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628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涂镀行业或连续机组的带钢用双通道卷取切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
[0002]【背景技术】:
目前在连续生产机组中一般都设计有双卷取机,带钢在剪切焊缝或取样分卷后,分前、后两台卷取机进行卷取,带钢剪切后转向时,多采用夹送辊、导板及液压缸控制进行卷取间的转换,由于受剪切速度、带钢板形以及带钢材质的影响,有时带钢不能在两个卷取机之间顺畅转换,时常在导板切换处碰撞导板而堆钢,造成机组停机,影响机组作业效率,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双通道切换导板,多采用上、下升降式设计,采用该设计方法,导板摆动幅度大,需要油缸动作的行程较长,一旦导板切换与带钢速度不匹配就会造成带钢的堆钢。因此寻找一种带钢用双通道快速切换导板已是至关重要。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并且可以自动实现两个通道的带钢切换,有效避免了带钢切换时带钢堆钢的生产事故。
[0004]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上设置有切换导板、电磁运输皮带和带钢转向辊组,所述切换导板沿机组作业线水平方向设置,在切换导板后设置有电磁运输皮带,所述带钢转向辊组设置在所述的框架的两端,包括上压辊和转向辊,所述的上压辊和转向辊的轴线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
[0005]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所述切换导板包括滑动导板和固定导板,所述的固定导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电磁运输皮带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的框架的横梁上,所述的滑动导板有一个,设置在框架上沿带钢运行方向前端的一侧并与该侧的固定导板堆叠,固定导板在下,滑动导板在上,所述的滑动导板通过其底部的滑动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框架上。
[0006]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所述的滑动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滑动导板下部两侧的无活塞杆气缸本体,所述无活塞杆气缸本体上设计有滑槽,所述的滑槽里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导板采用螺栓紧固在滑块上。
[0007]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所述的电磁运输皮带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皮带张紧辊,所述的皮带张紧辊上安装皮带,所述的皮带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的皮带张紧辊还连接调整机构。
[0008]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导板平台结构简单、动作迅速,穿带精度高。
[0009]2.本发明采用无活塞杆气缸,采用磁性活塞的吸附力驱动滑块动作,无需复杂的液压和框架结构,有效降低了活塞杆的驱动行程
3.本发明设置了电磁铁在穿带过程中根据带钢宽度自动实现宽度方向的分区控制,有效防止带钢跑偏。
[0010]4.本发明的皮带张紧辊还连接调整机构,采用螺杆、螺母调整实现,在其挡块上设计有刻度尺,使张紧辊的水平调整更加准确,有效防止皮带的跑偏。
[0011]5.本发明的压辊与转向辊轴线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的设计方法,有效避免了带钢头部翘曲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带钢通道的顺利切换。
[0012]【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的活动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带钢,2-转鼓飞剪,3-电磁分选皮带,41-1#压辊,42-2#压辊,5-切换导板,6-电磁运输皮带,71-1#卷取机,72-2#卷取机,81-1#转向辊,82-2#转向辊,9-框架,51-滑动导板,52-无活塞杆气缸,521-滑槽,522-滑块,61-电机,62-固定导板,63-皮带张紧辊,64-皮带调整机构,65-横梁,66-皮带,67-电磁铁。
[0016]【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包括切换导板5、电磁运输皮带6和带钢转向辊组。所述切换导板5采用沿机组作业线水平方向动作的设计方法,与上、下式动作导板相比,大大缩短了油缸的动作行程;在切换导板5后设计有电磁运输皮带6,所述电磁运输皮带6采用电磁吸附力将带钢1紧紧吸附在皮带上,有效避免了带钢1在无张力穿带过程中跑偏,同时避免了由于带钢1板形或材质问题而导致的在后续导板上堆钢现象的发生;所述带钢转向辊组,采用上压辊41、上压辊42与转向辊81、转向辊82轴线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的设计方法,有效避免了带钢1头部翘曲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带钢1双通道的顺利切换。
