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828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包括轿厢、驱动机构、两个电梯门、支柱,该支柱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电梯门分布于支柱的两侧,两个电梯门与支柱活页式连接,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电梯门以支柱为中心向外转动将轿厢打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电梯门等的设计,避免轿厢意外升降而发生的意外;通过缓冲单元和检测单元设计,当钢丝绳意外断裂时能够及时的阻止轿厢下降,方便救援;电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背景技术】
[0002]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0003]目前,电梯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有电梯的存在,才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便利性。可是,使用电梯时,也常常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钢丝绳意外断裂、轿厢意外上升、下降而造成人员伤亡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0005]—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包括轿厢、驱动机构、两个电梯门、支柱,该支柱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电梯门分布于支柱的两侧,两个电梯门与支柱活页式连接,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电梯门以支柱为中心向外转动将轿厢打开。
[0006]让电梯门按上述设计,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0007]—、开门时,电梯门不需要向两边滑动,减小井道的宽度,节省成本。
[0008]二、如果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话,电梯门置于楼层停靠口,这时,可以利用电梯门支撑轿厢的重量,避免意外的发生,也为人们做出反应争取宝贵的时间。
[0009]三、通过设置两个电梯门,可以分别做进人、出人用,这样,人们在进出轿厢时不会影响,更加方便。
[0010]优选的,该电梯还包括钢丝绳、卷扬机、导轨,该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轿厢通过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与导轨滚动连接,该钢丝绳一端与轿厢连接,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
[0011]该导轨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通孔;当然,通孔的尺寸不能过大,不能影响滚轮的正常升降;
[0012]该电梯还包括缓冲单元和检测单元;
[0013]该缓冲单元包括气缸、支撑板,该气缸与支撑板传动连接,该支撑板的尺寸与通孔相匹配,该支撑板的一端与通孔转动连接;
[0014]该气缸通电后,该气缸驱动支撑板以支撑板与通孔的连接处为中心向轿厢方向进行转动;气缸驱动支撑板穿过通孔向轿厢方向运动;
[0015]该检测单元包括连杆、弹簧,该连杆与钢丝绳连接,该连杆的上设有第一导体,该第一导体的下方设有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设置于轿厢上,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导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体连接,该第一导体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第二导体与气缸电连接;
[0016]受到钢丝绳的拉力,连杆上升,该连杆上升后,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分离,该弹簧两端的距离大于其自然长度;
[0017]钢丝绳断裂后,连杆下降,该连杆下降后,该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导通。
[0018]当钢丝绳断裂时,气缸通电,驱动支撑板转动,阻止滚轮继续下降,有效的避免意外的发生。
[0019]优选的,该通孔与楼层停靠口对应设置,缓冲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将轿厢停止后,方便从楼层停靠口对轿厢进行救援;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单元,钢丝绳断裂后,能够及时的利用附近的缓冲单元进行救援,减小轿厢的下降距离,也减小滚轮与支撑板的磨损。
[0020]优选的,该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支撑板的顶端与通孔转动连接;因为支撑板的一端与通孔固定,支撑板竖直设置时,钢丝绳断裂后,支撑板转动,支撑板成倾斜设置,与滚轮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能够减缓滚轮与支撑板之间的冲击力,减小损坏。
[0021]优选的,该通孔位于导轨与滚轮的周向侧面接触的侧壁上,该支撑板位于轿厢一侧的表面与上述侧壁的表面重合,该支撑板与通孔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的尺寸相等;按上述设计的话,不影响滚轮的正常升降。
[00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电梯门等的设计,避免轿厢意外升降而发生的意外;通过缓冲单元和检测单元设计,当钢丝绳意外断裂时能够及时的阻止轿厢下降,方便救援;电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轿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1、2:
[0026]图1是在气缸10通电后,该气缸10驱动支撑板11转动的结构示意图;正常情况下,支撑板11收容与通孔9内,不影响轿厢I的上升。
[002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包括轿厢1、驱动机构2、两个电梯门3、支柱4,该支柱4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电梯门3分布于支柱4的两侧,两个电梯门3与支柱4活页式连接,该驱动机构2驱动两个电梯门3以支柱4为中心向外转动将轿厢I打开。
[0028]让电梯门3按上述设计,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0029]—、开门时,电梯门3不需要向两边滑动,减小井道的宽度,节省成本。
