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的包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548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用于容器的包装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容器的包装件
[0001]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PCT/US2011/063029、国际申请日2011年2月12日、中国申请号201180058088.7、发明名称“用于容器的包装件”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458,931号的权益。
[0004]参考引入
[0005]2010年1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458,931号的公开内容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如同完整地在本文中提出。
技术领域
[0006]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容纳和分配饮料容器、罐或其它类型的物品的纸箱。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夹到一个或多个容器的凸缘上的纸箱。

【发明内容】

[0007]一般而言,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大体上涉及一种包括容纳至少一个容器的承载件的包装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可以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承载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所述承载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可以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间。
[0008]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容器的承载件的坯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可以包括缘边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所述坯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的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包括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在由所述坯件形成的所述承载件中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用于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间。
[0009]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组装承载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坯件,所述坯件包括顶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二侧板、由至少一个第一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底板以及由至少一个第二撑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底板。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定位成由所述顶板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顶部分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方法也可以包括通过向内折叠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至少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并且形成第一保持部件和相对的第二保持部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的所述缘边部分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保持。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中。
[0010]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并且从附带的权利要求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的其它方面、特征和细节。
【附图说明】
[001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参考下列附图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将领会各附加实施例的上述优点和其它优点以及益处。此外,下面所述的附图的各特征不必按照比例绘制。附图中的各特征和元件的尺寸可以放大或缩小以更清楚地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
[0012]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图。
[0013]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平面图。
[0014]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图。
[0015]图4是图3的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0016]图5是图3的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0017]图6是图3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0018]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图。
[0019]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透视图。
[0020]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图。
[0021]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0022]图11是图10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0023]图12是图10的包装件的端部的透视图。
[0024]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图。
[0025]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包装件的坯件的平面图。
[0026]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平面图。
[0027]图16是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容器的图15的部分形成的包装件的仰视图。
[0028]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0029]图18和19是省略两个容器的图17的包装件的仰视透视图。
[0030]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竖立包装件的俯视透视图。
[0031]图21是图20的包装件的端视图。
