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的内衬方法及管路的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8922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管路的内衬方法及管路的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将管路的折弯部中的内衬材料与管路内面之间的空隙极力抑制得较小。在将片状的内衬材料(1)团成筒状且将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叠合的状态下,将内衬材料(1)设置于管路P内。此时,在管路(P)的折弯部(P3),以内衬材料(1)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la)朝向折弯部(P3)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内衬材料(1)。接着,将设置于管路(P)内的内衬材料(1)在使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的同时扩径。由此,在折弯部(P3),内衬材料(1)的朝向弯曲的外侧的部分容易鼓起,与折弯部(P3)的内面之间的空隙变小。
【专利说明】管路的内衬方法及管路的内衬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管路的内衬方法及管路的内衬材料。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作为对老朽化的上水道管和下水道管、农业用水管或气体管等已设管路进行修补的施工方法,已知如以下的施工方法。即,在已设管路的内面,设置含有硬化性树脂液和增强纤维的筒状的内衬材料,使前述硬化性树脂液硬化,由此,在管路内构筑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牢固的内衬构造。
[0003]尤其是,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的施工方法。首先,将使短纤维的高强度纤维分散于热硬化性树脂液而成的片状的内衬材料(片状模制复合物(sheet mouldingcompound):SMC)团成筒状,将两端部可滑动地以重叠的状态设置于管路内。接着,将压力流体送入,使内压作用于筒状的内衬材料,由此,使其两端部滑动并同时扩径而使内衬材料密合于管路内面。而且,将蒸气等热介质送入内衬材料的内侧,使内衬材料所含有的热硬化性树脂液硬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78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像专利文献I那样的修补方法中,如果内衬材料未密合于管路的内面,在内衬材料与管路的内面之间存在空隙,则相应地,修补后的管路的实质的截面面积减少。因此,期望,当在将筒状的内衬材料设置于管路内之后扩径时,尽量使内衬材料密合于管路的内面。可是,在修补对象是如图15所示地在途中具有折弯部P3的管路的情况下,在该折弯部P3中,弯曲外侧部分的周长比弯曲内侧部分更长。因此,当使内衬材料100在管路内扩径时,难以使内衬材料100密合于折弯部P3的弯曲外侧的内面,在内衬材料100与折弯部P3之间容易产生空隙。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管路的折弯部中的内衬材料与管路内面之间的空隙极力抑制得较小。
[000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及发明的效果
第I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是具有折弯部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工序,在将片状的内衬材料团成筒状且将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叠合的状态下,将所述内衬材料设置于所述管路内;和扩径工序,使设置于所述管路内的所述内衬材料在使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的同时扩径,在所述设置工序中,在所述管路的折弯部,以所述内衬材料的所述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朝向所述折弯部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所述内衬材料。
[0008]依据本发明,在设置工序中,在管路的折弯部,以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朝向折弯部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内衬材料。因此,在随后的扩径工序中,在内衬材料扩径时,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以朝向折弯部的弯曲的外侧的状态沿周方向滑动,因而内衬材料的朝向所述弯曲外侧的部分容易鼓起。因此,折弯部的内面与内衬材料之间的空隙变小,内衬材料容易沿着折弯部的内面。
