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在开模过程中实现抽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102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及在开模过程中实现抽芯的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开模过程的同时实现模具斜向抽芯的模具,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一种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模具。



背景技术:

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包括位于上部的导液部和位于下方的遮挡体,导液部用于引导体液流入指定的容器,遮挡体用于防止体液溅洒在指定容器的外壁上。现有技术对已生产此类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模具,一般采用分别对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模的形式,即导液部开一付模具,对下部的遮挡体再开一付模具,然后将生产出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此种方式需要开多付模具才能实现一体式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生产,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大幅提高。

此外,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上部的导液部,设有导液通道和斜线的排气通道,现有技术中模具只能实现导液通道的形成,对斜向的排气通道,只能通过后期的钻孔实现,造成生产工序复杂,加工难度较大。

因而提供一种能生产一次成型的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且在模具开模过程中实现斜向抽芯的,结构简单,工序少的模具,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一次成型的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与所述右模合模配合形成规定形状的型腔。所述左模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模组件甲和左模组件乙。所述左模组件甲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甲;所述芯棒甲与液压机构连接,所述液压机构可带动所述芯棒甲做水平的运动。所述左模组件乙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乙;所述芯棒乙与液压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可带动所述芯棒乙做水平的运动。所述芯棒甲、所述芯棒乙与所述型腔均为间隙配合。所述左模组件甲上还设有与所述芯棒甲轴线成A角的滑槽;A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滑槽与水平成 45°时最佳。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芯棒丁;所述芯棒丁一端设有孔。所述右模上固设有推杆;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合模配合时,所述推杆的一端置于所述芯棒丁的孔内;所述芯棒丁的另一端与所述芯棒甲及所述型腔均为间隙配合;在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合模或开模的过程中,因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芯棒丁的孔,所述芯棒丁可沿所述滑槽滑动的同时,所述芯棒丁还可沿推杆运动。所述推杆与水平夹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推杆与水平夹角为45 °时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左模位于所述型腔内设有凸起;或所述右模位于所述型腔内设有凸起;或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位于所述型腔内均设有凸起。当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位于所述型腔内均设有凸起时,凸起可以是位于所述左膜和所述右模合模的拼接处,也可以是分列在左模和右模的其他位置。当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合模配合时,所述芯棒乙与位于所述左膜上的凸起、或位于所述右模上的凸起、或位于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的凸起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芯棒甲上设有槽甲;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合模配合时,所述芯棒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槽甲内且与所述槽甲及所述型腔间隙配合。

与所述芯棒乙的端部为抵接配合。所述芯棒乙包括芯棒乙A和芯棒乙B。所述芯棒乙A为管状,所述芯棒乙A套设于所述芯棒乙B外。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外缘设有环槽,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还设有轴向的槽乙。所述芯棒甲的端部与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抵接。

所述左膜组件上还设有芯棒丁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芯棒丁在所述滑槽中滑动位置限位。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以及限位钢珠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模具开模过程中同时实现斜向抽芯,即加工生产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过程中,直接完成排气通道的形成无需二次加工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实现斜向抽芯的方法,模具的左模与右模配合形成规定形状的型腔,所述左模两侧的分列设置左模组件甲和左模组件乙,所述左模组件甲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甲;所述左模组件乙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乙;左膜组件甲上还设有与芯棒甲的轴线成A角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芯棒丁,所述芯棒丁的一端设有孔,所述右模上的推杆插设有于所述芯棒丁的孔中。所述芯棒甲、所述芯棒乙及所述芯棒丁与所述型腔均为间隙配合,所述芯棒乙与所述型腔为间隙配合。在模具的左膜和右模分离过程中,所述右模上的所述推杆从所述芯棒丁的孔中抽出过程中,所述芯棒丁沿所述推杆向下运动的同时所述芯棒丁沿所述滑槽向下滑动,所述芯棒丁沿所述滑槽向下滑动过程中所述芯棒丁的一端从所述型腔中退出,从而在模具开模过程中,实现斜向设置的芯棒丁从所述型腔中抽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备一次性密闭式体液留置器的方法,首先备好模具,然后给合模后的模具灌注流态材料,待流体材料在模具中成型后,抽出芯棒,裁边即可得到便捷式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

