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40260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3]如图7所示,端部角柱29设置有联挂装置23和固定装置25,联挂装置23设置在靠近端部角柱29的顶部的位置且设置在靠近集装箱外侧的外端面上,固定装置25与联挂装置23相对地设置在靠近集装箱内侧的内端面上,端架2和中间角柱39均旋转至底架I侧边时,即与集装箱长度方向平行时,连接装置34和固定装置25连接固定,使端架2和中间角柱39连接固定,此外端架2和设置有端墙板28。
[0034]如图2所示,折叠式集装箱旋转(折叠)时,中间角柱39位于底架I的两侧,且低于底架I的上平面,旋转后的端架2覆盖了底架I的整个宽度,并盖住了中间角柱39的转轴结构33。同时端架2旋转后,设置于端架角柱21上的联挂装置23满足集装箱通用标准,以便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吊。
[0035]可选地,连接装置34和固定装置25连接固定时,固定装置25的中心与连接装置34的中心的第一连线垂直于底架I。
[0036]进一步可选地,固定装置25的中心与连接装置34的中心的第一连线垂直于底架I的基础上,联挂装置23的中心与固定装置25的中心的第二连线同样垂直于底架I。即连接装置34、固定装置25以及联挂装置23在均在垂直于集装箱底架I的同一条直线上。
[0037]整箱起吊时,起吊力通过联挂装置23经由固定装置传递到连接装置34,进而传递到底架I的底侧梁11上,该起吊力的传导是垂直于底架I的,因此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分离,从而避免了起吊力对铰链装置24(图6所示)及其它结构造成破坏。
[003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连接装置34为扭锁,扭锁设置在转轴结构33靠近端架的表面上,固定装置25为扭锁接收结构,所述扭锁接收结构设置在所述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内侧的内端面上,所述扭锁接收结构设置有容纳所述扭锁旋转操作的空间。
[0039]端架2及中间角柱39处于旋转(折叠)状态时,固定在中间角柱39的转轴结构33上扭锁能够进入到端部角柱29上的扭锁接收结构并旋转,从而将端架2及中间角柱39联接起来。
[0040]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联挂装置23为具有长形孔的联挂板。整箱起吊时从联挂板起吊,该起吊力通过联挂板传递到转轴结构33,进而传递到底架I的底侧梁11上,避免该力对端架铰链装置24(图6所示)及其它结构造成破坏。
[0041]可选地,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联挂装置23的间距为20英尺或者40英尺,以配合现有起吊具使用。
[0042]可选地,端部角柱29的顶部设置有端顶角件21,端部角柱29的底部设置有端底角件22,在底架I上于中间角柱39的正下方设置有中底角件32。
[0043]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与大多数20英尺或40英尺折叠式集装箱一样,为了抵消货物装载后载重给底架造成的下挠,本发明的折叠式集装的底架I (包括底侧梁11)也设置为在集装箱高度方向向上的拱形。
[0044]而进一步可选地,为了在载货受压时中底角件32不与下层折叠式集装箱的货物接触,中底角件32的底面高于端底角件22,如图4所示,中底角件32的底面高于端底角件22的距离为H2,H2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折叠式集装箱额定载荷重量设置,并可以根据折叠式集装箱的拱度大小计算得出。
[0045]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叠放联运的状态下,如果下层集装箱的中间角柱39的中顶角件31到上层集装箱的中底角件32底面之间的距离仍与下层集装箱的端顶角件21到上层集装箱的端底角件22底面之间的距离(即图4中Hl) —样,会造成中间角柱39的中顶角件31的顶面高于端架2的端顶角件21的顶面。此时如在端顶角件21位置上堆码的是其它无拱度的超长折叠箱,会造成中顶角件31过高超出端顶角件21的顶面并上层集装箱干涉,造成无法堆码。为了保证其上面能够堆码超长的无拱度箱,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的中顶角件31的顶面与端顶角件21的顶面大致平齐。同样可选地,中顶角件31的顶面也可以低于端顶角件21的顶面。即中顶角件31的顶面不超过端顶角件21的顶面。
[0046]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用于运载货物; 两个端架,所述端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两端并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端架的两侧设置有端部角柱,所述端架能够保持在竖直于所述底架的位置,并能够向所述底架的中心旋转至与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以及 至少两个中间角柱,所述中间角柱可旋转地成对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两侧且设置在两个所述端架之间,所述中间角柱通过转轴结构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中间角柱既能保持在竖直于所述底架的位置,又能旋转到所述底架的两侧与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靠近所述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端部角柱设置有联挂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联挂装置设置在所述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外侧的外端面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内侧的内端面上,且与所述联挂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端架和所述中间角柱均向所述底架的中心旋转至与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中心和所述固定装置的中心的第一连线垂直于所述底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时,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中心和所述联挂装置的中心的第二连线垂直于所述底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两侧设置有两对所述中间角柱,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所述两对中间角柱的间距为20英尺或者40英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扭锁,所述扭锁设置在所述转轴结构靠近所述端架的表面上,所述固定装置为扭锁接收结构,所述扭锁接收结构设置在所述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内侧的内端面上,所述扭锁接收结构设置有容纳所述扭锁旋转操作的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挂装置为具有长形孔的联挂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所述联挂装置的间距为20英尺或者40英尺。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构造为在集装箱高度方向向上的拱形,所述端部角柱的底部设置有端底角件,所述底架上于所述中间角柱的正下方设置有中底角件,所述中底角件的底面高于所述端底角件的底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角柱的顶部设置有端顶角件,所述中间角柱的顶部设置有中顶角件,所述中顶角件的顶面不超过所述端顶角件的顶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包括:底架,两个端架,端架的两侧设置有端部角柱,以及至少两个中间角柱,中间角柱通过转轴结构与底架连接,转轴结构靠近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端部角柱设置有联挂装置和固定装置,联挂装置设置在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外侧的外端面上,固定装置设置在端部角柱靠近集装箱内侧的内端面上,且与联挂装置相对设置;端架和中间角柱均向底架的中心旋转至与底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连接装置和固定装置能够连接固定。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式集装箱,将端架和中间角柱的与底架连接的底部连接固定,从而避免起吊力对连接结构造成破坏。
【IPC分类】B65D88/52
【公开号】CN105501711
【申请号】CN201410505925
【发明人】李升奇, 张前先, 赵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