ9922746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9日
发明者安琦 申请人:安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