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859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层叠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板,无论构成层叠板的表面壁、背面壁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的强度。本发明的层叠板(1)是能够以铰链(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层叠板(1),其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壁(2)、背面壁(3)以及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中间层(5),铰链(7)具有中间层。
【专利说明】层叠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层叠板。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汽车等的行李箱的隔板、地板件等,使用能够以铰链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的层叠板。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415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提高了层叠板的刚性的、并且提高了铰链的耐久性的层叠板。
[0004]对于专利文献I的层叠板来说,通过使一板部弯曲并将其熔接于另一板部侧而形成整体铰链,该整体铰链的轴向与设于上述一板部的玻璃纤维的取向方向大致平行。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1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专利文献I的铰链是通过使一板部弯曲并将其熔接于另一板部侧而形成的。因此,专利文献I的铰链的强度会受到构成该铰链的板部的强度的影响。
[0010]近年来,根据使用用途不同层叠板使用有各种种类的板部,因此由于使用于层叠板的板部的种类的不同,存在不能够提高利用该板部而形成的铰链的强度的情况。板部是指构成层叠板的表面壁、背面壁的基材。
[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板,对于该层叠板,无论构成层叠板的表面壁、背面壁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的强度。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0014]本发明的层叠板是能够以铰链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0015]具有表面壁、背面壁以及介于上述表面壁与上述背面壁之间的中间层,
[0016]上述铰链具有上述中间层。
[0017]发明的效果
[0018]采用本发明,无论构成层叠板的表面壁、背面壁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整体立体图。
[0020]图2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芯材5的图,图2的(a)是整体立体图,图2的(b)是俯视图,图2的(C)是仰视图。[0021]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以及芯材5的剖视图,图3的(a)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A-3A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3的(b)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B-3B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3的(c)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B-3B线将芯材5切断了的情况下的芯材5的剖视图。
[0022]图4是表示图2中所示的铰链部7a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0023]图5是表示芯材5的成形方法例的第I图,图5的(a)是表示成形芯材5的组合模41的侧视结构例的图(图5的(b)中所示的5A-5A所对应的剖视图),图5的(b)是表示从上面(挤出头40侧)观察图5的(a)中所示的组合模41而得到的结构例的图。
[0024]图6是表示芯材5的成形方法例的第2图,是表示将图5的(b)中所示的组合模41关闭了的状态的图。
[0025]图7是表示芯材5的成形方法例的第3图,是将图6中所示的组合模41打开了的状态的图。
[0026]图8是表示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
[0027]图9是表示铰链7的结构例的第I图。
[0028]图10是表示铰链7的结构例的第2图。
[0029]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结构例的图。
[0030]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
[0031]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0032]图14是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芯材5的图,图14的(a)是整体立体图,图14的(b)是俯视图,图14的(c)是仰视图。
[0033]图15是第3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以及芯材5的剖视图,图15的(a)是沿着图14的(a)中所示的15A-15A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15的(b)是沿着图14的(a)中所示的15B-15B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15的(c)是沿着图14的(a)中所示的15B-15B线将芯材5切断了的情况下的芯材5的首1J视图。
[0034]图16是用于说明将加强件9收纳于芯材5的收纳部10的情况的图。
[0035]图17是表示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
[0036]图18是表示芯材5的成形方法例的图,是表示将图5的(a)中所示的组合模41关闭了的状态的图(收纳形成部43的部分)。
[0037]图1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结构例的第I图。
[0038]图20是表不第4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结构例的第2图。
[0039]图21是表不第5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结构例的图。
[0040]图22是表示成形图3中所示的层叠板I的方法例的图。
[0041]图23是表示成形第6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方法例的图。
[0042]图24是表不构成第6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芯材5的结构例的图。
[0043]图25是表示成形第7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方法例的图。
[0044]图26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0045](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0046]首先,参照图3、图8对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
[0047]如图3的(a)所示,本发明的层叠板I是能够以铰链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层叠板I。
[0048]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壁2、背面壁3和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中间层,铰链7具有中间层。
[0049]如图8所示,对于本发明的层叠板I来说,利用组合模61对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和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中间层进行合模,成形具有包含中间层的铰链7 (参照图3的(a))的层叠板I。在图3的(a)中,在铰链部7中由中间层构成的部分为铰链部7a。
[0050]例如,如图8所示,在作为中间层使用树脂制的芯材5的情况下,利用组合模61对将芯材5的一部分压缩而形成有铰链部7a(参照图3的(a))的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通过使芯材5与树脂P2熔接,能够成形具有包含中间层的铰链7的层叠板I。另外,中间层不限于芯材5,也能够由无纺布11等材料构成。
[0051]由于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铰链7具有中间层,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层叠板I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52](第I实施方式)
[0053]层叠板I的结构例
[0054]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结构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是用作汽车等的行李箱的隔板、地板件等的构件。
[0055]图1是层叠板I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构成层叠板I的芯材5的图,图2的(a)是整体立体图,图2的(b)是俯视图,图2的(c)是仰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以及芯材5的剖视图,图3的(a)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A-3A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3的(b)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B-3B线将层叠板I切断了的情况下的层叠板I的剖视图,图3的(c)是沿着图2的(a)中所示的3B-3B线将芯材5切断了的情况下的芯材5的剖视图。
