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593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强度栈板,指通过承载体、补强组件及支撑单元相互组合,以有效达到止滑、防积水、防割伤、加强栈板本身的强度且有效减轻重量的效果。
【背景技术】
[0002]在货物承载的过程中,为有效搬移大量的重物,通常会使用一栈板,以将该货物放置于该栈板上,而后再使用拖板车或堆高机等机体将该栈板抬起,以达到简易搬运的效果,由此可知,栈板本身的负载量及结构强度绝对是制作栈板的关键;
[0003]目前现有的栈板,通常分为木材、塑料及金属等三种材质所制成,然而木材栈板不但在结构上强度较为不足,且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腐烂、虫蛀及掉肩等情形;
[0004]塑料栈板则以塑料射出机进行制造,其不仅需开发大型模具,且其耗费的塑料原料更是庞大,且塑料栈板本身负担重物时,可能因本身强度不足而产生破碎或不堪使用的情形,因此,塑料栈板不但制造成本高,且结构强度方面也较为不足;
[0005]而金属栈板结构强度虽然稳固,也可有效负荷重物,但,由于该金属栈板通常皆使用1.5_的型钢所制成,因而导致该金属栈板本身重量极为沉重,而使得在仓储及运送上极为不便,又因为,该金属栈板本身的结构强度仅以型钢的厚度作为加强,而本身的结构强度却未曾改善,常因长期使用后使得该金属栈板变形而不堪使用,且通常金属栈板的下底板常有向上开放的凹槽,而在下雨时则容易造成该凹槽内部积水的情形,而长久下来不但容易造成锈蚀,且还可能孳生蚊虫,以造成工作环境上的迫害,再者,一般金属栈板所设有的承载体,该承载体两侧向内坳折以有效做收边的动作,然其动作仅为防止使用人员割伤,却无法有效加强该承载体的结构强度,实为有极大需改善的空间;
[0006]由上述可知,现有的技术仍拥有许多缺陷存在,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极需改善加强;
[0007]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发明一种高强度栈板,借此,更有效达到止滑、防积水、防割伤、加强栈板本身的强度且有效减轻重量等效果,以摒除现有产品的缺陷,增进其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8]缘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栈板,主要为改善现有栈板的重量过重、结构强度不足且常积水等种种缺陷;
[0009]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多个承载体,该承载体两侧向内坳折以设有至少一加强部,该加强部贴合于该承载体的内侧以增强该承载体的结构强度,该承载体一面的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止滑槽及至少一第二止滑槽,该第一止滑槽内部与至少一第一止滑组件相卡合,该第二止滑槽另一面连接至少一第二止滑组件,该第二止滑组件内部设有一镂空空间,该镂空空间插设一链接组件,该链接组件穿透该第二止滑组件且穿透该第二止滑槽,该链接组件另一端连接一固定组件以固定该第二止滑组件,该承载体的前承载体及后承载体另一面皆连接至少一补强组件;以及
[0010]多个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与该承载体的另面相连接,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上支撑组件,该上支撑组件一面与该承载体相连接,该上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以贴合该上支撑组件的支撑面,该上支撑组件两侧有一斜度以防止堆高机牙插直接冲撞破坏,该上支撑组件另一面连接至少一支撑体,该支撑体另面连接一下支撑组件,该下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以贴合该下支撑组件的支撑面,该下支撑组件的坳折处设有多个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支撑体的两侧呈一垂直线以有效支撑该支撑体,该下支撑组件两侧有一斜度以防止堆高机牙插直接冲撞破坏且辅助拖板车进出,各该支撑单元的两端连接至少一防撞体,该下支撑组件的内侧连接一基座;
[0011]如上所述的承载体,其中,该承载体为0.6mm至1.2mm的型钢;
[0012]如上所述的承载体,其中,该承载体、该支撑单元、该防撞体及该基座由金属材料所制成;
[0013]如上所述的上支撑组件,其中,该上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呈一管形以有效加强该上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
[0014]如上所述的下支撑组件,其中,该下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呈一管形以有效加强该下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
[0015]其中,该承载体的前承载体及后承载体的另一面皆设有至少一补强组件与该承载体的前承载体及后承载体相连接。
[0016]其中,该承载体另面的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止滑槽及至少一第二止滑槽,该第一止滑槽内部与至少一第一止滑组件相卡合,该第二止滑槽一面连接至少一第二止滑组件。
[0017]其中,该第二止滑组件内部设有一镂空空间,该镂空空间插设一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一端穿透该第二止滑组件且穿透该第二止滑槽,该连接组件另一端连接一固定组件以固定该第二止滑组件。
[0018]其中,该承载体另一面更进一步设有一波形压纹以加强该承载体的承载面。
[0019]其中,该上支撑组件的开口处更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止滑体以防止搬运时栈板随意滑动。
