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934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0002]板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垂直升降平台进行输送。垂直升降平台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性广的货物举升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自动线货物高差之间运送,货物上线下线。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和使用环境,需要配置不同的工作台形式,动力形式,控制方式和其它附加配合。但现有的垂直升降平台设计不够合理,输送稳定性较差且安全性不理想。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升降平[申请号:200910155574.5],包括一底座、一工件接收平台、一伞齿轮配合机构、一摇动手柄、一丝杆,所述摇动手柄连接所述伞齿轮配合机构,所述伞齿轮配合机构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端安装所述工件接收平台,上述组成的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之上。
[0004]上述方案虽然能用于输送板材且安全性较好,但是仍然存在着设计不够合理,输送效率较差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牢固,安全性好,输送效率高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包括底板和升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组件和升降板相连,每个升降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菱形支撑板和第二菱形支撑板,在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和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中部穿设有和底面平行的中心轴,所述的第一菱形支撑板上端和升降板相铰接,第一菱形支撑板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底板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菱形支撑板下端和底板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二菱形支撑板上端通过第二滑轮与升降板上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中心轴两侧的第一菱形支撑板上分别穿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的第一加强轴,所述的中心轴两侧的第二菱形支撑板上分别穿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的第二加强轴,所述的升降组件一侧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套筒式液压油缸且套筒式液压油缸远离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活塞杆外端和升降板相铰接,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底部和底板相铰接。
[0007]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中,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
[0008]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中,所述的第一滑轨内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的第二滑轨内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滑槽内。
[0009]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中,所述的升降板上方还铺设有防滑层。
[0010]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中,所述的底板上穿设有若干固定孔。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牢固,便于生产制造升级平台。2、安全性好,不仅能有效防止升级台突降造成的伤人,更能防止滚轮压到员工。3、输送效率高,有效的保证了板材的输送,能够跟上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底板1、升降板2、升降组件3、第一菱形支撑板31、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中心轴33、第一滑轮311、第二滑轮321、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轨12、第一通孔312、第一加强轴313、第二滑轮321、第二通孔322、第二加强轴323、套筒式液压油缸4、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21、防滑层2a、固定孔la。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本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包括底板I和升降板2,其特征在于,底板I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组件3和升降板2相连,每个升降组件3包括交叉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菱形支撑板31和第二菱形支撑板32,在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31和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中部穿设有和底面平行的中心轴33,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上端和升降板2相铰接,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下端通过第一滑轮311与底板I上的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下端和底板I铰接相连,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上端通过第二滑轮321与升降板2上的第二滑轨12滑动连接,中心轴33两侧的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上分别穿设有第一通孔312,在第一通孔312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31的第一加强轴313,第一加强轴313两端分别穿设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且平行于底面,中心轴33两侧的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上分别穿设有第二通孔322,在第二通孔322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32的第二加强轴323,第二加强轴323两端分别穿设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且平行于底面,升降组件3 —侧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2升降的套筒式液压油缸4且套筒式液压油缸4远离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套筒式液压油缸4活塞杆外端和升降板2相铰接,套筒式液压油缸4底部和底板I相铰接。第一加强轴313和第二加强轴323不仅加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提升了载货能力,更能有效限制升降板2的高度,防止升降板2突然降低造成的伤人事故,有效的保证了员工的安全,使得员工能够放心的上班。
[0017]套筒式液压油缸4位于两个升降组件3之间,第一滑轨11内侧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轮311设置在第一滑槽111内,第二滑轨12内侧设有第二滑槽121,第二滑轮321设置在第二滑槽121内。由于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均朝向内侧,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滑轮311和第二滑轮321碾压到员工。升降板2上方还铺设有防滑层2a,防滑层2a能防止板材的滑落,底板I上穿设有若干固定孔la。
[001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1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板1、升降板2、升降组件3、第一菱形支撑板31、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中心轴33、第一滑轮311、第二滑轮321、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轨12、第一通孔312、第一加强轴313、第二滑轮321、第二通孔322、第二加强轴323、套筒式液压油缸4、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21、防滑层2a、固定孔I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包括底板(I)和升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组件(3)和升降板(2)相连,每个升降组件(3)包括交叉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菱形支撑板(31)和第二菱形支撑板(32),在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31)和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中部穿设有和底面平行的中心轴(33),所述的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上端和升降板(2)相铰接,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下端通过第一滑轮(311)与底板⑴上的第一滑轨(11)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下端和底板⑴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上端通过第二滑轮(321)与升降板(2)上的第二滑轨(12)滑动连接,所述的中心轴(33)两侧的第一菱形支撑板(31)上分别穿设有第一通孔(312),在第一通孔(311)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31)的第一加强轴(313),所述的中心轴(33)两侧的第二菱形支撑板(32)上分别穿设有第二通孔(321),在第二通孔(321)内穿设有能够连接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32)的第二加强轴(322),所述的升降组件(3) —侧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2)升降的套筒式液压油缸(4)且套筒式液压油缸(4)远离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4)活塞杆外端和升降板(2)相铰接,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4)底部和底板(I)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式液压油缸(4)位于两个升降组件(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轨(11)内侧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的第一滑轮(311)设置在第一滑槽(111)内,所述的第二滑轨(12)内侧设有第二滑槽(121),所述的第二滑轮(321)设置在第二滑槽(12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板(2)上方还铺设有防滑层(2a)。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上穿设有若干固定孔(l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板材的垂直升降平台。底板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组件和升降板相连,每个升降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菱形支撑板和第二菱形支撑板,在两块第一菱形支撑板和两块第二菱形支撑板中部穿设有和底面平行的中心轴,第一菱形支撑板上端和升降板相铰接,第一菱形支撑板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底板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菱形支撑板下端和底板铰接相连。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牢固,便于生产制造升级平台。2、安全性好,不仅能有效防止升级台突降造成的伤人,更能防止滚轮压到员工。3、输送效率高,有效的保证了板材的输送,能够跟上生产的需求。
【IPC分类】B66F7/28, B66F7/08
【公开号】CN204938841
【申请号】CN201520597321
【发明人】袁秋萍, 尹炳龙, 周正礼, 曹国萍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