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43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吊粒常常用来挂置商标吊卡,用在服饰上来表面商品的型号、材质以及注意事项等。常见的吊粒的基本结构包括塑料头和绳体,绳体的一端固定在塑料头上,绳体的另一端设有卡块,在塑料头上设有卡槽,将卡块卡入卡槽,即可将绳体围成闭合的绳圈。

传统的这类吊粒生产方法是将绳体穿过注塑机构的上下模之间,并通过注塑机构将塑料头注塑在绳体上,之后再通过人工将绳体切断,其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有的吊粒在塑料头上还需要通过烫金工艺在塑料头上形成logo或者文字,传统的加工方式是先制作成吊粒之后,再将吊粒放置到烫金设备中进行烫金处理,其也存在加工效率较低的缺点。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注塑机构、下料机构以及牵引机构,还包括烫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注塑机构的进料端衔接,所述注塑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烫金机构的进料端衔接,所述烫金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下料机构的出料端衔接,所述牵引机构具有用于牵引吊粒的绳体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注塑机构、烫金机构以及所述下料机构中行走的牵引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安装架、用于缠绕所述绳体的料筒、用于引导所述绳体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实现缺料和堵料报警的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安装在安装架上,报警机构包括报警电路、设置在报警电路上的触发开关以及设置在报警电路中的报警器,所述绳体绕过触发开关并以一定的压力抵压在触发开关上,在所述绳体对触发开关的压力消除时,触发开关导通,报警电路、触发开关以及报警器形成闭合回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报警机构两侧的第一导向圈和第二导向圈,第一导向圈与第二导向圈之间设有第一张紧机构,第二导向圈与所述注塑机构之间设有第二张紧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螺柱、套设在螺柱上的第一压片、可移动地套设在螺柱上的第二压片、配合在螺柱上的调压旋钮以及设置第二压片与调压旋钮之间的调压弹簧,所述绳体从第一压片与第二压片之间穿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为配重,配重上设有第三导向圈,第三导向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圈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料筒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导向圈与所述料筒之间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绳体的导向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注塑机构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用于带动上模和下模相对开合的驱动机构,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吊粒的塑料头的第一模腔、用于成型吊粒的卡块的第二模腔、用于在塑料头上成型出卡槽的活动顶杆、用于驱动活动顶杆伸入第一模腔或者离开第一模腔的顶针驱动块、用于容置所述绳体的容置槽以及用于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从下模中向上顶起的顶料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针驱动块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滑块和形成在所述上模上的导向板,在所述下模上设有滑槽,滑槽贯通至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侧面,滑块包括伸出所述上模的上表面的安装部和伸出所述上模的侧面的引导部,所述活动顶杆连接在安装部上,在导向板上设有用于引导导向部滑动的斜槽,斜槽从导向板的内侧面贯穿至外侧面,且斜槽从导向板的下表面向上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斜槽包括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斜槽的下端形成供第一滑块的引导部滑入的第一开口,第一斜槽的上端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二斜槽的下端形成供第二滑块的引导部滑入的第二开口,第二斜槽的上端形成第二限位部,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间距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烫金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设置在上支架上的上烫金板、设置在下支架上的下烫金板、用于驱动上烫金板和下烫金板相对运动的烫金板驱动机构、用于缠绕第一烫金带的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回收废料的第一收料装置、用于缠绕第二烫金带的第二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回收废料的第二收料装置,上烫金板与下烫金板之间形成用于供吊粒经过的烫金空间,在上支架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一烫金带的第一导向机构,在下支架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二烫金带的第二导向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调整块和安装在第一调整块的第一导辊,在第一调整块上开设有沿第一调整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第一导辊通过第一螺母组件安装在第一条形槽中,第一导辊与第一条形槽垂直设置,第一调整块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锁定在所述上支架上,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调整块和安装在第二调整块上的第二导辊,在第二调整块上开设有沿第二调整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第二导辊通过第二螺母组件安装在第二条形槽中,第二导辊与第二条形槽垂直设置,第二调整块的上端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烫金板驱动机构为固定在所述上支架上的油缸或者气缸,油缸或者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烫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安装块,第二连接柱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引导吊粒的第一导块,在第二连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引导吊粒的第二导块,第一导块通过第一螺柱以能够水平移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安装块上,第二导块通过第二螺柱以能够相对第一导块移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支撑架、用于夹持绳体的第一机械手、用于带动第一机械手沿绳体输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实现绳体定位的第二机械手、用于实现绳体切断的切料装置、用于夹持并输送切断后的绳体的第三机械手、用于带动第三机械手沿绳体的运动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将粘接在绳体上的水口料剔除的第四机械手,切料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与第三机械手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切料装置包括刀座、对应设置在刀座上方的切刀、用于带动切刀上下移动的切刀驱动机构,切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升降装置,刀座安装在升降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机械手通过驱动缸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第四机械手位于所述刀座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三机械手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机械手沿所述绳体的输送方向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丝杆或者直线电机。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上料机构、注塑机构、下料机构以及烫金机构通过牵引机构整合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服饰吊粒的自动化生产,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吊粒和水口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料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料机构配合注塑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发明中注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烫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上料机构11-安装架