[0009]第2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I发明中,所述内衬材料含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
[0010]内衬材料用于对老朽化的管路进行修补或增强,因而要求一定以上的强度,但如果为了确保强度而增大内衬材料的厚度,则管路的实质的截面面积变小。在该点上,本发明的内衬材料,由于含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因而强度高,因此,相应地,能够减薄内衬材料的厚度。
[0011]此外,上述的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也可以是玻璃粗纱布(第3发明)。在该情况下,内衬材料的强度进一步变高。
[0012]第4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或第3发明中,所述内衬材料具有将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叠合于由所述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构造。
[0013]当在设置工序中将内衬材料向管路插入时或当在随后的扩径工序中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滑动而扩径时等,在大的外力作用于内衬材料的一部分时,在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中,有可能发生纤维的偏离(缝偏)。在该情况下,在发生缝偏的位置,内衬材料的强度局部地下降。
[0014]在该点上,本发明的内衬材料具有将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和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叠合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构造。由于无纺织布具有长纤维互相缠绕的构造,因而在外力作用于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时,由叠合于该纺织品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无纺织布对构成纺织品的玻璃纤维赋予阻力。因此,抑制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缝偏。另外,还由无纺织布防止在纺织品的端部发生玻璃纤维的绽开。由此,能够在管路的内侧构筑均匀且强度高的内衬构造。
[0015]第5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4发明中,在由所述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两面,分别叠合有所述无纺织布。
[0016]在本发明中,由于成为由2层无纺织布夹着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构造,因而进一步抑制纺织品的缝偏或绽开。
[0017]第6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f第5的任一个发明中,在所述内衬材料浸溃有热硬化性树脂液,在所述扩径工序中,对所述内衬材料加热并从内侧加压,一边使所述周方向两端部彼此滑动且一边使所述内衬材料扩径,同时,使所述热硬化性树脂液硬化。
[0018]在本发明中,在扩径工序中,对内衬材料加热并同时从内侧加压,由此,使内衬材料扩径,同时,使浸溃于内衬材料的热硬化性树脂液硬化。由此,能够在管路的内面构筑牢固的内衬构造。
[0019]第7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6发明中,团成筒状的所述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以叠合的状态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接合,在所述扩径工序中,对所述内衬材料加热并从内侧加压,由此,解除所述热熔粘接剂对所述周方向两端部的接合。
[0020]在本发明中,由于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暂时接合,因而在设置工序中,防止在将内衬材料插入管路内时两端部偏离且内衬材料扩大。另外,当在设置于管路内之后对内衬材料加热加压时,热熔粘接剂软化,接合力下降。由此,在周方向两端部滑动移动且内衬材料扩径而密合于管路的内面的状态下,热硬化性树脂硬化。
[0021]第8发明的管路的内衬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和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叠合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构造,在团成筒状且将其周方向两端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接合。
