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0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很多塑料模具压合成型的塑料件密度较低,很那压合致密,同时,从压合到脱模时间过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采用多个注入接口来同时向压合空间注入塑料熔浆,同时,该压合空间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提高了压合时塑料熔浆的流动性,进而将塑料熔浆致密的填充在压合空间中,提高了塑料件的致密度,同时,保压后,通过冷却装置将压合空间周围快速降温,将塑料件快速冷却成型,同时将将塑料件与压合空间分离,开模后,塑料件即可快速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包括:

定模板,其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定模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合工位,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合工位连通;

动模板,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模,所述第一型腔模的模腔朝下,所述动模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注塑机连通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型腔模的模腔连通;

活动板,其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动模板联动,所述活动板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内活动设置有具有加热功能的收缩模,所述收缩模内侧设置有第二型腔模,所述第二型腔模下端抵靠在所述压合工位上,所述第二型腔模的模腔与所述第一型腔模的模腔连通形成工件的压合空间,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压合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压合工位四周的所述定模板上还上下伸缩设置有伸缩模,所述伸缩模内设置有冷却空腔,所述伸缩模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型腔模外周,所述定模板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与外接冷却源连通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冷却空腔连通,所述第一型腔模与所述动模板活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为框架结构,所述动模板上端连接有一顶座,所述顶座与所述动模板形成第二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型腔模完全填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腔内,所述第一型腔模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内侧壁上纵向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型腔模外侧壁上端对应凸出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腔模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压合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通孔选择性对接。

优选的,所述收缩模和第二型模腔的高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高度一致,所述滑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压合工位上纵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压合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定模板两侧通过支座架设在一底座上,所述支座之间上下活动设置有一收缩板,所述收缩板与所述收缩模连接,所述收缩板控制所述收缩模的扩张或收缩过程。

优选的,所述收缩模为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收缩模包括向四周扩张或向内收缩的四个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收缩板连接,每个所述活动块中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其中,所述收缩板向上移动,则所述活动块向外扩张,所述收缩板向下移动,则所述活动块向内收缩。

优选的,所述收缩板下端活动设置有一顶料板,所述顶料板上端向上延伸有若干根顶料杆,所述顶料杆向上贯穿所述收缩板和定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腔模的模腔外周开设有一与所述伸缩模配对的凹槽,所述伸缩模上端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后活动插设在所述凹槽,所述伸缩模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型腔模的外侧壁。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动模板和定模板上设置有多个接口,实现了对压合空间的快速注料,提高了填料效率;

2、压合空间外周设置有加热装置,实现了对压合空间的快速加热,以提高压合空间的温度,进而提高塑料熔浆的流动性,提高填料致密度,进而提高塑料组件的致密度;

3、压合空间还设置有冷却装置,保压后,可以对压合空间快速冷却,将塑料件冷却成型,并与压合空间分离,当开模后,塑料件快速脱模,提高了生成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去掉顶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具去掉动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具去掉第一型腔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发明模具去掉收缩模和第二型腔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模板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型腔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收缩模收缩后与第二型腔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收缩模扩张后与第二型腔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成型密度的塑料模具,如图1-9所示,包括定模板300、动模板500和活动板400,定模板300上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接口310,本实施例中,定模板300前后两侧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接口310,所述定模板300上表面设置有二个压合工位320,所述第一接口310与所述压合工位320连通;所述动模板500为框架结构,所述动模板500上端连接有一顶座600,所述顶座600与所述动模板500形成第二容置空腔,第二容置空腔内填充有两个第一型腔模520,两个第一型腔模520完全填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腔内,所述第一型腔模520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型腔模520的模腔朝下,所述动模板500的前后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注塑机连通的第二接口510,所述第二接口510与所述第一型腔模520的模腔连通;活动板400设置在所述定模板300与动模板500之间,所述活动板400与所述动模板500联动,活动板400也为框架结构,所述活动板400连接在所述动模板500外周下端,所述活动板4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内活动设置有具有加热功能的收缩模410,所述收缩模410内侧设置有第二型腔模420,所述第二型腔模420下端抵靠在所述压合工位320上,将压合工位320包络在第二型腔模420内,所述第二型腔模420的模腔、所述第一型腔模520的模腔以及压合工位320上表面连通形成工件的压合空间。

所述第一型腔模520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压合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口510与所述第一通孔选择性对接。具体的,合模后,第一通孔与第二接口510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注塑机通过第二接口510向压合空间内注入塑料熔浆。

所述压合工位上纵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压合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二通孔321与所述第一接口310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注塑机通过第一接口310向压合空间内注入塑料熔浆。

