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复合多层结构产品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351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复合多层结构产品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复合多层结构产品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复杂零件,需要多种塑胶进行多层填充才能满足其强度外观要求。如:汽车车门把手。但是常规的针阀式热流道系统无法满足多种塑胶先后顺序注塑要求,导致其无法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多层结构产品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可以进行两种材料的多层顺序注塑,使用更加方便。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复合多层结构产品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其包括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气缸、阀针、热咀,所述热咀包括两个进料口,分别为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热流道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热咀内部设有进料流道,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与进料流道连通;所述阀针一端与气缸连接,另一端与热咀内的进料流道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对于内层和外层结构、且内外层的材料不同的产品,可以采用双注射咀进胶的方式,先采用第一注射咀通过第一热流道注塑第一种物料打底,关闭第一单向阀,然后第二注射咀通过第二热流道注塑第二种物料作为内层,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第一单向阀然后再用第一注射咀注塑第一种物料将内层包裹,作为外层,这样,操作方便;热咀的进料口处各有一个单向阀,防止一边进胶时胶料回流到另一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分流板,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通过分流板分别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设有两个分流流道,分别为第一分流流道和第二分流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与第一分流流道连通后连接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热流道与第二分流流道连通后连接到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流道与第一分流流道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与第二分流流道垂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A板、B板和C板,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气缸位于A板内,所述分流板、进料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位于B板内,所述热咀位于C板内。采用此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拆卸,维护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分居于气缸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居于阀针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此技术方案,适应于两种或以上材料的多层顺序注塑,使用更加方便,控制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应用的门把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门把手,其包括内层增强层1和外层2,所述外层2包裹在内层增强层1外。所述内层增强层1的材料为30%玻纤增强的PBT,外层2的材料为PC+ABS的混合物。其采用以下针阀式热流道结构进行注塑。

如图2所示,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其包括第一热流道3、第二热流道4、气缸5、阀针6、热咀7、分流板8,所述热咀7包括两个进料口,分别为第一进料口71和第二进料口72,所述第一热流道3通过第一单向阀31与第一进料口71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4通过第二单向阀41与第二进料口72连接,所述热咀7内部设有进料流道73,所述第一进料口71和第二进料口72分别与进料流道73连通;所述阀针6一端与气缸5连接,另一端与热咀7内的进料流道73连接。所述第一热流道3、第二热流道4通过分流板8分别与第一进料口71、第二进料口72连接。所述分流板8设有两个分流流道,分别为第一分流流道81和第二分流流道82,所述第一热流道3与第一分流流道81连通后连接到第一单向阀31,所述第二热流道4与第二分流流道82连通后连接到第二单向阀41。所述第一热流道3与第一分流流道81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4与第二分流流道82垂直连接。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41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A板9、B板10和C板11,所述第一热流道3、第二热流道4、气缸5位于A板9内,所述分流板8、进料口、第一单向阀31、第二单向阀41位于B板10内,所述热咀7位于C板11内。所述第一热流道3、第二热流道4分居于气缸5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料口71和第二进料口72分居于阀针6的两侧。

对于图1的车门把手,利用双注射咀进胶,首先第一注射咀12射胶PC+ABS的混合物打底,然后第二注射咀13射胶30%玻纤增强的PBT,最后第一注射咀12射胶PC+ABS的混合物包裹,这样使得30%玻纤增强的PBT完全被PC+ABS包裹。PC+ABS与PBT+30%GF的进料口处各有一个单向阀,防止一边进胶时胶料回流到另一边,并使得上述车门把手结构生产得以实现。采用上述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使得用塑胶代替铝合金生产车门把手得以实现,大大的降低车门把手的生产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