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折叠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2732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新型可折叠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新型可折叠式集装箱
[0001]发明目的
[0002]可折叠式集装箱卸货后可收叠堆放,因此,卡车、火车或货轮回程载运的空柜数量将大幅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载运空集装箱的成本,提高获利率。另外,新式的可折叠式集装箱符合现今全球高度自动化码头的标准作业系统要求,它完全有能力取代传统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在技术方面属于工业部门货物集装箱制造领域以及物流配送领域。
【背景技术】
[0004]由于全球进出口贸易失衡,海上集装箱存在严重的空柜现象。据调查,海上集装箱空柜现象比例约占总数的20%至30%。这将会造成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航运业者每年需花费可观资源处理空柜问题。因此,可折叠式集装箱对于航运来说将会是一个最佳选择。不仅是航运,在公路、铁路运输方面可折叠式集装箱也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0005]尽管可折叠式集装箱在运输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于其设计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在生产销售及实用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0006]可折叠式集装箱,于1972年2月28日获得美国专利号US3799384,其中一面侧壁,下端可沿着底座进行滑动,与此同时上端通过乳辊与箱顶连接并固定,而另一面侧壁的上端可沿箱顶进行滑动,下端通过乳辊与底座连接并相对固定。
[0007]两面侧壁通过乳辊分别于底座和箱顶进行连接,使得它们的上下边缘可以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滑动。
[0008]通过两面侧壁上下边缘的反向滑动,使得它们可以朝着同一方向,向底部进行折叠。上述为可折叠式集装箱操作原理。
[0009]然而,已注册的美国专利US3799384,在以下几方面,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0010]-集装箱的轴承连接及设计尺寸只适用于国际标准集装箱的侧壁与底座规格。
[0011]-为了使得集装箱的侧壁进行滑动并向底座方向折叠,在枢轴点需要凸缘(具体可参考41号文档)。因此开门的时候,会占据很多集装箱内部空间,这会直接影响到货物装卸载及货物运输流程,另外,在折叠打开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占据集装箱存储空间。这一问题在国际标准传统集装箱身上就不会出现。
[0012]-该折叠方式只适用于向一边开的侧开门(具体可参见104号文档),但国际标准传统集装箱的门都是向两侧打开,每扇门的宽度为集装箱宽度的一半,因此只能向外进行折叠。
[0013]-向一边开的侧开门主要是为了避免集装箱侧壁与底部折叠时侧壁折叠线不能重合的情况。具体可以参见第23号文档中提到的解决方案。
[0014]-如果集装箱的门向内折叠的话,可以避免在折叠过程中集装箱的各个部分发生摩擦或碰撞。
[0015]-此折叠系统仅支持配备双折铰链门的集装箱,也就是门既可以向外开,也可以在折叠过程中向内开。但国际标准下的传统集装箱的门都只能向外开。这种双折铰链门成本及保养费用都会更高。
[0016]-说明中没有解释清楚折叠过程中第一步该怎样操作,以及准备开始折叠时是否需要人工干预操作。看上去集装箱侧壁似乎无法在原先垂直于地面的情况下自动向底座进行折叠。
[0017]-关门的操作过于繁琐,另外集装箱密封性有待考证。因为如果需要门可以向内开并同时保证其密封性的话,就不能使用传统的乳辊及铰链,并且需要在门的里外边缘进行双密封,这将会影响到开关门操作。
[0018]综上所述,尽管该技术创新在集装箱折叠系统方面相比其它类型有了极大的突破,但在实际需求市场中并没能产生较大反响,这将会影响到其是否能够成功接合物流链并发展成商业化贸易产品。
[0019]本次发明的新式可折叠集装箱在侧壁垂直状态下,可以很容易的向底部进行折叠,直至箱顶与底部重合,消除了之前文章提到的障碍及使用限制。
[0020]可折叠箱体,于1999年8月19日获得专利号GB2353275A,延续了 US 3799384专利的折叠式箱体运动系统,但是添加了锚定系统和转动支点,这使得箱体外部边缘规格发生变化。按照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发生的。国际标准中规定都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在集装箱的尺寸规格方面。