12-料筒13-报警机构

14-第一导向圈15-第二导向圈

16-导向辊17-配重

18-第三导向圈131-第一压片

132-第二压片133-调压旋钮

134-螺柱135-调压弹簧

136-触发开关137-报警器

138-报警电路139-导电片

1361-弹性机构20-注塑机构

201-上模202-下模

203-第一模腔204-活动顶杆

205-容置槽206-料斗

207-第一滑块2071-安装部

2072-引导部208-第二滑块

209-第一斜槽2091-第一限位部

2092-第一开口210-第二斜槽

2101-第二限位部2102-第二开口部

211-导向板212-第一滑槽

213-第二滑槽214-导向斜面

215-水口料槽

301-上支架302-下支架

303-上烫金板304-下烫金板

305-第一烫金带306-第二烫金带

307-第一输送装置308-第二输送装置

309-第一调整块310-第一导辊

311-第一条形槽312-第一螺钉

313-第二调整块314-第二导辊

315-第二条形槽316-第二螺钉

317-第一收料装置318-第二收料装置

319-第一安装块320-第一锁定螺钉

321-第一螺柱322-第一导块

323-第二安装块324-第二锁定螺钉

325-第二螺柱326-第二导块

327-烫金板驱动机构328-第一连接柱

329-第二连接柱40-下料机构

401-支撑架402-第一机械手

403-第一驱动装置404-第二机械手

405-切刀406-切刀驱动机构

407-刀座408-升降装置

409-第四机械手410-驱动缸体

411-第三机械手412-第二驱动装置

50-绳体60-塑料头

61-卡槽62-卡块

70-水口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7,服饰吊粒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10、注塑机构20、下料机构40以及牵引机构,还包括烫金机构30,所述上料机构10的出料端与所述注塑机构20的进料端衔接,所述注塑机构20的出料端与所述烫金机构30的进料端衔接,所述烫金机构30的出料端与所述下料机构40的出料端衔接,所述牵引机构具有用于牵引吊粒的绳体50在所述上料机构10、所述注塑机构20、烫金机构30以及所述下料机构40中行走的牵引部件,在本发明中,牵引部件为第一机械手402和第一驱动装置403,借助第一机械手402和第一驱动装置403拉动绳体50,实现绳体50的间歇性输送。本发明的吊粒包括绳体50、注射成型在绳体50上的塑料头60、形成在塑料头60的卡槽61以及注塑成型在绳体50上卡块62,在加工过程中,吊粒为多个,成型在水口料70上,之后再通过将水口料70剔除,并将绳体50切成预定长度。

