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839发布日期:2018-10-13 00:0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塑机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机又叫做热塑成型机,是将加热塑化的PVC、PE、PP、PET、HIPS等热塑性塑料卷材吸制成各种形状的高级包装盒、框等产品的机器设备。

吸塑机的主要构造通常包括上料装置、传送装置、上下电加热炉、下闸、多功能可调尺寸、下模盘、上模、上闸、刀闸、切片、放片及配以真空装置等部分,其中传送装置包括压片机构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通常是采用具有输送轨道的双排尖针链条传动,即由给料部分送入的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经设置在双排链条的节环上的尖针刺入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的两端位置、进而随着链传动的移动牵引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带进入模盘位置进行成型操作。

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在进入输送机构之前需要先使用压片机构对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进行定位、抚平和压紧以防止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进入输送机构中后偏移走向和便于尖针链条的尖针刺入,而现有的压片机构的结构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不同厚度、不同硬度材质的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进行调整,通常需要进行更换不同规格的压片机构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操作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塑机的传送装置,其优点是:其中的压片单元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即将进入输送单元的带状热塑性塑料薄片进行有效的定位、抚平和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吸塑机的传送装置,包括机架和沿塑料薄片传送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的压片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传动组件和调节传送组件之间距离的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双向丝杠和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上的转轮,所述压片单元包括沿塑料薄片传送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塑料薄片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薄片进行夹紧的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块和支撑定位块并使两个定位块的距离随两个传动组件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机构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薄片进行抚平和夹紧,定位机构可以对不同宽度的塑料薄片进行定位,从而防止塑料薄片进入输送单元中后偏移走向,而且还便于输送单元中尖针链条上的尖针刺入塑料薄片中,而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使两个定位块的距离随两个传动组件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同步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定位机构定位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贯穿定位块并与定位块滑移连接的导杆、贯穿定位块的转轴以及使双向丝杠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驱动器,所述转轴上以中心处为界向两侧开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并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导杆和转轴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当转动所述转轮时,位于机架同一侧的定位块与传动组件向同样的方向运动同样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转动转轮时,在驱动器的作用下转轴与双向丝杠同步转动,从而使转轴上的两个定位块沿导杆运动,而且位于机架同一侧的定位块与传动组件向同样的方向运动同样的距离,从而使定位块可以对塑料薄片进行精准定位,避免塑料薄片进入输送单元中后偏移走向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包括皮带、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靠近转轮一端的主动轮和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从动轮,所述皮带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转轮时,双向丝杠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转动,从而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人在转动转轮时,转轴随双向丝杠一起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为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与皮带适配的齿形带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皮带传动的传动比精度,避免由于转动转轮时皮带发生打滑导致驱动器无法准确且同步带动转轴随双向丝杠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张紧皮带的张紧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轮的设置可以使皮带处于张紧状态,避免转动转轮时皮带发生打滑导致驱动器无法准确且同步带动转轴随双向丝杠转动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龙门架、固定连接机架上两端均位于龙门架内的下抚平板、设置在下抚平板上方两端均位于龙门架内的上抚平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抚平板两端的滑杆,所述滑杆穿过龙门架并与龙门架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抚平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紧紧的贴在下抚平板上,当塑料薄片从上抚平板与下抚平板之间穿过时,上抚平板会将塑料薄片抚平并压紧,以方便尖刺穿过塑料薄片,而滑杆的作用可以防止上抚平板在塑料薄片的摩擦作用下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抚平板的下侧沿上抚平板开设有圆弧形的凹腔,凹腔的圆心角度数在200°-270°之间,所述凹腔中转动连接有压紧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辊的设置可以减小上抚平板与塑料薄片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上抚平板与塑料薄片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尖针链条上的尖针将塑料薄片划坏,从而使尖针链条无法有效的带动塑料薄片运动,而凹腔的圆心角度数在200°-270°之间可以防止上抚平板被抬起时,压紧辊从上抚平板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抚平板上侧中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背离上抚平板的一端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与龙门架上端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向下按压杠杆背离连杆一端,从而将上抚平板抬起 ,从而方便工人将塑料薄片由上抚平板与下抚平板之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位于导杆与下抚平板之间,所述下抚平板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与导杆的最上侧相切,所述转轴低于下抚平板的上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转轴与塑料薄片的接触,防止转轴上的螺纹将塑料薄片划坏,影响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压紧机构可以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薄片进行抚平和夹紧,定位机构可以对不同宽度的塑料薄片进行定位,从而防止塑料薄片进入输送单元中后偏移走向,而且还便于输送单元中尖针链条上的尖针刺入塑料薄片中,而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使两个定位块的距离随两个传动组件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同步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定位机构定位的准确性;