[0018]参见图2、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导板5包括滑动导板51、固定导板62和无活塞杆气缸52,所述无活塞杆气缸52本体上设计有滑槽521、与滑槽521配合的滑块522,滑槽521与滑块522的配合实现了滑动导板51的平稳快速动作;所述滑动导板51采用螺栓紧固在滑块522上;所述固定导板62采用螺栓紧固在横梁65上,固定导板62与滑动导板51采用堆叠式设计,固定导板62在下,滑动导板51在上;所述无活塞杆气缸52采用磁性活塞的吸附力驱动滑块522动作,进而实现滑动导板51的动作。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19]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运输皮带6由电机61、皮带张紧辊63、皮带调整机构64、电磁铁67和皮带66组成。所述皮带调整机构64,采用螺杆、螺母调整实现,在其挡块上设计有刻度尺,使皮带张紧辊的水平调整更加准确,有效防止皮带66跑偏;所述电磁铁67在带钢1无张力穿带过程中可以根据带钢1宽度自动实现宽度方向的分区控制,紧紧将带钢1吸附在皮带66上,有效防止了带钢1跑偏。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0]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带钢转向辊组包括压辊(41、42)和转向辊(81、82),所述压辊和转向辊采用电机驱动,在穿带前,压辊和转向辊自动加速至与带钢1速度同步,有效避免带钢1在被压辊压住时堆钢,同时采用压辊与转向辊轴线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的设计方法,有效避免了带钢1头部翘曲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带钢1通道的顺利切换。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1]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卷取机到2#卷取机的切换作业,焊缝剪切前,由焊缝跟踪装置跟踪焊缝,机组自动降速至剪切速度70m/min,—般< 100m/mim,电磁铁67通磁同时转鼓飞剪2、电磁分选皮带3、1#压辊41、电磁运输皮带6、2#压辊42、2#转向辊82同时旋转加速至与机组同步,待焊缝剪切完成后,前行带钢与后行带钢之间有会一定的间隙,前行带钢由1#压辊41压住,在1#卷取机71作用下进行甩尾动作,然后1#压辊41抬起并断电、滑动导板51在无活塞杆气缸52作用下关闭,后行带钢由电磁分选皮带3运送至滑动导板51上,带钢带头被电磁铁67吸附在电磁运输皮带6上,在带头穿至2#转向辊82后,2#压辊42压下,带头在转向辊组作用下完成穿带动作,2#压辊42抬起并断电、电磁铁67断磁、电磁运输皮带电机61断电停止,完成通道切换动作。
[0022]2#卷取机到1#卷取机的切换作业,焊缝剪切前,由焊缝跟踪装置跟踪焊缝,机组自动降速至剪切速度70m/min,一般< 100m/mim,电磁铁67通磁同时转鼓飞剪2、电磁分选皮带3、1#压辊41、1#转向辊81、电磁运输皮带6、2#压辊42同时旋转加速至与机组同步,待焊缝剪切的同时,滑动导板51在无活塞杆气缸52作用下打开,此时前行带钢与后行带钢之间有会一定的间隙,前行带钢由2#压辊42压住,在2#卷取机72作用下进行甩尾动作,电磁铁67断磁、电磁运输皮带电机61断电停止。同时后行带钢带头穿至1#转向辊81后,1#压辊41压下,带头在转向辊组作用下完成穿带动作,1#压辊41抬起并断电,完成通道切换动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主权项】
1.一种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上设置有切换导板、电磁运输皮带和带钢转向辊组,所述切换导板沿机组作业线水平方向设置,在切换导板后设置有电磁运输皮带,所述带钢转向辊组设置在所述的框架的两端,包括上压辊和转向辊,所述的上压辊和转向辊的轴线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导板包括滑动导板和固定导板,所述的固定导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电磁运输皮带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的框架的横梁上,所述的滑动导板有一个,设置在框架上沿带钢运行方向前端的一侧并与该侧的固定导板堆叠,固定导板在下,滑动导板在上,所述的滑动导板通过其底部的滑动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滑动导板下部两侧的无活塞杆气缸本体,所述无活塞杆气缸本体上设计有滑槽,所述的滑槽里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导板采用螺栓紧固在滑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运输皮带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皮带张紧辊,所述的皮带张紧辊上安装皮带,所述的皮带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的皮带张紧辊还连接调整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用双通道导板切换平台。本发明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上设置有切换导板、电磁运输皮带和带钢转向辊组,所述切换导板沿机组作业线水平方向设置,在切换导板后设置有电磁运输皮带,所述带钢转向辊组设置在所述的框架的两端,包括上压辊和转向辊,所述的上压辊和转向辊的轴线连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本发明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并且可以自动实现两个通道的带钢切换,有效避免了带钢切换时带钢堆钢的生产事故。
【IPC分类】B65H20/06, B65H23/032
【公开号】CN105270899
【申请号】CN201410257984
【发明人】李少朋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