[005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具有表面壁2、背面壁3、周边壁4以及芯材5而构成。如图1、图3所示,周边壁4是将表面壁2与背面壁3连接起来的部分。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如图1所示,在表面壁2的表面贴附有用于装饰等的装饰构件6,如图3所示,由背面壁3、芯材5、表面壁2以及装饰构件6构成层叠构造。
[0057]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具有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压缩并使其薄壁化且凹陷而构成的铰链7,层叠板I能够以该铰链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如图3所示,铰链7以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构成。铰链7具有使背面壁3的一部分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立起的立壁71、和将构成层叠板I的层(背面壁3、芯材5、表面壁2、装饰构件6)压缩并使其薄壁化而成的压缩部72而构成。背面壁3的压缩部72的两端与立壁71的一端连结,两个立壁71能够以压缩部72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0058]构成表面壁2和背面壁3的树脂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树脂。例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树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改性聚苯醚等的工程塑料等较佳,能够适当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碳酸钙、滑石、云母等填充材料。但是,从确保作为层叠板I整体的刚性、特别是抗弯刚性的观点考虑,构成表面壁2和背面壁3的树脂优选使用比芯材5的刚性高的树脂。此外,从防止因拉延、缩幅等而产生壁厚的参差不齐的观点考虑,表面壁2和背面壁3优选使用熔融张力较高的树脂材料,另一方面,为了使树脂对金属模的转印性、追随性良好,优选使用流动性较高的树脂。
[0059]芯材5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能够由与构成表面壁2和背面壁3的树脂相同的公知的树脂构成。通过由树脂构成芯材5,能够使芯材5的形状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另夕卜,作为芯材5,优选的是,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由发泡体构成。由此,能够谋求层叠板I的轻量化。在由发泡体构成芯材5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发泡倍率为2.5倍?5.0倍且由具有多个气泡单元的独立气泡构造(独立气泡率为70%以上)构成。另外,作为在成形发泡体时能够使用的发泡剂,能够举出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及其混合物。作为物理发泡剂,能够使用空气、碳酸气、氮气、水等无机物理发泡剂、以及丁烷、戊烷、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有机物理发泡剂,并且,能够使用上述各物质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超临界流体,优选的是,使用二氧化碳、氮等进行制作,若是氮则能够设临界温度为-149.1°C以上、临界压力为
3.4MPa以上来进行制作,若是二氧化碳则能够设临界温度为31°C以上,临界压力为7.4MPa以上来进行制作。
[0060]构成装饰构件6的材料也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能够从以下物质中适当选择,该物质即:对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由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构成的纤维进行加工而得到的编织物、纺织物、无纺布,或由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或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等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乙烯聚烯烃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树脂片材以及这些片材的层叠片材。
[0061]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在芯材5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收纳部10,在该收纳部10中配置有加强件9。构成加强件9的材料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金属制或硬质的塑料制的材料。此外,加强件9的截面形状也不特别限定,截面形状也能够以圆、椭圆等圆形形状、三角、四边等多边形状、H型、C型等不同形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如图3的(a)所示,使用具有开口部91的加强件9。收纳部10是用于收纳加强件9的区域。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收纳部10是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面朝向背面壁3侧的面凹陷而构成,在该收纳部10中嵌入加强件9并固定加强件9。收纳部10的形状也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收纳加强件9就能够以任意的形状构成。
[0062]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来说,如图2所不,使芯材5存在于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以使芯材5介于加强件9的两端与周边壁4之间。因此,利用介于加强件9的两端与周边壁4之间的芯材5,能够抑制由层叠板I与加强件9之间的收缩差引起的变形的产生。
[006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收纳部10是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面朝向背面壁3侧的面凹陷而构成,但该收纳部10也能够由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面朝向背面壁3侧的面贯穿的通孔构成。
[0064]此外,如图3的(a)、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在芯材5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铰链部7a,构成层叠板I的铰链7。因此,铰链7具有芯材5而构成。铰链部7a从芯材5的背面壁3侧的面朝向表面壁2侧的面凹陷而构成。
[0065]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能够以铰链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其中,该铰链7具有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而构成。铰链部7a能够通过将芯材5压缩并使其薄壁化而形成。通过将芯材5压缩并使其薄壁化而形成铰链部7a,能够提高铰链部7a的强度。
[0066]在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由2.5倍?5.0倍的发泡倍率的发泡体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将该芯材5压缩并使其薄壁化而构成的铰链部7a的发泡倍率为2.0倍以下。由此,能够提高铰链部7a的强度。
[0067]图2中所示的铰链部7a以直线形状形成,连续地设于芯材5。由于铰链部7a形成于芯材5的背面侧,因此在图2的(a)、图2的(b)中所示的图(立体图、俯视图)中,铰链部7a所形成的位置以虚线进行表示。此外,在图2的(C)中所示的图(仰视图)中,以实线进行表示。
[0068]在补充内容的基础上,变更了基础申请时的参数。
[0069]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由背面壁3和表面壁2夹着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而构成,以使提高层叠板I的铰链7的强度。优选的是,图9中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的铰链7的厚度A在0.5mm?0.9mm的范围内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构成铰链7的表面壁2的厚度al在0.2mm?0.3mm的范围内构成,芯材5的厚度a2在0.1mm?0.3mm的范围内构成,背面壁3的厚度a3在0.2mm?0.3mm的范围内构成。由此,能够形成具有可以承受层叠板I的弯折等的强度的铰链7。
[0070]另外,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的形状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形状,只要是使得层叠板I能够以铰链部7a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构造就能够形成所有形状的铰链部7a。例如,也能够这样设置:如图4所示,在芯材5的两端设有铰链部7a,在上述铰链部7a之间形成开口部8,从而局部地设置铰链部7a。开口部8能够通过在芯材5开设贯穿的孔而形成。
[0071]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铰链部7a被背面壁3和表面壁2夹持着,因此能够提高包含该铰链部7a而构成的铰链7的强度。但是,由于铰链部7a被背面壁3和表面壁2夹持着,因此由背面壁3、铰链部7a、表面壁2的各部的厚度而导致铰链7的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如图9所示的A)变厚,层叠板I的转动变得困难,有时不能够有效地发挥铰链7的功能。
