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32990发布日期:2018-07-13 18:4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注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注塑机业起步较早,掌握了先进的注塑机相关技术,在大型注塑机、专用注塑机和精密注塑机具有先发优势。但是中国的注塑机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精密注塑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论是在管理水平、产品品种、技术水平、产品档次以及应用高新技术等方面,都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随着德国首先提出工业4.0国家战略以及我国市场对于注塑机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国内注塑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正在自主创新中不断提高。但面对市场日益太高的需求和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先进人工成本越发高昂的时代,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动化改造,以机械力代替人力;同时,由于注塑机的注塑过程是在封闭的模具内部进行的,无法使用肉眼对注塑状态进行观察,人工操作也经常会出现失误,这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品,而借助机械的力量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因此,一款以机械力代替人力,同时可以监控内部注塑过程的自动化注塑模具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模具大多不能对模具内部的注塑过程进行监控,不能实时监控注塑成型过程,不能及时确认不合格产品,浪费生产时间,工作效率低,制成的产品合格率低。

2、现在的模具大多需要依靠人力开模闭模,操作时间久,同时容易对模具造成破坏,影响工作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其通过使用气缸的推拉力完成开合模,达到了以机械力代替人力的目的,解放了人力;同时,其使用机械检测模具内部,使得原本看不见的注塑过程变的清晰可见,有助于工人提高注塑质量;同时增加了加热机构,借助检测机构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及时对不合格品再次加热、冷却,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同时及时放弃了不合格品,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型腔、气仓、气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控制面板,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型腔,所述下模座下方设置有气仓,所述下模座底部四周设置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处设置有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一端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气动机构另一端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气动机构通过气路连接气仓,所述下模座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面向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固定板面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

本发明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其通过使用气动机构完成开合模的过程,实现了以机械力代替人力的目的,解放了人力;同时机械力相比于人力力量更大、更稳定,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气动机构本质为气缸,所述气缸缸体通过螺栓固接于下模座上,所述气缸活塞通过销轴销接于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耳板,所述气缸活塞销接于耳板上。

本发明中所述气动机构的设置,其使用了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使得气动机构可以在模具报废后依旧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中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模具热能变化的红外线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模具内部注塑件图像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一侧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

本发明中所述检测机构的设置,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获得热分布数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到注塑件冷却时的应力分布以及是否出现堵塞;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获得注塑件的具体形状图,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注塑件是否出现气泡、裂缝、残缺等不良特征,以及时处理,从而缩短了不良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及时处理不良品能够大大减少不良品占用的公司资源。

本发明中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连接气仓和气动机构。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面板的设置,能够让工作人员获得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数据,同时能够控制模具的运动。

本发明中所述的型腔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连接线、开关和电源,所述加热片设置于型腔外表面的凹槽内,所述加热片数量大于一,所述加热片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加热片连接有开关和电源,所述开关设置于控制面板上,所述电源设置于气仓一侧。

本发明中所述加热机构的设置,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为模具提供了再次加热的途径,从而能够直接将不良品重做,缩短了处理不良品的时间,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所述的气仓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气仓与保护外壳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保护外壳的设置,能够保护气仓不受碰撞的破坏,同时气仓与保护外壳之间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气仓受到的伤害。

本发明中所述的气仓设置有用于补充压缩气体的充气口。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自动开合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合模,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气动机构放气阀,气动机构缓慢放气,模具合模;步骤二:开模,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气仓,气仓向气动机构输入压缩气体,气动机构缓慢抬升,模具开启。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检测注塑件和调整注塑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注塑过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面板上;步骤二: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发现注塑件不合格,通过控制面板开启加热机构,对注塑件加热软化、填补注塑流体和冷却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其通过使用气动机构完成开合模的过程,实现了以机械力代替人力的目的,解放了人力;同时机械力相比于人力力量更大、更稳定,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其气动机构的设置,使用了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使得气动机构可以在模具报废后依旧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获得热分布数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到注塑件冷却时的应力分布以及是否出现堵塞;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获得注塑件的具体形状图,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注塑件是否出现气泡、裂缝、残缺等不良特征,以及时处理,从而缩短了不良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及时处理不良品能够大大减少不良品占用的公司资源。

4、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为模具提供了再次加热的途径,从而能够直接将不良品重做,缩短了处理不良品的时间,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座-1、下模座-2、型腔-3、气仓-4、气动机构-5、检测机构-6、控制面板-7、加热机构-8、保护外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型腔3、气仓4、气动机构5、检测机构6和控制面板7,所述上模座1下方设置有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型腔3,所述下模座2下方设置有气仓4,所述下模座2底部四周设置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处设置有气动机构5,所述气动机构5一端固定于下模座2上,所述气动机构5另一端固定于上模座1上,所述气动机构5通过气路连接气仓4,所述下模座2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面向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6,所述固定板面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动机构5本质为气缸,所述气缸缸体通过螺栓固接于下模座2上,所述气缸活塞通过销轴销接于上模座1上;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耳板,所述气缸活塞销接于耳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机构6包括用于检测模具热能变化的红外线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模具内部注塑件图像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一侧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面板7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导线连接气仓4和气动机构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型腔3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热机构8,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连接线、开关和电源,所述加热片设置于型腔3外表面的凹槽内,所述加热片数量大于一,所述加热片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加热片连接有开关和电源,所述开关设置于控制面板7上,所述电源设置于气仓4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仓4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外壳9,所述气仓4与保护外壳9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仓4设置有用于补充压缩气体的充气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自动开合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合模,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开启气动机构5放气阀,气动机构5缓慢放气,模具合模;步骤二:开模,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气仓4,气仓4向气动机构5输入压缩气体,气动机构5缓慢抬升,模具开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检测注塑件和调整注塑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机构6实时检测注塑过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面板7上;步骤二: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发现注塑件不合格,通过控制面板7开启加热机构8,对注塑件加热软化、填补注塑流体和冷却成型。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型腔3、气仓4、气动机构5、检测机构6和控制面板7,所述上模座1下方设置有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型腔3,所述下模座2下方设置有气仓4,所述下模座2底部四周设置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处设置有气动机构5,所述气动机构5一端固定于下模座2上,所述气动机构5另一端固定于上模座1上,所述气动机构5通过气路连接气仓4,所述下模座2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面向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6,所述固定板面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机构6包括用于检测模具热能变化的红外线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模具内部注塑件图像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一侧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型腔3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热机构8,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连接线、开关和电源,所述加热片设置于型腔3外表面的凹槽内,所述加热片数量大于一,所述加热片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加热片连接有开关和电源,所述开关设置于控制面板7上,所述电源设置于气仓4一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