[0022]依据本发明,由于含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因而内衬材料的强度变高,能够减薄内衬材料的厚度。另外,由于将无纺织布重叠于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因而在设置于管路内时或扩径时,即使外力作用于内衬材料,也防止玻璃纤维的缝偏。另外,由于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暂时接合,因而在设置工序中,防止在将内衬材料插入管路内时两端部偏离且内衬材料扩大。此外,在设置于管路之后,当在加热状态下对内衬材料从内侧加压时,热熔粘接剂的接合力下降。因此,两端部的暂时接合被解除而能够滑动,内衬材料扩径,密合于管路的内面。
[0023]另外,在使用本发明的内衬材料来进行具有折弯部的管路的内衬的情况下,以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朝向折弯部的弯曲外侧的方式设置内衬材料,由此,能够将在折弯部中的与内衬材料的管路的内面之间产生的空隙抑制得较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衬材料的立体图。
[0025]图2是团成筒状之前的内衬材料的立体图。
[0026]图3是内衬材料的截面图。
[0027]图4是将图1的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放大的图。
[0028]图5是修补对象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
[0029]图6是内衬材料设置时的管路的纵截面图。
[0030]图7是从行进方向前方观看设置途中的内衬材料的反转的前端部的图。
[0031]图8是设置工序后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
[0032]图9是图8的IX-1X线截面图。
[0033]图10是被图9的椭圆A包围的内衬材料的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0034]图11是扩径工序后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
[0035]图12是图11的XI1-XII线截面图。
[0036]图13是被图12的椭圆B包围的内衬材料的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0037]图14是变更方式的内衬材料的截面图。
[0038]图15是通过现有施工方法而进行管路的修补的情况下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衬材料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内衬材料I用于例如农业用水等的已设管路的修补,该内衬材料I以通过在插入已设管路内之后扩径而密合于管路内面的状态设置。
[0040]首先,对内衬材料I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团成筒状之前的内衬材料的立体图,图3是内衬材料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内衬材料I是片状的部件,以团成筒状的状态使用。另外,如图1所示,团成筒状的内衬材料I插入筒状纺织品2。
[0041]如图3所示,片状的内衬材料1,聚酯等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4(例如,纺粘无纺织布)和用高强度的玻璃粗纱织造的玻璃粗纱布5交替地叠合,这多个层通过针刺法而接合。另外,在玻璃粗纱布5的两面叠合有无纺织布4,玻璃粗纱布5成为被无纺织布4夹着的构成。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内衬材料1,由于具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因而强度变高,相应地,能够减薄内衬材料I的整体的厚度。另外,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尤其是玻璃粗纱布,因而内衬材料I的强度进一步变闻。
[0042]另外,团成筒状的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热熔粘接剂6而接合。图4是将图1的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放大的图。如图4所示,热熔粘接剂6不是涂敷于内衬材料I的端部的表面整个区域,而是沿筒长方向分成平行的多个(在图4中为2条)细长的区域而部分地涂敷。而且,在该内衬材料I的一方的端部的粘接剂6的涂敷面叠合有另一方的端部,内衬材料I的两端部接合。此外,以下,将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叠合的部分称为“重叠部分la”。
[0043]此外,内衬材料I的两端部的接合以暂时固定成在使内衬材料I反转并插入管路P内时两端部不偏离的程度的接合强度即可。而且,后面进行说明,通过将内衬材料I设置于管路P内之后的扩径工序中的加热而导致热熔粘接剂6软化,解除两端部的接合。
[0044]图1所示的筒状纺织品2由例如聚酯纤维织造。该筒状纺织品2的外表面由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酯等的热塑性树脂的覆膜3覆盖,筒状纺织品2具有气密性。将团成筒状的内衬材料I插入该筒状纺织品2的内侧,由此,内衬材料I的外表面被筒状纺织品2遮至JHL ο