其中,所述模具设有左膜和右模,所述左膜上设有凹陷的型腔左部,所述右模上设有凹陷的型腔右部,当所述左膜和所述右模合模配合后,所述型腔左部和所述型腔右部构成型腔。

芯棒包括芯棒甲、芯棒乙和芯棒丁,芯棒乙还包括芯棒乙A和芯棒乙B。

所述左膜两侧分列设有左膜组件甲和左膜组件乙。所述左膜组件甲上水平设置芯棒甲,所述芯棒甲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左膜组件乙上设有与芯棒甲的轴线成A角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芯棒丁,所述芯棒丁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左膜组件乙上还水平设置的芯棒乙。所述芯棒乙A为管状,所述芯棒乙A套设于所述芯棒乙B外。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外缘还设有环槽,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还设有轴向的槽乙。所述芯棒甲的端部与所述芯棒乙B的端部抵接。

所述右模与所述左膜合模过程中;使固设于所述右模上的斜向推杆插设于所述左膜组件甲上的芯棒丁的孔中,使所述芯棒丁沿所述推杆向斜上方运行的同时,所述芯棒丁沿位于所述左膜组件甲上斜向的滑槽滑动至所述型腔,所述芯棒甲、所述芯棒乙以及所述芯棒丁与所述型腔为间隙配合。

将合模后的模具与定位板固定,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右模紧密配合。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贯通定位板的注液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右模的连接面上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与所述注液孔及所述型腔连通,通过注液孔注入液态材料,所述液态材料流至型腔,待液态材料定型后,将所述模具与所述定位板分离,再使左模和所述右模分离,所述左模和所述右模开模过程中,芯棒丁从所述型腔中抽出,然后再使左模组件甲和左模组件乙与所述左模分离,使得芯棒甲和所述芯棒乙从所述型腔中抽出,取出成型的一次性密闭式体液留置器去边即可。

其中制备密闭式体液留置器的材料可采用透明材质的材料制备,当采用透明材料制备时,在所述左模和/或所述右模上不设用于与所述芯棒乙外缘抵接的凸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中实现夹角不为零度的多个芯棒抽芯,需要分阶段多步骤完成,即开模过程与抽芯过程分阶段独立完成,本发明在开模过程中同时实现夹角不为零度的多个芯棒抽芯,具有节省步骤,简化工艺的优点。

2、本发明可实现对密闭式体液留置器生产过程的一次成型。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模具型腔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一。

图3 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二。

图4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三。

图5本发明模具型腔前部示意图。

图6本发明模具型腔后部示意图。

图7本发明固定板注液孔和导液槽分布示意图。

图8本发明左模与芯棒甲的局部配合示意图。

图9本发明示意图一。

图10本发明示意图二。

图中:

1a左膜 ,1b右模

10左膜组件甲,101槽甲,

11左膜组件乙,

20芯棒甲,

21芯棒乙, 21a芯棒乙A,21b芯棒乙B,210环槽,211槽乙,

22芯棒丁 ,221孔,222芯棒丁前部,223芯棒丁后部,

30滑槽,

2型腔,2a型腔a部,2b型腔b部,2c型腔c部,

3间隙,4 推杆,41推杆前端,42推杆后端,5凸起,

6定位板,61注液孔,62导液槽,63连接面,

7液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1: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设有做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模具,包括左模1a、右模1b,左膜组件甲10、左膜组件乙11、芯棒甲20,芯棒乙21和芯棒丁22。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配合时形成规定形状的型腔2。型腔2包括型腔a部2a,型腔b部2b以及型腔c部2c。

位于型腔a部2a的左膜1a设有凸起5,位于型腔a部2a的右膜1b设有凸起。

右模1b上固设有推杆4,推杆4为斜向45°。

左模1a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模组件甲10和左模组件乙11。

左模组件甲10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甲20,芯棒甲20与液压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可带动芯棒甲20做水平的运动。芯棒甲20上设有槽甲101。

左模组件乙11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乙21,芯棒乙21与液压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可带动芯棒乙21做水平的运动。芯棒乙21包括套接的芯棒乙A21a和芯棒乙B21b,芯棒乙A21a套设于芯棒乙B21b上,芯棒乙B21b的端部外缘上设有环槽210,芯棒乙B21b的端部设有轴向的槽乙211。

左膜组件甲10 上设有与芯棒甲20的轴线成45°的滑槽30;芯棒丁 22位于滑槽30内,芯棒丁 22可沿滑槽30滑动。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后部223设有孔221。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配合时,芯棒甲20与型腔2的部分为间隙配合,即芯棒甲20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芯棒乙21与型腔2的部分为间隙配合,即芯棒乙21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推杆4的端部插设于孔221中,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位于型腔2中,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与型腔2的部分为间隙配合,即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左膜1a的凸起5及右膜1b设有凸起于芯棒乙A21a抵接。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过程中:

