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454发布日期:2019-06-26 01:0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注塑件在注塑完成后,需要使用负压设备将注塑件吸取后进行盛装周转。现有的周转方法主要有两种:

1、注塑机打全自动不用机械手吸具取产品,在注塑机模具下方放一个周转箱,注塑出来的产品直接自动杂乱无章的落入周转箱内,箱满了用人工换箱,然后再用人工分类装箱;

2、注塑机配合机械手生产,注塑出来的产品用机械手吸具自动从模具内吸出来,放到模外的流水线上,然后人工分拣区分好穴号装入对穴号的箱内。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两种方法在操作时,由于需要在分类装箱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导致存在一定的误差率,且人工成本较高,同时人工触碰工件容易造成工件表面污染,影响工件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两种方法在操作时,由于需要在分类装箱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导致存在一定的误差率,且人工成本较高,同时人工触碰工件容易造成工件表面污染,影响工件的外观质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对注塑工件吸取后通过分穴架将不同的工件分类存放,操作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分类效率,提高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包括安装于注塑机上的机械手结构,所述机械手结构上安装有机械手吸具,所述注塑机一侧设置有自动分穴架,所述自动分穴架位于所述机械手结构端部正下方;

所述机械手吸具包括治具和若干组吸盘结构,所述吸盘结构均布在所述治具上;

所述自动分穴架包括双层结构的分穴架体,所述分穴架体两层均设置有若干组周转箱,所述分穴架体顶部安装有分穴盘,所述分穴盘下方设置有向所述周转箱下方延伸的分穴管组,所述分穴管组的管道分别指向所述分穴架体两层上的不同的所述周转箱。

采用上述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工件在所述注塑机内部生产完成后,所述机械手结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机械手吸具通过负压吸附将工件取出,而后运动至所述自动分穴架上方,通过所述机械手吸具将工件释放,即可通过所述分穴盘与所述分穴管组的配合,通过所述分穴管组的长短管导向,将工件自动分离后导向8组不同的所述周转箱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工件的分类。

作为优选,所述吸盘结构共设置有八组,且所述吸盘结构呈两排四列分布在所述治具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穴架体的上下两层各设置有四组所述周转箱。

作为优选,所述分穴管组分为上下两组共八根分穴管,上层的四根分穴管朝向位于所述分穴架体上层的四组所述周转箱内部,下层的四根分穴管朝向位于所述分穴架体下层的四组所述周转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周转箱为采用铝合金材料和不锈钢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梯形漏斗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分穴盘上成型有连通所述分穴管组的通孔。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机械手吸具对注塑工件吸取后,通过所述分穴盘和所述分穴管组的配合,将注塑工件分类存放在八组所述周转箱内部,分类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分类效率,提高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手吸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周转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注塑机;2、机械手结构;3、自动分穴架;301、分穴架体;302、周转箱;303、分穴盘;304、分穴管组;4、机械手吸具;401、治具;402、吸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火机配件自动分穴号装置,包括安装于注塑机1上的机械手结构2,机械手结构2上安装有机械手吸具4,注塑机1一侧设置有自动分穴架3,自动分穴架3位于机械手结构2端部正下方;

机械手吸具4包括治具401和若干组吸盘结构402,吸盘结构402均布在治具401上;

自动分穴架3包括双层结构的分穴架体301,分穴架体301两层均设置有若干组周转箱302,分穴架体301顶部安装有分穴盘303,分穴盘303下方设置有向周转箱302下方延伸的分穴管组304,分穴管组304的管道分别指向分穴架体301两层上的不同的周转箱302。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吸盘结构402共设置有八组,且吸盘结构402呈两排四列分布在治具401上,如此设置,可通过八组吸盘结构402同时吸取八组工件,并通过将八组吸盘结构402分为两列一组泄压,从而通过单次释放四组工件,通过分次释放工件实现上下两侧周转箱302的分类;

分穴架体301的上下两层各设置有四组周转箱302;

分穴管组304分为上下两组共八根分穴管,上层的四根分穴管朝向位于分穴架体301上层的四组周转箱302内部,下层的四根分穴管朝向位于分穴架体301下层的四组周转箱302内部,如此设置,机械手吸具4释放工件后,工件可沿分穴管组304进入上下两层的周转箱302内;

周转箱302为采用铝合金材料和不锈钢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梯形漏斗状结构;

分穴盘303上成型有连通分穴管组304的通孔,如此设置,机械手吸具4释放工件后,落入通孔中,进而在分穴管组304的导向下进入周转箱302内。

采用上述结构,工件在注塑机1内部生产完成后,机械手结构2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机械手吸具4通过负压吸附将工件取出,而后运动至自动分穴架3上方,通过机械手吸具4将工件释放,即可通过分穴盘303与分穴管组304的配合,通过分穴管组304的长短管导向,将工件自动分离后导向8组不同的周转箱302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工件的分类;

通过机械手吸具4对注塑工件吸取后,通过分穴盘303和分穴管组304的配合,将注塑工件分类存放在八组周转箱302内部,分类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分类效率,提高了工件表面的清洁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