[0045]以上所说明的内衬材料I例如如下地制造。首先,由平针针织机编织玻璃粗纱,制成玻璃粗纱布5。接着,将该玻璃粗纱布5与无纺织布4交替地层叠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切断成为既定宽度,制成片状的内衬材料I。而且,将片状的内衬材料I团成筒状,在将热熔粘接剂6涂敷于周方向一端部的表面之后,使另一端部置合,将两端部接合。在将这样地制作的筒状的内衬材料I引入筒状纺织品2内之后,使热硬化性树脂液浸溃于内衬材料I和筒状纺织品2的整体。
[0046]此外,作为树脂液的浸溃方法,也可以是利用轧辊来使注入有热硬化性树脂液的内衬材料I集中这样的一般的方法,但出于通过内衬材料I而使树脂均匀地浸溃这一观点,优选采用以下的方法。即,使用粘度比一般使用的树脂液更低的(在常温下滴落那样的粘度的)树脂液,将注入树脂液之后的内衬材料I搬送至高的位置,由此,能够使附着于内衬材料I的剩余的树脂液由于重力而落下,同时,使树脂液均匀地浸溃于内衬材料I。另外,与利用轧辊来使内衬材料I集中的情况相比,树脂浸溃工序变得简单。此外,在该树脂浸溃后搬送内衬材料I的情况下,由于粘度低的树脂液存在滴落的可能性,因而优选进行与树脂液的种类相应的增粘处理(例如,加热或冷却等),以提高树脂的粘度的状态搬送。
[0047]接着,对使用上述的内衬材料I来修补已设管路P的方法进行阐述。图5是修补对象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成为修补对象的管路P是由弯管12(在图5中为90°弯头)将2条直管10、11连接的管路。即,是在2个直管部分P1、P2之间具有折弯部P3的管路。
[0048]在使用内衬材料I来修补该管路P时,首先,将团成筒状的内衬材料I设置于修补对象的管路P内(设置工序)。接着,针对设置于管路P内的内衬材料1,使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并同时扩径(扩径工序)。另外,在上述扩径工序中,通过对内衬材料I进行加热并从内侧加压,从而使内衬材料I扩径,同时,使浸溃于内衬材料I的硬化性树脂液硬化。
[0049](设置工序)
首先,对设置工序进行说明。图6是内衬材料设置时的管路的纵截面图。图7是从行进方向前方观看设置途中的内衬材料的反转的前端部的图。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流体压力作用于浸溃有热硬化性树脂液的筒状的内衬材料1、使其内外面反转的同时设置于管路P内(反转施工方法)。更详细而言,以将缠绕于卷盘(省略图示)的长尺寸的内衬材料I的一端部翻过来的状态遍及整周而固定于管路P的入口。在此,翻过来的部分的内侧的面被气密性的覆膜3覆盖。然后,使加压空气等的流体压力作用于该翻过来的部分的被覆膜3覆盖的面。于是,通过流体压力的作用,如图6中粗线箭头所示,使得内衬材料I的反转的前端部分Ib沿着管路P向前方进出,与此相伴的是,内衬材料I从卷盘引出。由此,内衬材料I的反转连续地进行,遍及其全长而将表面和背面反转。另外,在该反转施工方法中,由于流体压力的作用导致内衬材料I的反转的前端部分Ib沿着管路P行进,因而即使是具有折弯部P3的管路P,也比较容易设置内衬材料I。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由热熔粘接剂6接合(暂时接合),因而在内衬材料I的内外面反转时,防止周方向两端部偏离而扩大。
[0050]图8是设置工序后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图9是图8的IX-1X线截面图。图10是被图9的椭圆A包围的内衬材料的重叠部分的放大图。在利用上述的反转施工方法的内衬材料I的设置完成时,如图9所示,内衬材料I与筒状纺织品2的内外位置逆转,内衬材料I的内面成为由筒状纺织品2覆盖的状态。
[0051 ] 在此,在该设置工序中,如图9所示,在折弯部P3,以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Ia朝向折弯部P3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内衬材料I。具体而言,在通过上述的反转施工方法而将内衬材料I设置于管路P内之前,预先将内衬材料I的重叠部分Ia朝向管路P的侧方的一方(折弯部P3中的成为弯曲外侧的方向)。在该状态下,开始内衬材料I的反转,由此,如图9所示,内衬材料I的重叠部分Ia与折弯部P3的弯曲的外侧的内面对置。此外,在进行管路P的修补之前,进行将电视摄像机插入管路P内而调查其内面状态这一作业,此时,预先由电视摄像机还同时确认管路P的折弯部P3的弯曲外侧的方向。
[0052](扩径工序)
接着,对扩径工序进行说明。图11是扩径工序后的管路的折弯部的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XI1-XII线截面图。图13是被图12的椭圆B包围的内衬材料的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0053]在扩径工序中,将设置于管路P内的内衬材料I加热至热硬化性树脂液的硬化温度(例如,8(Tl00°C )以上,同时,从内侧对内衬材料I加压。由此,使内衬材料I扩径,并且,使热硬化性树脂液硬化。这样,对内衬材料I加热并从内侧加压的方法不限定于特定的方法,例如,如以下地使用加热介质来同时地进行内衬材料I的扩径和热硬化性树脂液的硬化的方法简便。
[0054]在设置工序后(反转后)的状态下,将筒状纺织品2配置于内衬材料I的内侧,而且,该筒状纺织品2的内面成为被气密性的覆膜3覆盖的状态。因此,将加热空气或蒸气等加热介质供给至筒状纺织品22内,由此,能够对内衬材料I加热且同时从内侧加压而使内衬材料I扩径。