驱动机构带动芯棒甲20和芯棒乙21向两侧运行,从而实现水平向的抽出芯棒;左模1a与右模1b分离时,因推杆4为斜向45°,推杆4从孔221中退出的过程中,芯棒丁22沿推杆后端42往推杆前端41滑动,且芯棒丁22沿滑槽30向斜下方运行,使得芯棒丁前部222从型腔b部2b中抽出,从而在模具开模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斜向抽出芯棒丁22。

将合模后的模具与定位板固定,通过定位板的注液孔注入液态材料,使液态材料沿位于定位板上的导液槽流至型腔2,待液态材料定型后,使模具与定位板分离,然后开模,将芯棒甲20及芯棒乙21从型腔2中水平抽出,将固设于右模1b上的推杆4从芯棒丁后部223上设的孔221中退出,芯棒丁22的芯棒丁前部222从芯棒甲20的槽甲101中退出,并沿与芯棒甲20的轴线成45°的滑槽30向下滑动至退出型腔2,取出成型的一次性密闭式体液留置器去边即可。

实施例2:下面结合图1、图4、图7至图10对本发明设有做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模具,包括左模1a、右模1b,左膜组件甲10、左膜组件乙11、芯棒甲20,芯棒乙21和芯棒丁22。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配合时形成规定形状的型腔2。型腔2包括型腔a部2a,型腔b部2b以及型腔c部2c。

右模1b上固设有推杆4,推杆4为斜向45°。

左模1a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模组件甲10和左模组件乙11。

左模组件甲10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甲20,芯棒甲20与液压机构7连接,液压机构7可带动芯棒甲20做水平的运动。芯棒甲20上设有槽甲101。

左模组件乙11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芯棒乙21,芯棒乙21与液压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可带动芯棒乙21做水平的运动。芯棒乙21包括套接的芯棒乙A21a和芯棒乙B21b,芯棒乙A21a套设于芯棒乙B21b上,芯棒乙B21b的端部外缘上设有环槽210,芯棒乙B21b的端部设有轴向的槽乙211。

左膜组件甲10 上设有与芯棒甲20的轴线成45°的滑槽30;芯棒丁 22位于滑槽30内,芯棒丁 22可沿滑槽30滑动。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后部223设有孔221。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配合时,芯棒甲20与型腔2的型腔b部2b部分间隙配合,即芯棒甲20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芯棒乙21与型腔2的型腔a部2a及型腔c部2c间隙配合,即芯棒乙21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推杆4的端部插设于孔221中,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位于芯棒20的槽甲101中且位于型腔2的型腔b部2b部分,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与槽甲101及型腔b部2b均为间隙配合,即芯棒丁 22的芯棒丁前部222与型腔2的腔壁之间设有间隙3。左膜1a的凸起5及右膜1b设有凸起相对应设置且同时与芯棒乙A21a抵接。

左模1a与右模1b合模过程中:

驱动机构带动芯棒甲20和芯棒乙21向两侧运行,从而实现水平向的抽出芯棒;左模1a与右模1b分离时,因推杆4为斜向45°,推杆4从孔221中退出的过程中,芯棒丁22沿推杆后端42往推杆前端41滑动,且芯棒丁22沿滑槽30向斜下方运行,使得芯棒丁前部222从型腔b部2b中抽出,从而在模具开模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斜向抽出芯棒丁22。

将合模后的模具与定位板6固定,定位板6的连接面63与右模固定。定位板6上设有贯通定位板6的注液孔61以及导液槽62,注液孔61与导液槽62相通,导液槽62与型腔2连通。通过定位板6的注液孔61注入液态材料,使液态材料沿位于定位板6上的导液槽62流至型腔2,待液态材料定型后,使模具与定位板6分离,然后开模,将芯棒甲20及芯棒乙21从型腔2中水平抽出,将固设于右模1b上的推杆4从芯棒丁后部223上设的孔221中退出,芯棒丁22的芯棒丁前部222从芯棒甲20的槽甲101中退出,并沿与芯棒甲20的轴线成45°的滑槽30向下滑动至退出型腔2,取出成型的一次性密闭式体液留置器去边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