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362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



背景技术:

如今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用设备对外观、质量、光滑度以及防腐蚀性等要求很高,然而现有的注塑机生产出的注塑件大多毛刺多,冷却不到位,质量差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由面板系列、脱水口板、前膜运水系列、主水口流道和前膜A板系列组成,所述面板系列由面板、行位铲机、延伸型唧嘴和水口勾针组成,面板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铲机,行位铲机固定在面板的表面,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孔,延伸型唧嘴设置在圆柱孔内,水口勾针垂直设置在面板的表面上,所述脱水口板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铲机孔,脱水口板的中心设置有小孔,脱水口板表面设置有水口勾针孔,脱水口板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塞打螺丝,所述前膜运水系列设置在脱水口板上,主水口流道插在延伸型唧嘴上,所述前膜A板系列设置在脱水口板上,前膜A板系列由前膜A板、行位定位块、行位弹簧、行位和行位压块组成,前膜A板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塞打螺丝孔,两侧面对应设置有前膜运水系列孔,前膜A板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定位块,行位定位块上设置有行位弹簧,行位定位块下端空腔内设置行位,行位与行位定位块之间通过行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行位压块设置在行位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前膜A板上;所述下模由支撑部分、顶出部分、斜顶系列、后模B板系列、冷却系统和后模仁组成,所述支撑部分由底板、方铁、支撑柱和司筒内针组成,底板左右表面上对应设置方铁,方铁与底板垂直设置,底板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和司筒内针,所述顶出部分由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回针、弹簧、顶针、和斜顶座组成,所述顶针底板设置在方铁上,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叠加固定连接,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上对应设置有支撑柱孔,顶针面板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回针,回针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弹簧,顶针面板的表面设置有顶针,顶针垂直分布在顶针面板的表面上,顶针面板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斜顶座,所述斜顶系列设置在斜顶座上,所述后模B板系列由后模B板、尼龙扣和导柱组成,后模B板的两侧设置有运水喉嘴孔,后模B板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尼龙扣,尼龙扣旁对应设置有导柱,后模B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顶针孔,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后模B板表面的凹槽内,冷却系统上设置有运水喉嘴,运水喉嘴设置在运水喉嘴孔内,所述后模仁设置在后模B板上,所述注塑件设置在下模上端的后模仁与上模下端的前膜A板之间的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型唧嘴为一种椎体型,椎体型内部为空腔,且与主水口流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柱孔对应支撑柱,支撑柱的高度比方铁的高度要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后模仁和后模B板系列之间,为一种后模仁水塔式运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通过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注塑件,注塑非常简单,效率高,同时注塑件外观光滑无毛刺,很好的应用在医疗设备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分解图。