[0072]因此,优选的是,并不是如图2所示那样将铰链部7a连续地设于芯材5,而是如图4所示那样局部地设置铰链部7a,即使铰链7的层叠方向上的厚度A变厚,也能够有效地发挥铰链7的功能。另外,在图4中是这样设置的:在芯材5的两端设有铰链部7a,在该铰链部7a之间形成开口部8。但是,也能够这样设置:形成多个开口部8,也在图4中所示的开口部8的一部分设有铰链部7a,局部地设置多个铰链部7a。此外,在图4中是这样设置的:在芯材5的中央部形成开口部8,在芯材5的两端设有铰链部7a。但是,也能够这样设置:在芯材5的两端形成开口部8,在芯材5的中央部设有铰链部7a。
[0073]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中,在铰链部7a的附近设有收纳部10,在该收纳部10配置有加强件9。因此,能够利用加强件9提高铰链7附近的强度。
[0074]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例
[0075]接下来,参照图5?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例进行说明。图5的(a)是表示用于成形芯材5的组合模41的侧视结构例(图5的(b)中所示的5A-5A所对应的剖视图)的图,图5的(b)是表示从上面(挤出头40侧)观察图5的(a)中所示的组合模41而得到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图5的(b)中所示的组合模41关闭了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将图6中所示的组合模41打开了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另外,在以下的方法中,对不设有装饰构件6的结构的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76]首先,如图5的(a)、图5的(b)所示,从用于成形芯材5的挤出头40将熔融状态的筒状的树脂Pl向铅垂方向下方挤出,将筒状的树脂Pl向位于打开位置的两个组合模41之间供给。树脂Pl是用于形成芯材5的树脂。
[0077]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两个组合模41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使两个组合模41合模。由此,构成密闭空间。
[0078]接下来,经由上述构成的密闭空间,通过利用吹塑成形、或真空成形、或同时利用上述两者将密闭空间内的树脂PI朝向内腔44挤压,沿着内腔44对该密闭空间内的树脂PI进行赋形。
[0079]详细地说,在吹塑成形的情况下,通过将吹塑销(未图示)介于树脂Pl之中并向内部导入加压流体,而将树脂Pl朝向内腔44按压。此外,在真空成形的情况下,将在内腔表面开口的流路(未图示)设于组合模41中,经由该流路将树脂Pl向组合模41吸引。
[0080]由此,利用筒状的树脂Pl成形芯材5。然后,如图6所示,设于一内腔44B表面的收纳形成部43插入芯材5的表面侧,将芯材5压缩并使其成形,由此在芯材5的表面侧形成收纳部10。收纳形成部43是用于在芯材5形成收纳部10的构件。此外,设于另一内腔44A表面的铰链部形成部42插入芯材5的背面侧,将芯材5压缩并使其成形,由此在芯材5的背面侧形成铰链部7a。铰链部形成部42是用于在芯材5形成铰链部7a的构件。另外,如图5的(a)所示,优选的是,收纳形成部43、铰链部形成部42以与树脂Pl相同的方向设于组合模41。由此,能够减少折曲壁的产生。但是,收纳形成部43、铰链部形成部42也能够以与树脂Pl正交的方向设于组合模41。
[0081]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组合模41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使两个组合模41开模,将成形的芯材5从组合模41之间取出。由此,能够成形具有收纳部10、铰链部7a的芯材5。接下来,将加强件9嵌入于收纳部10,形成在收纳部10固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
[0082]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从挤出装置的T模头60挤出,将熔融状态的树脂P2配置于组合模61之间。树脂P2是用于形成表面壁2、背面壁3的树脂。
[0083]接下来,利用真空或压空将树脂P2向组合模61的内腔62按压而使该树脂P2成形。然后,以使在收纳部10固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与被按压于一内腔62B的树脂P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该芯材5并进行合模,利用组合模61的夹断部夹入配置于彼此的内腔62的树脂P2以使在层叠板I的周边壁4的整周形成熔接部,并且使熔融状态的树脂P2的内表面与芯材5的外表面熔接,形成利用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将在收纳部10固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安装在内部的层叠板I。由此,能够得到芯材5的两表面被树脂P2覆盖的层叠板I。
[0084]另外,上述的层叠板I也能够以对一对预备成形的树脂进行吹塑成形的方式进行成形。[0085]此外,在上述制法中,采取的是使用熔融状态的筒状的树脂Pl来成形芯材5。但是,用于成形芯材5的树脂不限于筒状的树脂P1,也能够使用熔融状态的管状或片状的树脂Pl单体来进行成形。
[0086]此外,在上述制法中,是使用熔融状态的单层的树脂P2来形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但是,也能够使用多层的树脂P2来形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
[0087]另外,在上述制法中,在成形设有装饰构件6的层叠板I的情况下,在使如图8中所示的组合模61合模之前,在一树脂P2与组合模61A之间配置装饰构件6,利用真空或压空将该装饰构件6和树脂P2按压于组合模61A的内腔62A。由此,能够成形在表面壁2的上表面具有装饰构件6的层叠板I。另外,装饰构件6也能够在上述制法后粘贴于表面壁2的上表面。
[0088]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089]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成形通过将芯材5的一部分压缩而形成有铰链部7a的芯材5,利用组合模61对该芯材5和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芯材5与树脂P2熔接,成形具有包含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1,该铰链部7a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芯材5形成。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具有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即,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具有芯材5,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
[009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预先成形通过将芯材5的一部分压缩而形成有铰链部7a的芯材5,利用组合模61对该芯材5和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芯材5与树脂P2熔接,成形具有包含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I。但是,也能够这样构建:不预先成形形成有铰链部7a的芯材5,在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树脂P2进行合模时,利用组合模61将芯材5的一部分压缩而形成铰链部7a。在该情况下,使用用于形成铰链7的铰链形成部来形成铰链部7a。铰链形成部是用于形成铰链7的构件,其设于组合模61。该铰链形成部兼具有图5的(a)、图5的(b)中所示的铰链部形成部42的功能,用于形成具有铰链部7a的铰链7。
[0091]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层叠板I,是在表面壁2的上表面贴附装饰构件6。但是,也能够省略装饰构件6,而使表面壁2的上表面保持原样地暴露。
[009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由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将芯材5全部覆盖,由被该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覆盖的部分的芯材5形成铰链部7a。但是,也能够构成为由表面壁2和背面壁3将芯材5的一部分覆盖,如图10的(a)、图10的(b)所示,由被表面壁2或背面壁3覆盖的部分的芯材5形成铰链部7a。在该情况下,如图10的(a)、图10的(b)所示,由表面壁2或背面壁3将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的部分覆盖而构成铰链7。图10的(a)表不由表面壁2和芯材5构成铰链7的情况,图10的(b)表不由背面壁3和芯材5构成铰链7的情况。
[0093]此外,也能够构成为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仅不覆盖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的部分,如图10的(c)所示,仅通过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来构成铰链7。
[0094]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铰链部7a也能够构成为:由被表面壁2和背面壁3中的至少一壁覆盖的部分的芯材5、或不被表面壁2和背面壁3覆盖的部分的芯材5形成该铰链部7a。即,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只要是具有芯材5而构成就能够以所有的结构构成。
[0095]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芯材5以实心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如专利文献2 (W02009 / 136489)的图4所示,对于芯材5来说,也能够在芯材5设有多个凹陷部。此外,如专利文献2的图5所示,也能够在芯材5设有通孔。S卩,芯材5的结构不限于实心的结构,也能够是一部分为空心、一部分为实心的结构,能够与设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铰链部7a、收纳部10的形状、配置位置相对应地适当在芯材5设置空心部、实心部。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形成有铰链部7a、收纳部10,因此优选的是,在该芯材5的周围设有空心部等孔。由此,即使使用形成芯材5的树脂Pl来形成铰链部7a、收纳部10,也能够确保其形成部分的树脂的逃避位置,从而能够防止树脂堆集的产生。
