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102发布日期:2019-09-03 19:3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的饮料市场发展非常快速,对瓶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社会和饮料生产商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场地越来越紧张而且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及洁净要求越来越高。

将瓶胚从出胚机构卸下后向外输出时,通常采用传送带进行传输,但是现有用于传输瓶胚的传送带多为带式传送带,瓶胚杂乱的放置在传送带上,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磕碰,导致瓶胚表面被刮花。在传送过程中瓶胚容易因传送带抖动而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包括传动链条、链条稳定组件和载胚单元,两根所述传动链条相对设置,每根所述传动链条沿其传动方向套装有防止传动链条摆动的链条稳定组件,多组所述载胚单元间隔固定在两根传动链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载胚单元包括多块载胚板和多个承胚件,每块所述载胚板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每块所述载胚板的两端通过连接板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传动链条上,所有载胚板并排设置,每块所述载胚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承胚件,多个所述承胚件呈矩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承胚件包括胚柱和固定杆,所述胚柱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式结构,所述胚柱固定在载胚板上,所述固定杆沿胚柱的轴线贯穿胚柱,并固定在胚柱上,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贯穿载胚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固定杆上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插杆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板的竖直面铆接在传动链条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水平面铆接在载胚板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链条为双排链条,所述链条稳定组件包括C型槽板、上凹块和下凹块,所述C型槽板沿传动链条的移动方向固定在支架上,所述C 型槽板的内侧上表面沿传动链条的移动方向固定有上凹块,所述C型槽板的内侧下表面沿传动链条的移动方向固定有下凹块,所述传动链条的两个内链片位于上凹块与下凹块之间。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载胚单元之间还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传动链条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瓶胚从出胚机构被接驳至载胚单元上后,由传动链条带动载胚单元和瓶胚向外输出,向外传动的过程中,瓶胚与瓶胚之间不接触,瓶胚表面不会被刮花,而且将瓶胚套在承胚件上,瓶胚不容易掉落。

2、多个所述承胚件呈矩形阵列排布,与出胚机构的胚腔对应,使得胚腔内的瓶胚只需竖直方向移动就可以套在承胚件上,最大程度地减小瓶胚被磕碰的可能性。

3、在传动链条的外侧设置链条稳定组件,可防止传动链条横向摆动,确保载胚单元在传送或接胚过程中不出现横向摆动现象,运行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胚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链条稳定组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传动链条,3-链条稳定组件,3a-C型槽板,3b-上凹块, 3c-下凹块,4-连接板,5-载胚单元,5a-载胚板,5b-承胚件,5b1-胚柱,5b2-固定杆,5b21-插杆孔,5b22-通孔,6-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无损伤输胚机的传送带,包括传动链条2、链条稳定组件3和载胚单元5,两根所述传动链条2相对设置,每根所述传动链条 2沿其传动方向套装有防止传动链条2摆动的链条稳定组件3,多组所述载胚单元5间隔固定在两根传动链条2之间。瓶胚从出胚机构被接驳至载胚单元5上后,由传动链条2带动载胚单元5和瓶胚向外输出。传动链条2通过链轮安装在支架1上,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链轮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链轮带动传动链条2向前传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载胚单元5包括多块载胚板5a和多个承胚件 5b,每块所述载胚板5a为长方形板体结构,每块所述载胚板5a的两端通过连接板4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传动链条2上,所有载胚板5a并排设置,形成整体柔性、局部刚性的传送带,每块所述载胚板5a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承胚件5b,多个所述承胚件5b呈矩形阵列排布,与出胚机构的胚腔对应,使得胚腔内的瓶胚只需竖直方向移动就可以套在承胚件5b上,最大程度地减小瓶胚被磕碰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承胚件5b包括胚柱5b1和固定杆5b2,所述胚柱5b1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式结构,所述胚柱5b1固定在载胚板5a上,所述固定杆5b2沿胚柱5b1的轴线贯穿胚柱5b1,并固定在胚柱5b1上,所述固定杆5b2的下端贯穿载胚板5a的上下表面,所述固定杆5b2上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插杆孔5b21,插杆孔5b21可供插杆穿过,插杆是在接胚时,由单独的升降机构将插杆向上移动,穿过插杆孔5b21后,伸入胚腔内侧的瓶胚内,胚腔松开瓶胚,瓶胚落在插杆上,插杆缩回时,瓶胚可套在承胚件5b上。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5b2的侧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通孔5b22。通孔5b22的作用是防止插杆在插杆孔5b21内抽插时产生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4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板4的竖直面铆接在传动链条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4的水平面铆接在载胚板5a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链条2为双排链条,所述链条稳定组件3 包括C型槽板3a、上凹块3b和下凹块3c,所述C型槽板3a沿传动链条2的移动方向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C型槽板3a的内侧上表面沿传动链条2的移动方向固定有上凹块3b,所述C型槽板3a的内侧下表面沿传动链条2的移动方向固定有下凹块3c,所述传动链条2的两个内链片位于上凹块3b与下凹块3c之间,上凹块3b和下凹块3c可形成容纳传动链条2的两个内链片的腔体,可防止传动链条2横向摆动,确保载胚单元5在传送或接胚过程中不出现横向摆动现象,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所述载胚单元5之间还设有封板6,所述封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传动链条2上。封板6用以弥补相邻两个载胚单元5之间的缝隙,可以防止瓶胚意外掉入两个载胚单元5之间的缝隙之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