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楔形锁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09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楔形锁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楔形锁紧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589570,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三维真空覆膜机锁紧密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第【0022】段记载:“初始时,如图2所示,未压PVC4膜时,上锁鼻952脱开插板961和下锁块96,气撑杆93自动把上压料框91绕旋转合页94旋转撑起,把工件7摆放完毕喷好胶水后,再把PVC膜4铺好,PVC膜4外缘要盖住工作盘框92上的密封条a921。然后把上压料框91下压,使上锁鼻952扣在下锁块96内的竖孔内,上锁鼻95的钩槽能够钩住插板961在锁紧弹簧951的作用下实现自锁,然后气缸99顶动滑条98带动插板961前移,这时插板961的外楔形头端与上锁鼻95的内楔形钩槽配合楔紧,从而锁紧、锁死上压料框91,而且上压料框91截面下边呈山型齿轮形状,其与工作盘框92上方槽内的密封条a921紧密配合”,该密封锁紧装置虽然代替了人工采用锁扣方式进行锁紧密封,但是该装置锁紧部件多且构造复杂,提高了该种覆膜机的整体制造成本,市场竞争力较低;由于存在“上锁鼻95的钩槽能够钩住插板961在锁紧弹簧951的作用下实现自锁”,那么当需要打开上压料框91时,就需要先解除该钩槽与插板961之间的自锁作用才能打开上压料框91,操作不便且费时费力;同时该装置也没办法对上压料框91与工作盘框92之间的压紧程度进行调节,不能满足不同种类板材覆膜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楔形锁紧密封装置,该装置只利用楔形块与楔形槽的相互挤压就满足了覆膜机的密封锁紧要求,构造简单,大大降低了该种覆膜机的制造成本;该装置操作方便,能轻松实现上压框体的闭合与打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框体,工作台框体上方转动连接上压框体,在上压框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带有楔形槽的上锁紧部件,在工作台框体两侧分别设置带有楔形块的下锁紧部件,在工作台框体端部设置带动楔形块往相应楔形槽内运动的驱动机构。

使用时,将带压紧密封板材放在工作台框体上,转动上压框体将其预压在工作台框体上,启动驱动机构将楔形块插入与其配合使用的楔形槽内,通过楔形块与楔形槽之间的相互挤压,该挤压力通过上下锁紧部件从而转化为工作台框体与上压框体之间的相互压合力,由此可见,仅通过楔形块与楔形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轻松实现锁紧密封要求,构造极其简单,无论是前期的生产加工还是后期的零部件更换,该装置都能满足省时省力的要求;同时该装置简单的构造降低了整个覆膜机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强了该种覆膜机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上压框体一端铰接在工作台框体上和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合端部,在上压框体与工作台框体之间设置支撑杆,

在工作台框体两侧分别设置若干带有导向孔的导向块,依次穿过工作台框体的同侧导向孔设置一导向板,沿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下锁紧部件,在导向板的一端设置竖向连接板,在工作台框体的端部设置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在竖向连接板上,导向板与每一下锁紧部件之间设置调节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下锁紧部件包括与导向板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顶部延伸形成一楔形块,

所述上锁紧部件包括两块间隔平行设置的前框体和后框体,上锁紧部件通过后框体连接在上压框体的侧面,在前后框体侧上部对称设置连接侧板,在前后框体的底部呈角度设置连接轴Ⅰ和连接轴,在每一连接轴上设置轴承,两个连接侧板的下水平端面、两个轴承的上端面与前后框体之间形成一楔形槽,

所述楔形块顶部为水平端面和其底部为倾斜端面,所述楔形块顶部水平端面对应接触两个连接侧板的下水平端面,其倾斜端面对应接触两个轴承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体上的一组长条形螺纹孔,长条形螺纹孔与导向板之间连接调节螺栓,在导向板上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与连接体的侧部之间设置一调节螺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二;

图3为上锁紧部件的主视图;

图4为上锁紧部件的左视图;