二、上抚平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紧紧的贴在下抚平板上,当塑料薄片从上抚平板与下抚平板之间穿过时,上抚平板会将塑料薄片抚平并压紧,以方便尖刺穿过塑料薄片,而滑杆的作用可以防止上抚平板在塑料薄片的摩擦作用下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为体现压片单元和输送单元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主要体现上抚平板与压紧辊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机架;2、压片单元;22、定位块;231、导杆;232、转轴;2331、皮带;2332、主动轮;2333、从动轮;2334、张紧轮;221、龙门架;222、下抚平板;223、上抚平板;2231、凹腔;2232、压紧辊;224、滑杆;225、连杆;226、杠杆;3、输送单元;31、传动组件;321、转轮;322、双向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吸塑机的传送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和沿塑料薄片传送方向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片单元2和输送单元3。输送单元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传动组件31和用于调节传送组件之间距离的调距组件,调距组件包括与传动组件31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杠322,双向丝杠322的一端穿出机架1外固定连接有转轮321,当人转动转轮321时,在双向丝杠322的作用下两个传动组件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或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2所示,压片单元2包括沿塑料薄片传送方向设置在机架1上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塑料薄片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薄片进行夹紧的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块22和支撑定位块22并使两个定位块22的距离随两个传动组件31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的驱动组件。

参照图2所示,驱动组件包括贯穿定位块22并与定位块22滑移连接的导杆231、贯穿定位块22的转轴232以及在人转动转轮321时使转轴232与双向丝杠322同步转动的驱动器。在转轴232上以转轴232的中心处为界向两侧开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而两个定位块22分别位于转轴232的两端并与转轴232螺纹连接,转轴232的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导杆231的两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

参照图2所示,驱动器包括皮带2331、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322靠近转轮321一端的主动轮2332和固定连接在转轴232上的从动轮2333,皮带2331套在主动轮2332和从动轮2333上。在机架1转动连接有张紧轮2334,张紧轮2334与皮带2331的外表面接触。上述的皮带2331为同步带,主动轮2332和从动轮2333为与皮带2331适配的齿形带轮。当人转动转轮321时,转轮321带动双向丝杠322转动,从而使双向丝杠322驱动两个传动组件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或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而双向丝杠322上的主动轮2332会通过皮带2331带动从动轮2333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32转动,从而驱动定位块22沿导杆231移动,而转轴232上的螺距以及驱动器的传动比的设计应使人在转动转轮321时,位于机架1同一侧的定位块22与传动组件31向同样的方向运动同样的距离。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龙门架221、固定连接机架1上两端均位于龙门架221内的下抚平板222、设置在下抚平板222上方两端均位于龙门架221内的上抚平板223以及固定连接在上抚平板223两端的滑杆224,滑杆224穿过龙门架221并与龙门架221滑移连接。在上抚平板223的下侧沿上抚平板223开设有圆弧形的凹腔2231,在凹腔2231中转动连接有压紧辊2232,为防止压紧辊2232从凹腔2231中脱落,将凹腔2231的圆心角度数在200°-270°之间,从而使压紧辊2232嵌在凹腔2231内不能掉出。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上抚平板223上侧中部铰接有连杆225,在连杆225背离上抚平板223的一端铰接有杠杆226,在常态下,杠杆226的中部抵接在龙门架221上端。当人向下按压杠杆226背离连杆225一端时,杠杆226会沿其与龙门架221抵接处转动,从而将上抚平板223抬起,以方便人将塑料薄片由上抚平板223与下抚平板222之间穿过。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转轴232位于导杆231与下抚平板222之间,而下抚平板222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与导杆231的最上侧相切,转轴232低于下抚平板222的上表面,从而避免转轴232与塑料薄片接触,防止转轴232上的螺纹将塑料薄片划坏。

工作过程:工人可以根据塑料薄片的宽度,来转动转轮321,从而调节两个定位块22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传动组件31之间的距离,以使定位块22在塑料薄片进入传动组件31之间对塑料薄片进行定位,避免塑料薄片进入传动组件31后偏移走向,在对塑料薄片进行传输时,应使塑料薄片从压紧辊2232与下抚平板222之间穿过,在压紧辊2232 和上抚平板223的重力作用下,塑料薄片被压紧辊2232和下抚平板222抚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