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684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绝大部分塑料制品是通过注塑模具生产出来的。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模具的模腔内或多或少的由于模腔内的空气、塑料原料中所含水分在高温下蒸发或者塑料在高温下分解等原因导致模腔内有气体存在。如果这些气体无法顺畅的排出,就会造成烧焦、填充不良、外观损伤、气泡、银丝、熔接线、尺寸偏差等缺陷。因此,排气成为模具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注塑模具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分型面和注塑末端加工排气槽,深度就以不超过塑料溢边值为准。对于一些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排气的模具通常通过调整注塑工艺参数,例如增加注射压力、延长保压时间等来减轻产品缺陷程度,但无法彻底有效解决产品缺陷。也有些模具上设计固定排气镶针,短期内可解决排气问题,但当填充末端为封闭时,固定排气镶件不能满足长期生产要求,特别是一些含玻纤材料的塑料,固定排气镶件非常容易堵塞,导致排气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上需要排气处的安装孔,所诉安装孔内设置有镶针,所诉镶针与所诉安装孔间留有间隙,所诉间隙小于所诉注塑模具所用注塑塑料的溢边值,所诉镶针一端面与相邻模具零件表面构成模腔内表面,所诉镶针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诉镶针上不构成模腔内表面的一端连接一活动销,所诉活动销与所述注塑模具间设有弹性体,所述活动销上未连接所述镶针的一端顶靠在一斜面上,所述斜面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驱动块可沿所述注塑模具开合方向相对所述活动销运动,所述驱动块相对所述活动销运动时带动所述镶针沿所述镶针轴线运动,同时使弹性体变形或回复。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块上顶靠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为球形。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橡胶块或硅胶块其中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还与引气孔连通,所述引气孔还连通所述注塑模具分型面避空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上需要排气处的安装孔,所诉安装孔内设置有镶针,所诉镶针与所诉安装孔间留有间隙,所诉间隙小于所诉注塑模具所用注塑塑料的溢边值,所诉镶针一端面与相邻模具零件表面构成模腔内表面,所诉镶针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这样通过镶针的伸缩运动使得镶针与安装孔间的间隙不容易被其他物质堵塞,从而使得模具可以长时间生产,而不会由于排气空隙被堵塞而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烧焦、填充不良、外观损伤、气泡、银丝、熔接线、尺寸偏差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模具上需要排气处的安装孔1,所诉安装孔1内设置有镶针2,所诉镶针2与所诉安装孔1间留有间隙,所诉间隙小于所诉注塑模具所用注塑塑料的溢边值,所诉镶针2一端面与相邻模具零件表面构成模腔内表面,诉镶针2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内,所诉镶针2上不构成模腔内表面的一端连接一活动销5,所诉活动销5与所述注塑模具间设有弹性体6,所述驱动块4上未连接所述镶针2的一端为球形,且顶靠在一斜面4a上,所述斜面4a设置在驱动块4上,所述驱动块4可沿所述注塑模具开合方向相对所述活动销5运动,所述驱动块4相对所述活动销5运动时带动所述镶针2沿所述镶针2轴线运动,同时使弹性体6变形或回复,所述安装孔1还与引气孔3连通,所述引气孔3还连通所述注塑模具分型面避空区域。

所述弹性体6为弹簧、橡胶块或硅胶块其中之一。

注塑过程中,模具合拢时所述驱动块4通过其上的斜面4a推动所述活动销5带动所述镶针2向模腔内部运动,同时压缩所述弹性体6,模具完全合拢后,所述镶针2一端面与相邻模具零件表面构成模腔内表面,注塑时气体通过镶针2与安装孔1间的空隙进入引气孔3内,然后经由模具分型面避空区域排出。开模时,驱动块4带动斜面4a逐渐远离所述活动销5,所述活动销5在弹性体6的作用下带动镶针2远离模腔。这样每完成一次注塑,镶针2就做一次往复运动,从而是的注塑塑料中的玻纤等物质不会堵塞镶针2与安装孔1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