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26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切粒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料条加工装置,特别涉及切粒机。



背景技术:

切粒是塑料造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就是将塑料线条切成颗粒状,而切粒机是目前切粒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

公开号为CN20160423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粒机料条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一个以上沿料条的进料方向设置在切粒机的进料口外侧以引导料条进入进料口的导向辊,导向辊通过固定于切粒机的支撑架设置于切粒机的进料口外侧。上述的切粒机料条导向装置,导向辊能够在料条进入切粒机进料口之前对料条进行导向,使得料条稳定地进入到切粒机中进行切粒,从而提高料粒的质量,并避免由于料条不稳定而造成缠刀。

但是切料机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因一时疏忽或对操作规程不熟悉而将手伸入导向辊附近进行操作,这样工作人员的手部容易被移动的料条或导向辊卷入进料口,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现有的切粒机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粒机,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将手靠近导向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切粒机,包括机架、开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进料口和设置于进料口外侧的导向辊,所述机架的顶部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枢接于机架的顶部,另一端朝着进料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并超出导向辊的外侧。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盖合于机架顶部的盖板能够有效隔挡住导向辊至进料口之间的位置,从而避免切粒机在运行时,人们将手伸入导向辊附近而造成人身伤害;盖板与机架之间的枢接结构能够使盖板在机架的顶部进行翻转,进而方便对进料口及导向辊进行维修与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宽度大于导向辊的长度。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盖板能够完全盖住导向辊及进料口,提升了防护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盖合面于两侧的位置均垂直延伸有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挡板能够隔挡住盖板的两侧位置,从而防止人们将手从挡板的一侧伸入到导向辊附近,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板面形状呈三角形,其一边与盖板的侧边相固定,另一边用于抵接机架的侧面。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挡板与盖板能够连接得更加牢固,同时挡板能够起到支撑盖板的作用,使得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能够更加稳固,同时无法下垂。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盖合面上设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人体红外辐射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单元,所述人体检测单元上耦接有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的执行单元;

当人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盖板的盖合面附近存在人体红外辐射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单元工作,以切断切粒机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当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通过人体检测单元检测盖板的盖合面下方是否存在人体红外辐射,能够有效判断人的手是否伸入至盖板的下方,当检测到盖板的盖合面下方存在人体红外辐射时,说明有人将手伸入至盖板下方,此时执行单元能够及时切断切粒机,以使切粒机停止运行,进而提升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使执行单元保持工作状态的自锁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自锁单元能够在执行单元动作后使其保持在该状态,从而使切粒机保持在停机状态,直至安全隐患被消除,增加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耦接有用于切断控制单元以解除自锁单元自锁状态的复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复位部使得工作人员在确认安全隐患被排除后,能够快速切断自锁单元,以解除切粒机的停机状态,使得切粒机能够被正常启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提示执行单元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警示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警示单元能够在切粒机被切断后及时进行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抵接于机架的一边沿着垂直于挡板的板面方向向外延伸有用于抵压机架侧面的抵压板,所述机架的侧面对应于抵压板的位置设有常开微动开关,所述常开微动开关串联于切粒机的供电回路;

当盖板盖合于机架的顶部并使抵压板抵压于常开微动开关的动触点时,所述常开微动开关闭合,以使切粒机能够被启动;反之,切粒机无法启动。

采用上述方案,常开微动开关与抵压板的抵压配合能够判断盖板是否已经抵压于机架的侧面,进而避免盖板在未盖合的情况下被启动而使盖板失去了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顶部于盖板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设有卡钩,所述盖板的顶面设有供卡钩扣接的卡环。

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能够有效支撑翻起后的盖板,卡钩与卡环的扣接配合能够将支撑杆的活动端与盖板的板面相固定,以使工作人员在维修或者清理进料口及导向辊时无需用手扶着盖板,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盖合于机架顶部的盖板能够有效隔挡住导向辊至进料口之间的位置,从而避免切粒机在运行时,人们将手伸入导向辊附近而造成人身伤害;盖板与机架之间的枢接结构能够使盖板在机架的顶部进行翻转,进而方便对进料口及导向辊进行维修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警示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进料口;3、导向辊;4、盖板;5、挡板;6、人体检测单元;7、控制单元;8、执行单元;9、自锁单元;10、复位部;11、警示单元;12、抵压板;13、常开微动开关;14、支撑杆;15、卡钩;16、卡环;17、支撑架;1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切粒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开设于机架1一侧的进料口2和设置于进料口2外侧的导向辊3,导向辊3优选与进料口2处于同一水平面,于进料口2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架17,导向辊3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两个支撑架17的端部之间,使得导向辊3能够在支撑架17上进行转动。

在料条从进料口2进入到切粒机的过程中,需要先通过导向辊3的导向而变的平稳顺畅,从而料条能够平稳整齐地进入到切粒机的进料口2内,有效避免了现有切粒机由于料条抖动不稳定而造成的料粒不均匀和缠刀问题。

如图1所示,机架1的顶部盖合有盖板4,盖板4的宽度大于导向辊3的长度。盖板4的一端枢接于机架1的顶部,另一端朝着进料口2的一侧向外延伸并超出导向辊3的外侧,即当盖板4处于盖合状态时,其能完全遮盖住导向辊3,以提升安全性能,且盖板4优选通过合页与机架1的顶部枢接,使得盖板4能够稳定地在机架1的顶部进行翻折。且盖板4的转动平面与进料口2的朝向一致。

