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压控制装置的电梯和其设定方法、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17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均气压变化率)求出加压区间7的气压变化率P/。
[0044]图6表示气压变化率P/、明确地感觉到耳胀的压差11、拔耳朵延迟时间的影响12、拔耳朵时的推算中耳压差13的关系的图。
[0045]如图6中线11所示,在气压变化率P1 ’大的条件下,在较小的气压变化量下产生耳胀感。该倾向在基于一般被试验者的试验中被确认,越敏感的被试验者倾向越强。通过原点O的直线12表示拔耳朵延迟时间的影响12。将从感觉到耳胀到拔耳朵的延迟时间假定为4秒,根据气压变化率P/求出在4秒期间增加的压差,得到拔耳朵延迟时间的影响12。此外,由于在阶梯式的气压模式下在休止区间8进行拔耳朵,所以因休止区间8的气压变化率P/小而严密的延迟时间的影响比本图所示的直线12小。但是,由于在对说明不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故可忽略。
[0046]在感觉到耳胀的压差11加上拔耳朵延迟时间的影响12,能够推算出拔耳朵时的中耳压差13。观察这样推算出的拔耳朵时的中耳压差13则可知在适度的气压变化率P/的范围内,拔耳朵时的中耳压差小,在变得不适之前容易进行拔耳朵。反正,气压变化率P/脱离适度的范围时,拔耳朵时的中耳压差13增大,能够认为变得不适的风险变高。通过基于一般被试验者的试验可知,气压变化率P/的最佳值在从1.0hPa/s到2.0hPa/s之间。
[0047]在上升运行的情况下,气压随着轿厢2的运行而降低。图7表示减压时的耳胀感发生率。线14表示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线15表示感到严重至无法忍受不拔耳朵的程度的不适耳胀的人的发生率。根据耳朵的内部结构可知,与加压方向相比减压方向的气压变化不容易感到耳胀。已知在减压的情况下,在气压变化量为22hPa时,大约一半的人明确地感到耳胀。因此,通过将气压变化率大的减压区间7中产生的气压变化量设定在9hPa到22hPa的范围内,在上升运行中以敏感的约一半的人为对象,在减压区间7使他们产生明确的耳胀感,获得引起吞咽的效果。因此,假设将明确地感到耳胀的发生率设定为50%的情况下,根据图3、图7将减压区间7的气压变化量P1设定为22hPa。此外,在减压的情况下,由于耳咽管的结构,有时在20hPa前后耳咽管自然地导通,将减压区间7的气压变化量P1设定为超过20hPa的气压变化量时,有时在引起吞咽之前耳咽管自然导通而无法得到气压控制产生的引起吞咽的效果。
[004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上升运行中不易发生耳胀不适感,因此考虑更敏感的乘客来设定气压模式。具体而言,参考图3、图5,基于表示与下降运行时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对应的气压变化量的第一数据库,将对应于第一发生率的气压变化量设定为下降运行时的加减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参考图3、图7,基于表示与上升运行时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对应的气压变化量的第二数据库,将对应于第二发生率的气压变化量设定为上升运行时的加减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并且,使上升运行时的加减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比下降运行时的加减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大,且使第二发生率为比第一发生率小的值。此夕卜,该设定方法可以为电梯自身具有数据库3 (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并由控制装置5设定,也可以为电梯自身不具有数据库3 (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而在制造时或维护时将通过该设定方法求出的气压变化量作为控制用的设定参数预先设定存储在控制装置5中,控制装置5基于其进行控制。
[0049]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将第一发生率设定为30%,将加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设定为8hPa,因此将上升运行时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第二发生率)设定为10%,将减压区间的气压变化量设定为llhPa。若假设电梯的升降行程为250m左右,则电梯升降中产生的气压变化量为30hPa。观察图7的线15可知发生率超过10%的乘客在30hPa的范围内不会产生无法忍受不拔耳朵的不适感。因此可认为,如果升降行程为250m,则对应于发生率超过10%的乘客不管有无气压控制都不会产生无法忍受不拔耳朵的不适感。
[0050]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将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减小至10%来设定减压区间7的气压变化量P1,反复阶梯波形6,由此能够期待有其它效果。S卩,在第一个减压区间7中,在IlhPa的气压变化量下产生耳胀感的乘客为10%,而在第二个减压区间7’中,由于总计为22hPa的气压变化量,因此50%的乘客产生耳胀感,获得了引起吞咽的效果。通过这样,并非一次性地让50%的乘客产生耳胀感,而是促使敏感的乘客先拔耳朵,获得了敏感的乘客不容易产生不适的效果。
[0051]图9表示本发明的下降运行的气压模式6的整体波形。横轴是运行时间t,纵轴是从初始气压P。开始的气压变化ΔΡ。轿厢2的外部气压因升降行程、运行速度而如虚线16所示的方式变化。连结虚线16的起点和终点,能够画出作为气压模式6的基准的基本模式17。此外,如果外部气压16的起点与终点一致,则也可以画出曲线状的基本模式17b和弯曲的基本模式17c。
[0052]在本实施例中,以规定的周期10秒反复加压区间7、休止区间8。由于运行时间并非恰好是10秒的倍数,在部分区间需要进行时间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调整时间的区间18,调整开始和最后的区间18a、18b的时间。将气压变化率小的休止区间8设定为4秒左右。进行拔耳朵消除中耳内外的气压差有4秒左右已经足够。休止区间2中产生的气压变化设定为能够忽略的程度的大小。由于人的感觉无法感到2hPa左右的差别,并且在5hPa以上的气压变化量下产生耳胀感,因此休止区间2中产生的气压变化量P2以成为2?5hPa以下为目标。
[0053]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调整时间的区间18a、18b的波形为沿着基本模式17的波形。此外,也可以在整个运行时间设定为相同的周期而不进行部分的时间调整,或者也可以在中央部分进行时间调整。此外,可以在每个周期设定阶梯波形不同的波形,或者也可以仅使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的一部分为阶梯波形。在任一场合下,通过在由气压变化率大的部分和小的部分构成的阶梯波形中基于明确地感到耳胀的人的发生率的数据库3来设定加减压区间7的气压变化量,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0054]但是,在第一个加压区间7中感觉到耳胀而进行拔耳朵时,中耳压差消除,中耳内外的气压差恢复为零。在第二个加压区间7中再次感觉到耳胀而同样地反复拔耳朵,因此在中耳压差增大到不适的程度之前进行了拔耳朵,减轻了不适感。此外,也有在第二个之后习惯气压变化的情况,存在不进行规则的拔耳朵的情况。
[0055]在本实施例中,使前半部分沿着基本模式17的下侧、后半部分沿着基本模式17的上侧而形成气压模式6。观察沿着基本模式17的下侧的部分的气压模式6,休止区间8的开始位置与加压区间7的结束位置以与基本模式17 —致的方式配置。此外,实际的气压控制中切换加压区间7和休止区间8的弯曲部分的波形变缓。因此,实际气压模式6的弯曲点不限于严格地与基本模式17 —致。
[0056]图10是省略上述那样的弯曲点的变缓而将一个周期量的阶梯波形的气压模式6和基本模式17放大后的图。在运行速度为约350m/min时,基本模式17的斜率为0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