[0096](第2实施方式)
[0097]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98]如图3的(a)所示,第I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为具有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的结构,该芯材5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S卩,铰链7具有芯材5而构成。
[0099]如图11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为具有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无纺布11形成的铰链部7a的结构。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使无纺布11介于层叠板I的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由该无纺布11构成铰链部7a。S卩,铰链7具有无纺布11而构成。因此,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地,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以下,参照图11对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进行说明。图11表示层叠板I的剖视结构例,表示相当于图3的(a)的部分。
[0100]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具有表面壁2、背面壁3、周边壁4、芯材5a、芯材5b以及无纺布11而构成。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两个芯材5a、芯材5b由无纺布11连结起来,由该无纺布11构成铰链部7a。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来说,由于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无纺布11构成铰链部7a,因此即使以该铰链部7a为转动轴转动层叠板I,在铰链部7a本身也不会产生缝隙、皱纹等。其结果是,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
[0101]作为构成无纺布11的材料,在以铰链部7a为转动轴转动层叠板I时,只要是不会在铰链部7a本身产生缝隙、皱纹等的材料就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能够适当选择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以及对由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构成的纤维进行加工而获得的材料。通过由这些材料构成无纺布11,能够使得在由无纺布11形成的铰链部7a本身不产生缝隙、皱纹。
[0102]在成形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时,如图12的(a)所示,将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
2、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配置于组合模61之间。然后,利用真空或压空将该树脂P2按压于组合模61的内腔62。接下来,以使芯材5a、芯材5b与一树脂P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该芯材5a、芯材5b,并且以使无纺布11与另一树脂P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将该无纺布11配置于构成铰链7的部分。然后,如图12的(b)所示那样进行合模,利用组合模61的夹断部夹入配置于彼此的内腔62的树脂P2以使在层叠板I的周边壁4的整周形成熔接部。由此,能够使无纺布11与芯材5a、芯材5b连结。此外,能够使熔融状态的树脂P2的内表面与芯材5a、芯材5b的外表面熔接。此外,能够使熔融状态的树脂P2的内表面与无纺布11熔接。其结果是,能够形成这样的层叠板1:利用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将由无纺布11连结的芯材5a、芯材5b内置于内部。
[010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由图12的(a)、图12的(b)所示的工序,能够得到由无纺布11连结的芯材5a、芯材5b的两表面被树脂P2覆盖的层叠板I。
_4] 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105]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在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之间配置芯材5a、芯材5b以及无纺布11,利用组合模61对树脂P2、芯材5a、芯材5b、无纺布11进行合模。由此,能够成形这样的层叠板1:其利用无纺布11将芯材5a、芯材5b连结,并且使该芯材5a、芯材5b以及无纺布11熔接于树脂P2,该层叠板I具有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无纺布11形成的铰链部7a。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铰链7具有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无纺布11形成的铰链部7a,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即,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由于铰链7具有无纺布11而构成,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
[0106]另外,对于图11中所不的层叠板I来说,使芯材5a、芯材5b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但是,如图13所示,也能够不将芯材5a、芯材5b插入,而在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形成空心部12。空心部12能够以专利文献2 (W02009 / 136489)等中所公开的公知的方法形成。
[0107]在采用该图13中所示的层叠板I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与图11中所示的层叠板I同样地,使无纺布11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由无纺布11形成铰链部7a。在采用图13中所示的层叠板I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如此,由于由介于表面壁2与背面壁3之间的无纺布11形成铰链部7a,因此无论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基材的种类如何,均能够提高铰链7的强度。另外,在如图11、图13所示那样由无纺布11构成铰链部7a的情况下,能够使无纺布11介于构成铰链7的所有部分而构成铰链部7a、或使无纺布11介于构成铰链7部位的一部分而构成铰链部7a。因此,只要使无纺布11介于构成铰链7的至少一部分而构成铰链部7a,就插入无纺布11的部位不特别限定,能够构成为使无纺布11介于任意的部位。另外,优选的是,由无纺布11形成的铰链部7a通过将无纺布11压缩而形成。由此,能够由未压缩的无纺布11保护铰链部7a附近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内侧。
[0108]另外,在上述的图3的(a)所示的第I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中,也能够构建为:例如使上述的无纺布11介于表面壁2或背面壁3与由芯材5形成的铰链部7a之间,由该插入的无纺布11构成铰链部7a。
[0109](第3实施方式)
[0110]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11]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是芯材5的至少一面被其他构件所覆盖的层叠板I。其他构件是指表面壁2或背面壁3。
[0112]如图15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具有使芯材5变形而形成的保持部51,利用该保持部51保持被收纳于芯材5的加强件9。保持部51例如是指爪部51等。[0113]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成形: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其他构件2、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芯材5与树脂P2熔接,该芯材5是利用使芯材5变形而形成的保持部51来保持收纳于芯材5的加强件9的芯材。
[0114]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由于是利用使芯材5变形而形成的保持部51来保持收纳于芯材5的加强件9,因此能够得到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中收纳任意的加强件9的情况下,加强件9也难以偏离芯材5。
[0115]如图1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强件9以筒形状构成,在加强件9的端部至少具有开口部91。另外,加强件9的截面形状不限于筒形状,例如也能够以H型、C型、-字型等形状构成。但是,优选的是,加强件9像筒形状、H型、C型、-字型等那样在加强件9的端部至少具有开口部91而构成。通过具有开口部91而构成,在将加强件9收纳于收纳部10时,能够将后述的爪部51 (参照图15的(b)、图15的(C))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利用该爪部51卡定加强件9,在收纳部10内对加强件9进行保持。开口部91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利用作为保持部的爪部51进行卡定的形状就能够以任意的形状构成。