本发明对注塑机构做出了改进,所述上料机构10包括安装架11、用于缠绕所述绳体50的料筒12、用于引导所述绳体50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实现缺料和堵料报警的报警机构13,报警机构13安装在安装架11上,报警机构13包括报警电路138、设置在报警电路138上的触发开关136以及设置在报警电路138中的报警器137,所述绳体50绕过触发开关136并以一定的压力抵压在触发开关136上,在所述绳体50对触发开关136的压力消除时,触发开关136导通,报警电路138、触发开关136以及报警器137形成闭合回路,实现报警,具体地,在报警电路138设有导电片139,触发开关136的一端设有弹性机构1361,在触发开关136没有绳体50压力的情况下,借助弹性机构1361,触发开关136抵压在导电片139上,从而形成闭合回路,在绳体50抵压在触发开关136的另一端时,触发开关136克服弹性机构1361的弹力,从而触发开关136与导电片139脱离,本发明的触发开关136在电子元件领域中为常见的开关,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报警机构13两侧的第一导向圈14和第二导向圈15,第一导向圈14和第二导向圈15大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导向圈14与第二导向圈15之间设有第一张紧机构,第二导向圈15与所述注塑机构20之间设有第二张紧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螺柱134、套设在螺柱134上的第一压片131、可移动地套设在螺柱134上的第二压片132、配合在螺柱134上的调压旋钮133以及设置第二压片132与调压旋钮133之间的调压弹簧135,所述绳体50从第一压片131与第二压片132之间穿过。通过调节旋钮133可以调整第一压片131与第二压片132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从第一压片131与第二压片132之间的绳体50产生一定的夹持力,使得绳体50能够以一定的压力作用在触发开关136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为配重17,配重17直接放置在地上,配重17上设有第三导向圈18,第三导向圈18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圈15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料筒12放置在所述安装架11的下部,在所述第一导向圈14与所述料筒12之间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绳体50的导向辊16,导向辊16设置在第一导向圈14与第二导向圈15的下方,本发明中,通过导向辊16、第一导向圈14、第二导向圈15、第三导向圈18、第一压片131以及第二压片132使得绳体50对触发开关136形成预定的压力。

本发明对注塑机构20做出了改进,所述注塑机构包括上模201、下模202以及用于带动上模201和下模202相对开合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采用油缸,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下模202的下端,通过油缸带动下模20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开合模。在上模201与下模202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吊粒的塑料头的第一模腔203、用于成型吊粒的卡块62的第二模腔(图中位于多块滑块之间,被遮挡)、用于在塑料头60上成型出卡槽61的活动顶杆204、用于驱动活动顶杆204伸入第一模腔203或者离开第一模腔203的顶针驱动块、用于容置所述绳体50的容置槽205、用于成型水口料70的水口料槽以及用于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从下模202中向上顶起的顶料机构,其中,顶料机构主要包括驱动源和顶针,顶针延伸至第一模腔203或者容置槽205或者水口料槽215中,到脱模后,通过驱动源驱动顶针,从而将成型后的吊粒从下模202中顶起,并借助牵引机构将吊粒带走,顶料机构为注塑机构中常见的结构,这里不再进行详述。本发明中,注塑机构20还包括料斗206,料斗206上设置相应的加热机构和送料机构,料斗206的出料端与上模201的进料端连通,用于向上模201送入热熔型塑料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针驱动块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202上的滑块207和形成在所述上模201上的导向板206,在所述下模202上设有滑槽,滑槽贯通至所述下模202的上表面和侧面,滑块包括伸出所述上模201的上表面的安装部2071和伸出所述上模201的侧面的引导部2072,所述活动顶杆204连接在安装部2071上且水平设置,在导向板206上设有用于引导导向部2072滑动的斜槽,斜槽从导向板206的内侧面贯穿至外侧面,且斜槽从导向板206的下表面向上延伸,在引导部2072对应设有导向斜面214,借助斜槽与导向斜面214的配合,从而在开合模过程中,实现滑块的来回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斜槽包括第一斜槽209和第二斜槽210,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207和第二滑块208,第一斜槽209的下端形成供第一滑块207的引导部滑入的第一开口2091,第一斜槽209的上端形成第一限位部2091,第二斜槽210的下端形成供第二滑块208的引导部滑入的第二开口2102,第二斜槽210的上端形成第二限位部2101,第一斜槽209与第二斜槽210的间距从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采用这种结构,在合模时,第一滑块207和第二滑块208相对运动,在开模时,第一滑块207和第二滑块208相背运动。

