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36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属于薄型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润滑膜在医药、手术领域应用较为普遍,由于其应用的特殊性,膜自身的强度、表面光滑度以及成型均匀性要求较高。然而现有的成型设备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尤其是不同的适用场合,对薄膜的厚度要求也不同,而现有的成型设备并不能满足该加工需求,而供料工序将会直接影响其供料的流畅度。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医用膜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供料稳定、可控性好的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包括总料斗、出料口、转料斗和出料管,所述的总料斗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侧壁设置有出料口,总料斗与转料斗直接通过出料口连通,转料斗底部设置转料螺杆,出料管由出料螺杆和套设于出料螺杆上的外罩筒构成,转料螺杆与出料螺杆配合,实现物料的转移。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隔断罩,隔断罩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总料斗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位于出料口上方,隔断罩下落时,将出料口关闭,隔断罩上翻时,则出料口开放。

所述的转料斗为锥形结构,且上大下小,上大方便物料进入,下小有助于物料的下移。

所述转料螺杆的螺间距d1较出料螺杆的螺间距d2大,以确保并方便物料顺畅的自转料斗移入出料管中。

所述的外罩筒与出料螺杆非同轴心设置,且外罩筒与出料螺杆均倾斜设置。当物料在转送过程中,随着出料螺杆的旋转,物料从转料斗移入外罩筒中,为避免物料发生拥堵,外罩筒与出料螺杆轴心线不重叠,确保外罩筒上顶部与出料螺杆之间的距离较外罩筒下底壁与出料螺杆之间的距离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侧面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视角的侧面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转料斗与出料管的局部剖面图。

其中标号:1. 总料斗;2. 出料口;3. 转料斗;31. 转料螺杆;4. 出料管;41. 出料螺杆;42. 外罩筒;5. 隔断罩;51.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医用高性能膜挤出的进料机构,结合图1-图6,包括总料斗1、出料口2、转料斗3和出料管4,总料斗1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侧壁设置有出料口2,总料斗1与转料斗3直接通过出料口2连通,转料斗3底部设置转料螺杆31,出料管4由出料螺杆41和套设于出料螺杆41上的外罩筒42构成,转料螺杆31与出料螺杆41配合,实现物料的转移。本实施例中,出料口2处设置有隔断罩5,隔断罩5一端通过螺栓51安装在总料斗1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位于出料口2上方,隔断罩5下落时,将出料口2关闭,隔断罩5上翻时,则出料口2开放;转料斗3为锥形结构,且上大下小;转料螺杆31的螺间距d1较出料螺杆41的螺间距d2大,以确保并方便物料顺畅的自转料斗3移入出料管4中;外罩筒42的轴心线与出料螺杆41的轴心线偏移,且外罩筒42与出料螺杆41均倾斜设置。当物料在转送过程中,随着出料螺杆41的旋转,物料从转料斗3移入外罩筒42中,为避免物料发生拥堵,外罩筒42与出料螺杆41轴心线不重叠,确保外罩筒42上顶部与出料螺杆41之间的距离较外罩筒42下底壁与出料螺杆41之间的距离大。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