[0032]在附图中相应的部分始终由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容纳和显示诸如杯、罐、瓶、罐头等的容器的承载件、结构件、套筒状件、纸箱或类似物以及包装件。容器例如可以用于包装食品和饮料产品。容器可以由在组分上适合于包装特定食品或饮料产品的材料制造,并且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例如PET、LDPE、LLDPE、HDPE、PP、PS、PVC、EVOH和尼龙;以及类似物;铝和/或其它金属;玻璃;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0034]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缘边部分,该缘边部分可以处于或靠近相应容器的顶端。缘边部分可以包括缘边,例如从一次性杯子(例如,图4-6中的容器Cl)延伸的凸缘或罐头(例如,图10-12中的容器C2)上的凸边。容器的缘边部分可以以另外方式配置或省略而不脱离本公开。
[0035]根据本公开的承载件可以容纳许多不同形状的容器。为了举例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以下详细说明描述至少部分布置在承载件实施例内的食品容器(例如塑料容器或铝制罐头)。在该说明书中,术语“下”、“底”、“上”和“顶”指示相对于完全竖立承载件或包装件确定的取向。
[0036]本实施例涉及用于附连到和容纳容器的承载件或包装件。在图3-6中示出处于其竖立状态的纸箱或承载件150,其中它附连到容器Cl,形成包装件160。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Cl示出为一次性塑料杯,其具有大体上包括凸缘部分F和底部分或主体B ;然而,其它容器可以保持在包装件160中而不脱离本公开。
[0037]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形成纸箱或承载件150的坯件8的外侧3的平面图。坯件8具有纵轴线LI和横轴线L2。如图1中所示,坯件8可以关于纵轴线LI和横轴线L2完全或部分对称。所以,附图中的某些元件共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反映完全和/或部分对称。
[0038]参考图1,坯件8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20的顶板10、在第二横向折叠线3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20的第一底板30、在第三横向折叠线4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顶板10的第二侧板40以及在第四横向折叠线5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40的第二底板50。
[0039]一个或多个切口可以包括横向折叠线21、31、41、51的每一个中以便于沿着折叠线折叠。任何数量的切口可以形成于任何折叠线中,并且可以根据例如用于形成坯件8的材料的规格和/或硬度选择切口的数量和长度。折叠线21、31、41、51可以由其它方法(例如,没有切口的折线)形成而不脱离本公开。
[0040]在所示实施例中,坯件8包括形成布置在单排中的相应容器接收部分12的两个接收部件。每个容器接收部分12成形为并且尺寸确定成接收将保持在竖立承载件150内的容器Cl的上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容器Cl容纳在竖立承载件150中,形成1X2包装件160。其它包装件配置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I X 3、1X4或2X2等。每个容器接收部分12的接收部件包括在第一横向折叠线21上延伸的第一突舌16和在第三横向折叠线41上延伸且与第一突舌16相对的第二突舌18。第一突舌16均由在顶板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2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17限定。类似地,第二突舌18均由在顶板10中延伸并且进入侧板40中的撕裂线或切割线19限定。在竖立承载件中,突舌16、18在相应的切割线17、19处与相应的侧板20、40分离以在相应的侧板20、40中分别形成呈具有相应的底部或保持边缘25、45的相对侧开口 22、42形式的保持部件(图4_6)。每个容器接收部分12的侧开口 22、42用于接合容器Cl的相对侧上的凸缘F。
[0041 ]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底板30由两个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内撑件34连接到第一侧板20。开口 36限定于每个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内撑件34之间。开口 36还可以限定于第一底板30的内缘33和第一侧板20的内缘23之间。每个开口 36与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12大体对准,使得第一外撑件32和第一内撑件3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一外、内撑件32、34均在横向折叠线3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板20并且在横向折叠线3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底板30。如图1中所示,横向折叠线35在第一底板30中延伸,与第一底板的横向内缘33和横向外缘37间隔开。第一撑件32、34沿着倾斜切割线39可从第一底板3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39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第一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中折叠线35比在折叠线31处连接到侧板2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004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底板50由两个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内撑件54连接到第二侧板40。开口 56限定于每个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内撑件54之间。开口 56还可以限定于第二底板50的内缘53和第二侧板40的内缘43之间。每个开口 56与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12大体对准,使得第二外撑件52和第二内撑件5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相应的容器接收部分的两侧。第二外撑件52的每一个还与相应的第一外撑件32大体对准,并且第二内撑件54与第一内撑件34大体对准。第二撑件52、54均在横向折叠线51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侧板40并且在横向折叠线55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底板50。如图1中所示,横向折叠线55在第二底板50中延伸,与第二底板的横向内缘53和横向外缘57间隔开。第二撑件52、54沿着倾斜切割线59可与第二底板50分离。在备选实施例中,切割线59可以是撕裂线或另一种弱化形式。第二撑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其中折叠线55比在折叠线51处连接到侧板40的相应撑件的部分要短。
[0043]在备选实施例中,多于一个的内撑件34、54可以包括在内、外撑件的每个组中。例如,具有在单排中的四个容器接收部分的备选承载件可以包括布置在外撑件的每个组之间的三个内撑件。在另外的备选示例中,承载件可以包括一个容器接收部分并且没有内撑件。
[0044]下面参考图2-4说明竖立承载件150以形成包装件160的示例性方法。如图2中所示,该图是坯件8的仰视图,底板30、50和撑件32、34、52、54沿着相应的折叠线31、51在箭头Al的方向折叠,使得底板30、50与顶板10和相应的侧板20、40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面接触。容器Cl可以在底板30、50上在容器接收部分12的每一个之上布置在外撑件32、52和相应的内撑件34、54之间。侧板20、40可以沿着相应的折叠线21、41向内折叠,导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