[0116]如图15所示,收纳部10通过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面朝向背面壁3侧的面凹陷而构成。另外,由于收纳部10通过将加强件9嵌入而对加强件9进行保持,因此优选的是,该收纳部10以与加强件9相对应的形状形成于芯材5。
[0117]此外,如图15的(b)、图15的(C)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来说,形成有作为用于保持加强件9的保持部的爪部51,利用该爪部51来卡定收纳于收纳部10的加强件9的端部,从而保持加强件9。
[0118]如图14的U)、图14的(b)、图15的(b)、图15的(C)所示,爪部51形成于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如图14、图15的(b)所示,利用爪部51来卡定加强件9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如图14的(C)、图15的(b)、图15的(C)、图16的(a)所示,爪部51通过在芯材5的一部分(例如收纳部10)施加切口 52而形成。在利用爪部51卡定加强件9时,首先,如图16的(b)所示,使爪部51暂时立起,如图16的(c)所示,将爪部5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然后,在将爪部5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的状态下,如图16的(d)所示,将加强件9嵌入于收纳部10进行配置。由此,如图14的(b)、图15的(b)所示,加强件9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被爪部51卡定,能够维持这样的状态:加强件9不偏离收纳部10地保持于收纳部10。另外,为了利用爪部51卡定加强件9,优选的是,使爪部51的顶端弯折,以该弯折的爪部51的顶端卡定加强件9。由此,由于爪部51的顶端将加强件9按压于收纳部10侧,因此能够容易在收纳部10内对加强件9进行保持。
[0119]爪部51能够通过在芯材5形成收纳部10时同时施加切口 52而形成、或在形成收纳部10之后通过其他工序施加切口 52而形成。例如,能够利用组合模在芯材5形成收纳部10的同时由组合模的夹断部施加切口 52而形成爪部51。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通过在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施加切口 52而形成爪部51,因此如图14的(C)、图16的(e)所示那样在芯材5的背面侧形成开口部53。因此,在芯材5的收纳部10配置有加强件9的情况下,如图14的(C)、图16的(e)所示,能够从芯材5的背面侧的开口部53看到加强件9。另外,爪部51的形状只要能够卡定加强件9就不特别限定,能够以任意的形状构成。此外,设于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的爪部51的数量也不特别限定,也能够将多个爪部51设于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但是,在两端设有多个爪部51的情况下,需要缩小各个爪部51的大小。
[0120]此外,如图14、图1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在芯材5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凹部形状的铰链部7a,由此构成层叠板I的铰链7。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能够以铰链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该铰链7具有铰链部7a而构成。图14中所示的铰链部7a以直线形状形成,且连续地设于芯材5。由于铰链部7a形成于芯材5的背面侧,因此在图14的(a)、图14的(b)所示的图(立体图、俯视图)中,铰链部7a所形成的位置以虚线进行表示。此外,在图14的(c )所示的图(仰视图)中,以实线进行表示。
[0121]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在铰链部7a的附近设有收纳部10,在该收纳部10配置有加强件9。因此,能够利用加强件9来提高铰链7附近的强度。
[0122]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例
[0123]接下来,参照图5?图7、图16、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例进行说明。图5的(a)表示成形芯材5的组合模41的侧视结构例(图5的(b)中所示的5A-5A所对应的剖视图),图5的(b)是表示从上面(挤出头40侧)观察图5的(a)中所示的组合模41而得到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图5的(b)中所示的组合模41关闭了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将图6中所示的组合模41打开了的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形成爪部51的方法例的图。图17是表示层叠板I的成形方法例的图。另外,在以下的方法中,对不设有装饰构件6的结构的层叠板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24]首先,如图5的(a)、图5的(b)所示,从用于成形芯材5的挤出头40将熔融状态的筒状的树脂Pi向铅垂方向下方挤出,将熔融状态的筒状的树脂Pi向位于打开位置的两个组合模41之间供给。
[0125]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两个组合模41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使两个组合模41合模。由此,构成密闭空间。
[0126]接下来,经由上述构成的密闭空间,通过利用吹塑成形、或真空成形、或同时利用上述两者来将密闭空间内的树脂PI朝向内腔44按压,沿着内腔44对该密闭空间内的树脂Pl进行赋形。由此,利用熔融状态的筒状的树脂Pl来成形芯材5。此外,如图6所示,设于一内腔44B表面的收纳形成部43插入芯材5的表面侧,通过将树脂Pl压缩并使其成形,从而在芯材5的表面侧形成收纳部10。此外,设于另一内腔44A表面的铰链部形成部42插入芯材5的背面侧,通过将树脂Pl压缩并使其成形,在芯材5的背面侧形成铰链部7a。铰链部形成部42是用于在芯材5形成铰链部7a的构件。
[0127]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组合模41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使两个组合模41开模,将成形的芯材5从组合模41之间取出。由此,能够成形具有收纳部10、铰链部7a的芯材5。
[0128]接下来,如图16的(a)所示,通过人工操作而在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施加切口 52,形成爪部51。在该情况下,爪部51以扁平的状态被切出。然后,如图16的(b)所示,通过人工操作而使爪部51暂时立起。由此,使爪部51以弯曲的方式弯折。接下来,如图16的(c)所示,将爪部5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如图16的(d)所示,以将爪部5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的状态将加强件9嵌入于收纳部10地配置。由此,能够形成保持有加强件9的芯材5。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在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具有爪部51,利用爪部51卡定被收纳于收纳部10的加强件9并进行保持,因此能够使加强件9难以偏离芯材5。
[0129]接下来,如图17所示,将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从挤出装置的T模头60挤出,将熔融状态的树脂P2配置于组合模61之间。
[0130]接下来,利用真空或压空将树脂P2按压于组合模61的内腔62并使之成形。接下来,以使保持有加强件9的芯材5与一内腔62B上的片状的树脂P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该芯材5并进行合模,利用组合模61的夹断部夹入配置于彼此的内腔62的树脂P2以使在层叠板I的周边壁4的整周形成熔接部,并且使熔融状态的树脂P2的内表面与芯材5的外表面熔接,形成利用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将保持有加强件9的芯材5安装在内部的层叠板I。由此,能够得到芯材5的两表面被树脂P2所覆盖的层叠板I。
[0131]另外,在上述制法中,通过人工操作而在收纳部1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施加切口52,形成爪部51。但是,也能够利用组合模41施加切口 52,形成爪部51。
[0132]在该情况下,如图18所示,使各组合模41的夹断部抵接,在芯材5的周边形成分型线,并且在利用收纳形成部43而形成于芯材5的收纳部10的端部施加切口 52,在收纳部10的端部形成爪部51。由此,能够成形具有收纳部10、爪部51、铰链部7a的芯材5。图18是表示将图5的(a)中所示的组合模41关闭了的状态的图,是表示收纳形成部43的部分的结构例的图。另外,爪部51的弯折部也能够预先在芯材5的成形时形成,但优选在成形后将爪部51的顶端弯折。通过之后将直线状的爪部51弯折,能够利用其弹性回复力牢固地固定加强件9。
[0133]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134]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形成这样的芯材5:成形具有通过使芯材51变形而形成的爪部51的芯材5,在该芯材5中收纳有加强件9,利用爪部51将加强件9卡定。接下来,利用组合模61对利用爪部51卡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和树脂P2进行合模,成形层叠板I。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中收纳任意加强件9的情况下,加强件9也难以偏离芯材5。
[0135](第4实施方式)
[0136]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37]如图15的(b)所示,第3实施方式是在芯材5施加切口 52并形成爪部51,利用该爪部51卡定加强件9。
[0138]如图19的(b)所示,对于第4实施方式来说,使芯材5的一部分溃塌而形成突出部81,利用该突出部81卡定加强件9。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中收纳任意的加强件9的情况下,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加强件9难以偏离芯材5。以下,参照图19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39]芯材5的结构例
