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083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吹膜机分很多种,有PE,POF,PVC等等;用全新的粒子吹出的是新料,色泽均称,干净,袋子拉伸好,并且现代塑料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吹膜机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其中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也在广泛使用中,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仍然存在容易发生堵塞排气管的情况,使得人们将停机,对排气管进行清洗,会影响吹膜机的生产效率,并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容易污染膜液,以缩短该吹膜排气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包括排气装置主体和气罐,所述气罐的木塞口上设置有进气管,且气罐的木塞口通过排气管连接有排气装置主体,所述排气管的一端通过过滤气筒与气罐的内腔相连,且排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气孔套筒与排气装置主体内膜液相连,所述过滤气筒的中间设置有气泡过滤网,且过滤气筒通过黏合螺纹垫与排气管相连,所述气孔套筒通过防水橡胶垫与排气管相连,且气孔套筒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气泡孔,排气装置主体的一侧底端通过回流管连接有储水桶,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沉淀吸收网,所述储水桶通过抽水泵与排气装置主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水泵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排气装置主体的侧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泡孔与气孔套筒是以胶接的方式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橡胶垫和橡胶气泡孔均采用丁腈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先具有过滤气筒,能够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气泡过滤网,能够将排气管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避免堵塞排气管,影响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正常使用,提高了其加工效率,并且还具有气孔套筒,能够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防水橡胶垫和橡胶气泡孔,起到防止漏水和增加气泡数的作用,还具有储水桶和沉淀吸收网,能够对膜液进行有效的除尘,以延长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操作和结构简单,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气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装置主体;2-气罐;3-木塞口;4-进气管;5-排气管;6-过滤气筒;7-内腔;8-气孔套筒;9-膜液;10-气泡过滤网;11-黏合螺纹垫;12-防水橡胶垫;13-橡胶气泡孔;14-回流管;15-储水桶;16-沉淀吸收网;17-抽水泵;1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包括排气装置主体1和气罐2,所述气罐2的木塞口3上设置有进气管4,且气罐2的木塞口3通过排气管5连接有排气装置主体1,所述排气管5的一端通过过滤气筒6与气罐2的内腔7相连,且排气管5的另一端通过气孔套筒8与排气装置主体1内膜液9相连,所述过滤气筒6的中间设置有气泡过滤网10,且过滤气筒6通过黏合螺纹垫11与排气管5相连,所述气孔套筒8通过防水橡胶垫12与排气管5相连,且气孔套筒8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气泡孔13,排气装置主体1的一侧底端通过回流管14连接有储水桶15,所述回流管14的一端设置有沉淀吸收网16,所述储水桶15通过抽水泵17与排气装置主体1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抽水泵17通过支撑架18固定安装于排气装置主体1的侧表面上;所述橡胶气泡孔13与气孔套筒8是以胶接的方式相连;所述防水橡胶垫12和橡胶气泡孔13均采用丁腈橡胶制成,具有良好耐磨性。

具体使用方式及优点: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先通过设置在排气管上的过滤气筒,利用设置在过滤气筒上的气泡过滤网,能够将排气管吸入的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避免堵塞排气管,影响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正常使用,提高了其加工效率,并且还具有气孔套筒,能够通过设置在气孔套筒上的防水橡胶垫和橡胶气泡孔,起到防止漏水和增加气泡数的作用,还通过储水桶和沉淀吸收网,能够对膜液进行有效的除尘,以延长该吹膜机的吹膜排气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操作和结构简单,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