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94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中,浇口又称进料口,它是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短小部分,其作用使熔融塑料在进型腔时产生加速度,有利于迅速充满型腔,成型后浇口塑料先冷凝,以封闭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以至在制品上产生缩孔或凹陷,成型后便于使浇注凝料与制品分离。浇口的类型主要有直接浇口、点浇口、侧浇口及潜伏浇口等。而对于手机按键或键盘类产品的注塑模具上,产品总是需要排列在一个整体的边框里,这样可以方便于后续工艺的运输和定位,在这种模具的结构里,通常都是采用侧面进/出浇口结构(图1)或者是底面搭接进/出浇口结构(图2)。这两种结构都会在产品后道喷油漆工序中,带来油漆堆积的问题(图1、图2),而油漆堆积带来产品外观的严重不良。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转移喷油工序中的油漆堆积结构,从而解决油漆堆积带来的产品外观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一端垂直于产品的背面,另一端由垂直于产品端转90度后平行于产品背面,浇口垂直于产品背面垂直延伸的距离形成油漆堆积层的容纳空间。进一步,所述背面浇口结构的浇口可以为一进一出超薄式浇口,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超薄式浇口,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D”型浇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垂直延伸的距离正好可以容纳喷油漆工序中的油漆堆积层,从而使油漆堆积层远离产品的外观面。在这种浇口结构的作用下,去除浇口后,产品侧面的油漆没有被破环,产品的外观面得到完美的保护。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面进/出浇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底面搭接进/出浇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油漆堆积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口排列于边框内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进一出浇口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浇口示意图;其中1.产品、2.背面浇口结构、侧面进/出浇口结构、2”.底面搭接进/出浇口结构、3.辅助定位柱、4.辅助筋条、5.主边框、6.堆积的油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侧面进/出浇口结构2、和底面搭接进/出浇口结构 2”示意图,采用上述结构,在后道喷油漆工序中,产品1上都将出现堆积的油漆6,进而带来油漆堆积的问题影响产品外观的严重不良。如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示意图,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 背面浇口结构2 —端垂直于产品1的背面,另一端由垂直于产品那端转90度后平行于产品背面,浇口平行于产品背面垂直延伸的距离形成油漆堆积层的容纳空间,如图4所述,在后续喷油漆工序中,堆积的油漆6将堆积在背面浇口结构2垂直延伸处,从而使油漆堆积层远离产品的外观面。在这种浇口结构的作用下,去除浇口后,产品侧面的油漆没有被破环,产品的外观面得到完美的保护。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口排列于边框内的示意图所示,产品1排列于主边框5内,通过辅助定位柱3、辅助筋条4固定,背面浇口结构2 —端与辅助筋条4相连,便于后续工艺的运输和定位。如图6、7所示,所述的浇口可以为一进一出超薄式浇口,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超
薄式浇口或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D”型浇口。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一端垂直于产品的背面,另一端由垂直于产品端转90度后平行于产品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的浇口为一进一出超薄式浇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的浇口为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超薄式浇口或“D”型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的浇口为一进三出或二进二出“D”型浇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背面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浇口结构一端垂直于产品的背面,另一端由垂直于产品那端转90度后平行于产品背面,浇口垂直于产品背面垂直延伸的距离形成油漆堆积层的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面垂直延伸的距离正好可以容纳喷油工序中的油漆堆积层,从而使油漆堆积层远离产品的外观面。在这种浇口结构的作用下,去除浇口后,产品侧面的油漆没有被破环,产品的外观面得到完美的保护。
文档编号B29C45/38GK202114879SQ2011202401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何哲新, 刘能攀, 石海水 申请人:何哲新, 刘能攀, 石海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