[0055]在该扩张工序中,将内衬材料I加热至热硬化性树脂的硬化温度(例如8(Tl00°C )。此时,将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暂时接合的热熔粘接剂6软化,接合力下降,因而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能够沿周方向滑动。此外,热熔粘接剂6的种类与热硬化性树脂液的硬化温度一致地适当选择即可。通过在该加热的同时对内衬材料I从内侧加压,从而使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使内衬材料I扩径。由此,内衬材料I被按到管路P的内面而密合,在该状态下,热硬化性树脂热硬化。因此,在管路P的内面,构筑有热硬化性树脂通过高强度的玻璃粗纱布5而强化的牢固的内衬构造。
[0056]可是,如图9所示,在先前的设置工序中,在管路P的折弯部P3中,以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Ia朝向折弯部P3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内衬材料I。因此,在该扩径工序中,在使内衬材料I扩径时,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la,在朝向折弯部P3的弯曲的外侧的状态下,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因而朝向该弯曲外侧的部分容易向外侧鼓起。因此,如图11、图12所示,在折弯部P3中,内衬材料I与管路P的内面之间的空隙变小,即使在折弯部P3中,内衬材料I也容易沿着管路P的内面整周。此外,在管路P的折弯部P3中,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大大地滑动,由此,向外侧鼓起。因此,在折弯部P3中,与管路P的直管部分P1、P3相比,周方向两端部的滑动量变大。换言之,折弯部P3中的内衬材料I的重叠部分Ia的重叠量与直管部分P1、P3相比而较小。
[0057]此外,折弯部P3的弯曲的曲率越大(曲率半径越小),折弯部P3的内周与外周之间的周方向长度的差就越大,因而容易在内衬材料I与折弯部P3的弯曲外侧部分的内面之间产生空隙。因此,在这样折弯部P3的弯曲的曲率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使内衬材料I朝向折弯部P3的外侧大大地鼓起的本发明尤其有效。
[00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设置工序中,采用反转施工方法,因而在内衬材料I的内外面反转时,容易使大的拉伸力作用于内衬材料I。另外,在扩径工序中,在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滑动且内衬材料I扩径时,容易使大的摩擦力作用于前述两端部。这样,在大的外力作用于内衬材料I的一部分时,容易使玻璃粗纱布5发生缝偏。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内衬材料I中,将无纺织布4重叠于玻璃粗纱布5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而且,由于无纺织布4具有长纤维互相缠绕的构造,因而在外力作用于玻璃粗纱布5时,由与该玻璃粗纱布5接合的无纺织布4对构成玻璃粗纱布5的玻璃纤维赋予阻力,抑制玻璃纤维的偏离,即,玻璃粗纱布5的缝偏。
[0059]另外,在内衬材料I的制造时,在从I块的大的玻璃粗纱布切出多块玻璃粗纱布5的情况下,容易在各个玻璃粗纱布5的被切断的端部发生纤维的绽开。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无纺织布4叠合于玻璃粗纱布5,从而还防止玻璃粗纱布5的端部的绽开。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无纺织布4重叠于玻璃粗纱布5的两面且玻璃粗纱布5被2层无纺织布4夹着的状态下,通过针刺法而接合,因而进一步抑制玻璃粗纱布5的缝偏或端部的绽开。
[0060]接着,对在前述实施方式添加各种变更的变更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0061]I]内衬材料的构成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还能够采用例如如以下的构成的内衬材料。
[0062](I)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成为将无纺织布4叠合于玻璃粗纱布5的两面且玻璃粗纱布5由2层无纺织布4夹着的构成,但即使是仅将无纺织布4叠合于玻璃粗纱布5的一方的面的构成,也得到防止玻璃粗纱布5的缝偏或防止端部的绽开的效果。
[0063](2)作为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不限于由将玻璃纤维对齐而成的玻璃粗纱构成的玻璃粗纱布,还能够使用通过存在捻搓的玻璃纱而织造的玻璃布。
[0064](3)内衬材料没有必要具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和无纺织布的层叠构造。例如,也可以省略无纺织布4的一部分。如果列举一个示例,则没有必要将无纺织布4与玻璃粗纱布5交替地层叠,如图14所示,也可以仅将无纺织布4层叠于多块玻璃粗纱布5的上下两侧。或者,也可以完全不设置无纺织布4。另外,内衬材料的强化纤维层没有必要是玻璃纤维的纺织品。例如,也可以与上述的专利文献I同样地,内衬材料是使短纤维的高强度纤维分散于热硬化性树脂液而成的SMC(片状模制复合物(sheet moulding compound))。