图中:1-注塑件、2-前膜A板系列、2A-行位压块、2B-行位、2C-行位定位块、2D-行位弹簧、2E-前膜A板、2F-塞打螺丝孔、2H-前膜运水系列孔、3-主水口流道、4-前膜运水系列、5-脱水口板、5A-塞打螺丝、5B-水口勾针孔、5C-延伸型唧嘴孔、5D-行位铲机孔、6-面板系列、6A-行位铲机、6B-面板、6C-延伸型唧嘴、6D-水口勾针、6E-圆柱孔、7-上模、8-下模、9-后模仁、10-冷却系统、10A-运水喉嘴、11-后模B板系列、11A-导柱、11B-尼龙扣、11C-后模B板、11D-运水喉嘴孔、11E-顶针孔、11F-凹槽、12-斜顶系列、13-顶出部分、13A-顶针、13B-回针、13C-弹簧、13D-顶针面板、13E-顶针底板、13F-斜顶座、13H-支撑柱孔、14-支撑部分、14A-方铁、14B-底板、14C-支撑柱、14D-司筒内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包括上模7和下模8,上模77由面板系列6、脱水口板5、前膜运水系列4、主水口流道3和前膜A板系列2组成,面板系列6由面板6B、行位铲机6A、延伸型唧嘴6C和水口勾针6D组成,面板6B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铲机6A,行位铲机6A的作用是:开合模时通过斜面联动行位2B侧抽芯运动;行位铲机6A固定在面板6B的表面,面板6B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孔6E,延伸型唧嘴6C设置在圆柱孔6E内,延伸型唧嘴6C为一种椎体型,椎体型内部为空腔,且与主水口流道3相连通,能够缩短流道,减少废料,缩短成型周期;水口勾针6D垂直设置在面板6B的表面上,脱水口板5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铲机孔5D,脱水口板5的中心设置有小孔5C,脱水口板5表面设置有水口勾针孔5B,脱水口板5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塞打螺丝5A,前膜运水系列4设置在脱水口板5上,主水口流道3插在延伸型唧嘴6C上,前膜A板系列2设置在脱水口板5上,前膜A板系列2由前膜A板2E、行位定位块2C、行位弹簧2D、行位2B和行位压块2A组成,前膜A板2E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塞打螺丝孔2F,两侧面对应设置有前膜运水系列孔2H,前膜A板2E的右上端设置有行位定位块2C,行位定位块2C上设置有行位弹簧2D,定位行位2B行程;行位定位块2C下端空腔内设置行位2B,行位2B可以针对有倒扣的产品用侧抽芯运动出模;行位2B与行位定位块2C之间通过行位弹簧2D固定连接,行位压块2A设置在行位2B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前膜A板2E上;下模8由支撑部分14、顶出部分13、斜顶系列12、后模B板系列11、冷却系统10和后模仁9组成,支撑部分14由底板14B、方铁14A、支撑柱14C和司筒内针14D组成,底板14B左右表面上对应设置方铁14A,方铁14A与底板14B垂直设置,底板14B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4C和司筒内针14D,顶出部分13由顶针底板13E、顶针面板13D、回针13B、弹簧13C、顶针13A、和斜顶座13F组成,顶针底板13E设置在方铁14A上,顶针底板13E和顶针面板13D叠加固定连接,顶针底板13E和顶针面板13D上对应设置有支撑柱孔13H,撑柱孔13H对应支撑柱14C,支撑柱14C的高度比方铁14A的高度要高,使得支撑柱14C一端固定在底板14B上,另一端能够接触到后模B板11C,对后模B板11C起支撑的作用,防止后模B板11C在注射时因受压力过大而变形;顶针面板13D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回针13B,回针13B的内侧对应设置有弹簧13C,当产品顶出完产品后,利用反作用力使顶出机构恢复原位;顶针面板13D的表面设置有顶针13A,顶针13A垂直分布在顶针面板13D的表面上,顶针面板13D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斜顶座13F,斜顶系列12设置在斜顶座13F上,斜向运动,对产品内部侧向倒扣位侧向抽芯脱模;后模B板系列11由后模B板11C、尼龙扣11B和导柱11A组成,后模B板11C的两侧设置有运水喉嘴孔11D,后模B板11C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尼龙扣11B,尼龙扣11B旁对应设置有导柱11A,后模B板11C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1F,凹槽11F内设置有顶针孔11E,冷却系统10设置在后模B板11C表面的凹槽11F内,冷却系统10设置在后模仁9和后模B板系列11之间,为一种后模仁水塔式运水,通过隔片截流,让冷却水向高度方向流动,冷却深处模仁;冷却系统10上设置有运水喉嘴10A,运水喉嘴10A设置在运水喉嘴孔11D内,后模仁9设置在后模B板11C上,注塑件1设置在下模8上端的后模仁9与上模7下端的前膜A板2E之间的空腔内。

综上所述:本血液分析仪前面板用模具,由上模7和下模8组成,上模7与下模8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注塑件1,上模7与下模8各自有自己的冷却系统,使得注塑件1冷却快,注塑时间短,效率高,生产出的注塑件1美观,外表无毛刺,很好的应用在医疗设备的生产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