[0140]首先,参照图19对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0141]如图19的(b)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来说,使芯材5的一部分溃塌而形成突出部81,使该突出部8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利用突出部81卡定加强件9。如图19的(a)所示,形成突出部81的部位具有空心部82,将加强件9嵌入于芯材5后,如图19的(a)所示那样,从空心部82的上方将空心部82压溃,由此如图19的(b)所示那样,形成突出部81,使该突出部8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利用该插入开口部91的突出部81卡定加强件9。
[0142]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来说,为了将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突出部81,优选的是,在构成空心部82的侧壁80施加切口。由此,能够容易将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突出部81。此外,由于空心部82以侧壁80的切口部分为起点弯折而形成突出部81,因此能够使通过将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的突出部81的形状成为特定的形状,并且能够容易将突出部8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例如,在侧壁80不施加切口的情况下,由于不知道空心部82会从侧壁80的哪个部位弯折,因此难以使突出部81成为特定的形状,并且难以将突出部8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相对于此,在侧壁80施加有切口的情况下,由于空心部82以该切口部分为起点弯折,因此容易使突出部81成为特定的形状,并且能够容易将突出部81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因此,优选的是,在构成空心部82的侧壁80施加切口。
[014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如图19的(b)所示,通过将利用突出部81而卡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作为图17中所示的芯材5进行配置,能够得到芯材5的两表面被树脂P2所覆盖的层叠板I。
[0144]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145]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使芯材5的一部分溃塌而形成突出部81,利用该突出部81卡定加强件9。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中收纳任意的加强件9的情况下,也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加强件9难以偏离芯材5。
[014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9的(a)所示那样将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图19的(b)中所示的突出部81。但是,也能够如图20的(a)所示那样将实心部83压溃而形成图20的(b)中所示的突出部84。在该情况下也是同样,突出部84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利用插入开口部91的突出部84卡·定加强件9。另外,在采用图20中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也是同样,优选的是,在实心部83的侧壁85施加切口。由此,实心部83以侧壁85的切口部分为起点弯折而能够容易形成突出部84。此外,由于实心部83以侧壁85的切口部分为起点弯折而形成突出部84,因此能够使通过将实心部83压溃而形成的突出部84的形状为特定的形状,并且能够容易将突出部84插入加强件9的开口部91。另外,也能够在侧壁85施加多个通孔而取代切口,从而能够容易将实心部83压溃。即,只要能够将实心部83压溃从而容易形成突出部84,也能够对实心部83预先施加各种处理。
[0147]但是,与如图19所示那样将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突出部81相比,如图20所示那样将实心部83压溃而形成突出部84需要更多的力。因此,优选的是,如图19所示那样,形成空心部82,将该空心部82压溃而形成突出部81。
[0148](第5实施方式)
[0149]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50]如图21的(b)所示,第5实施方式是使芯材5的一部分(收纳部10的两端)开口而形成开口部89,将加强件9的端部插入该开口部89,利用开口部89卡定加强件9。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中收纳任意的加强件9的情况下,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加强件9难以偏离芯材5。以下,参照图21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51]芯材5的结构例
[0152]首先,参照图21对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0153]如图21的(b)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来说,其使芯材5的一部分(收纳部10的两端)开口而形成开口部89,将加强件9插入该开口部89,利用开口部89卡定加强件
9。如图21的(a)所示,形成开口部89的部位具有空心部86,在构成空心部86的侧壁87的一端施加切口 88,使该侧壁87开口,从而能够形成开口部89。然后,将加强件9的端部插入该开口部89,卡定加强件9。
[0154]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通过将利用开口部89而卡定有加强件9的芯材5作为图17中所示的芯材5进行配置,能够得到芯材5的两表面被树脂P2所覆盖的层叠板I。
[0155]另外,在图21的结构中,形成这样的结构:在侧壁87的一端施加切口 88,将侧壁87留在开口部89内。由此,在将加强件9的端部插入开口部89时,侧壁87能够发挥填补加强件9与开口部89之间的间隙的功能、和作为缓冲件的功能。但是,也能够不将侧壁87留在开口部89内,而在侧壁87的两端施加切口 88而去除侧壁87。在该情况下,由于没有侧壁87,因此能够容易将加强件9的端部插入开口部89内。
[0156]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157]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使芯材5的一部分进行开口而形成开口部89,将加强件9的端部插入该开口部89,利用开口部89卡定加强件9。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层叠板1:即使在芯材5收纳任意的加强件9的情况下,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加强件9难以偏离芯材5。
[0158](第6实施方式)
[0159]接下来,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60]作为成形具有包含图3中所示那样的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I的方法,例如有以下方法。首先,预先成形通过将芯材5的一部分压缩而形成有铰链部7a的芯材5。然后,如图22的(a)所示,将具有铰链部7a的芯材5配置于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之间。`然后,如图22的(b)所示,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熔接,成形具有包含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I。由此,能够成形具有包含图3中所示那样的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I。图22的(a)表示使组合模61合模之前的状态,图22的(b)表示使组合模61合模后的状态。
[0161]如图22的(b)所不,在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时,利用用于形成铰链7的铰链形成部63将装饰构件6、芯材
5、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压缩,形成具有图3中所示的铰链部7a的铰链7。铰链形成部63是用于形成铰链7的构件。铰链形成部63具有用于形成立壁71的立壁形成部64、和用于形成压缩部10的压缩形成部65而构成,如图3所示,形成具有立壁71和压缩部72而构成的铰链7。
[0162]在形成薄壁的铰链7的情况下,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时,需要利用压缩形成部65将芯材5、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压溃,并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但是,如图22的(b)所示,由于没有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因此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向装饰构件6侧、芯材5侧隆起,导致在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产生凹凸、芯材5的形状发生变形且在芯材5产生凹凸这样的情况。对于该问题,由于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厚度越厚、此外压缩形成部65的面积越大,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量越多,因此该问题会随之变得显著。此外,在图22中,表示的是以使用实心的芯材5的情况为例的情形,但在使用一部分为空心的芯材5的情况下,因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而容易在芯材5产生凹凸。此外,在利用压缩形成部65将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压缩并使其变薄的情况下,需要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较多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但由于无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因此不能够使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变薄。在不能够使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变薄的情况下,铰链7的在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图9中所示的A)变厚,因此层叠板I的转动变得困难,存在不能够有效地发挥铰链7的功能的情况。