[0065]2]前述实施方式是适用于将筒状的内衬材料I在使其内外面反转的同时设置于管路P内的所谓的反转施工方法的示例,但本发明的内衬材料还能够适用于不使内外面反转,而是保持原样地引入管路P内而设置的施工方法。此外,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向管路P引入时或内衬材料扩径时等,大的外力(拉伸力)也作用于内衬材料,但在像前述实施方式那样为将无纺织布4叠合于玻璃粗纱布5的构成的情况下,防止玻璃粗纱布5的缝偏。
[0066]3]浸溃于内衬材料I的硬化性树脂液不限于热硬化性的树脂液,还能够使用光硬化性的树脂液,还能够进一步使用常温硬化性的树脂液。但是,在像前述实施方式那样将层叠部件2的周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粘接剂6而暂时接合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一次进行硬化性树脂液的硬化和热熔粘接剂6的软化(接合解除),优选采用热硬化性的树脂液。
[0067]4]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筒状的内衬材料I的周方向两端部通过热熔粘接剂6而接合,但也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方法,例如缝制而接合。但是,在通过缝制而接合的情况下,为了当在扩径工序中将内压作用于内衬材料I时使缝制部断裂,有必要设为比较弱的接合。
[0068]另外,出于作用于重叠的周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摩擦力大等理由,在将内衬材料向管路内设置时,在团成筒状的内衬材料不可能大大地扩大的情况下,不特别地需要将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接合。
[0069]5]前述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适用于修补已设管路的情况的示例,但不论已设、新设,也都能够为了增强管路而设置内衬材料。
[0070]符号说明 I内衬材料 Ia重叠部分 4无纺织布
5玻璃粗纱布 6热熔粘接剂P管路P3折弯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管路的内衬方法,是具有折弯部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置工序,在将片状的内衬材料团成筒状且将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叠合的状态下,将所述内衬材料设置于所述管路内;和 扩径工序,使设置于所述管路内的所述内衬材料在使其周方向两端部沿周方向滑动的同时扩径, 在所述设置工序中,在所述管路的折弯部,以所述内衬材料的所述周方向两端部的重叠部分朝向所述折弯部的弯曲的外侧的方式,设置所述内衬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材料含有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是玻璃粗纱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材料具有将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叠合于由所述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两面,分别叠合有所述无纺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衬材料浸溃有热硬化性树脂液, 在所述扩径工序中,对所述内衬材料加热并从内侧加压,一边使所述周方向两端部彼此滑动且一边使所述内衬材料扩径,同时,使所述热硬化性树脂液硬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的内衬方法,其特征在于, 团成筒状的所述内衬材料的周方向两端部以叠合的状态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接合, 在所述扩径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内衬材料加热并从内侧加压,从而解除所述热熔粘接剂对所述周方向两端部的接合。
8.一种管路的内衬材料,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有机纤维的无纺织布和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纺织品叠合并通过针刺法而接合的构造, 在团成筒状且将其周方向两端部叠合的状态下通过热熔粘接剂而接合。
【文档编号】B29C63/34GK104220237SQ20128007230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大西信二, 都筑浩, 上田泰裕 申请人: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