通过多个与压合空间连通的第一接口310和第二接口510,实现了对压合空间的快速填料,提高了填料效率。

所述压合工位320四周的所述定模板300上还上下伸缩设置有伸缩模330,所述伸缩模330内设置有冷却空腔,所述伸缩模330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型腔模420外周,所述定模板300侧壁还开设有若干与外接冷却源连通的第三接口340,第三接口340开设在定模板300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三接口340与所述冷却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型腔模520与所述动模板500活动配合,具体的,所述动模板500内侧壁上纵向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型腔模520外侧壁上端对应凸出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收缩模410和第二型模腔的高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高度一致,所述滑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高度。

当合模后,定模板300、动模板500和活动板400相互接触,两个第一型腔模520完全填充在第二容置空腔内,滑块位于滑槽最顶端,第一型腔模520下端与第二型腔模420顶端接触,当驱动顶座600、动模板500及活动板400向上移动时,第一型腔模520相对在第二容置空腔中向下移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下移动,直至滑块抵靠在凸台上,此时活动板400完全从收缩模410外周脱离,此后,再驱动顶座600、动模板500及活动板400向上移动时,通过凸台和滑块将第一型腔模520向上脱离第二型腔模420顶端,实现开模。

所述定模板300两侧通过支座200架设在一底座100上,使得定模板300抬离于底座100,所述支座200之间横向上下活动设置有一收缩板700,所述收缩板700与外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收缩板700与所述收缩模410连接,所述收缩板700控制所述收缩模410的扩张或收缩过程。

具体的,所述收缩模410为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收缩模410包括向四周扩张或向内收缩的四个活动块411,所述活动块411与所述收缩板700连接,每个所述活动块411中设置有电加热组件,用于对活动块进行加热,其中,驱动所述收缩板700向上移动时,则带动所述活动块411向外扩张,使得收缩模410脱离第二型腔模420外周,为伸缩模330的向上移动提供空间;当驱动所述收缩板700向下移动时,则带动所述活动块411向内收缩,拼接形成框架结构,包络在第二型腔模420外周。

所述收缩板700下端活动设置有一顶料板800,顶料板800与外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顶料板800上端向上延伸有若干根顶料杆,所述顶料杆向上贯穿所述收缩板700和定模板300。

所述第一型腔模520的模腔外周开设有一与所述伸缩模330配对的凹槽530,所述伸缩模330上端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后活动插设在所述凹槽530,所述伸缩模330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型腔模420的外侧壁。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驱动动模板合模后,定模板300、动模板500和活动板400相互接触,两个第一型腔模520完全填充在第二容置空腔内,滑块位于滑槽最顶端,第一型腔模520下端与第二型腔模420顶端接触,通过第一接口310和第二接口510对压合空间的快速填料,提高了填料效率。同时,通过收缩板700驱动所述活动块411向内收缩,拼接形成框架结构,包络在第二型腔模420外周,活动板400包络收缩模410外周,在填料后,对各个活动块411进行加热,活动板411设置在压合空间四周,有效对压合空间内的塑料熔浆进行加热,提高其流动性,最后提高填料致密度,进而提高塑料组件的致密度。保压完成后,驱动顶座600、动模板500及活动板400向上移动,第一型腔模520相对在第二容置空腔中向下移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下移动,直至滑块抵靠在凸台上,此时活动板400完全从收缩模410外周脱离,此时,驱动所述收缩板700向上移动时,则带动所述活动块411向外扩张,使得收缩模410脱离第二型腔模420外周,为伸缩模330的向上移动提供空间,驱动伸缩模330向上移动,直至插设在所述凹槽530中,此时,伸缩模330包络在压合空间外周,向伸缩模330的冷却空腔中连续灌入冷却液,使得压合空间快速冷却,将塑料件900冷却成型,并与压合空间分离。此后,再驱动顶座600、动模板500及活动板400向上移动时,通过凸台和滑块将第一型腔模520向上脱离第二型腔模420顶端,直至实现第一型腔模520与塑料件的开模,驱动顶料板800向上移动,通过顶料杆将塑料件向上推动,直至脱离第二型腔模420,从而将塑胶件完全脱模,在开模过程中,塑料件外壁迅速冷却,从而与压合空间内壁快速分离,实现了快速脱模,提高了生成效率。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塑料模具中,动模板500和定模板300上设置有多个接口,实现了对压合空间的快速注料,提高了填料效率;同时,压合空间外周设置有加热装置,实现了对压合空间的快速加热,以提高压合空间的温度,进而提高塑料熔浆的流动性,提高填料致密度,进而提高塑料组件的致密度;最后,压合空间还设置有冷却装置,保压后,可以对压合空间快速冷却,将塑料件冷却成型,并与压合空间分离,当开模后,塑料件快速脱模,提高了生成效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