[016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确保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如图23、图24所示,在芯材5设有槽部54。如图23、图24所示,槽部54通过使芯材5的用于与表面壁2侧接触的表面凹陷而构成。此外,如图23、图24所示,槽部54设于铰链部7a的两侧。图23的(a)表示使组合模61合模之前的状态,图23的(b)表示使组合模61合模后的状态。图24是表示在芯材5形成有槽部54的芯材5的结构例的图。由于铰链部7a通过从芯材5的背面壁3侧的面朝向表面壁2侧的面凹陷而形成,因此槽部54通过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面朝向背面壁3侧的面凹陷而形成。此外,由于槽部54用于储存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因此如图23所示那样,槽部54形成于芯材5的表面壁2侧的未被压缩形成部65压缩的区域。在图23中,槽部54形成于区域a的范围内,该区域a的范围是利用立壁形成部64形成立壁71的范围。此外,在图23中,槽部54以三角形状构成。另外,槽部54的形成位置只要能够确保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的、铰链7的附近,就能够在所有的位置形成槽部54,例如,也能够不是图23中所示的区域a的范围,而将槽部54设于芯材5中的、自用于与压缩形成部65抵接的位置起区域a的2倍(2a)的范围内。通过将槽部54设于芯材5中的、自用于与压缩形成部65抵接的位置起2 a的范围内,能够将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储存于槽部54。但是,鉴于为了确保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优选的是,槽部54形成于区域a的范围内,该区域a的范围是利用立壁形成部64形成立壁71的范围。由此,能够容易使从压缩形成部65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流入槽部54。此外,槽部54的形状只要是能够确保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就能够形成所有的形状的槽部54。但是,优选的是,选择使从压缩形成部65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容易流入的形状。例如,优选的是,选择增大槽部54的形成区域并朝向压缩形成部65缓慢倾斜的形状。此外,如图24所示,槽部54沿着铰链部7a的形成位置呈直线状连续地形成,但也能够沿着铰链部7a的形成位置局部地形成。此外,在图24中,槽部54与铰链部7a平行地形成于铰链部7a的两侧,但也能够使槽部54形成于铰链部7a的至少一侧。但是,鉴于储存从压缩形成部65挤出的树脂P2这点,优选的是,如图24所示那样使槽部54形成于铰链部7a的两侧。
[0164]如图24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预先形成具有槽部54和铰链部7a的芯材5。然后,如图23的(a)所示,将具有槽部54和铰链部7a的芯材5配置于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之间。然后,如图23的(b)所示,利用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芯材5和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熔接,成形具有包含铰链部7a的铰链7的层叠板I。铰链7由利用立壁形成部64形成的立壁71、和利用压缩形成部65形成的压缩部72构成,压缩部72的两端与立壁71的一端连结,两个立壁71能够以压缩部72为转动轴进行转动。此外,在由立壁71和压缩部72构成的铰链7的附近具有槽部54,该槽部54被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埋没。因此,构成铰链7的表面壁2、芯材5的厚度变薄。
[0165]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芯材5具有槽部54,因此利用铰链形成部63将芯材5、构成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树脂P2、装饰构件6压缩而形成具有铰链部7a的铰链7时,能够将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储存于槽部54。因此,能够确保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由于形成于芯材5的槽部54被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埋没,因此能够减少在芯材5、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产生的凹凸。此外,由于能够容易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P2,因此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的厚度变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芯材5中,对在能够确保树脂P2的逃避位置的、铰链7的附近设有槽部54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其中,该树脂P2是指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构成表面壁2侧的树脂。但是,在芯材5中,也能够在能确保被铰链形成部63挤出的构成背面壁3侧的树脂P2的逃避位置的、铰链7的附近设置槽部54。
[0166]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1的作用?效果
[0167]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预先形成使芯材5的表面凹陷而成的槽部54,利用组合模61对该芯材5和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在利用设于组合模61的铰链形成部63形成铰链7时,将被铰链形成部63挤出的树脂P2储存于设于铰链7的附近的槽部54,由树脂P2将槽部54埋没。由此,由于能够将被铰链形成部63挤出的树脂P2储存于槽部54,因此,能够减少在铰链7的周围产生的凹凸。此外,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的厚度变薄。其结果是,能够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强度的铰链7。
[0168](第7实施方式)
[0169]接下来,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70]在第6实施方式中,如图23、图24所示,通过在芯材5形成槽部54,能够减少在铰链7的周围产生的凹凸、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的厚度变薄。
[017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构成为:变更铰链形成部63的形状,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是指由立壁形成部64和压缩形成部65构成的部分的靠压缩形成部65侧的一端的部分。例如,如图22所示,使铰链形成部63的形状以梯形形状构成,在利用该梯形形状的铰链形成部63将树脂P2压缩的情况下,由于构成梯形形状的顶边的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越大,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的量会越多,因此变得不能够使树脂P2变薄。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是指被两个立壁形成部64夹着的压缩形成部65的区域。即,如图22所示,由于在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的宽度变大时,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的量变多,因此变得不能够使树脂P2变薄。
[017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而构成,减小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的宽度。具体而言,由第I立壁形成部641和第2立壁形成部642构成立壁形成部64,该立壁形成部64用于构成铰链形成部63,使第I立壁形成部641与第2立壁形成部642之间的连结部分进行弯曲,减小与第2立壁形成部642连接的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由此,能够减小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的宽度。第I立壁形成部641是用于形成第I立壁711的构件,第2立壁形成部642是用于形成第2立壁712的构件。压缩形成部65是用于形成压缩部72的构件。因此,如图26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铰链7具有立壁71和压缩部72而构成,立壁71具有第I立壁711和第2立壁712而构成,第I立壁711与第2立壁712之间的连结部分以弯曲的方式构成。此外,压缩部72的两端构成为:其与第2立壁712连结,压缩部72的宽度变小。图26的(a)是表示利用图25中所示的铰链形成部63形成的铰链7的结构例的图。