[0021]另一项专利号为US 20100018967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就是折叠型集装箱,于2007年2月28日获得专利号。该新式集装箱采用了滚动门,但就我们所知,该项设计与折叠系统无法兼容,并且密封性差,无法应用于海运物流中。
[0022]本项专利经过技术革新,可通过侧壁的旋转及滑动来折叠及展开集装箱。另外,此项专利产品着重于对集装箱门的设计与改善,因此使得折叠运动可与传统集装箱的规格相适应。
[0023]最近新申请的专利产品有,W02008114273号产品,折叠/展开型运输集装箱及其折叠展开方法,于2007年3月21日申请;EP 2036835号产品,可折叠式集装箱,于2007年9月13日进行申请;美国专利号为US 20110284533的堆叠式集装箱,于2012年9月2日申请;欧洲专利号为EP 2132111的新式折叠及展开型集装箱,申请日期为2008年3月17日。每项产品的折叠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可折叠式集装箱有着极大的兴趣及需求。
[0024]但是目前在该领域市场中,并没有像专利中说明的那样能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现有成果并不能达到行业预期标准。

【发明内容】

[0025]本发明旨在设计一个新式的可折叠集装箱,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每一个平面都很坚硬,因此可以在集装箱内部安装联动机制及节点,通过使得箱顶进行垂直平移,使得两个侧壁可以向底板进行折叠。
[0026]现如今,市场对可折叠式集装箱有着极大的兴趣及需求,它们有可能在将来取代传统集装箱的地位,使得运输空箱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空间,减小运输成本。另外,如果可以将集装箱进行折叠,可以方便运输及装卸载,并且便于存放。
[0027]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折叠的集装箱,以满足物流及市场的所有需求,最终取代传统集装箱:
[0028]-尽可能符合国际标准传统集装箱的规格,少作改动,以便能够被市场认可并降低成本。
[0029]-因此,相比传统集装箱,该产品价格适中。
[0030]-在操作及运输过程中有较强耐受性,不易损坏。一旦损坏,可以及时修理,且维修成本较低。
[0031]-极易折叠,最大程度上减小了集装箱每次折叠及展开的成本及损耗。
[0032]-可适用于所有运输工具,并可在物流过程中可进行联运装卸。新型集装箱符合传统集装箱的规格及相应标准。
[0033]-折叠后可进行打包装卸,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输空间及成本。
[0034]-尽可能的减少运输空间。因为一旦运输空间减少,将会给物流减轻很多压力,创造更多价值。
[0035]-在物流许可方面获得相关国际认证。
[0036]本发明中的新式集装箱可以很容易从使用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即从两个侧壁成垂直状态并支撑着箱顶的状态转变为侧壁、箱顶与底座全部折叠在一起的状态,如图10。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持传统的向外开的双开门。两扇门可以向外打开至于侧壁贴合的状态,之后随侧壁一起进行折叠运动,如1号位。
[0037]我们首先介绍技术解决方案是为了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及其使用方法,即集装箱的折叠与展开。该项发明通过常规零件,例如销或螺栓,配置了进行集装箱折叠的锁定及解锁操作系统:
[0038]新式可折叠集装箱由箱顶(1),底座(2),两面较长侧壁(3和4),及前后门(5和6)组成。通过上述箱壁的移动及适当的节点连接装置,可对集装箱进行折叠或展开操作。
[0039]集装箱至少需配备八个连接节点(7和14),如图4,以连接箱顶、底座及侧壁,同时移动侧壁和前后双开门,来对集装箱进行折叠及展开操作,如图7。
[0040]至少有四个在侧壁边缘的连接节点可以进行旋转(7),如图7和8,另外还有至少四个连接节点可以进行旋转及滑动(14),如图7和9,使得侧壁及紧贴侧壁的双开门可以进行滑动。
[0041]在前门两个对角处各有一个旋转节点(7),在另外两个对角处各配有一个可进行旋转及滑动的节点(14),如图29。同理,在集装箱的后门处也有这样的节点。
[0042]当集装箱处于展开状态时,即可用于装载货物及运输的状态时,此时侧壁处于垂直方位,可通过插销(9和10)来进入锁定状态,如图2、4和5。锁定后可使得集装箱各部分更加牢固稳定,如图1和11。在集装箱各部分间的密封垫可以很好地保证其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0043]如图5,旋转节点(7)是由连接板(8),以及至少两个钻孔组成,集装箱需要至少两个传统的插销(9和10)来保持锁定状态。当集装箱处于垂直状态时,插销会穿过连接板上的孔(8),固定住两端,从而使得节点能够嵌入,以防止部件发生旋转,如图12和13。如需要进行折叠,首先拔出插销,如图19及20。相对于侧壁而言,解锁之后部件会发生轻微的垂直移动。箱顶可以通过传统方式抬起,如使用吊车,使得插销9可以对上锁孔,如图22及
23。这时节点将转变为允许侧壁及相邻箱壁进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