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45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用于塑胶制品快速成型的治具。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

塑料斜齿轮更因其优良的成型工艺性能以及具有自润滑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如打印机、复印机或者其他办公电器设备的机械传动场合;如图1所示,其中一种塑料斜齿轮的剖视结构图。但是塑料斜齿轮因为其形状特殊,不能采用简单地开模方式将斜齿轮从模具中推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能够将斜齿轮从模具中推出,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由斜齿轮的性质决定了塑件在脱模时必须转过一个角度,否则齿形将会被破坏。所谓旋转脱模是指当塑件与型腔(芯)分离时,由于塑件结构的需要必须与型腔(芯)有一个相对旋转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旋转脱模运动。

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小型芯和深沟轴承,所述深沟轴承套设在型腔镶块外侧,所述型腔镶块安装在定模主型芯上,所述型腔镶块下端设置动模主型芯,所述动模主型芯内设置有所述动模小型芯。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镶块与所述定模主型芯间隙设置,所述型腔镶块通过所述深沟轴承相对所述定模主型芯相对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镶块内表面是经过抛光处理的光滑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镶块内设置添加有脱模剂的导孔。

进一步的,对应多个型腔镶块分别设置有旋转脱模机构,所述旋转脱模机构之间相互独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齿轮旋转脱模机构相比,其优点在于:

(1)简化了模具结构,将复杂的齿轮机构简化成一个轴承,但是功能不变;这样做既减少了成本,又简化了模具结构,使得模具的制造过程简化。

(2)避免了相互干涉,使推出机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齿轮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脱模结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俯视图;

图中,10-型腔,20-动模主型芯,30-定模主型芯,40-深沟轴承,50-动模小型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一种齿轮注塑模具的旋转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小型芯50和深沟轴承40,所述深沟轴承40套设在型腔镶块10外侧,所述型腔镶块10安装在定模主型芯30上,所述型腔镶块10下端设置动模主型芯20,所述动模主型芯20内设置有所述动模小型芯50。

当从A-A分型面打开时,齿轮塑件在包紧力的作用下,会紧紧地包在动模小型芯50上,使得齿轮塑件与动模一起脱离定模,这时齿轮塑件与动模主型芯20和动模小型芯50都不旋转,只有向下的开模运动。但是斜齿轮塑件在开模过程中,会对型腔镶块10有一个圆周方向的分力,这个分力使得型腔镶块10有一个旋转的趋势,为了使型腔镶块10旋转,在型腔镶块10外安放一个深沟球轴承40,方便型腔转动。当模具顺利开模,齿轮塑件从型腔中脱出时,就可以用推杆将齿轮塑件从动模小型芯50上推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其中,所述型腔镶块10与所述定模主型芯30间隙设置,所述型腔镶块10通过所述深沟轴承40相对所述定模主型芯30相对旋转。

齿轮塑件能否顺利脱模完全依赖于动模小型芯50的包紧力,因动模小型芯50表面积太小,提供的包紧力不能满足脱模要求。

其中,所述型腔镶块10内表面是经过抛光处理的光滑表面。

其中,所述型腔镶块10内设置添加有脱模剂的导孔。

通过对型腔镶块10添加脱模剂或者设置光滑表面从而使得动模小型芯50的包紧力满足脱模要求。

优选地,对应多个型腔镶块分别设置有旋转脱模机构,所述旋转脱模机构之间相互独立。如图3所示,同时设置有4个型腔镶块,一次成型四个齿轮塑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