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5472阅读:3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置,具体说是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现阶段3D打印机被广泛地用于产品的制造,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3D打印机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其中,原料耗材使用前需要被加热块融化,其加热块内一般会设置独立的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使加热块加热从而融化丝料,在加热过程中,也需要有散热管将热量散去,然而现有的技术仅仅直接通过散热管散热,由于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果欠佳,散热端中的温度处于较高状态,原料耗材在散热端中过早软化,导致喷头的出丝效率低下、喷头易堵住、耗材挤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效果好、散热性能良好的3D打印机挤出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包括有基板,在基板中部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的主体位于基板的下方,加料管最下方是喷嘴,在加料管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在加料管的下方外部是加热部件,喷嘴的外壁是由多层结构所构成,内层是导热层,导热层与其外侧的弹性保温层相接触固定,在弹性保温层的外侧是外壁,在弹性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压缩杆,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管和与所述散热管连接的液体散热装置,所述散热管为筒状双层中空结构,内层为不锈钢层,外层为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的外壁设置有与散热液体通道相通的散热液体入口与散热液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加料管出料口处设有一与所述加料管活动连接的密封环。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环一端与加料管出料口处铰接,另一端通过插销与设置在加料管出料口处的相对应的挂钩扣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发明提高了散热速度,避免了余热的积累,从而防止耗材过早软化及加热机构的热量损失,既降低了能耗又保证了耗材容易挤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散热效果不佳、能耗高、喷头的出丝效率低下、喷头易堵住、耗材挤出困难等技术问题,延长了整个3D打印机挤出头的使用寿命及提高打印质量;

2、设置密封环扣接可以在打印机喷头停止工作时,起到保护喷头内物料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半部分喷嘴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包括有基板1,在基板1中部设置有加料管2,加料管2的主体位于基板1的下方,加料管2最下方是喷嘴6,在加料管2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散热部件,在加料管的下方外部是加热部件5,喷嘴6的外壁是由多层结构所构成,内层是导热层7,导热层7与其外侧的弹性保温层8相接触固定,在弹性保温层8的外侧是外壁9,在弹性保温层8的上部设置有压缩杆10,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管3和与所述散热管连接的液体散热装置14,用于保证物料的温度与外界相同,使加料管内的物料在在其中正常移动,所述散热管3为筒状双层中空结构,内层为不锈钢层,外层为隔热层,所述双层结构性能更好,外层设为隔热层,可提高安全性,防止意外烫伤。

所述散热管3的外壁设置有与散热液体通道相通的散热液体入口12与散热液体出口11。

所述加料管出料口处设有一与所述加料管活动连接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设置可以在打印机喷头停止工作时,起到保护喷头内物料的作用。

所述密封环一端与加料管出料口处铰接,另一端通过插销与设置在加料管出料口处的相对应的挂钩扣接。该扣接方式结构简单、简单易行。

在实施过程中,打印机喷头回收运动时,同时启动压缩杆10,其向压力传向弹性保温层8,弹性保温层8受到压力之后,发生形变,将导热层7向内部运动,进而可以使喷嘴6处的物料收缩,回到与加热部件5直接接触的加料管2处,避免其冷却凝固导致的喷嘴堵塞。也就是说:利用了弹性保温层8的保温、弹性双重特性,实现了喷嘴6处的物料的保温保持和回收运动,使其不易堵塞喷嘴6。同时,可设定一个散热管3能够承受的温度作为额定温度,当散热管6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额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至液体散热装置14,液体散热装置14启动,散热液体通过导液管13从散热液体入口12流入散热液体通道9,经散热翅片12分散,从散热液体出口11流出,通过导液管13流回液体散热装置14,及时将散热管3上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打印头的温度,出丝效率高、喷嘴不易堵住、耗材挤出容易,从而保证了打印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