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454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吊具,特别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起重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门式起重机作为基础建设和物流运输行业中的大型特种设备,已经成为很多施工现场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在集装箱码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门性的集装箱起重机吊具不仅能够提高集装箱起重作业的效率,简化起重程序,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进而在物流运送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门式起重机集装箱吊具运动方向、轨迹和角度固定,实际操作中吊具与集装箱的对位较为困难,多数回转吊具只能在水平方向内回转,而且往往采用驱动装置,并通过齿轮和齿圈的传动方式达到回转的目的,这种回转结构造价费用较高,为了提高集装箱吊具作业的安全性,吊具的防碰撞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此,提供一种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更高的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更高的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它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结构上端设置有吊耳,所述的中层结构上端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左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上层结构右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杆A,所述的中层结构右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杆B和液压缸,所述的支撑杆B和液压缸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杆A的下部和中部连接,所述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和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的回转支撑包括设置在中层结构下端的回转支撑外圈和设置在下层结构上端的回转支撑内圈,所述的下层结构四角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的卡紧装置上部设置有激光防撞器。
[0005]所述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均为矩形框架结构。
[0006]所述的吊耳、卡紧装置和激光防撞器的数量均为4个。
[0007]所述的滑轮组和电动液压推杆的数量均为2个。
[0008]所述的连接杆与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09]所述的支撑杆A与上层结构、支撑杆B与中层结构以及支撑杆A与支撑杆B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10]所述的液压缸与支撑杆A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0011 ] 所述的电动液压推杆与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液压推杆驱动回转支撑,实现吊具在水平面内转动,代替传统的齿轮齿圈传动的方式,电动液压推杆定位准确,带有自锁机构,同时具有过载保护,相较于传统的驱动和传动方式,更加安全稳定,并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加工装配难度,通过液压缸驱动支撑杆A和支撑杆B调整对箱时垂直面内的误差,同时在卡紧装置上设置激光防撞器,提高安全性,在吊耳的基础上设置滑轮组,增加起吊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了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尚O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的液压缸的放大图。
[0015]图中:1、上层结构2、中层结构3、下层结构4、吊耳5、连接杆6、滑轮组7、支撑杆A 8、支撑杆B 9、液压缸10、回转支撑外圈11、回转支撑内圈12、电动液压推杆13、卡紧装置14、激光防撞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它包括上层结构1、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结构I上端设置有吊耳4,所述的中层结构2上端设置有滑轮组6,所述的上层结构I和中层结构2左部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的上层结构I右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杆A7,所述的中层结构2右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杆B8和液压缸9,所述的支撑杆B8和液压缸9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杆A7的下部和中部连接,所述的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和电动液压推杆12,所述的回转支撑包括设置在中层结构2下端的回转支撑外圈10和设置在下层结构3上端的回转支撑内圈11,所述的下层结构3四角设置有卡紧装置13,所述的卡紧装置13上部设置有激光防撞器14。
[0019]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液压推杆驱动回转支撑,实现吊具在水平面内转动,代替传统的齿轮齿圈传动的方式,电动液压推杆定位准确,带有自锁机构,同时具有过载保护,相较于传统的驱动和传动方式,更加安全稳定,并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加工装配难度,通过液压缸驱动支撑杆A和支撑杆B调整对箱时垂直面内的误差,同时在卡紧装置上设置激光防撞器,提高安全性,在吊耳的基础上设置滑轮组,增加起吊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了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高。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它包括上层结构1、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结构I上端设置有吊耳4,所述的中层结构2上端设置有滑轮组6,所述的上层结构I和中层结构2左部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的上层结构I右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杆A7,所述的中层结构2右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杆B8和液压缸9,所述的支撑杆B8和液压缸9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杆A7的下部和中部连接,所述的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和电动液压推杆12,所述的回转支撑包括设置在中层结构2下端的回转支撑外圈10和设置在下层结构3上端的回转支撑内圈11,所述的下层结构3四角设置有卡紧装置13,所述的卡紧装置13上部设置有激光防撞器14。
[0022]所述的上层结构1、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均为矩形框架结构。
[0023]所述的吊耳4、卡紧装置13和激光防撞器14的数量均为4个。
[0024]所述的滑轮组6和电动液压推杆12的数量均为2个。
[0025]所述的连接杆5与上层结构I和中层结构2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26]所述的支撑杆A7与上层结构1、支撑杆B8与中层结构2以及支撑杆A7与支撑杆B8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27]所述的液压缸9与支撑杆A7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0028]所述的电动液压推杆12与中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0029]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液压推杆驱动回转支撑,实现吊具在水平面内转动,代替传统的齿轮齿圈传动的方式,电动液压推杆定位准确,带有自锁机构,同时具有过载保护,相较于传统的驱动和传动方式,更加安全稳定,并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加工装配难度,通过液压缸驱动支撑杆A和支撑杆B调整对箱时垂直面内的误差,同时在卡紧装置上设置激光防撞器,提高安全性,在吊耳的基础上设置滑轮组,增加起吊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了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高。
【主权项】
1.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它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结构上端设置有吊耳,所述的中层结构上端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左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上层结构右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杆A,所述的中层结构右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杆B和液压缸,所述的支撑杆B和液压缸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杆A的下部和中部连接,所述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和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的回转支撑包括设置在中层结构下端的回转支撑外圈和设置在下层结构上端的回转支撑内圈,所述的下层结构四角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的卡紧装置上部设置有激光防撞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均为矩形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耳、卡紧装置和激光防撞器的数量均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和电动液压推杆的数量均为2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与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A与上层结构、支撑杆B与中层结构以及支撑杆A与支撑杆B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与支撑杆A的连接方式为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液压推杆与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它包括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结构上端设置有吊耳,所述的中层结构上端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的上层结构和中层结构左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上层结构右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杆A,所述的中层结构右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杆B和液压缸,所述的支撑杆B和液压缸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杆A的下部和中部连接,所述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和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的回转支撑包括中层结构下端的回转支撑外圈和下层结构上端的回转支撑内圈,所述的下层结构四角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的卡紧装置上部设置有激光防撞器;本实用新型实现集装箱吊具的转动对箱,降低了对箱的难度,防止碰撞,安全性能高。
【IPC分类】B66C13/08, B66C1/10, B66C13/16
【公开号】CN204823646
【申请号】CN201520416601
【发明人】邵景
【申请人】河南起重机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