图5为上锁紧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楔形锁紧密封装置包括工作台框体1,工作台框体1上方铰接上压框体2的一端,上压框体2的另一端设置为开合端部,操作工人手握该开合端部往下按压或往上抬举从实现其压合状态与打开状态,在上压框体2与工作台框体1之间设置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为液压或气动方式,其作用就是保证上压框体2打开时不自行闭合,上述结构都属于本行业常规的结构设置,在工作台框体1两侧分别设置若干带有导向孔的导向块6,依次穿过工作台框体1的同侧导向孔设置一导向板7,沿导向板7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下锁紧部件,在导向板7的一端设置竖向连接板8,在工作台框体1的端部设置驱动气缸9,驱动气缸9的输出端通过螺栓10连接在竖向连接板8上,在导向板7与每一下锁紧部件之间设置调节部件,

在上压框体2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带有楔形槽4的上锁紧部件,在工作台框体1两侧分别设置带有楔形块5的下锁紧部件,在工作台框体1端部设置带动楔形块5往相应楔形槽4内运动的驱动机构。

在本实例中,所述下锁紧部件包括与导向板7连接的连接体11,连接体11顶部延伸形成一楔形块5,

所述上锁紧部件包括两块间隔平行设置的前框体3-1和后框体3-2,上锁紧部件通过后框体3-2连接在上压框体2的侧面,在前后框体侧上部对称设置连接侧板3-3,在前后框体的底部呈角度设置连接轴Ⅰ12-1和连接轴12-2,在每一连接轴上设置轴承12-3,两个连接侧板3-3的下水平端面、两个轴承12-3的上端面与前后框体之间形成一楔形槽4,

所述楔形块5顶部为水平端面和其底部为倾斜端面,所述楔形块5顶部水平端面对应接触两个连接侧板3-3的下水平端面,其倾斜端面对应接触两个轴承12-3的上端面。

在本实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体11上的一组长条形螺纹孔13,长条形螺纹孔13与导向板7之间连接调节螺栓14,在导向板7上设置固定板15,固定板15与连接体11的侧部之间设置一调节螺杆16。

如图1所示,该图显示为上压框体2的开启状态,并通过支撑杆12保持支撑开启状态;

如图2所示,手握上压框体2的开合端部往下按压上压框体2,上压框体2绕与工作台框体1的铰接处转动直至闭合状态,此时上锁紧部件的楔形槽4处于下锁紧部件的楔形块5的正前方;然后启动驱动气缸9,该气缸的输出杆通过竖向连接板8带动导向板7在导向块6的导向孔内水平移动,同时导向块6带动与其连接的下锁紧部件水平移动,下锁紧部件带动楔形块5往楔形槽4内移动并逐渐插入其内,在楔形块5往楔形槽4的插入过程中,楔形块5的上下外壁与楔形槽4的上下内壁逐渐相互挤压,伴随楔形块5的逐渐插入,两者之间的挤压力逐渐变大,该挤压力转变为上压框体2与工作台框体1之间的闭合锁紧力,该闭合锁紧力伴随楔形块5与楔形槽4的逐渐挤压而逐渐变大,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锁紧密封(工作台框体1还有其他密封与负压部件,在本实例中并没有标出,因为本实例只是说明如何实现上压框体2与工作台框体1之间的锁紧闭合的);

当需要取下覆膜板材时,再次启动驱动气缸9,下锁紧部件带动楔形块5从楔形槽4内退出,上压框体2与工作台框体1不再存在闭合锁紧力,手握上压框体2的开合端部往上抬起上压框体2,如图1所示;

如图3-图5所示,在前后框体的底部呈角度设置连接轴Ⅰ12-1和连接轴12-2,在每一连接轴上设置轴承12-3,两个连接侧板3-3的下水平端面、两个轴承12-3的上端面与前后框体之间形成一楔形槽4,该处的轴承采用该高强度轴承,楔形块5的下外壁与楔形槽4的两个轴承上端面形成滚动摩擦,如果没有该轴承,楔形块5就很难往楔形槽4内插入;

在这里说明一下导向板7与每一下锁紧部件之间的调节部件,由于设计了长条形螺纹孔13,调节螺栓14可在相应的长条形螺纹孔13内左右移动,从而调节上锁紧部件在导向板7上的水平位置,从而调节楔形块5与楔形槽4之间的间距,该间距越大,锁紧密封时楔形块5与楔形槽4之间的挤压力越小,反之越大;伴随调节螺栓14的位置变动,同时调节调节螺杆16的长度,此处的调节螺杆16既能实现楔形块5与楔形槽4之间间距的调节,同时也能保持挤压过程中下锁紧部件的稳定性,该设计能满足不同板材对覆膜挤压力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