本发明还对烫金机构做出了改进,所述烫金机构30包括上支架301、下支架302、设置在上支架301上的上烫金板303、设置在下支架302上的下烫金板304、用于驱动上烫金板302和下烫金板304相对运动的烫金板驱动机构327、用于缠绕第一烫金带305的第一输送装置307、用于回收废料的第一收料装置317、用于缠绕第二烫金带306的第二输送装置308以及用于回收废料的第二收料装置318,其中第一收料装置317和第二收料装置318均包括电机、传送皮带和收料轮,第一烫金带305的废料和第二烫金带306的废料分别缠绕在收料轮,借助电机的驱动实现废料回收。上烫金板303与下烫金板304之间形成用于供吊粒经过的烫金空间,吊粒从该烫金空间经过并停留,实现烫金处理。在上支架301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一烫金带305的第一导向机构,在下支架302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二烫金带306的第二导向机构,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避免吊粒偏移,实现准确烫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调整块309和安装在第一调整块309的第一导辊310,在第一调整块309上开设有沿第一调整块309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311,第一导辊通310过第一螺母组件安装在第一条形槽311中,第一导辊310与第一条形槽311垂直设置,第一调整块309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312锁定在所述上支架301上,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调整块313和安装在第二调整块313上的第二导辊314,在第二调整块313上开设有沿第二调整块31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315,第二导辊314通过第二螺母组件安装在第二条形槽315中,第二导辊314与第二条形槽315垂直设置,第二调整块313的上端通过第二螺钉316固定在所述下支架302上。采用这种结构,第一烫金带305和第二烫金带306分别借助第一导辊310和第二导辊314实现走向的调整,而且本发明中,第一调整块309和第二调整块313借助第一螺钉312和第二螺钉316可以实现角度调整,借助第一条形槽311和第二条形槽315可以实现第一导辊310和第二导辊314位置调整,从而实现第一烫金带305和第二烫金带306以预定的角度和张力布设在上烫金板302和下烫金板304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烫金板驱动机构327为固定在所述上支架301上的油缸或者气缸,油缸或者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烫金板303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支架301与所述下支架302通过第一连接柱328和第二连接柱329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柱328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安装块319,第二连接柱329上套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安装块323,第一安装块319上设有用于引导吊粒的第一导块322,在第二连安装块323上设有用于引导吊粒的第二导块326,第一导块322通过第一螺柱321以能够水平移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安装块323上,第二导块326通过第二螺柱325以能够相对第一导块322移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块323上。在第一安装块319通过第一锁定螺钉320锁定在第一连接柱328上,在第二安装块324通过第二锁定螺钉324锁定在第二连接柱329上,第一安装块319和第二安装块324可以在第一连接柱328和第二连接柱329进行调整和定位,同时第一导块322和第二导块326可以实现水平位置的调整。

本发明还对下料机构做出了改进,所述下料机构40包括支撑架401、用于夹持绳体50的第一机械手402、用于带动第一机械手402沿绳体50输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03、用于实现绳体50定位的第二机械手404、用于实现绳体50切断的切料装置、用于夹持并输送切断后的绳体50的第三机械手411、用于带动第三机械手411沿绳体50的运动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12以及用于将粘接在绳体50上的水口料剔除的第四机械手409,切料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械手404与第三机械手411之间。其中,第一机械手402、第二机械手404、第三机械手411以及第四机械手409均采用夹持机械手,其主要通过气缸带动机械手的两个夹臂进行夹持和释放,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切料装置包括刀座407、对应设置在刀座407上方的切刀405、用于带动切刀405上下移动的切刀驱动机构406,切刀驱动机构406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01上,所述支撑架401上还设有升降装置408,刀座407安装在升降装置408上,通过将刀座407设置成可以升降的方式,避免刀座407与吊粒产生刮擦,保证产品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四机械手409通过驱动缸体410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01上,第四机械手409位于所述刀座407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三机械手41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机械手411沿所述绳体50的输送方向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3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12为丝杆或者直线电机。

采用本发明的下料机构40,在下料时,通过第一机械手402和第一驱动装置403带动吊粒移动一个工位,第二机械手404动作,夹持住吊粒,驱动缸体410带动第四机械手409向下运动并将水口料70,从吊粒中剔除,两个第三机械手411在第二驱动装置412作用下,移动至刀座407附近并夹持住绳体50,升降装置408带动刀座407上升,切刀驱动机构406带动切刀405向下运动进行切料,第一机械手402在第一驱动装置403的作用下回位以进行下一次夹料和送料,第三机械手411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切好的吊粒夹送至成品仓。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