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107发布日期:2018-09-21 23:2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压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料压延设备基本采用倒L型的压延机,配置少量引出轮,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提升,薄膜会出现三高二低,晶点等多种缺陷。在塑料压延生产中,特别是压延过程中薄膜的走向、拉伸的比例、胶化的优劣都决定了塑料压延产品质量的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延机、引出轮组、温炼轮组、冷却轮组和卷取机;所述压延机上设有呈反 L 型排列的辊筒,在顶端的辊筒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引出轮组;所述引出轮组的输出端设置有温炼轮组,温炼轮组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却轮组,冷却轮组的输出端设置有卷取机。

优选地,所述压延机上设有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三辊筒、第四辊筒和第五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三辊筒、第四辊筒和第五辊筒呈反 L 型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二辊筒、第三辊筒、第四辊筒和第五辊筒在同一垂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引出轮组包括10~14个辊轮,各辊轮之间水平排列。

优选地,所述温炼轮组包括6~8个辊轮,各辊轮之间水平排列,每个辊轮内腔设置有温水。

优选地,所述冷却轮组包括6~8个辊轮,各辊轮之间垂直排列,每个辊轮内腔设置有冷水。

优选地,所述温炼轮组与冷却轮组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中压延机采反L型式,让薄膜由下往上运动,以减少薄膜通过压延机时重力对它所造成的影响,明显改善三高二低的状况;通过增加引出轮的数量,将各辊轮之间的拉伸比减小,调节引出轮的表面温度,以降低薄膜在被拉伸、拉薄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在引出轮后面、冷却轮前面增加温炼轮,温炼轮内部采通温水设计,让刚刚从表面温度200度左右的引出轮上剥离的薄膜进入温炼轮后有个渐冷的过程,以减少薄膜表面的横纹及收缩,其平整度也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包括压延机1、引出轮组2、温炼轮组3、冷却轮组4和卷取机5;所述压延机1上设有呈反 L 型排列的辊筒,在顶端的辊筒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引出轮组2;所述引出轮组2的输出端设置有温炼轮组3,温炼轮组3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却轮组4,冷却轮组4的输出端设置有卷取机5。

所述压延机1上设有第一辊筒6、第二辊筒7、第三辊筒8、第四辊筒9和第五辊筒10;所述第一辊筒6、第二辊筒7、第三辊筒8、第四辊筒9和第五辊筒10呈反 L 型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辊筒6和第二辊筒7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二辊筒7、第三辊筒8、第四辊筒9和第五辊筒10在同一垂直线上。

所述引出轮组2包括10~14个辊轮,各辊轮之间水平排列。

所述温炼轮组3包括6~8个辊轮,各辊轮之间水平排列,每个辊轮内腔设置有温水。

所述冷却轮组4包括6~8个辊轮,各辊轮之间垂直排列,每个辊轮内腔设置有冷水。

所述温炼轮组3与冷却轮组4相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PVC硬质薄膜生产设备中压延机采反L型式,让薄膜由下往上运动,以减少薄膜通过压延机时重力对它所造成的影响,明显改善三高二低的状况;通过增加引出轮的数量,将各辊轮之间的拉伸比减小,调节引出轮的表面温度,以降低薄膜在被拉伸、拉薄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在引出轮后面、冷却轮前面增加温炼轮,温炼轮内部采通温水设计,让刚刚从表面温度200度左右的引出轮上剥离的薄膜进入温炼轮后有个渐冷的过程,以减少薄膜表面的横纹及收缩,其平整度也得到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