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膜溶料罐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371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膜溶料罐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制膜溶料罐的一部分,主要部件是由四氟波纹密封圈、四氟V型密封圈、一对圆锥滚子轴承等组成。
目前国内制膜溶料罐大多采用四氟材料多层V型密封。其作用为1、作为机架与旋转轴的密封;2、作为旋转轴的径向滑动轴承。由于溶料罐的工作温差很大,四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也很大,其压缩量很不好控制,压缩量小密封不可靠,压缩量大磨损加快,功率消耗增大,既便操作者经常调整其压缩量,也很难保证密封处于理想状态。故操作不便,摩擦副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种密封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制膜溶料罐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密封压盖2、四氟波纹密封圈3、四氟V型密封圈4、圆锥滚子轴承5、7,轴承压盖8、垫9、螺母10、11,油封12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特征是波纹密封圈3由薄波板把内环、外环连接在一起,密封压盖2把波纹密封圈3的外环镶压在机架的阶梯孔内,使之与机架6密封。波纹密封圈3的内环与搅拌轴1的径向及轴肩配合。一对背靠背的圆锥滚子轴承5、7被轴承压盖8镶压在机架的另一端阶梯孔内。轴承上部用油封与外界隔绝、下部用V型密封圈4与外界隔绝,一轴承5内环端与搅拌轴肩贴紧,另一轴承7内环端被螺母10、11通过垫9与搅拌轴压紧,镶在轴承压盖8内的是油封12。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圆锥滚子轴承5、7及螺母10、11为已知件。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波纹密封圈3的外环被密封压盖2镶压在机架6上后,使与机架处于密封状态,波纹密封圈3内环的内孔及端面要与搅拌轴1的径向及轴肩处于间隙密封或边界摩擦状态,搅拌轴1工作时(此时罐内无压力),由于波纹密封圈3的上述设计功能,搅拌轴1没什么摩擦阻力,且溶剂不会挥发。当罐内加压时(此时搅拌轴不工作)气体压力F就会作用在波纹密封圈3上,迫使波纹密封圈3的内环上移即波纹密封圈3的内环与轴1的轴肩贴死,罐内压力越大,内环与轴肩贴的越死,密封越可靠,V型密封4出轴承压紧与机架静密封,内孔与轴处于间隙密封或边界摩擦状态,这样,即可保证轴承不被挥发的溶剂腐蚀(目前国内溶料罐大多采用多层V型密封圈兼作轴承的一个原因是轴承保护不好会被腐蚀),又可在V型密封圈4的空穴部容纳轴承的污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对背靠背的圆锥滚子轴承5、7,提高了搅拌轴1的刚度,并且提高了轴向及径向定位精度。使其旋转自如,压盖8、螺母10、11是用来紧固轴承调整游隙的。油封12即可防尘也可防止轴承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小孔a的设计保证了波纹密封圈3与V型密封圈4之间的空穴容积内总是大气压力,这样当波纹密封圈3受F力变形时,不会产生反作用力,以确保波纹密封3运动自如,密封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制膜溶料罐的密封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成,容易实施,简便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制膜溶料罐的密封装置,主要由波纹密封圈、V型密封圈、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垫及油封组成,其特征在于①波纹密封圈的内环外环由薄波纹板连成一体,材料为四氟,该密封圈内环与搅拌轴的径向及轴肩相配合,外圈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阶梯孔内;②采用一对背靠背的圆锥滚子轴承,由轴承压盖镶压在机架的另一端阶梯孔内,轴承上部用油封与外界隔绝,下部用V型密封圈与外界隔绝,一轴承内环端与搅拌轴肩紧贴,另一轴承内环端通过螺母及垫圈与搅抖轴压紧。
专利摘要一种制膜溶料罐的密封装置,主要由密封压盖2、四氟波纹密封圈3、四氟V形密封圈4、圆锥滚子轴承5、7,轴承压盖8、垫9、螺母11、12及油封组成。密封圈的内环、外环由薄波纹板连成一体,其内环与搅拌轴的径向及轴肩相配合,外圈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阶梯孔内,轴承上部用油封与外界隔绝,下部用V形密封圈与外界隔绝,其密封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B65D53/00GK2168842SQ9322286
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8日
发明者魏宝利, 孙家旺, 张继岭, 哈鼎文, 李修仁, 张华 申请人: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膜技术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