如图1所示,盖板4的盖合面于两侧的位置均垂直延伸有挡板5,即挡板5的数量为两块,分别对称固定于盖板4的左、右两侧。挡板5的板面形状呈三角形,其一边与盖板4的侧边相固定,另一边用于抵接机架1的侧面。机架1上设有进料口2的侧面与顶面之间优选呈直角设置,而挡板5的板面形状优选为直角三角形,即挡板5的一条直角边与盖板4上对应的侧边相固定,另一条直角边用于抵压机架1的侧面,使得当盖板4处于盖合状态时,通过挡板5的支撑能够让盖板4保持在水平状态,进而提升盖板4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机架1的顶部于盖板4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活动端设有卡钩15,盖板4的顶面设有供卡钩15扣接的卡环16,当盖板4处于翻起状态时,通过将卡钩15扣接于卡环16内,能够将支撑杆14的活动端与盖板4相固定,进而将盖板4限定在翻起状态。将卡钩15从卡环16内取出,便能解除盖板4的锁定,以使盖板4恢复活动状态。

如图2所示,挡板5抵接于机架1的一边沿着垂直于挡板5的板面方向向外延伸有用于抵压机架1侧面的抵压板12,该抵压板12通过螺钉18与机架1上设置有进料口2的侧面相固定,使得切粒机在运行过程中,挡板5无法脱离机架1的侧面,进而能够锁定盖板4盖合时的位置,提升了盖板4的稳定性。将螺钉18从抵压板12上取下,便能解除抵压板12的锁定,以使挡板5连同盖板4恢复活动状态。

如图3和图4所示,机架1的侧面对应于抵压板12的位置设有常开微动开关13,该常开微动开关13的动触点朝外设置并突出于机架1的侧面,并且该常开微动开关13串联于切粒机的供电回路。当盖板4盖合于机架1的顶部并使抵压板12抵压于常开微动开关13的动触点时,常开微动开关13闭合,以使切粒机能够被启动;反之,切粒机无法启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4的盖合面上设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人体红外辐射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单元6,人体检测单元6为热释电传感器N1,热释电传感器N1的输入端耦接于电压V3,输出端输出相应的人体检测信号,热释电传感器N1的接地端接地。

热释电传感器主要是由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制成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将热释电传感器N1安装在盖板4的盖合面上并且靠近其活动端的位置,当盖板4处于盖合状态时,若有人将手伸入至盖板4的盖合面下方时,热释电传感器N1能够检测到人体红外辐射,进而输出高电平的人体检测信号;反之,若没有人将手伸入到盖板4的盖合面下方时,热释电传感器N1检测不到人体红外辐射,从而输出低电平的人体检测信号。

如图4所示,人体检测单元6上耦接有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包括继电器KA、NPN型的三极管Q1和续流二极管D2,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1,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热释电传感器N1的输出端以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发射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2与继电器KA的线圈反并联。

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7上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的执行单元8,执行单元8为继电器KA的常闭触点KA-1,其串联于切粒机的供电回路。

当人体检测单元6检测到盖板4的盖合面附近存在人体红外辐射时,控制单元7控制执行单元8工作,以切断切粒机的供电回路。

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7上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使执行单元8保持工作状态的自锁单元9,自锁单元9为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其两端分别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7上还耦接有用于切断控制单元7以解除自锁单元9自锁状态的复位部10,复位部10为常闭按钮SB2,其串联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7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提示执行单元8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警示单元11,警示单元11包括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和蜂鸣器SP,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2,另一端耦接于蜂鸣器SP的一端,蜂鸣器SP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使用切粒机以前,必须先将盖板4合上,以使抵压板12的板面抵压于常开微动开关13的动触点,使常开微动开关13因动作而闭合,此时若没有人将手伸入到盖板4的盖合面下方,则热释电传感器N1检测不到人体红外辐射,从而输出低电平的人体检测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KA的线圈处于失电状态,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A-1处于闭合状态,使得切粒机能够正常启动。同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与KA-3全都处于断开状态,蜂鸣器SP不报警。

若在使用切粒机以前未将盖板4合上,则常开微动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以切断切粒机的供电回路,使切粒机无法运行。

切粒机在运行过程中,若有人将手伸入至盖板4下方,热释电传感器N1能够检测到由手部所发出的人体红外辐射,从而输出高电平的人体检测信号至三级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A-1断开,以切断切粒机的供电回路,使切粒机停止运行,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与KA-3全都闭合,其中常开触点KA-2的闭合对继电器KA进行自锁,使继电器KA的线圈保持在得电状态,从而使继电器KA的常闭触点KA-1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切粒机保持在被切断状态,同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3始终处于闭合状态,使蜂鸣器SP持续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

当工作人员在听到警报声后,及时将手缩回,则安全隐患排除。此时热释电传感器N1检测不到人体红外辐射,因而重新输出低电平的人体检测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截止,这时由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处于自锁状态,使得继电器KA的线圈还处于得电状态。

若要解除锁定,只需按下常闭按钮SB2,以切断继电器KA的线圈,便能使继电器KA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A-1重新闭合,使切粒机重新恢复至能被启动状态,同时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KA-2与KA-3也都断开,解除了继电器KA的自锁状态,同时蜂鸣器SP停止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