[0020]其中,该下支撑组件的开口处更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止滑体以防止堆栈栈板时而有滑动的情形发生。
[0021]其中,该下支撑组件的内侧连接一基座。
[0022]其中,各该支撑单元的两端连接至少一防撞体。
[0023]其中,该承载体及该支撑单元由金属材料所制成。
[0024]一种高强度栈板,其包括:
[0025]多个承载体;以及
[0026]多个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与该承载体的一面相连接,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上支撑组件,该上支撑组件一面与该承载体相连接,该上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以贴合该上支撑组件的支撑面,该上支撑组件两侧有一斜度,该上支撑组件另一面与至少一支撑体的一面连接,该支撑体另一面连接一下支撑组件。
[0027]其中,该上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呈一管形以有效加强该上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
[0028]一种高强度栈板,其包括:
[0029]多个承载体;以及
[0030]多个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与该承载体的一面相连接,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上支撑组件,该上支撑组件一面与该承载体相连接,该上支撑组件另一面与至少一支撑体的一面连接,该支撑体另一面连接一下支撑组件,该下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以贴合该下支撑组件的支撑面,该下支撑组件的坳折处设有多个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支撑体的两侧呈一垂直线以有效支撑该支撑体,该下支撑组件两侧有一斜度。
[0031]其中,该下支撑组件两侧向内坳折呈一管形以有效加强该下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面图。
[003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003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面加强双向进出型栈板实施例图。
[003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面双向进出型栈板实施例图。
[003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面加强单向进出型栈板实施例图。
[003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面单向进出型栈板实施例图。
[004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体补强实施例图。
[004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承载体实施例图。
[00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组件实施例图。
[004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体实施例图。
[004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滑组件实施例图。
[0045]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体示意图。
[0046]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单元示意图。
[0047]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单元的止滑组件实施例图。
[0048]附图标记说明
[0049]I 承载体
[0050]11 第一止滑槽[0051 ]12 第二止滑槽
[0052]13 凹槽
[0053]14 波形压纹
[0054]15 加强部
[0055]2 第一止滑组件
[0056]21 卡合部
[0057]3 第二止滑组件
[0058]31 镂空空间
[0059]31 链接组件
[0060]33固定组件
[0061 ]4补强组件
[0062]5支撑单元
[0063]51上支撑组件
[0064]511第一止滑体
[0065]52支撑体
[0066]53下支撑组件
[0067]531支撑部
[0068]532加强组件
[0069]533第二止滑体
[0070]6防撞体
[0071]7基座
[0072]8加强组件
[0073]9锁固组件
[0074]91固定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75]请参阅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分解图、正剖面图及侧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多个承载体1,该承载体I两侧向内坳折以设有至少一加强部15,该加强部15贴合于该承载体I的内侧以增强该承载体I的结构强度,该承载体I 一面的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第一止滑槽11及至少一第二止滑槽12,该第一止滑槽11内部与至少一第一止滑组件2相卡合,该第二止滑槽12另一面连接至少一第二止滑组件3,该第二止滑组件3内部设有一镂空空间31,该镂空空间31插设一链接组件32,该链接组件32穿透该第二止滑组件3且穿透该第二止滑槽12,该链接组件32另一端连接一固定组件33以固定该第二止滑组件3,该承载体I的前承载体及后承载体另一面皆连接至少一补强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