[0173]图25中所示的与第2立壁形成部642连接的压缩形成部65以1.0mm宽度的平坦面构成,第2立壁形成部642与组合模61的合模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0以45度构成。此夕卜,压缩形成部65与组合模61的合模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以90度构成。由此,能够减小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是指被两个第2立壁形成部642夹着的压缩形成部65的区域。通过利用上述的图25中所示的铰链形成部63来形成图26的(a)中所示的铰链7,铰链7的压缩部72以1.0mm宽度的平坦面构成,压缩部72与第2立壁712之间所成的角度以135度(45度+90度)构成。
[017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减小了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因此能够减少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的量。此外,通过减小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能够增大将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压溃时的力,因此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变薄。使组合模61合模时,对利用压缩形成部65将树脂P2、芯材5压溃的力进行控制是较为困难,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较小,因此使组合模61合模时,能够增大将树脂P2、芯材5压溃时的力,使树脂P2、芯材5变薄。
[0175]本实施方式的铰链形成部63通过减小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并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而构成。因此,利用顶部变尖后的铰链形成部63形成铰链7时,能够使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侧凹陷的铰链7的凹部形状的底面侧(是指压缩部72侧)变尖,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变薄,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强度的铰链7。如图26的(a)所示,铰链7的凹部形状在凹陷方向U上由第I凹部形状(指由第I立壁711构成的凹部形状)和第2凹部形状(由第2立壁712构成的凹部形状)连结而构成,该凹陷方向U是从凹部形状的开口侧(指形成于铰链7的背面壁3的开口侧)朝向底面侧(指压缩部72侧)的方向凹陷的方向,第2凹部形状712位于比第I凹部形状711靠底面72侧的位置。
[0176]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铰链7,与第I凹部形状711的在与凹陷方向U正交的正交方向V上的宽度Tl向底面72侧去而变窄的第I变窄程度a I相比,第2凹部形状712的在正交方向V上的宽度T2向底面72侧去而变窄的第2变窄程度P I较大(a I < P I)。图26的(a)表示铰链7的结构例,图26的(b)是用于说明铰链7的第I凹部形状711的第I变窄程度a I的图,图26的(C)是用于说明铰链7的第2凹部形状712的第2变窄程度3 I的图。
[0177]如图26的(b)所示,第I凹部形状711的第I变窄程度a I表示宽度Tl_l与宽度T1-2之间的宽度变窄的变化程度,其中,宽度Tl-1表示第I凹部形状711的任意的位置处的宽度,宽度T1-2表示向凹陷方向U移动与该任意的位置相距规定的值(AU)后的第I凹部形状711的位置处的宽度T1-2。第I凹部形状711的第I变窄程度a I能够利用以下的算式求得。[0178]a 1= ( |(Tl-1) - (Tl-2) | ) + AU
[0179]如图26的(c)所示,第2凹部形状712的第2变窄程度P I表示宽度T2_l与宽度T2-2之间的宽度变窄的变化程度,其中,该宽度T2-1表示第2凹部形状712的任意的位置处的宽度,宽度T2-2表示向凹陷方向U移动与该任意的位置相距规定的值(AU)后的第2凹部形状712的位置处的宽度。第2凹部形状712的第2变窄程度P I能够利用以下的算式求得。
[0180]3 1= ( | (T2-1) - (T2-2) |) + AU
[0181]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铰链7,与第I凹部形状711的第I变窄程度a I相比,第2凹部形状712的第2变窄程度P I较大,因此能够减小构成铰链7的凹部形状的底面的压缩部72的宽度。此外,第I凹部形状711与第2凹部形状712之间的连结部分为弯曲地构成。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借助压缩部72来转动由第I凹部形状711和第2凹部形状712构成的铰链7的凹部形状。
[0182]对于用于形成本实施方式的铰链7的铰链形成部63,由于减小了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因此无需施加较大的力就能够将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压溃并使之变薄。在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的量变多,因此必须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变薄。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较小,应要向压缩形成部65的周围挤出的树脂P2的量较少,因此无需施加较大的力就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变薄。此外,由于压缩形成部65的宽度较小,因此能够减小利用压缩形成部65而形成的压缩部72的区域,并且使压缩部72的厚度变薄。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借助压缩部72来转动由第I立壁711和第2立壁712构成的立壁71。
[0183]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的作用?效果
[0184]这样,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来说,成形这样的层叠板1:使铰链形成部63的顶部变尖而构成,利用具有顶部为较尖的铰链形成部63的组合模61对芯材5和构成层叠板I的表面壁2以及背面壁3的熔融状态的树脂P2进行合模,使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侧凹陷的铰链7的凹部形状的底面侧(指压缩部72侧)变尖。由此,能够使构成铰链7的树脂P2、芯材5变薄,并且能够减少在铰链7的周围产生的凹凸。其结果是,能够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强度的铰链7。
[0185]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施加了各种变更的方式进行实施。
[0186]例如,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层叠板1,以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构成铰链7。但是,也能够以从表面壁2朝向背面壁3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构成铰链7。在该情况下,形成于芯材5的铰链部7a也同样地以从表面壁2朝向背面壁3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构成。此外,收纳部10、槽部54变为以从背面壁3朝向表面壁2侧凹陷的形状构成。
[0187]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以用作汽车等的行李箱的隔板、地板件等用途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层叠板I不限于汽车等用的构件,也能够用作各种用途的构件。
[0188]附图标记说明
[0189]1、层叠板;2、表面壁;3、背面壁;4、周边壁;5、5a、5b、芯材(中间层);51、爪部;52、切口 ;53、开口部;54、槽部;6、装饰构件;7、铰链;71、立壁;711、第I立壁;712、第2立壁;72、压缩部;7a、铰链部;8、开口部;9、加强件;91、开口部;10、收纳部;11、无纺布(中间层);12、空心部;P1、P2、树脂;40、挤出头;41、组合模;42、铰链部形成部;43、收纳形成部;44、内腔;60、挤出头;61、组合模;62、内腔;63、铰链形成部;64、立壁形成部;641、第I立壁形成部;642、第2立壁形成部;65、压缩形成部;80、侧壁;81、突出部;82、空心部;83、实心部;84、突出部;85、侧壁;86、空心部;87、侧壁;88、切口 ;89、开口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层叠板,其能够以铰链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 具有表面壁、背面壁以及介于上述表面壁与上述背面壁之间的中间层,上述铰链具有上述中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由上述表面壁和上述背面壁夹着上述中间层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层具有使上述中间层的表面凹陷而成的槽部,上述槽部被构成上述表面壁或上述背面壁的树脂埋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以从上述表面壁侧朝向上述背面壁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或从上述背面壁侧朝向上述表面壁侧凹陷的凹部形状构成, 上述凹部形状在从上述凹部形状的开口侧朝向底面侧的方向的凹陷方向上由第I凹部形状和第2凹部形状连结而构成,上述第2凹部形状位于比上述第I凹部形状靠上述底面侧的位置, 与上述第I凹部形状的在与上述凹陷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向上述底面侧去而变窄的第I变窄程度相比,上述第2凹部形状的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向上述底面侧去而变窄的第2变窄程度较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上述中间层变形而形成的保持部,由上述保持部保持被收纳于上述中间层的加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是在上述中间层的一部分施加切口而形成的爪部, 上述加强件卡定于上述爪部。
【文档编号】B29C69/00GK103796825SQ201280044450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石井健二, 佐伯和彦 申请人:京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