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5674发布日期:2018-08-21 16:4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产品和膜片物件,具体地说为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要实现膜片物体和注塑产品的结合,通常会采用两种方法:一、用专门制造的设备冲切下来后,再将切下的膜片物体放入模具里进行注射成型;二、将注塑产品成型后(此时并没有膜片物体在产品里),再通过自动装配设备,将冲切下来的膜片物体和注塑产品结合在一起(结合原理可以是加温热烫或超声波震荡等)。

以上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有几点弊端:a.除注塑设备放置场地外,还需另外空间放置膜片物体冲切场地(譬如上述一),或自动装配设备(譬如上述二)。并且额外增加了设备资金的投入;b.需人工放置膜片物体,增加劳动力以及时间成本;c.生产过程容易造成产品的二次污染(如一次性医疗产品等有卫生要求的产品);d两种物体的结合牢固度差,容易脱离;e.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包括送料装置、模具本体、卷料装置、自动电脑控制箱:

所述送料装置为膜带卷料盘,在卷料装置带动下将膜带连续送入模具本体内;

所述卷料装置将冲切后的膜带边料拖出模具本体,包括主动轴和夹紧轴,所述主动轴由步进电机控制转动,所述夹紧轴由夹紧螺栓控制夹紧位置;

所述自动电脑控制箱控制步进电机开关,拖动膜带走至额定数值;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配套使用的静模和动模,所述静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层、b层、c层、d层、e层和f层,所述a层和b层固定连接,c层和d层固定连接,e层和f层固定连接,所述b层和e层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分别顶开b层与c层、d层与e层,所述d层和e层间设有冲管,所述冲管的上端固定于d层内,所述冲管的管内活动套装有一根静模顶针,所述静模顶针的上端固定于b层内,所述e层的下部对应冲管的位置设有冲板,所述冲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供膜带穿过的穿膜方槽,所述f层内设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的下端面与冲板的上端面接触,所述模具型腔和冲板内均设有供冲管通过的通道,所述穿模方槽和通道相通,所述b层内固定设有限位档块,所述限位档块的下端面穿出b层,所述c层内设有能左右滑动的冲管止位滑块,所述限位档块的下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的上端面相抵,所述e层和c层间对应冲管止位滑块的下方设有锁块,所述锁块的下端固定于e层内,当静模压缩合拢时锁块能够压紧冲管止位滑块,使冲管止位滑块发生横向位移;

所述动模从上至下依次包括g层、h层、i层、j层、k层、顶出层、l层,所述g层和h层固定连接,所述i层、j层、k层、顶出层和l层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内对应静模顶针的垂直线上设有一根动模顶针,所述动模顶针的下端穿过j层限位于k层内且上端穿出g层,动模顶针外套装有顶针滑套,所述顶针滑套的下端固定于i层内且上端穿出g层,顶针滑套内部设有顶针回位弹簧,所述动模顶针穿过顶针回位弹簧,所述顶出层内设有顶板,所述i层和顶出层之间设有顶柱,所述顶柱的上端面顶于h层的下端面,顶柱的下端固定于顶板内,顶柱外套装有顶板回位弹簧。

所述静模内均匀设有若干静模导向柱,所述静模导向柱的上端均固定于a层内,静模导向柱的下端均穿出f层且设有限位帽,所述动模对应静模导向柱穿入的位置均设有第一镂空部,所述动模7内均匀设有若干动模导向柱,所述动模导向柱的上端均穿出g层且下端固定于h层内,所述静模对应动模导向柱穿入的位置均第二镂空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模顶针的下部设有限位块,所述k层内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只能在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送料装置、模具本体、卷料装置、自动电脑控制箱与注塑机相配合,将卷料装置上的膜带穿过e层的穿膜方槽,并夹紧于主动轴和夹紧轴之间,调整好夹紧螺栓;

b.在注塑机作用下动模往静模方向压紧,动模导向柱穿入第二镂空部,静模导向柱穿入第一镂空部,f层和h层开始合拢,顶针滑套的上部和动模顶针的上部均穿入模具型腔内;

c.注塑机继续推动动模,动模顶针继续向静模顶针靠近,由于限位档块的下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的上端面相抵,d层和e层受到压力先开始合拢,带动冲板向上压紧,膜带与冲管接触,继续上压直到冲管将膜带切出一片,此时冲管和静模顶针带着膜片穿过冲板,动模顶针和静模顶针的端部接触且夹紧膜片,d层和e层接触,锁块的上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接触;

d.e层带动锁块压紧冲管止位滑块使其发生横移,限位档块穿入c层内原先冲管止位滑块的位置,b层和c层合拢,顶针回位弹簧被压缩,动模顶针和静模顶针将切下的膜片向下推到模具型腔内的指定位置,至此模具本体实现完全合模;

e.注塑机往模具型腔内注塑,注塑液与膜片的周围结合且凝固后,重新分开静模和动模,此时注塑完成的产品套于动模顶针外;

f.顶出层内的顶板在注塑机的一个油缸作用下开始上压,顶柱的上端顶起g层和h层,动模顶针的上端完全收于g层内,产品被顶出;

g.自动电脑控制箱开始给出指令,步进电机带动主动轴,拖动膜带走至额定数值。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利用物件冲切和注射成型相结合的工艺方法,使膜片物体和注塑产品一次性结合成型,大幅降低了产品生产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实现了产品高效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本体合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本体的f层和g层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本体的d层和e层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本体完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本体顶柱将g层和h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料装置;2-模具本体;21-压缩弹簧;22-冲管;23-静模顶针;24-冲板;25-穿膜方槽;26-模具型腔;27-动模顶针;271-顶针滑套;272-顶针回位弹簧;273-限位块;28-顶板;29-顶柱;291-顶板回位弹簧;3-卷料装置;31-主动轴;32-夹紧轴;33-夹紧螺栓;5-膜带;51-膜片;6-静模;61-a层;62-b层;63-c层;64-d层;65-e层;66-f层;67-限位档块;68-冲管止位滑块;69-锁块;611-静模导向柱;612-限位帽;613-第二镂空部;7-动模;71-g层;72-h层;73-i层;74-j层;75-k层;751-限位槽;76-顶出层;77-l层;78-第一镂空部;79-动模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包括送料装置1、模具本体2、卷料装置3、自动电脑控制箱:

所述送料装置1为膜带卷料盘,在卷料装置2带动下将膜带5连续送入模具本体2内;

所述卷料装置3将冲切后的膜带5边料拖出模具本体2,包括主动轴31和夹紧轴32,所述主动轴31由步进电机控制转动,所述夹紧轴32由夹紧螺栓33控制夹紧位置;

所述自动电脑控制箱控制步进电机开关,拖动膜带5走至额定数值;

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配套使用的静模6和动模7,所述静模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层61、b层62、c层63、d层64、e层65和f层66,所述a层61和b层62固定连接,c层63和d层64固定连接,e层65和f层66固定连接,所述b层62和e层6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1,所述压缩弹簧21分别顶开b层62与c层63、d层64与e层65,所述d层64和e层65间设有冲管22,所述冲管22的上端固定于d层64内,所述冲管22的管内活动套装有一根静模顶针23,所述静模顶针23的上端固定于b层62内,所述e层65的下部对应冲管22的位置设有冲板24,所述冲板24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供膜带5穿过的穿膜方槽25,所述f层66内设有模具型腔26,所述模具型腔26的下端面与冲板24的上端面接触,所述模具型腔26和冲板24内均设有供冲管22通过的通道,所述穿模方槽25和通道相通,所述b层62内固定设有限位档块67,所述限位档块67的下端面穿出b层62,所述c层63内设有能左右滑动的冲管止位滑块68,所述限位档块67的下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68的上端面相抵,所述e层65和c层63间对应冲管止位滑块68的下方设有锁块69,所述锁块69的下端固定于e层65内,当静模6压缩合拢时锁块69能够压紧冲管止位滑块68,使冲管止位滑块68发生横向位移;

所述动模7从上至下依次包括g层71、h层72、i层73、j层74、k层75、顶出层76、l层77,所述g层71和h层72固定连接,所述i层73、j层74、k层75、顶出层76和l层77固定连接,所述动模7内对应静模顶针23的垂直线上设有一根动模顶针27,所述动模顶针27的下端穿过j层74限位于k层75内且上端穿出g层71,动模顶针27外套装有顶针滑套271,所述顶针滑套271的下端固定于i层73内且上端穿出g层71,顶针滑套271内部设有顶针回位弹簧272,所述动模顶针27穿过顶针回位弹簧272,所述顶出层76内设有顶板28,所述i层73和顶出层76之间设有顶柱29,所述顶柱29的上端面顶于h层72的下端面,顶柱29的下端固定于顶板28内,顶柱29外套装有顶板回位弹簧291。

所述静模6内均匀设有若干静模导向柱611,所述静模导向柱611的上端均固定于a层61内,静模导向柱611的下端均穿出f层66且设有限位帽612,所述动模7对应静模导向柱611穿入的位置均设有第一镂空部78,所述动模7内均匀设有若干动模导向柱79,所述动模导向柱79的上端均穿出g层71且下端固定于h层72内,所述静模6对应动模导向柱79穿入的位置均第二镂空部613。设置多根动模导向柱79和静模导向柱611,使模具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动模顶针27的下部设有限位块273,所述k层75内对应限位块273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751,所述限位块273只能在限位槽751内上下移动。设置限位槽751和限位块273避免动模顶针27脱出动模。

一种冲切注塑一次成型自动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送料装置1、模具本体2、卷料装置3、自动电脑控制箱与注塑机相配合,将卷料装置3上的膜带5穿过e层65的穿膜方槽25,并夹紧于主动轴31和夹紧轴32之间,调整好夹紧螺栓33;

b.在注塑机作用下动模7往静模6方向压紧,动模导向柱79穿入第二镂空部613,静模导向柱611穿入第一镂空部78,f层66和h层72开始合拢,顶针滑套271的上部和动模顶针27的上部均穿入模具型腔26内;

c.注塑机继续推动动模7,由于限位档块67的下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68的上端面相抵,d层64和e层65受到压力先开始合拢,带动冲板24向上压紧,膜带5与冲管22接触,继续上压直到冲管22将膜带5切出一片,此时冲管22和静模顶针23带着膜片21穿过冲板24,动模顶针27和静模顶针23的端部接触且夹紧膜片51,d层64和e层65接触,锁块69的上端面与冲管止位滑块68接触;

d.e层65带动锁块69压紧冲管止位滑块68使其发生横移,限位档块67穿入c层63内原先冲管止位滑块68的位置,b层62和c层63合拢,顶针回位弹簧272被压缩,动模顶针27和静模顶针23将切下的膜片51向下推到模具型腔26内的指定位置,至此模具本体2实现完全合模;

e.注塑机往模具型腔26内注塑,注塑液与膜片51的周围结合且凝固后,重新分开静模6和动模7,此时注塑完成的产品套于动模顶针27外;

f.顶出层76内的顶板28在注塑机的一个油缸作用下开始上压,顶柱29的上端顶起g层71和h层72,动模顶针27的上端完全收于g层71内,产品被顶出;

g.自动电脑控制箱开始给出指令,步进电机带动主动轴31,拖动膜带5走至额定数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