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07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更具体地说是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3D打印技术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3D打印技术可以分为立体光刻(Stcmolithography,SLA)、叠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选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ter Sintering,SLS)、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等等不同的分类,其中,FDM快速成型系统与其他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没有使用激光系统,因此成本最低,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3D打印技术。

具体的,FDM工艺是将固态的低熔点丝状材料(如PLA或ABS等)加热到半熔融状态,然后将其挤出以进行打印加工。目前,FDM类型的打印喷头大多数是采用金属材质的,但成本高;也有采用塑胶材质的,但没有很好的解决散热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印喷头会发生形变,甚至导致损坏,从而影响打印的精度以及出丝质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散热效果好、成本低的3D打印喷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采用一个风扇可同时对送料马达和喉管进行散热,使送料更加顺畅均匀,提高了喷嘴出丝质量,延长了打印喷头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与所述喷头本体连接的喉管,设于喉管外端的喷嘴;所述喷头本体内设有散热腔,所述喷头本体的一侧设有向所述散热腔通风的风扇;所述喷头本体还设有与所述散热腔相通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导风口位于所述喉管的外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头本体包括连接块、固定壳、送料马达,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壳连接,构成所述的散热腔,另一侧与所述送料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送料马达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散热腔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外侧设有弧形连接管,以构成所述的导风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喉管外周套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外侧间隔设置有多条向内凹陷的环形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散热件的材质为铝合金。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与所述喷头本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限位槽,所述喷头本体后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喷头本体相邻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于限位槽的两侧,所述连接部设有多组连接孔,所述喷头本体后侧设有与其中一组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的螺纹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喷头本体为塑胶材质。

一种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竖向滑轨,所述竖向滑轨滑动连接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包括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连接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为所述的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中喷头本体内设有散热腔,以及与散热腔相通的导风通道,导风通过的导风口位于喉管的外侧,设有的风扇可同时为喷头本体内部以及喉管散热,实现了单风扇双散热,保证了3D打印喷头工作时,送料更加顺畅均匀,出丝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另外,喷头本体采用塑胶材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与喷头本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11、喷头本体;111、固定壳;112、连接块;1121、槽口;1122、弧形连接管;1123、风扇;1124、限位凸起;1125、螺纹孔;113、送料马达;12、喉管;121、散热件;13、喷嘴;2、固定板;21、限位槽;22、连接部;221、连接孔;3、打印机本体;31、竖向滑轨;32、横向滑轨;321、横向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1,包括喷头本体11,与喷头本体11连接的喉管12,设于喉管12外端的喷嘴13,其中,喷嘴是用于出料的发热型喷嘴。13;喷头本体11内设有散热腔,喷头本体11的一侧设有向散热腔通风的风扇1123;喷头本体11还设有与散热腔相通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导风口位于喉管12的外侧。具体的,喷头本体11包括连接块112、固定壳111、送料马达113,连接块112的一侧与固定壳111连接,以构成散热腔,另一侧与送料马达113固定连接,送料马达113的输出端位于散热腔内。连接块112底部设有槽口1121,槽口1121外侧设有弧形连接管1122,以构成导风通道。其中,喉管12位于喷头本体11的下方,喷嘴13位于喉管12的下方,当固定壳111、连接块112、送料马达113和风扇1123组装之后,风扇1123对喷头本体11内部进行散热的同时,风扇1123还可以通过导风通道对喉管12进行散热,单风扇1123实现了双散热结构设局巧妙。

进一步的,喉管12外周套设有散热件121,散热件121外侧间隔设置有多条向内凹陷的环形槽,使散热更加均衡。优选地,散热件121的材质为铝合金,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保证了,送料马达113送料过程中更加顺畅,同时提高了碰嘴出丝的质量,延长了打印喷头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1还包括与喷头本体11连接的固定板2,固定板2设有限位槽21,喷头本体11后侧设有与限位槽21相配合的限位凸起1124,固定板2与喷头本体11相邻的一侧设有连接部22,连接部22对称设置于限位槽21的两侧,连接部22设有多组连接孔221,喷头本体11后侧设有与其中一组连接孔221固定连接的螺纹孔1125,设有的固定板2便于与3D打印机连接固定,安装方便,其中设有的多组连接孔221,便于喷头本体11与固定板2之间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巧妙,可以较好的解决散热的问题,因此,喷头本体11采用塑胶材质,以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的,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1的组装顺序如下:先将弧形连接管1122与槽口1121连接,将送料马达113固定于连接块112的右侧,然后再将喉管12的上端与连接块112连接,接下来将散热件121套设在喉管12外周,喷嘴13与喉管12的下端连接,将设有的连接盖板与连接块112锁紧;最后连接块112的左侧与固定壳111固定连接,将风扇1123固定在固定壳111与连接块112形成的风扇安装槽上。

另外,请参阅图4-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3,打印机本体3包括竖向滑轨31,竖向滑轨31滑动连接有横向滑轨32,横向滑轨32包括横向滑块321,横向滑块321连接有打印喷头,本实施例中,打印喷头为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1。

于其它实例中,横向滑块的上壳连接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而且喷头可组合成双打印喷头,能达到双喷头3D打印目的。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双散热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机中喷头本体11内设有散热腔,以及与散热腔相通的导风通道,导风通过的导风口位于喉管12的外侧,设有的风扇1123可同时为喷头本体11内部以及喉管12散热,实现了单风扇1123双散热,保证了3D打印喷头工作时,送料更加顺畅均匀,出丝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另外,喷头本体11采用塑胶材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