[0030]二、如果轿厢I意外上升或下降的话,电梯门3置于楼层停靠口 A,这时,可以利用电梯门3支撑轿厢I的重量,避免意外的发生,也为人们做出反应争取宝贵的时间。
[0031]三、通过设置两个电梯门3,可以分别做进人、出人用,这样,人们在进出轿厢I时不会影响,更加方便。
[0032]该电梯还包括钢丝绳5、卷扬机6、导轨7,该导轨7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轿厢I通过与导轨7相配合的滚轮8与导轨7滚动连接,该钢丝绳5—端与轿厢I连接,另一端与卷扬机6连接;
[0033]该导轨7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通孔9;当然,通孔9的尺寸不能过大,不能影响滚轮7的正常升降;
[0034]该电梯还包括缓冲单元和检测单元;
[0035]该缓冲单元包括气缸10、支撑板11,该气缸10与支撑板11传动连接,该支撑板11的尺寸与通孔9相匹配,该支撑板11的一端与通孔9转动连接;
[0036]该气缸10通电后,该气缸10驱动支撑板11以支撑板11与通孔9的连接处为中心穿过通孔9向轿厢I方向进行转动;
[0037]该检测单元包括连杆12、弹簧13,该连杆12与钢丝绳5连接,该连杆12的上设有第一导体14,该第一导体14的下方设有第二导体15,该第二导体15设置于轿厢I上,该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导体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体15连接,该第一导体1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第二导体15与气缸10电连接;
[0038]受到钢丝绳5的拉力,连杆12上升,该连杆12上升后,该第一导体14、第二导体15分离,该弹簧13两端的距离大于其自然长度;
[0039]钢丝绳5断裂后,在弹簧13的作用力下连杆12快速的下降,下降加速度大于轿厢的加速度,该连杆12下降后,该第一导体14、第二导体15导通。
[0040]当钢丝绳5断裂时,气缸10通电,驱动支撑板11转动,支撑板11与滚轮8接触,支撑板11与滚轮8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参考图1,滚轮8在导轨7的作用下不能向轿厢I方向水平位移,支撑板11与导轨7配合阻止滚轮8继续下降,有效的避免意外的发生。
[0041]该通孔9与楼层停靠口A对应设置,缓冲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将轿厢I停止后,方便从楼层停靠口 A对轿厢I进行救援;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单元,钢丝绳5断裂后,能够及时的利用附近的缓冲单元进行救援,减小轿厢I的下降距离,也减小滚轮8与支撑板11的磨损。
[0042]该支撑板11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支撑板11的顶端与通孔9转动连接;因为支撑板11的一端与通孔9固定,钢丝绳5断裂后,支撑板11转动,支撑板11成倾斜设置,与滚轮8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能够减缓滚轮8与支撑板11之间的冲击力,减小损坏。
[0043]该通孔9位于导轨7与滚轮8的周向侧面接触的侧壁上,该支撑板11位于轿厢I一侧的表面与上述侧壁的表面重合,该支撑板11与通孔9沿导轨7的延伸方向的尺寸相等;按上述设计的话,不影响滚轮8的正常升降。
[0044]该实施例检测的范围较大,只要位于连杆12与卷扬机6之间的钢丝绳5都能够检测其是否断裂。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包括轿厢(I)、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该电梯包括两个电梯门(3)、支柱(4),该支柱(4)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电梯门(3)分布于支柱(4)的两侧,两个电梯门(3)与支柱(4)活页式连接,该驱动机构(2)驱动两个电梯门(3)以支柱(4)为中心向外转动将轿厢(I)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还包括钢丝绳(5)、卷扬机(6)、导轨(7),该导轨(7)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轿厢(I)通过与导轨(7)相配合的滚轮(8)与导轨(7)滚动连接,该钢丝绳(5)—端与轿厢(I)连接,另一端与卷扬机(6)连接; 该导轨(7)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通孔(9); 该电梯还包括缓冲单元和检测单元; 该缓冲单元包括气缸(10)、支撑板(11),该气缸(10)与支撑板(11)传动连接,该支撑板(11)的尺寸与通孔(9)相匹配,该支撑板(11)的一端与通孔(9)转动连接; 该气缸(10)通电后,该气缸(10)驱动支撑板(11)以支撑板(11)与通孔(9)的连接处为中心穿过通孔(9)向轿厢(I)方向进行转动; 该检测单元包括连杆(I2)、弹簧(I3),该连杆(I2)与钢丝绳(5)连接,该连杆(I2)的上设有第一导体(14),该第一导体(14)的下方设有第二导体(15),该第二导体(15)设置于轿厢(I)上,该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导体(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体(15)连接,该第一导体(1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第二导体(15)与气缸(10)电连接; 该连杆(12)上升后,该第一导体(14)、第二导体(15)分离,该弹簧(13)两端的距离大于其自然长度; 该连杆(12)下降后,该第一导体(14)、第二导体(15)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通孔(9)与楼层停靠口对应设置,缓冲单元的数量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11)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支撑板(11)的顶端与通孔(9)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止轿厢意外上升或下降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通孔(9)位于导轨(7)与滚轮(8)的周向侧面接触的侧壁上,该支撑板(11)位于轿厢(I) 一侧的表面与上述侧壁的表面重合,该支撑板(11)与通孔(9)沿导轨(7)的延伸方向的尺寸相等。
【文档编号】B66B7/02GK205419386SQ20162023850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周翔
【申请人】安徽瑞格电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