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17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电梯用轿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经由防振装置利用轿厢底支承架支承轿厢底面板的电梯用轿厢。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底结构:为了实现轿厢底的轻量化,使用蜂窝结构体作为轿厢底的强度部件,使轿厢底经由配置在轿厢底的下部的防振橡胶支承在轿厢架的下架上(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632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可是,在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以往的电梯的轿厢底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在包含蜂窝结构体的轿厢底的下表面与轿厢架的下架的上表面之间安插有防振橡胶,因此,轿厢底与轿厢架的下架之间的间隔变大,从而导致轿厢底结构整体的厚度变大。由此,必须加深井道的比最下层靠下方的底坑。
[000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电梯用轿厢,该电梯用轿厢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抑制传递至轿厢底面板的振动,能够减小轿厢底装置整体的厚度。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具备:轿厢底面板,其具有面板主体、框架结构体、面板上板和面板下板,框架结构体包括包围面板主体的外周部的面板框架,面板上板和面板下板分别覆盖面板主体和面板框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防振装置,其利用上表面承托框架结构体;以及轿厢底支承架,其经由防振装置支承上述轿厢底面板,防振装置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轿厢底面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
[0011]发明的效果
[0012]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防振装置的一部分配置于轿厢底面板的厚度的范围内,能够减小轿厢底装置的厚度。另外,还能够利用防振装置抑制从轿厢底支承架传递至轿厢底面板的振动。此外,能够将面板主体形成为蜂窝结构体,还能够实现轿厢底面板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用轿厢的立体图。
[0014]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面板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5]图3是沿图2的II1-1II线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沿图2的IV-1V线的剖视图。
[0017]图5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面板的俯视图。
[0018]图6是沿图5的V1-VI线的剖视图。
[0019]图7是示出图6的防振装置被安装于轿厢底支承架的支承面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8是示出图7的防振装置在平常运转时被压缩时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1]图9是示出图7的防振装置在紧急停止时被压缩时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轿厢底面板的俯视图。
[0023]图11是沿图10的X1-XI线的剖视图。
[0024]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轿厢底面板的俯视图。
[0025]图13是沿图12的XII1-XIII线的剖视图。
[0026]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7]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8]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29]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30]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另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0031]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
[0032]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轿厢底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另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实施方式1.
[003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用轿厢的立体图。在图中,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电梯用轿厢)I具有:轿厢架2,其由主绳索(例如,绳索或带等)悬挂;和轿厢主体3,其被支承在轿厢架2上。
[0036]轿厢架2具有:下架4,其从下方支承轿厢主体3 ;上架5,其配置在轿厢主体3的上方;以及一对纵架6,其将下架4和上架5各自的两端部之间连接起来。在该示例中,在与轿厢I的进深方向垂直的平面上配置有轿厢架2。
[0037]轿厢主体3具有:轿厢底装置7,其载置于下架4上;和轿厢室8,其设置于轿厢底装置7上。在轿厢室8设有轿厢出入口 10,其利用轿厢的门9进行开闭。乘客可以通过轿厢出入口 10进出轿厢室8内。轿厢出入口 10的横宽方向与轿厢I的宽度方向一致。另夕卜,在图1中,轿厢I的宽度方向被表示为X方向,轿厢I的进深方向被表示为Y方向,轿厢I的升降方向(上下方向)被表示为Z方向。
[0038]轿厢底装置7具有:轿厢底面板11,其被水平地配置;多个防振装置12,其承托轿厢底面板11 ;以及轿厢底支承架13,其被固定于下架4上,并经由各防振装置12支承轿厢底面板11。
[0039]轿厢底支承架13具有截面L字状的一对角钢14,所述一对角钢14分别向轿厢I的进深方向(Y方向)延伸。一对角钢14在轿厢I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互相分离地配置。在该示例中,在各角钢14上分别载置有2个防振装置12,共计4个防振装置12被设置于轿厢底支承架13上。载置于共用的角钢14上的各防振装置12在轿厢I的进深方向上互相分离地配置。
[0040]在此,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面板11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另外,图3是沿图2的II1-1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1V线的剖视图。轿厢底面板11具有:面板主体21,其是具有矩形状的外形的铝制蜂窝结构体;面板框架22,其包围面板主体21的外周部;矩形状的面板上板23,其覆盖面板主体21和面板框架22各自的上表面,并且粘贴于面板主体21和面板框架22 ;以及矩形状的面板下板24,其覆盖面板主体21和面板框架22各自的下表面,并且粘贴于面板主体21和面板框架22。
[0041]面板框架22形成为比面板主体21强度高的框架结构体。另外,面板框架22由分别沿面板主体21的外周部配置的2根纵框架构件25和2根横框架构件26 (多个框架构件25、26)构成。各纵框架构件25沿着轿厢I的进深方向(Y方向)配置,各横框架构件26沿着轿厢I的宽度方向(X方向)配置。通过将纵框架构件25和横框架构件26的端部彼此接合,由此面板框架22形成为矩形外框状。
[0042]各纵框架构件25形成为向轿厢I的进深方向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中空部件(管状部件)。各横框架构件26形成为向轿厢I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状的中空部件(管状部件)。另外,在该示例中,各纵框架构件25和各横框架构件26分别形成为铝制的挤压成型件。
[0043]另外,各纵框架构件25形成为载置于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的防振装置用框架构件。承托共用的纵框架构件25的2个防振装置12被配置于纵框架构件25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中的、避开两端部的位置。各纵框架构件25各自的下表面上,与各防振装置12的位置相对应地分别设有2个框架开口部27,所述框架开口部27将纵框架构件25的内外连通。由此,关于纵框架构件25的截面形状,在框架开口部27的位置处形成为向下方敞开的敞开截面形状(图3),在从框架开口部27离开的位置处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图4)。
[0044]在面板下板24的与各框架开口部27重叠的部分分别设有面板下板切口部28。面板下板切口部28形成为与框架开口部27大致相同的大小。框架开口部27和面板下板切口部28各自的大小形成为这样的大小:当沿上下方向(Z方向)观察防振装置12时,防振装置12整体处于框架开口部27和面板下板切口部28的范围内。另外,在该示例中,框架开口部27和面板下板切口部28各自的形状形成为矩形状。
[0045]图5是示出图1的轿厢底面板11的俯视图。另外,图6是沿图5的V1-VI线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各防振装置12在各框架开口部27的位置处承托面板框架22。另外,如图6所示,各防振装置12形成为橡胶防振体,该橡胶防振体具有:圆柱状的橡胶制弹性部件31 ;防振上板32,其粘结并固定于橡胶制弹性部件31的上表面;以及防振下板33,其粘结并固定于橡胶制弹性部件31的下表面。防振上板32的上表面形成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防振下板33的下表面形成防振装置12的下表面。
[0046]各防振装置12的上部穿过面板下板切口部28和框架开口部27分别插入纵框架构件25内。由此,各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被配置于轿厢底面板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在各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与纵框架构件25的内部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安插有非伸缩性的衬垫34。S卩,非伸缩性的衬垫34在上下方向上安插在各防振装置12与纵框架构件25之间。各防振装置12借助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经由衬垫34承托纵框架构件25。各防振装置12的防振上板32与衬垫34 —同由未图示的紧固件(螺栓等)固定在纵框架构件25上。从轿厢底支承架13传递至轿厢底面板11的振动由于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