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模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239发布日期:2020-03-27 13:2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合模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纱类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贴合模切系统。



背景技术:

防尘网、喇叭网等网纱类产品生产加工较为困难,如需要将离型膜与网纱贴合时,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先将第一层双面胶和离型膜贴合后经由模切机构第一次冲切,然后将第二层双面胶和另一离型膜贴合,再经由模切机构第二次冲切,其中一部分离型膜被切成小块,总共需要两次冲切,模切效率低,如图5、图6所示,冲切完成后将两个离型膜分别贴到网纱的两面,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离型膜用定位治具定位,定位治具设有定位柱,模切后的离型膜有切孔,定位柱穿过离型膜的切孔,定位以及贴合工作均由人工操作,完成离型膜的定位后再将另一离型膜覆盖在网纱的上面,最后完成离型膜与网纱的复合加工,人工定位贴合的良品率极低且产品损耗大,大量的人工使用增加生产成本,贴合效率低,贴合的精准度低,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合模切系统,不需要借助定位治具进行定位,也能高效率地完成离型膜与网纱的复合加工,提高贴合效率、贴合精准度,且只需要对离型膜进行一次模切,提高模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合模切系统,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工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将双面胶与离型膜贴合的贴合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对贴双面胶后的离型膜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将网纱贴设于离型膜上的贴网机构,所述双面胶用于将网纱贴设于离型膜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胶辊装置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双面胶放卷装置,双面胶与离型膜经由胶辊装置辊压后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胶放卷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轴、套设于固定轴上的限位部件以及设置于限位部件的紧固部件,限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双面胶所形成的卷筒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部件之间的固定轴上,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限位部件锁定于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切机构包括上模切装置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与上模切装置相对应的下模切装置,所述上模切装置设有模切刀具。

进一步地,所述贴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网纱放卷装置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网纱辊压装置,网纱与离型膜经由网纱辊压装置辊压后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模切系统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多个辅助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离型膜分为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a侧离型膜、b侧离型膜分别需要贴上双面胶,所述贴合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贴合机构对a侧离型膜贴双面胶,另一个贴合机构对b侧离型膜贴双面胶,所述模切机构设置于贴合机构后端的机架上,对贴双面胶后的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同时模切,只需要对离型膜进行一次模切,提高模切效率,模切时将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之间切一道折合虚线,通常双面胶会粘有贴纸,将模切后的离型膜上的双面胶贴纸撕掉,如图1、图3所示,所述贴网机构将网纱贴设于a侧(或b侧)的离型膜的双面胶上,使得网纱的一面粘贴于a侧离型膜上,然后将b侧(或a侧)的离型膜沿折合虚线翻转180°,b侧(或a侧)的离型膜的双面胶与网纱的另一面粘贴,使得网纱的另一面粘贴于a侧离型膜上,网纱贴合于a侧离型膜与b侧离型膜之间,不需要借助定位治具进行定位,也能高效率地完成离型膜与网纱的复合加工;本申请能够精准地将网纱与离型膜贴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贴合效率,提高贴合的精准度,且只需要对离型膜进行一次模切,提高模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与双面胶、网纱的复合加工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与双面胶、网纱的复合加工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传统的离型膜与双面胶、网纱的复合加工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传统的离型膜与双面胶、网纱的复合加工流程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工作台;2-贴合机构;21-胶辊装置;22-双面胶放卷装置;221-固定轴;222-限位部件;223-紧固部件;3-模切机构;31-上模切装置;32-下模切装置;33-模切刀具;4-贴网机构;41-网纱放卷装置;42-网纱辊压装置;5-辅助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合模切系统,其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的工作台11,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并用于将双面胶与离型膜贴合的贴合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并用于对贴双面胶后的离型膜进行模切处理的模切机构3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并用于将网纱贴设于离型膜上的贴网机构4,所述双面胶用于将网纱贴设于离型膜上,各个机构均与工作台11配合使用。

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先将第一层双面胶和离型膜贴合后经由模切机构3第一次冲切,然后将第二层双面胶和另一离型膜贴合,再经由模切机构3第二次冲切,其中一部分离型膜被切成小块,总共需要两次冲切,模切效率低,如图5、图6所示,冲切完成后将两个离型膜分别贴到网纱的两面,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离型膜用定位治具定位,定位治具设有定位柱,模切后的离型膜有切孔,网纱两面的离型膜的切孔需要对齐,定位柱穿过离型膜的切孔,定位以及贴合工作均由人工操作,完成离型膜的定位后再将另一离型膜覆盖在网纱的上面,最后完成离型膜与网纱的复合加工,人工定位贴合的良品率极低且产品损耗大,大量的人工使用增加生产成本,贴合效率低,贴合的精准度低,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在实际运用中,所述离型膜分为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a侧离型膜、b侧离型膜分别需要贴上双面胶,所述贴合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贴合机构2对a侧离型膜贴双面胶,另一个贴合机构2对b侧离型膜贴双面胶,所述模切机构3设置于贴合机构2后端的机架1上,对贴双面胶后的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同时模切,只需要对离型膜进行一次模切,提高模切效率,模切时将a侧离型膜和b侧离型膜之间切一道折合虚线,通常双面胶会粘有贴纸,将模切后的离型膜上的双面胶贴纸撕掉,如图1、图3所示,所述贴网机构4将网纱贴设于a侧(或b侧)离型膜的双面胶上,使得网纱的一面粘贴于a侧离型膜上,然后将b侧(或a侧)离型膜沿折合虚线翻转180°,b侧(或a侧)离型膜的双面胶与网纱的另一面粘贴,使得网纱的另一面粘贴于a侧离型膜上,网纱贴合于a侧离型膜与b侧离型膜之间,不需要借助定位治具进行定位,也能高效率地完成离型膜与网纱的复合加工,本申请能够精准地将网纱与离型膜贴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贴合效率,提高贴合的精准度,且只需要对离型膜进行一次模切,提高模切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1上的胶辊装置2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双面胶放卷装置22,所述双面胶为卷筒双面胶,双面胶与离型膜经由胶辊装置21辊压后贴合。所述双面胶放卷装置22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固定轴221、套设于固定轴221上的限位部件222以及设置于限位部件222的紧固部件223,限位部件222的数量为两个,双面胶所形成的卷筒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部件222之间的固定轴221上,所述紧固部件223用于将限位部件222锁定于固定轴221上。实际运用中,所述固定轴221位于胶辊装置21的上方,卷筒双面胶限位于两个限位部件222之间的固定轴221上,所述限位部件222用于将卷筒双面胶限位于a侧离型膜或b侧离型膜正上方的固定轴221上,使得双面胶能够准确地贴设到预设的离型膜位置,所述紧固部件223用于将限位部件222锁定在预设的固定轴221位置上,防止卷筒双面胶转动时发生位置偏移,使得双面胶能够准确地贴设到预设的离型膜位置,提高贴合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切机构3包括上模切装置3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1上并与上模切装置31相对应的下模切装置32,所述上模切装置31设有模切刀具33。模切刀具33的形状根据所需的离型膜的形状设定,模切时,离型膜承载于下模切装置32上,上模切装置31向下移动并冲切离型膜。

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网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网纱放卷装置4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网纱辊压装置42,网纱与离型膜经由网纱辊压装置42辊压后贴合。所述网纱放卷装置41的结构与双面胶放卷装置22的结构相同,网纱辊压装置42的结构与胶辊装置21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模切系统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多个辅助辊5。所述辅助辊5用于朝预设方向运送离型膜并使得离型膜处于张紧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